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历史同人)[南宋]锦绣山河 >

第15章

(历史同人)[南宋]锦绣山河-第15章

小说: (历史同人)[南宋]锦绣山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毫无疑问,赵瑗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漂亮。

    ————————

    金营。

    篝火照亮了每一个金将的脸,也将他们的表情清清楚楚地照了出来。羞辱,前所未有的羞辱。

    一向积弱的宋军,什么时候也能压着金兵打了!?

    金帝完颜吴乞买的签文和令箭被将军们揣摩了一遍又一遍,羊皮地图几乎已经被揉烂了。虽然四皇子宗弼身陨、东路军逃散的名声不太好,但东路军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妙了。

    如今这支宋军尚在涿州,而且只占据了涿州南境的一半。向东,是蓟州;向北,是涿州北境和燕州;向西,是易州,全部都有金兵驻守。而四皇子兀术的东路军,已经从黄河北岸一路北上,距离燕云不过数百里之遥。

    太完美了。

    只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完成合围,这支宋军,就算插上了翅膀也难飞!

    篝火旁的每个人都兴奋地直冒汗,大块大块地嚼着羊肉,在羊皮地图上画了一道又一道线条。太完美了,真是太完美了,简直就是天神恩赐的合围之局,这支宋军非死即残!

    “他们似乎比一般的宋军要强。”一位金将说道,“我们需要调遣更多人手么?”

    “燕州的人已经有大半调到了燕州、涿州交界的边境线上,你们还想怎么样?”另一位金将粗声粗气的吼叫,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

    “算了兄弟。”有人拍拍他的肩,“西边的易州本就是宋人的地盘,调的人多了,很难弹压住那些日夜想着造。反的家伙;东边的蓟州路途遥远,一旦出事,很难回救。所以,只能让燕州的兄弟多担待啦!”

    燕州来的金将从鼻孔里嗤嗤一声:“我绝不过两州边境线。”

    “当然啦……嘿,兄弟,燕州处在燕云十六州的最中央,往北就是咱们的老家,你害怕宋人突袭不成?就算宋人想打燕州,最快也要从涿州借道……唔……”他怎么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这支宋军贸然北上的真相?

    所有的将领神色都凝重起来。

    涿州是进入燕州的最短一条路。如果宋军当真拿下了燕州,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一定要在涿州合围,把这些家伙彻底干掉!”一个人狠狠地咬着羊肉,狠狠说道。

    ——————————

    泼硫酸是个技术活。

    尤其是当两军交战的时候,如何泼对方一脸硫酸,杀掉两个人之后顺利逃跑,是一门极其高深的学问。

    盛装硫酸的袋子已经被赵瑗试验出来了。虽然它难看得就像一坨那啥,硬邦邦的简直毫无美感,但是胜在可以大批量生产,还可以完全将这种高腐蚀性的强酸隔绝在内,已经变成了居家旅行杀。人放。火必备的利器。

    最妙的是,无论赵瑗下令焚烧多少硫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始终不高,降下的酸雨也是酸性极弱。这种随身携带的硫酸,泼一袋子上去,毁容是轻的,将对方连人带马带盔甲一起烧个大洞,才是硫酸最正确的使用方法。

    原本赵瑗是打算让每个宋军配备一个硫酸袋子的。

    可是一直有那么几个人,即便在做好了全身防护措施之后,依旧对这种能够“烧掉”铁甲的强酸畏之如虎,连碰也不敢去碰,赵瑗也只得作罢,把他们留下来杀野猪取猪皮熬制明胶。

    张大人看着一群嗷嗷叫着冲上前线的狼崽子们,幽幽叹息一声:“您这是养了一群血修罗啊……”

    赵瑗反问他:“张大人能想出更好的御敌之策么?”

    张大人继续幽幽叹息:“老夫无能啊……”

    赵瑗几乎一脚踹在他身上,最后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个极不淑女的举动。

    张大人继续仰头望苍天,幽幽叹息:“罢了,谁让老夫喜欢妖魔鬼怪呢?先头是金人,再是帝姬您……这群魔乱舞的世道哇……”

    赵瑗没忍住,一只纤直的小脚踹到了他的——没中。踹到一半的时候,被赵瑗硬收回来了。好在大宋女装下摆极宽,张大人没察觉到她的异状。

    妖魔鬼怪什么的……“先头您不是说,我得过神仙指点么?”

    “那是……先前哇……”

 第24章 接着是燕州〔一〕

    “叮、叮、叮、叮、叮……”

    清脆的敲击声,在夜色中显得分外清晰。数十个临时搭建起来的帐篷里,风箱呼呼地鼓着,红赤的铁块在锻打渐渐变形,丢进冷水里嗤啦一声,冒起了浓郁的白烟。

    “快一点!”监工不耐烦地叫骂道,手中的马鞭啪啪作响,一下接一下地抽在了匠人油亮的脊背上。匠人们皱着眉一言不发,手上的动作却不敢有丝毫懈怠。

    “要是赶不上月底完工,我一定剥了你们的皮!懂吗!”监工恶狠狠地斥责。

    回应他的,只有一片难言的沉默。

    丁丁当当的打铁声愈发清晰起来,在夜色中交织着令人振奋的旋律。只要这批铠甲顺利完成,就可以给涿州、燕州、蓟州、易州等等的人马全部换上。

    半月之前那场该死的怪雨,几乎把金营中能用的铠甲都腐蚀坏了!

    监工想着未来金兵铁骑再次南下的情景,眼睛渐渐红了。丰腴的土地、精美的丝绸、漂亮的女人……是金人的,全都是金人的。只有黑山白水里出来的女真勇士,才有资格坐拥这如诗如画的万里江山。宋人,孱弱的宋人……

    “爷爷一个能杀他们五个!”监工用力表达了内心的激动,接着用力打了个哈欠,回到旁边的小营帐里睡觉去了。就算是监工,也不能昼夜连轴转。

    叮、叮、叮、叮、叮……

    “你们是宋人,还是辽人?”

    整齐划一的打铁声中,突兀地响起了一个清脆的女声。偶尔有工匠抬头望上一眼,又继续低头干着手中的活计。月底之前无法完工,那是铁定要脱一层皮的。监工在这件事情上,一向很讲信用。

    来人是个尚未及笄的少女,全身包裹在厚厚的蓑衣中,头戴一顶遮住半张脸的斗笠。她缓缓抬起头,黑白分明的瞳子从左到右扫了一圈。

    “……倒有半数是宋人。”

    “你这小女娘也忒可笑。”离她最近的匠人一面叮叮当当地敲击铁块,一面粗声粗气地嘲笑,“看在你‘也是’宋人的份上,哥哥劝你一句,快些离开这里。不管你是怎么进来的,只要被金人瞧见,不做牛马也得脱层皮。”

    少女轻轻“唔”了一声:“多谢小哥。”却并未离去。她专注地看着匠人手中烧红的铁块,在巨大的铁锤和清脆的敲击声中渐渐变形,接着投入冷水中,呲啦一声,冒起了滚滚白烟……

    匠人呼呼地鼓起了风箱,在沉闷的夜色中变得更加沉闷。

    少女静静地看了片刻,又绕着这个临时搭建的匠作坊走了一圈。奇异的是,这一回没有任何人再阻拦她。或许是觉得她没有威胁,又或许是她那句“倒有半数是宋人”。

    这位贸然出现在金营中的少女,是赵瑗。

    有空间的庇护,她很轻易地就溜进了这处临时搭建的匠作坊里。金人的武器盔甲都被酸雨烧坏了,他们必须连夜赶制出一批新的。所以,整个燕地的打铁匠人,还有被强行掳掠到金国的汴梁匠人,全部都被强行运了过来,连夜赶制盔甲。

    金人很聪明,将这处匠作坊设在了燕州和涿州交界的地方。除非吃掉驻守在燕、涿二州的所有金兵,否则根本无法摧毁这处原始的兵工厂。

    最令赵瑗沮丧的是,她配不出火药。

    无论是威力强大的硝化甘油,还是中国最古老的黑火药,她通、通、都、配、不、出、来。

    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赵瑗悠悠叹了口气,在最角落的一处锻台边上,停下了脚步。

    这是一处极不起眼的锻台,台面上甚至积了薄薄的灰。一位瘸了腿头发花白的工匠举着小锤,有些杂乱地敲着一小枚铁钉。赵瑗曾经在资料堆中见过这种小钉子,它们被用来钉在马蹄铁上,让战马的肉掌不必直接接触地面,可以跑得更远更久。

    就是它了。

    赵瑗仔仔细细地瞧了一会儿,手拢在蓑衣里,不消片刻便取出了一小块带着金属光泽的硬物。老工匠抬起头瞧了她一眼,接着又失神地垂下头去,继续他的工作。至于赵瑗是谁、想要干什么,他一点也不想知道。

    周围响起了轻轻的“噫”声和吸气声。

    打铁匠人们都认得那种硬块。它叫锡。早在千年之前,匠人们便会在青铜剑中添加锡和铬,将剑身铸造得无比完美。此时见着赵瑗将锡块投入原料炉中,渐渐融化又被敲打成一枚小钉子,有人发出了善意的笑声:“小娘子,这玩意儿是不成的,太软了,金人一眼就能瞧出不妥来。”

    赵瑗抬起头,发现是一位年轻的工匠。

    她朝工匠微微笑了一下:“多谢提点。”

    工匠轻轻咳嗽了一声:“我可什么也没瞧见。”他低下头,继续叮叮当当地敲着一把弯刀,“你们呢?”

    “哈哈今晚有人来过这里吗?”

    “老子可从来没有在铁钉里加过锡!”

    “这儿不是宋人就是辽人——哈哈,你知道什么叫‘辽人’么?三百年前,都是晋人……”

    最后一句话说得颇为凄凉,竟将整个作坊的气氛都冷了下来。数百年前,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之前,什么宋人辽人,通通都是晋人……即便整个燕云已经被辽国萧家同化,一提“三百年之前”,依旧会一齐沉默下来,心照不宣地无视了赵瑗的动作。

    赵瑗今夜的举动很大胆,也很顺利。

    有空间在,她就能种出无穷无尽的锡。起先她设想将金人新铸的铁甲换成锡甲,后来才在工匠的提醒下,发现根本行不通。铁的硬度有7,而锡的硬度只有1。5。如果全部用锡换铁,那么这批工匠无一例外都会被杀头。

    那么换其他的呢?

    比如把弯刀的刀柄换成锡,比如把马蹄铁换成锡,比如把缀连甲叶的甲钉换成锡,比如把盛装箭簇的箭筒换成锡……工匠们只惊讶于赵瑗小小的身体,是从哪里弄来这么多锡块的,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出手阻止她。

    监工已经睡着了。

    而他们,偷偷干两件折损金兵、对自己又没有害处的事情,那是相当乐意的。

    赵瑗统共在这处临时搭建的匠作坊里呆了半个月。

    每天夜里,她都会悄无声息地以锡换铁,为这批盔甲、兵。器埋下最深也是最彻底的隐患。白天她会借着空间的便利,从金营里顺些粮食出来,赠送给工匠们,也从他们口中打听到了一些金国布防图。甚至有一位来自易州的宋人工匠告诉她,徽宗、钦宗一行人,不久之前刚刚路过这里。

    赵瑗按捺下去接宋俘的欲。望,继续她的工作。

    在金营中的日子极为无聊,每天的乐趣就是听金兵叫嚷,今天身上又被烧坏了几个大洞。

    他们已经被那支神鬼莫测的宋军吓怕了。

    比起热血好战的西军,那支宋军简直就是无赖。无论打得过打不过,都是一个照面就跑。接着抖出一个难看到极点的袋子,再接着是一股刺鼻的酸味。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整个护胸甲都已经烧掉了大半,缺口处还在滋滋地冒着白烟。

    手脚灵便一些的,赶紧脱掉盔甲往回跑;手脚慢一些的,就……

    脱掉盔甲的人也没好到哪里去。战场上流矢无眼,没有盔甲庇护,无论是自己还是跨。下的战马,很轻易地,就死了。

    他们是真的怕了。

    那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恐惧,即便人数和装备远远超过对手,也依旧对这种神鬼莫测的手段,有着本。能的恐惧。

    等到最新一批盔甲赶制完成,南下攻宋又北退的兀术亲兵,终于赶到了涿州边境。

 第25章 接着是燕州〔二〕

    合围之势,已成。

    宋军这一仗打得越来越艰难。虽然有硫酸这等逆天利器,但金人实在是太多了。燕州易州蓟州……源源不断的金兵疯了一样地反扑,宋军在古老的涿鹿之野上仓皇逃窜。很残忍,却也真实。

    赵瑗丝毫没有耽搁,等这批兵。器盔甲一铸完,就立刻赶回了涿州南境。

    整个京营,一片颓靡。

    先前嗷嗷叫着上阵杀敌的锐气已经没有了,加上补给线被北上的兀术亲兵掐断,军中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愤懑,连带着对赵瑗也怨恨起来。在随时可能丧命的时候,人是完全没有理智可言的。

    赵瑗假装思考了很久,指着地图缓缓说道:“我们可以向西边撤。”

    “西撤?怎么西撤?西面就没有金兵了!?这日子一点比一天冷,咱们又没有粮食过冬,西撤又有什么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