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鬼喊抓鬼 >

第267章

鬼喊抓鬼-第267章

小说: 鬼喊抓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你的回答吗……”猫爷竟露出了一种同情般的笑容:“那把枪,和你身上的衣服,应该已是你们子夜的最高科技力量了吧。呵呵……防火、防爆、防冲击、还能杀人于千里之外。我觉得你减减肥,完全可以成为蝙蝠侠的。”

艾伦又抓起了路边的一辆卡车,朝着猫爷扔了过去,猫爷轻松地躲过,他背后的街道却被炸得火光冲天。

“看来你对神经系统变异后的运用还是太弱了,仅仅是肾上腺素和动态视觉的提升而已。如果是我的话,至少可以提升全部的五感,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别人产生感官上的精神干扰。”猫爷整理着领口,似是在闲谈一般,对艾伦的作为满不在乎。

艾伦的视线和意识都逐渐模糊起来,他流了太多的血,并且在同时进行着超负荷的战斗,恐怕猫爷不去理他,他也很快就会昏迷、死去……

在这一刻,艾伦眼前浮现了一些什么。

那是一条肮脏的小巷,两个瘦小的身影,白色的雪,红色的血,惊恐的眼神,倾塌的碎片,一切都在爆炸声中戛然而止……

第十四章 冷战,子夜,五十年

四十年代中后期,美苏两国及其盟友间的巨大分歧和利益冲突日益激烈,几乎所有人都在为一场应该被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做准备。就连蒋校长都在期盼着三战的爆发,这样他就有可能借助美国人直接出兵来反攻某个地方……

但这场战争却被某人浇上了一盆冷水,降了降温。这个“人”究竟是谁,我等一下会讲。先来说说被降温后的三战,它被转变成了一场长达四十余年的拉锯——“冷战”。

其过程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主要就是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进行着科技,军备,经济,政治等等针尖对麦芒的对抗与较量。这场竞赛甚至发展到了文艺界,回忆起来……在过去的007系列电影中,邦德的假想敌老是苏联人,直到二十一世纪,他们才决定换换口味,让欧洲和中东国家的恐怖份子也到大荧幕上来活动活动。难道是因为97年哈里森福特在《空军一号》上把最后一小撮俄国恐怖份子给干掉了?然后从此他们就从美国大片里灭绝了?好吧,这个问题可以放在今后慢慢研究,先来看看后面的事情……

到了冷战接近尾声之时,已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能源安全,海湾战争,信贷危机,经济衰退,哦对了,还有《回到未来3》的上映以及雅达利游戏机的停产……九十年代初的美国发生了很多事,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在八十年代,什么都是金色的(女人们的头发颜色,重金属乐队的装束,好吧……还有寻剑游戏的奖品)。而九十年代……这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一切无疑都在朝着黑暗中行去(杰克逊除外),就像登上山峰后,立即逼近了悬崖……

1991年12月25日。

对美国的政客们来说,这个圣诞节绝对是值得弹冠相庆的日子,因为在同一天,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这一事件意味着——苏联解体,而“冷战”的胜负无疑也在这一刻揭晓。

没有外来武力入侵,也没有陨石撞击之类的天灾发生,戈尔巴乔夫更不是一个无能的政治家;但斯大林体制下的余毒却无法在短时间内肃清,苏联国内那些将政治和经济共同抓在手上的垄断集团和普通民众间的矛盾过分激化,权利集中以及官僚主义束缚了国家的发展,一切都已不可挽回。当然了……个人认为,苏联解体这事儿完全可以用“恶贯满盈”四个字来概括,和当时的领导人是谁关系不大,就像崇祯,非亡国之君,却逢亡国之运,祖上作恶,最后报应在了子孙身上。

总而言之,新的时代来临了,世界的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冷战的胜利使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其国力之强盛一时无两,他们正试图向世界证明,自己是不可战胜的。

但是……拨开层层阴云和迷雾,透过那氤氲重重,却又有几人看清了,一切的“结束”,甚至是“开始”,都早已被人操纵了……

现在我们就要开始探讨那个“人”的所作所为了,估计大家也能猜到,没错,就是文森特……

文森特、伍迪和西蒙,他们几乎参与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

敦刻尔克大撤退,他们跟着撤退;戴高乐逃离法国,他们开的飞机;不列颠空战,他们在机场打杂;保卫斯大林格勒,他们在城里打游击;诺曼底登陆,他们也去登陆;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内部武装起义,猜猜谁点的火;原子弹爆炸……好吧,投弹不是他们投的,不过伍迪和“曼哈顿计划”多少有点关系就是了。

这三个家伙在经历了六年的反法西斯战争后,非常迫切地需要休假。但这时,三战的火苗渐渐冒了起来。对他们来说,这简直就像在国庆前夕连续上班,结果在假期前一天突然被告知长假期间还要到单位里去加班那样的心情。

所以文森特制定了一个计划……

他只身来到美国,弄了个假身份,用他过人的能力、人格魅力,以及一口地道的意裔黑手党专用黑话,迅速打入了一个犯罪组织的高层,那是一个存在了数百年,在人类历史的暗处扮演着重量级角色的神秘组织——子夜。

仅仅几个月过去,首领之位已摆在他面前,触手可及。具体过程就不一一细表了,恐怕只有阿尔·卡彭才能猜到文森特究竟干了什么。总之,在一次被称为“血洗后花园”的行动后,子夜新一代BOSS上位了。

许多事情真的是立竿见影,文森特掌权还不到半年,各国政要中的鸽派不知为何就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一个非常诡异的观念应运而生并且被双方阵营默认、执行——“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这算什么呀?这句话的后半部分是为前半部分服务的吧?这是悖论还是病句啊?!

但事情居然就这么神奇地发展下去了……

1946年丘吉尔(他爸真的不是开膛手杰克)访美,以著名的“铁幕演说”间接宣告了冷战的开始。要说英国人民那是真不厚道,就因为这次演说,老爷子没过多久就下台了,还被国内指责成“战争贩子”,也不知道当初是哪个战争贩子带着你们这帮孙子打赢二战的……

一年后,苏美冷战正式拉开序幕。

一边搞导弹威胁,一边搞金元外交;你是解放全人类的究极斗士,我就是霸权主义的急先锋。

核弹头,大家一块儿造,生产的量都足够把地球炸成黑洞了,可就是一枚都不扔,我乐意,怎么地?老子造完放仓库里,一放五十年,还出保养费,你玩儿得起么?

间谍,往海了派,你派两个加强师,我整一个集团军。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人间蒸发,不算奇葩。抓了就毙,才属国家机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国的太空竞赛,最后倒是推动了人类航天技术的急速发展,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说了这么多,忽然又想到……三战呢?

三战从生米煮成熟饭的过程,在一种怪诞思想的介入下,最终煮出一锅夹生饭来……也许在若干年以后,泡制这锅夹生饭的五十年,会被史学家们视为自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科学的又一个跃进高峰期。

那么,历史课就到此为止,回到故事中来。

文森特利用子夜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后,立即找了一个继任者,使自己成了子夜有史以来上任期最短的BOSS,不过他挑选的下一任BOSS倒是干得不错,而且干了三十年之久。如果你今天跟文森特提起这件事,他应该会在些许得意之余,涌上几分对于五十至八十年代纽约黑帮复兴的愧疚来。

但就连文森特本人也没想到,当年他的举动,使子夜这个组织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他离开了,可一个组织的历史传统还是会传承下去的。

子夜已存在了很多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组织有着不同的称谓,其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文艺复兴时代,甚至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这个组织一直善于利用宗教、政治等等手段,影响权势者,甚至国王,从而达到将其犯罪合法化的目的。

子夜从古时起就像是一个没有自己国土的国家,不断向其他国家的高层派出间谍,从而可以操纵战争、影响政策,他们好从中取事。多少年来从未中断过,层次等级的分明使他们的核心成员永远立于社会最顶层的安全地带,法律在他们看来是很可笑的,因为这根本对付不了他们。

可是文森特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格局,他们领教了,这世上有用枪也战胜不了的武勇,还有用任何手段都无法阻止的谋略。

所以从文森特的继任者那代开始,子夜将自己内部类似黑手党的等级制度更加细化,按照战力划分出三个特殊的战团,并且开始有意识地招纳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进入自己的高层……

第十五章 兄弟

时光荏苒,转眼便到了二十世纪末,准确地说,是1995年,我们在机场的车站,你借我,而我不想归还……那什么,串词儿了。总之那一年,有两个未成年人加入了子夜——十岁的理亚迪和十二岁的艾伦。

他们是三年前从底特律的一所孤儿院逃出来的,理由并不复杂,这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学案例,完全可以套用在成人世界中,当然,在孩子们的身上表现出来就更加直白和露骨。

故事不长,其过程是这样的,首先,随着年龄增长,理亚迪表现出的智慧让除了他哥哥以外的所有孩子感到恐惧,随之而来的嫉妒和厌恶;然后就会有高大的孩子来找茬,比如在餐厅被绊倒,玩具被弄坏之类的事情;接着,可以想象,理亚迪是不会哭着去找大人诉苦求助的,他会运用他的智慧,以一切可利用之条件进行还击。其效果无疑是显著的,因为接下来的情况就是,孩子们吃到了苦头,哭着去找大人诉苦求助,并且对这两兄弟采取冷暴力的态度,将他们排挤到大群体的外面。

对此理亚迪觉得不以为然,他清楚地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他比那些当事人更加清楚这种状况将如何发展。

举个例子,当人类发现有一种比自己更优秀的物种出现在了地球上,虽然数量极少,但其能力无疑已经和自己处于两个维度了。那时,人类会怎么办?

欣然接受这些异类?不,大错特错!

人类会趁着这个物种羽翼未丰时将其控制起来,设法发掘这个物种比自己优秀的秘密,如果不成功,就将其种族灭绝。而当这些计划全部失败,人类明白过来,自己在地球上的统治地位注定将被这更优秀物种所取代时,人类又会改变态度,摇尾乞怜。丝毫不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并期待着对方能够反过来仁慈地对待自己。

这就是这个孤儿院里发生的事情,当然了,孩子们还没有那么成熟的思维方式,他们只是遵循本能决定着每一步的行动。是的,这就是人类,自私、残忍而且厚颜无耻的动物,即便在孩童时期这些特征也是无法掩盖的。

理亚迪能看得很远,所以他也能推算出,只要这些孩子们当中有任何一个,率先来拍他们两兄弟的马屁,接下来的人就会争先恐后地过来献殷勤,脱离那个看似壮大的群体,投入这个明显更有前途和优势的小群体中来。

不需要太长时间,他就会成为孩子们当中的头儿。这就是可悲的现状,是这个宇宙的自然法则。

于是,旬月过后,当理亚迪就成了孤儿院中的狱老大一般。新来的孩子会被别的孩子告知,“嘿,看见那个家伙了吗,他是这儿的头儿,和他说话要格外小心。”

有一天,毫无征兆的,理亚迪忽然对艾伦说:“哥哥,我们离开这鬼地方吧。”

艾伦只想了几秒钟,便很快答应了。

其实这番对话的背后,有着非常多的缘由。理亚迪明白,艾伦已经快十岁了,而且偏胖,这使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大些。即便是很小的孤儿也知道,年纪越大,被收养的机会就越渺茫。大人们更愿意收养婴儿或是五岁以下的孩子,这样可以隐瞒他们之间毫无血缘关系的事实。

至于理亚迪自己,曾经有好几对夫妇想要收养他,但每次到面谈时,都被他过分成熟的谈吐和近乎激进的观念给吓得落荒而逃。只有艾伦心里清楚,是弟弟不想和自己分开才故意搞砸的。

因此,兄弟俩心照不宣地在孤儿院里从学龄前混到了学龄后,直到这天,理亚迪作出了决定,既然早晚要离开,根本没必要拖到十六岁那年。因为这个世界哪怕再过一百六十年,人终究得靠自己才能生存下去。

不过在临走以前,他还有最后一件事要做——杀死这里每一个认识他们兄弟的人。

或许有人会说,这种行为只有变态杀人狂会干,两个不足十岁的孩子如果有这种想法,那简直就是天生的恶魔。

其实不然,这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