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无限万象通明录 >

第140章

无限万象通明录-第140章

小说: 无限万象通明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伏击日军的时候你们正在和日军交火,吸引了日军的绝大部分注意力和火力是吗?”

“是的,”李奇峰点了点头,“我们当时正以小部队掩护团主力转移,所以希望牵制一下日军的主力。”

“小部队?”左参谋长眯了眯眼睛,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本和笔,“说说你们当时有多少人?火力情况是怎么样的?”

当听说殿后的小部队只有五十人的时候,左参谋长更是震惊了,他转过来问黄政委,“你把地形情况再和我讲一遍。”

再次思考之前的作战部署的时候大家才会发现之前的遗漏和错误的地方,孙瑜愕然发现自己空有多门的掷弹筒居然没有在制高点布设炮兵阵地。不过在日军的优势火力之下,即使占领了制高点布设炮兵阵地,也未必能够守得住这样的优势。

左参谋长最后盯着一张地图反复地看,到最后还是满怀疑惑地询问李奇峰,“你们依靠什么压制住了日军的火力点呢?”

李奇峰下意识地看向了孙瑜,不止是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在作战的当时,李奇峰都觉得孙瑜有些不思议。

“孙参谋长手榴弹扔得好。”

这已经不是让人疑惑了,简直是让人抓狂。

“这么说你们五十人的小队还是全部依靠孙参谋长?”不仅仅是左参谋长,整个344旅旅部的人都被震惊了。

“我还以为是掷弹筒炮手”田守尧喃喃地说道。

“后期在刘贵福同志的带领下,运输团的炮手们其实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罗志丹开始在地图上作说明,当八路军冲锋和日军纠缠在一起的时候,掷弹筒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部分地区负隅顽抗的日军倒是可以被掷弹筒清除掉。

左参谋长合上了笔记本,用恳切的目光盯着孙瑜,“孙参谋长,不如你给我们演示一下吧!”

更多的目光注射了过来。

孙瑜点了点头,“左参谋长,”他叫道,同时感到双方互相叫对方参谋长很是别扭,“我还有很多情况要向您汇报。”

“好的,”左参谋长点了点头,“今晚先住一夜,明天你和我一起去总部,另外,罗政委麻烦你也一起,李团长和马副团长留下来整训部队,最近几天应该就会有工作和任务布置下来。”

“是!”罗志丹满脸的兴奋。

“大家都已经累了,孙瑜同志的演示就放在明天吧。”黄政委这样说道。

无论如何,这个夜晚都是一个不眠之夜,左参谋长首先听取了孙瑜向他所作的关于兵工厂建设的情况说明,知道了现在兵工厂所做的成绩,并且查看了八一步枪的实物,本来这个工作应该是刘贵福来做的。

紧接着参谋长又和黄政委一起去清点了这次战役的缴获,所有的事情都弄清楚了,参谋长写了一个简要的情况说明,派人连夜送到八路军总部呈交给朱彭二位首长,这两位司令官如果不搞清楚这次战斗的经过估计也睡不着觉。

整个晚上孙瑜也陪在左参谋长和黄政委身边,不时时对自己所了解的东西作出说明。晚上就在344旅旅部打了一个地铺睡了一觉,觉得无比舒爽。

一大早,天刚刚亮起来,孙瑜就起床了。整个旅部也开始喧闹起来,大家纷纷起床洗漱,344旅部招待了大家一顿日本罐头作为早餐,刚刚吃完早饭,迫不及待的344旅的干部和左参谋长就拉着孙瑜前去练习场,运输团的将士们也闻讯赶来了一批。

344旅部在一处平坦的山谷开辟了一个练习场,用作士兵的训练场,等孙瑜他们赶到训练场的时候,训练场已经布置好了,若干用柳树条编成的圈子被放置在训练场的一端,训练场长有一百三十四米,宽也有五六十米,是一块难得的开阔地。

“这种手榴弹。”左参谋长看了看准备好的手榴弹,看外形那是巩县兵工厂仿制的德式M24木柄手榴弹。

“这是我们自己造的,”孙瑜提起来一个手榴弹说道,“边区造的,刘鼎同志费了不少劲,威力和德国货差不多。”

“自己造的?”不仅是左参谋长,黄政委、田团长等都很吃惊,纷纷拿起了手榴弹看起来。

不管怎么说,就从外形上看,手榴弹还颇为粗糙。为了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外表修饰这些可有可无的东西都被忽视掉了。

“我来展示一下威力吧。”孙瑜说道,迅速拉了手榴弹的拉线,只见他也没有做什么准备动作,仅仅是手一抬,手榴弹就已经画了一条优雅的曲线扎进了地上的一个柳条圈,“轰!”巨响伴随着烟雾四散。

警卫员纷纷跑上来,叫着参谋长、政委、团长的称呼。

“孙瑜同志,你怎么回事?怎么都不说就直接拉线了呢?领导们可都在呢!”一名政工干部不满地批评道,“这是什么纪律性?不知道注意安全吗?”

左参谋长几乎没有理会这个时候安保人员的紧张,他拿起望远镜看了看远处手榴弹爆炸对于造成的破坏,转身问身边的人,“有多远?”

黄政委挥手让警卫员散开,孙瑜连忙向领导们道歉。

“六十米!”一名士兵惊讶的报出了距离,“这几个圈子是按照距离量好的,五十米、六十米、七十、八十、一百!第二个圈就是六十米!”这名士兵对孙瑜露出了崇敬的眼神,“孙参谋长扔得真远!”

“不要扔真弹了,把真弹收起来,换训练弹!”政治部唐主任叫道。

马上就有士兵上前将手榴弹箱子收起来,将平时锻炼士兵投掷的训练弹拿了出来。

“老孙,上,扔他个一百米看看。”罗志丹在一旁鼓动道。

在大家期待的眼神中,孙瑜拿起了一枚训练弹,按照投掷的标准动作,冲了两步,右手大幅度地挥动,借着整个身体的转动的力量,训练弹高高地飞了起来,以近乎45度角地角度起飞,呼啸着精准地落入了一百米之外的柳条圈中。

整个训练场沸腾起来了。

大家的眼睛都瞪得溜圆。

之前因为丢实弹而感到不高兴的唐主任,也长大了嘴巴,半天不能够合上。

“这……这算是八路军的记录了吧!”罗志丹转身问身边的唐主任。

田守尧伸着脖子看了半天,对着旁边看热闹的士兵们叫道,“二愣子,给我出来!”

一个长得像熊一样的家伙被别人推着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团长,你叫我?”

“你来试试,看看能丢多远。”田守尧说道。

二愣子摇了摇头,“我丢不了那么远!”他一边说一边对着孙瑜露出了敬佩的目光,“咱真服了,孙参谋长,你咋能丢这么远的呢?还丢这么准呢?能教教咱不?”

大家这才意识到孙瑜的精准这远之外的另一个特点。

左参谋长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

“二愣子,叫你试试你就试试!”田守尧板着脸叫道,“丢个近的也行,打进去就算。”

二愣子在孙瑜微笑的目光的注视下,拾起了一个训练弹,同样采用了冲了几步然后猛地扔出的方法,手榴弹转着飞了出去,砸在了距离六十米柳条圈不远地地方。按照一般的人来看,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二愣子脸皮通红,一脸的不好意思。

“这是我们团扔手榴弹最远的家伙了!”田守尧说道,然后又看了看孙瑜,“孙参谋长,你可真是看不出来啊!不如到我们团来吧,我这个团长让给你!”

“田副旅长,你这算盘可打不响。”左参谋长接口说道,“黄政委,麻烦你马上备马,我和孙瑜同志要马上赶回总部。”

黄政委收起了自己的其他情怀,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另外,”左参谋长对罗志丹说道,“刘贵福同志和兵工厂的同志,要和我一起走。”

“当然!”罗志丹立即点头回应道。

第047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下)

八路军的军火问题一直是领导们的一块心病。从红军时代开始,装备问题一直是个大问题,小米加步枪一方面说明了我军的英勇,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军的软肋所在,所以第二支队的兵工厂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

因为是在根据地内行军,所以一点也不麻烦,很快大家就收拾好了。运输团带来的枪械很早就有了分配方案,但是在344旅打了一个打胜仗之后,这个分配方案可能又要修改了。刘贵福带着技术工人团队将会直接被带到黄崖洞兵工厂驻扎下来。韩庄村的总部修建所正在准备向那里搬迁。

左参谋长参谋长准备和孙瑜一起好好谈谈,却看到收拾好东西的孙瑜的身后跟着一个女子走了过来,那女子还穿着护士的白大褂,衣服干干净净的。

“孙瑜同志,这是……”

“这是我妻子。”孙瑜有些尴尬地介绍到。

“好吧,”左参谋长点了点头,“一起走吧,两位司令官还等着你们呢!”

“左参谋长!”神乐千鹤上前叫住了左参谋长说道,“我们第二支队之前还有一名女同志到八路军来,听说她在太行山和白求恩大夫在一起,您知道她的情况吗?”

“另外一名女同志?新四军第二支队过来的?”左参谋长歪着头想了想。

“是的,她叫作爱丽丝,先到的延安,我到了延安听说她已经上前线了,去白求恩大夫那里了!”

“那是晋察冀根据地,在北边。”左参谋长眨了眨眼睛说道,“你说到女同志,爱丽丝,哦,是个外国人。”左参谋长似乎想起来了。

“是的,是的,她是德国人。”神乐千鹤连忙点头。

“按照更加具体的说法她是德裔美国人。”孙瑜连忙补充道。

“我知道她,”左参谋长点了点头,“她确实在晋察冀根据地,聂司令员那里。别担心,她在哪里会得到很好的照顾的。”左参谋长认为神乐千鹤完全是因为担心自己的伙伴才向自己打听爱丽丝的下落,“如果她发生了什么事情聂司令员一定会向总部报告的。”

“那就好!”神乐千鹤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孙瑜骑上了马,准备跟着左参谋长到总部去。

“孙瑜同志,你的爱人可以去总部医院工作,那里距离总部不太远。”左参谋长骑在马上和孙瑜说着话,“现在你来了,我们可都指望着你这个工程师啊!”

孙瑜笑了笑,和左参谋长谈起了八路军的作战和新四军的作战起来。

八路军在华北的发展非常迅速,继在平原地区建立起游击队之后,主力部队也开始向着平原地区挺进了,譬如344旅的杨旅长,就率领了344旅的另外两个团南下成立了冀鲁豫支队,开辟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而日军的目光也同样注视到了八路军的身上,在不久之前,120师才粉碎了日军109师团和独立混成第3旅团部分军队在五台县附近的一次联合扫荡。

和八路军相比,新四军起步就弱得多,并且一开始在发展的思路上就犯有优柔寡断的错误,以至于丧失了扩充的最好时机。而且相比较八路军不受干扰的敌后根据地,处在江浙富庶之地的新四军一方面受到日军的威胁,另一方面则受到KMT的制掣。

不过左参谋长倒是挺羡慕新四军在物资获取方面所做的工作,八路军在这方面和新四军比较完全没有优势。日本人对于北方的商贸控制得很严格,相比较而言,上海及其附近地区的物资获取就容易得多,特别是有陈安平在操持这件事情的时候。

“对了,陈安平同志还好吗?”说着说着,左参谋长主动提到了这个话题。

“很好啊!”孙瑜回答道,想起了自己在离开之前陈安平给自己的吩咐,孙瑜就想说“不能更好了!”

“说起来我们当初还在第一军团一起共事过,”左权笑了笑,“倒是粟司令员有些可惜,我到一军团的时候,他们已经组成先遣支队北上了。”

“是啊,很可惜。”孙瑜点了点头,先遣支队由当时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指挥,结果最后遭受了惨痛的失败,粟司令员突围之后一直在浙江打游击。

借着这个话题,左参谋长说了和不少日后将会成为历史书上璀璨的名字的人相关的记忆。他的声音低沉但是又有些激昂,说这些旧事的目的似乎并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督促自己,战友们的死亡带来的不仅仅是伤感,从某个角度讲,更是一种责任,每回忆一个战友,都把他的一份同样的理想和热情继承和灌输下去。听着听着左参谋长的话,孙瑜觉得自己内心中很多东西都被触动到了。

八路军总部在武乡县东部胚县城35公里的王家峪村,村周围崇山峻岭,沟壑深幽。但是单单从从外表上看,实在是不像一个集团军的军部。守卫虽然也不少,但是似乎并不森严。左参谋长安排了女战士带神乐千鹤去总部医院报到,然后去休息,他把孙瑜的住处安排在总部附近一家普通的农家院子里,到时候神乐千鹤也住在这里。院子里面还住着一户农民,听说八路军的长官要住在自己家,马上开始打扫起房间来。

和左参谋长一起走进了军部的房间,孙瑜的心脏开始怦怦乱跳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