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朱门风流 >

第395章

朱门风流-第395章

小说: 朱门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一一说话,点点头正要往前走时,忽然瞅见了一旁还有崔妈妈,便招来她嘱咐了两句。得知杜绾今天接了翠墨过府说话,他虽觉得奇怪,但仍是吩咐把人先留一留。

北院仍是从前那般整齐肃穆的模样,只是正屋门口侍立的两个丫头却是新面孔。张越刚一进院门,其中一个穿绿衫子的就连忙疾步上得前来,屈膝行礼后便说道:“三少爷,老太太如今还睡着,白芳姐姐正在里头伺候。姐姐刚刚出来说,您不如先回去见见少奶奶,换一身衣裳,等老太太醒了再过来?”

“都快一年没回来了,总该先看看祖母。至于衣裳,你先找一件干净的让我披一披。”

张越先是到一旁洗了一把脸,然后披上了一件干净衣裳,随即便径直进了门。见堂屋中空无一人,他便放轻了脚步,由右边那道门进了东屋。这里的摆设家具和从前一模一样,只是靠墙那张雕螭黄花梨大床上却是垂着半边帘子。床尾坐着的白芳见着他来,忙站起身来行礼,他却摇了摇头,打了个手势示意她先出去。

白芳瞅了一眼床上的顾氏,虽不放心,但见张越那不容置疑的脸色,只好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等到她出了门,张越就上前在床尾坐了下来,细细端详着盖了一床袷纱被的祖母。将近一年不见,顾氏瞧上去便苍老了许多,满头的银丝仿佛都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脸庞更是消瘦了一大圈。见她睡着了仍是微微皱眉,他不禁又往前坐了坐,心中更是觉得歉疚。

这些年被皇帝撵得上天入地南北来回跑,在家里的时间少得可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忠孝难两全。要是早知道子欲养而亲不待,他就不该只一味想着不辜负这第二次的人生,就是晚几年科举也使得。荣华富贵虽好,但也得有亲人同享才是真正的喜乐。

静静地坐了许久,他便看到顾氏微微动了动,随即蠕动嘴唇说了一句什么。由于一时半会没听清楚,他连忙倾下身子去低声问道:“祖母要什么?”

迷迷糊糊的顾氏听到这个声音,不禁半睁开了眼睛。仔细认了认眼前的人,她一下子恍过了神,面上又是惊喜又是茫然:“越哥儿你回来了?我这不是在做梦?”

“我下午刚到京师,先进宫去办了事情,然后就急急忙忙赶回了家里。”见顾氏从被子中伸出了手,张越连忙紧紧握住,又笑道,“我来了好一会儿,看您还睡着,就没有出声。眼下时辰还早呢,祖母要是困了就再睡一会。”

“我一日也不知道要睡多少时辰,再睡下去哪里还了得。”

顾氏轻轻摇了摇头,随即便示意张越把自己扶着坐起来。见他连忙从旁边拿了两个石青色引枕过来,恰到好处地给自己垫在腰后颈后,她便舒舒服服地靠了,少不得也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然后就叹了一口气。

“自从入仕之后,你在外头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磨折,属这一回最吓人。我是事后才知道的,虽说怪他们一直瞒着,但我也知道,若是那会儿知道真实情形,恐怕就不是后怕而是提心吊胆了。都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那苦是怎样的苦。”

“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祖母别记挂在心上,我这不是平平安安回来了吗?您只要好好将养身子,到时候操办完了四弟的婚事,回头又能抱一回重孙辈了。”张越心中有数,自是决口不提顾氏的病,只拣着好听的说,“今年过了七十大寿,过些年您过八十大寿的时候,那时候便是四世同堂,家里比现在还得热闹几倍呢!”

“我这把老骨头撑不到那时候了。”顾氏却是没好气地摇了摇头,见张越张口还要说话,她便收起了笑容,“眼看这一大家子如今蒸蒸日上,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之所以一直撑着不让阎王爷收了我去,也只是为了那三桩未了的心愿。赳哥儿还没成婚,你和你二伯父还没回来,眼下既然你到了家,赳哥儿眼看就要成婚,你二伯父那边听说更是节节胜利,我差不多也该合眼了。我的后事早就由灵犀预备得差不多了,其余的事情我还拜托了你大伯娘……”

“祖母!”

听到张越叫了这么一声,那双手亦是紧紧攥着她的手,顾氏不禁欣慰地笑了笑,随即便用左手在张越的手上轻轻拍了拍:“虽说我为了以防万一,让英国公在异日分家的时候能够出面主持,但我实在是不想这一大家子就这么分了。大家各有各的心思固然没错,但合则力强,我不希望我的儿孙们成了英国公他们三兄弟那般疏远。越哥儿,你们兄弟这一辈的几个比起你爹爹他们这一辈更和睦更亲近,异日千万不要断了情分。”

此时此刻,张越眼圈已经是红了,当下重重点头道:“我知道,祖母放心!”

“你既然答应了,我自然放心。”顾氏长长舒了一口气,半闭着眼睛说,“灵犀跟随了我十几年,我一手看着她从稚龄女童出落成了如今的能干模样,自是希望她能够有个好归宿,知道你重情,又不是那等得了手便丢开的,我那时候希望你媳妇能够有个如惜玉于宛娘那般的帮手,所以才把她给了你。这次你媳妇她们从宣府回来,秋痕琥珀给我磕了头,灵犀也表明了意思。强扭的瓜不甜,她既然有那心思,你又肯成全,我还有什么不愿意的?我的希望很简单,这一大家子能够兴旺发达枝繁叶茂,永远和和睦睦地存续下去……”

第十二卷 阴阳河 第025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寻

坐在杜绾下首的小杌子上,翠墨虽有些不安,却仍是落落大方。她已经不是当初大相国寺那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女孩了,十年岁月让她蜕去了昔日的青涩,亦出落得亭亭玉立。亲眼见过王府的豪奢富贵冷酷无情,亲身经历孟家从高门大族沦落到僻居乡里,更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形下失去了双亲,甚至险些连自己都保不住,她这两年自是成熟了许多。

孟敏不止一次劝过她回复本名,但她却总是用各种理由推托。只有在夜半三更别人都入了梦乡,她却辗转反侧睡不着的时候,她才会在被窝里一遍遍地回忆儿时的情形。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她一个弱女子,即便不能手刃仇人,却不能就这样忘了这血海深仇。只有别人一遍遍叫着仇人亲口取的名字,她方才能够用那种刀扎心口的刺痛来提醒自己不要忘怀。

此时,杜绾既是提到了朱宁的信,她也就不再犹豫,将年前对朱宁说过的事情又对杜绾复述了一遍,旋即便垂下头说:“郡主那时候告诉我,这等事情要揭出去容易得很,随便让人放些风声就使得,但官府未必会管,就是管了也未必有用。再说,赵王经营北京多年,说不定等官府听到风声,这盖子反而轻轻巧巧被捂下去了,反而会引来更大的麻烦。”

说到这里,翠墨放在双膝上的双手忍不住紧紧绞在了一块,但心中却知道,朱宁对从前的事情并不知情,这么说完全是为了她好。她甚至曾经想过舍了这条性命到官府大闹一场,但孟敏和她朝夕相处,竟是识穿了她这点心思,一番话将她一腔决心打消得干干净净。

若是惜了性命却报不了仇,岂不是更大的不孝,岂不是让父母的苦心白费?

杜绾虽说不知道翠墨有何隐情,但此时细察其脸色,她隐约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激愤情绪,心头倒是渐渐醒悟了几分朱宁在信后头带出翠墨的缘由。见这丫头低头只顾看着自己的膝盖,她暗自叹息了一声,一手搁在炕桌上,身子往前微微倾了倾。

“此一时彼一时,郡主那时候如此说,自是有她的道理,但眼下乃是非常时刻,和那时候的情形便大不相同。你说往庄子上收容民夫的乃是安阳王府的人,那么如今呢,如今那些民夫是否还在那些庄子上?”

“在,当然在!”翠墨心中一惊,一下子抬起了脑袋,几乎想都不想就连连点头道,“不但有,而且比往日更多!赵王府和安阳王府在北直隶一带的田庄有好几个,原本也一直收留投靠的富户民户,但今年的数目比以往增加了十倍都不止,而且据说那边还放出话来说,以田土投献投身,此后不但是永生永世不用服徭役,只要交给赵王府一半赋税就得!”

虽说问了一句,但杜绾没想到翠墨竟然了解得如此清楚,此时听到这回答,她想起对方昔日便是出身安阳王府,更觉着这里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沉吟片刻,她不禁若有所思地皱起了眉头:“照你这么说,乡间应该人尽皆知,官府决不会不知情。”

“百姓向赵王府投献投身是从前赵王就藩北京的时候就有的,官府亦曾经上报过,只是有司因涉及赵王,弹劾过没动静就没声息了,仿佛是没这么一回事似的。如今变本加厉,官府只以为是旧日的勾当,所以索性听之任之!”

杜绾身在江南,对于这类事情也颇有耳闻。家里那几百亩水田就是因为父亲当初不做官不能优免粮役,所以族中那些考中生员或举人的叔叔伯伯便用了各种手段,八百亩变成了六百亩,六百亩变成了四百亩,可是到父亲再次入朝索性卖了这些田地后,没过多久,族人却又眼巴巴把这些田双手奉上,甚至还把更多的田挂靠到了父亲名下。哪怕是父亲那种性子,对于族里的这种举动也没什么办法。

太平盛世的时候,这缺口就是朝廷赋税,或许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打起仗来征用民夫却出了岔子,这问题可就大了。尤其是多疑暴躁的皇帝,决计没法轻易容忍。

前几天听说父亲在见过杨士奇之后,又奉命去过一次东宫,杜绾自是觉察到了某种端倪。如今张越不在,她是不是拿着此事回去问一问父亲?正这么想着,门外头就传来了一个又惊又喜的声音。

“少奶奶,少爷已经回来了,这会儿他先去北院大上房探视老太太,所以得晚些过来!”扯着嗓子嚷嚷了这一句之后,崔妈妈便进了屋子,满面堆笑地屈膝行礼之后,她又赶忙说道,“刚刚我对少爷提了一句翠墨姑娘来了,少爷说请翠墨姑娘留一留。”

对于翠墨来说,人生中除了爹娘,最可信赖的便是张越和孟敏。那场大水里,张越不但给了他们一家容身之处,几个银角子更是帮着他们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光,后来那一次在马车上的话亦是说到了她的心里;而孟敏的相助让她和父母暂时解脱了危难,让父亲不必苦苦地修城墙。即便父母最后死得惨烈,可冤有头债有主,她要是恩仇不分,那简直就不是人了。因此,眼下听说张越回来了,她立时喜上眉梢。

而杜绾闻言亦是又惊又喜,倒是没注意到翠墨的满脸喜色。但炕前的崔妈妈却看得分明,忍不住在翠墨面上瞟了一瞟,心想这位孟家的婢女不但生得如此明秀,而且看样子仿佛还认识自家少爷。她是孙氏精心挑出来在院子里伺候的,此时上了心,就没有立刻离去,而是留着陪坐在翠墨对面的小杌子上。瞧见时候不早,琥珀和秋痕又张罗着送上了点心。

这边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张越方才回来。刚刚见祖母的时候他灰头土脸,随便拧毛巾擦了一把,又罩了一件石青袍子,此时这外袍一扒拉下来,立刻便露出了里头那件连本色都看不清的大衣裳。因有外客在,身上满是油汗的张越就只冲着杜绾点了点头,又冲着要行礼的翠墨和其他人摆了摆手,随即便径直去了旁边屋里沐浴更衣。

过了两刻钟,收拾停当的他方才再次进了屋,在杜绾对面的东边炕上坐了下来。和翠墨客套了两句,待得知了个中详情,他不由暗自叹息。

“翠墨,我知道你打听这些不容易,也是一片孝心,但以后该小心的时候还是得小心。毕竟,你们住在城郊,就算保定侯一直顾着,毕竟挡不住堂堂王府,若是有人死死惦记你就更糟了。你今天说的我记下了,这些都很有用,我会想想办法,你且回去,这些自有我。”

听到这句话,翠墨连忙站起身来,屈膝跪下重重磕头。杜绾连忙吩咐一旁的秋痕将其扶起,却不想她执拗得很,硬是连磕了三个方才直起腰,赫然是泪流满面。见此情形,张越赶紧让琥珀带着她下去洗脸,然后就对崔妈妈和秋痕说:“崔妈妈,你去挑两块厚实的料子给她,颜色素淡些,就说不为别的,只是送她裁两件御寒的冬衣。秋痕,你再去厨房看看有什么新鲜点心,捎带两盒子回去,让她带回去给其他人。”

等到人都走了,他方才揉了揉太阳穴,抬头看见杜绾若有所思地盯着自己瞧,他又深深叹了一口气。这第二个人生的十年中,他已经习惯了什么事情都往心里放,有什么事情都是自己扛,不论是自己的父母还是妻子都是如此。他只是怕他们知道得太多负担太重,也一直都认为这些事情只有自己知道才是最好的,可他一个人扛得累,被瞒着的人也未必舒心。

“认识她一家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