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朱门风流 >

第336章

朱门风流-第336章

小说: 朱门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睛,于是拼命用马鞭击打着马股,心里全都在渴盼着生的奇迹。

堡墙的箭楼中已经是站了一排弓箭手,弓箭手之后就是火铳手。火铳手并不是兴和堡的人,而是此次京营五百人中的神机营士兵,他们不但是两次北征的老兵,而且早就熟悉了这永乐手铳的使用,因此并不紧张,反而是郑平原调来的那些的刀牌手个个紧紧握着盾牌,脸上一片肃然。被郑平原硬是“请”进了箭楼的张越这会儿正来回踱着步子,心中却惦记着带人守在城门口处的王唤。

他之前曾经随口提了一句蒙古人最爱用诱敌深入大军合围,结果这位老将都已经一大把年纪了,胆子却是不少,竟演了一出关门打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城门开了!”

听到旁边传来的这一声,张越不禁凑到远望孔,心情激荡地望着那三个穿过树林奋力奔逃过来的军士。他一早就肯定这三个人是被故意放走的,否则凭着那近千名蒙古骑兵,若是齐齐放箭,漫天箭雨之下,他们几乎是必死无疑,决不会一路被人撵到了这里。这已经不止是什么猫逗老鼠的戏码,恐怕是那些家伙想要把他们逼死在土城之下,一挫兴和堡守军的锐气。

既然暂时不知道后军有多少人,那就暂时把这第一波应下来再说!

看到城门大开,三个军士不禁生出了死里逃生的感觉,来不及细想就纵马直奔城门而去。随着城门越来越近,他们渐渐感到身后原本隔着还远的喊杀声马蹄声竟是近了起来,其中甚至还夹杂着无数哄笑和喝骂声。在这种生与死的当口,他们谁都顾不得去想为什么追兵忽然在这种时候追近了,本能地再次狠狠挥起了鞭子,希望能在最后时刻冲进城去。可就在这一刻,他们陡地听到了无数弓弦拉动的声音。

“沉住气,不要动手!”

看到漫天箭雨从天而降,看到三个人中的最后一骑人因为躲闪不及一下子被射成了刺猬摔落在地,箭楼中的所有弓箭手和火铳手顿时都眼睛红了,直到听见张越的喝声,这才警醒了过来。发现那两个己方军士和那些蒙古骑兵的前端赫然已经看不到了,料想必定是进了城门,张越方才深深吸了一口气,浑然没发觉手心里已经全都是汗。

当当当——

在三声响亮的钟声之后,一时间,箭楼和外头城墙上一下子喷出了大片箭雨和火光。唯一的区别是,外头城墙上的五十名火铳手用的乃是此行特意带上的新式神机箭。一时之间,城下传来了好些战马的悲鸣,而城门处亦是喊杀一片。早就设好的铁拒马和铁蒺藜让当先追杀进城的百十个骑兵吃足了苦头。虽说也有人眼疾手快射杀了几个人,但更多的人却极其狼狈地摔落下马,不得不面对四周围涌上来的数百名刀牌手。

突如其来的箭雨火雨很是阻了一阻飞驰的鞑靼骑兵,因此能进入大门的就只有最初的百多号人,其他人只能一面策马避让倒地的战马和同胞同胞,一面眼睁睁看着刚刚放下的城门逐渐拉起。甚至不用主将的号令,这些训练有素的骑兵就将又一轮密集的羽箭射上了城墙和城内。

城墙上的军士早早就用盾牌遮挡,因此只有几个倒霉蛋被盾牌缝隙中掉下来的箭射中了胳膊大腿,倒是没折损几个,但射入城中的箭却给正在激战中的双方造成了大麻烦。只是失去了后援,再加上又从马战变成了步战,百十个鞑靼骑兵渐渐落了败象。而卯足了劲头的王唤提着一柄沉重的环首刀,若不是身后几个亲兵死死拦住,要不是郑平原的指挥还有游刃有余,他几乎就要亲自上阵了。看着看着,他便朝旁边的亲兵喝了一声。

“赶紧鸣钟,让他们趁机再射一轮!”

尽管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最初也只是零星雪花,但天上的雪却很快就大了起来,一团团棉絮似的雪铺天盖地地从空中落下,有的在激战的众人身上无声无息地融化了,有的落在了地上那些冰凉的尸体上,有的飘在了那鲜红色的血泊之中。当听到城墙上再一次响起火铳发射的声音时,堡内被围的骑兵们终于有些支撑不住了。

而城外的七八百人再次遭到了一轮齐射之后,领兵的色勒台渐渐收起了最初那狂热的怒火,当机立断地下令后撤。由于整个草原都流传的中原皇帝再次北征的那个消息,由于各部落首领参差不齐的心思,他虽说是阿鲁台的女婿,但也不由得想起了本部和瓦剌的两次大败。他原本就只是前哨,只是在遇上兴和哨探的时候想看看是否有机可乘,原本并不至于昏了头让骑兵去攻城。

可是谁让这兴和的守将发疯,竟然把城门大开?他的部下足足有一百多号人陷在了里头,这可都是他的牧民壮丁,损失了这么些人,他回去之后不但会遭到那些族酋的奚落,而且还会危及到他的地位!他之前也是疯了,竟然会这么简单地上了当!

听到瞭望台上传来了示警的钟声,张越从孔中看着色勒台亲自押后带领部下后撤,心想这次带着马队正准备出击的周百龄恐怕是没了表现的机会。今天自然是可以闭门不战以不变应万变,但如果真的只有这么区区近千人当然没有问题,可要是之后还有鞑靼大军来犯,那么此次避战恐怕会造成很难说的后果。从这一点来说,王唤的胆子固然大,眼光却也准。

直到眼看着那大队鞑靼骑兵完全在视野中消失,城墙上的刀牌手方才收起了盾牌,一个个忘情地欢呼了起来,而弓箭手火铳手们也顾不得往日是否认识,这会儿少不得彼此打趣了起来,各自吹嘘着刚刚的战绩。但城门处打扫战场的军士们就没有那么高兴了,虽说他们占据地利又杀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可仍然是损失不小。几乎是地上有多少具敌人的尸体,他们就有多少死伤,哪怕是亲自主导了这一仗的王唤亦是没多少笑容。

以往北征都是以多打少了,如果这些鞑子像开平那边一样一触即退也就罢了,若是马上有大队人马卷土重来,即便是以守待攻,恐怕那滋味也不好受。思来想去,他竟是自言自语地说:“虽说他们不怕大雪天打仗,但这大雪天攻城恐怕不那么容易……”

此时的雪越发大了,漫天都是飞舞的雪花,地上屋檐上人身上都盖了厚厚一层。两个死里逃生的军士失魂落魄地站在那里,看着一具具敌人和自己人的尸体被抬走,脸上仍然写着抹不去的恐惧,甚至连张越等人走过来都没注意到。当那具如同刺猬一般的尸体从面前抬过时,那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军士一下子变得面色惨白,口中不由得喃喃自语。

“小石头还说过要回来吃烤兔子,为什么偏偏只差这么一点……”

看到手中挽着强弓的彭十三微微色变,牛敢面色抽搐,张越心中嗟叹了片刻,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些生死之间的勾当,径直走到了王唤面前,低声叫了一声王都帅。

“小张大人,要不是这风雪天路上更危险,恐怕我就要赶你走了。”回过神的王唤第一句就是撂下了这话,旋即便正色道,“谁都知道骑兵不能攻城,但蒙古铁骑厉害,昔日他们却是曾经往西边一路打了很远屠城无数的,攻城本事并不小。虽说如今的鞑子已经不如当初横扫天下那会儿了,可万一真是大军来袭,投石车和火炮却肯定不会少。兴和不比开平万全那样的大城,所以你得有个准备。信使我已经派回去了四个,之后也不会派出侦骑送死,能做的就是坚守待援。若真是遇到人手不够的时候,你和我这把老骨头少不得要亲自上了!”

尽管大风大雪,但是夜总算平安无事。大清早瞭望台上岗哨交班时,还不等前后四个军士交接完,就有人忽然看到了那天际线上狂卷而来的乌云。分辨出这一次的人马仿佛比昨天不知道多了几倍,一个老成的军士深吸一口气,三两步抢到了那口大钟面前,捞起横木就撞了上去。几乎是刹那间,那响亮的警钟声再次传遍了整个兴和堡。

大军来袭!

第十一卷 金戈血 第016章 求死不得

阿鲁台挥师兴和,兴和被围!而就在被围的前一天,张越刚刚带人送去了补给和军器!

面对这千辛万苦方才打听到的军报内容,朱宁只觉得脑袋轰的一声炸了开来。尽管张越去宣府之前,外头各式各样的传闻就不少,全都是说得凶险万分,但她听说有京营精锐随护,也就没多担心。毕竟,督运军器原本乃是兵部武库司郎中的正项差事,哪里那么巧刚到兴和就正好遇上鞑子?然而,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偏偏变成了事实,若是真的城破了……

尽管一遍遍告诉自己要镇定,但这会儿她仍是没法子镇定下来,甚至连安安稳稳坐着都是难能。先前张家那个二房忽然搅和出来的事情她可以不在乎,就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料想也不至于让张越和杜绾有什么闪失,但这一次却截然不同。要是他真有个三长两短……

此时此刻,朱宁的脑海中竟是第一时间浮现出了他躺在血泊里的情形,旋即才是杜绾白衣缟素的身影,竟是忍不住连打了两个寒噤。而前来报信的应妈妈看到自己一手奶大的小郡主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来回踱步时甚至好几次几乎撞上了锦墩和桌子,心里不禁懊悔了起来。早知道如此,刚刚就不应该实话实说,应该说得和缓些。

“郡主不用太担心,小张大人先前也不是没遭过凶险,这次应该也能逢凶化吉。”

“逢凶化吉……你以为我是三岁小孩子么!”这种程度的劝慰朱宁自然不会当真,她脚下仍是又急又快地踱着步子,“凡事首先得自己想出措置之道,应对得宜,然后才能依靠机遇运气,了不起各占五分罢了!可如今他是被困危城,若是兴和不失也就算了,若是丢了,他就算侥幸有命,回来之后皇上必定迁怒;若是死了……到时候就算英国公,恐怕也帮不上忙!这事情不那么简单,那些鞑子怎么会偏偏在这个时候大军围攻兴和!”

应妈妈只是个当传声筒的乳母,哪里能答得上朱宁的话,此时不由讪讪地闭上了嘴。朱宁来来回回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这会儿也终于顾不上什么避嫌了,下定决心就转过身吩咐道:“让人去备车,趁着这会儿消息还没传出来,我正好去张家一趟。我在家躲灾也躲得够久了,要是这次还有人趁机找周王府的麻烦,我就剪了头发作姑子去!”

对于这等气头上的话,应妈妈哪里敢当真,赶紧快步抢出门去吩咐,随即刚刚在外头守着的两个侍女方才进了屋子。眼看着她们在衣箱里头左翻右找,又捧出了紫檀木的首饰盒,满心烦躁的朱宁不禁没好气地喝道:“别胡乱翻了,找一件御寒的大衣裳就好,那些钗环都不用,别白费工夫!”

须臾,装束停当的朱宁就匆匆出了自己的小院,只是在裙袄之外又系了一件素绫面子白狐狸里子的鹤氅。从内仪门出去的时候,她不合撞见了父亲的一个心腹内侍,于是少不得打了个招呼,及至到了外头上了马车,听到了那车轱辘轧过青石板的声音,她方才松开了藏在袖中的拳头,怔怔地看着被寒风吹得瑟瑟作响的红罗车帘。。

上次晚饭的时候父亲喝醉了酒,于是又哭又笑,还说什么老杜的女儿比他的女儿有福气,事后她追问的时候他却一概推给酒后胡言。她一直以为父亲不认得杜桢,如今看来,当初在栖霞寺父亲和杜绾一下棋就下了大半个月,恐怕并不是以棋会友一见如故那么简单。倘若真是认识的,那就怪不得父亲虽笑骂过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却从没阻止过她。

尽管宫里尚未传来任何消息,但张家后院如今却是死气沉沉。自从昨天的事情出了之后,顾氏就一直死板着一张脸,晚饭也只是胡乱应付了两口,整整一晚上几乎都不曾合眼。

她已经是快七十岁的人了,因丈夫死得早,她几乎是眼看着这一家由盛而衰,又由衰而盛。中原的古训是没有不败的天下,只有不落的家族,这也是她那位婆婆教导她最多的话。尽管张攸不是她肚子里生出来的,但毕竟叫了她几十年的娘,又好不容易挣命挣来了一个伯爵,难道就要这样因为女人而败得不明不白?

“老太太,这粥已经热三回了,您好歹吃一些。”

回过神来瞥了一眼冯氏,顾氏这才发现这个当初千挑万选的长媳如今也已经老了。那乌黑的鬓角下头流露出白色的发根,显然是用过乌发膏的。想到冯氏早年随着张信步步高升很是过了些舒心日子,如今这些年却形同守活寡,当初好一个飞扬跳脱的人儿,却是成了多病多灾的模样。想着想着,她便叹了一口气:“撂下吧,我呆会就吃。”

看到这副光景,冯氏不知道心里什么滋味。听到张赳回来报信说张信能回来,她几乎喜极而泣;可听到张赳说起二房那乱糟糟的勾当,她本以为自己会幸灾乐祸,可实际上却是一阵阵心慌。她很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