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朱门风流 >

第285章

朱门风流-第285章

小说: 朱门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间生恐也遇上这种事,于是便有附逆之举。而潘僚世袭乂安知府,表面恭顺心怀异志,见交南一乱便趁机举起反棋,至于其他先后叛乱的土官也是一样。但此等人固然别有用心,若是没有机会没有借口,如何能生事?交南百姓和中原无异,但使能安然糊口度日,谁又会宁愿抱着杀身之祸附逆?”

方宾今天捎带上张越不过是为了趋吉避凶,谁知道这会儿平白无故卷进了这么一桩麻烦事里头。瞧见皇帝正用冷冷的目光瞪他,他顿时心中叫苦,知道这位至尊一定以为自己在后头说了些什么。想到这里,他只能硬着头皮喝了一句。

“张越,今次议的是交趾军器人员,谁让你说这个!”

“交趾东距海,西接老挝,南渡海即占城,北连广西之思明、南宁,云南之临安、元江,都是膏腴之地。交趾定则西南夷定,况我大军进兵则贼寇望风而降,一乃是畏天威,二则是民心向我大明。当初英国公三定交趾之后,其要处就在一个守字。若驭之有道,则此地可以渐安。若守之无法,则不免再变。如今大军在交趾剿一地则另一地叛,至另一地则原地又叛,将士皆疲于奔命,这军器人员耗损自然无法避免。”

眼见皇帝脸色越来越难看,张越却说得越来越起劲,即便是以机敏著称的方宾,这会儿也觉得满头大汗,深深后悔起今天把张越带来的决定。正当他心乱如麻的时候,朱棣却忽然丢下了一句冷冷的话。

“方宾,你出去。”

“皇上……”方宾原本还想咬咬牙保一保自己的属官,但看到皇帝那脸色仿佛随时就能降下雷霆,他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吞了下去,一跪之后便退出了大殿。等到外间冷风一吹,清醒过来的他沉吟良久,终于自以为明白了张越的用心,明白了皇帝大怒的缘由。

“年轻气盛,以为仗着皇上宠信就能为所欲为?张信岂是那么容易回来的……只要惹怒了皇上一次,那便是万劫不复,就是英国公也保不住你……可惜了……”

乾清宫正殿内,没了方宾的君臣二人这会儿正陷入了僵持中。朱棣怒瞪着张越,见他耿着脖子的镇定模样,他愈发觉得气不打一处来,当下便厉声问道:“这些是你那大伯父写信告诉你的?”

“启禀皇上,臣的大伯父每半年只有一封信送到,最近一封还是年前送来的,除了问安之外并无提过其他内容。这些除却臣去英国公府上探望时大堂伯英国公提起过的心得,以及二伯父阳武伯在交趾征战多年的体会,便是臣在兵部这些时日翻看文书资料的结果。”

“你是兵部武库司司官,如果朕没记错的话,这些应该是职方司的事!”

“皇上所言不差,但之前皇上既然让张公公送了那张纸来,臣在尽职尽责管好武库司诸事之外,自然还应该做些其他力所能及之事,否则怎当得起皇上心意?皇上刚刚也说了,臣的大伯父眼下在交趾,但相比他来,无论是大堂伯还是二伯父在交趾的时日都远远长过他。张家这么多人都曾经在交趾征战立功,所以臣虽然没去过交南,但并非对交南一无所知。至少臣知道,皇上当初锐意定交南,乃是为求西南长治久安,而并非单纯为了开疆拓土的武功!”

“你这个狂妄的小子!”

朱棣气极反笑,但骂过这一句之后心中倒是颇为得意。直到现在为止,朝中仍然对在交趾弹丸之地耗费钱粮军力颇为不满,非议他好大喜功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张越这最后一句话冲淡了他的大半怒火。情知张越这矛头乃是冲着交趾监军马骐,他少不了在心中沉吟了起来。虽说他也从交趾征派了一些东西,但数量远远没有张越提到的这么多,更何况,他还没有糊涂到不顾交趾民情非要征派采买的地步。

见皇帝面露踌躇,张越就知道这一回自己并没有选错时机。自从黄俨卷入谋逆案之后,他敏锐的感觉到,朱棣对于中官已经不如从前那般完全信赖——陆丰曾经对他抱怨过朱棣见过他之后往往会招来袁方验证,张谦也曾经提过天子如今对宦官常常疾言厉色,海寿唯一一次去兵部找他办事,也露过口风说皇帝如今性子难以琢磨——而已经远离京师数年的镇守交趾太监马骐确实劣迹斑斑,要打动皇帝相信这一点并不难。

在反反复复考虑了一番之后,朱棣最终还是决定派稳妥人前去查一查。自然,他面上却不肯表露出来,接下来更是疾言厉色的申饬了一番,但张越当然能听出来这分明是雷声大雨点小。等听到皇帝吩咐说把交趾方略写成折子呈上去看,他更是心中笃定,答应一声方才退出。然而,当他出了宫回到兵部衙门之后,却发现四周人看他的目光极其古怪。

瞧见张越进了司房,趁着没别人在,万世节顿时一个箭步冲了上来,上上下下打量好一会方才吁了一口气:“刚刚方大人面色铁青的回来,几个进去奏事的都吃了老大的苦头,结果还是一位侍郎大人进去,这才打听到怎么回事。你也太大胆了,方大人原本是拉着你当挡箭牌,到头来你却利用了他一回!既然你囫囵回来了,想必最后还是成了?”

张越笑着点了点头:“皇上已经有所心动,但一定还会设法派人查证。”

“只要查,还怕查不出那阉货的罪名,交趾那些官员恐怕早就恼怒那个太上皇了!没来由坏了大好局面,他这个监军罪过最大。话说回来,除了你也没人告得下他,你手上可是已经倒下了司礼监三个头头,真是名副其实的权阉克星……”

“咳!”

正说得起劲的万世节听到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咳嗽,连忙停住了话头。转头一看,瞧见是尚书方宾站在门口,他顿时吓了一跳,旋即便露出了一本正经的表情,上前两步举手行礼:“方大人莫非是有事交待我等?”

方宾在门口虽说只听到了最后半截话,但据此推断出来的信息却让他在诧异之余有些嫉妒。他万万没有想到皇帝不但不责张越妄言,而且还真的相信了这么一番话——张越那些话他也说过,他对于马骐那个太监也是深恶痛绝,可他只能旁敲侧击提那么一提,可张越如此直截了当竟然毫发无损!不得不说,皇帝对于张家人偏爱的过分了,也不看看张家都出了多少高官,难道真要造就一个大明第一名门?

心中虽不以为然,但方宾面上却仍然是那副淡淡的神色。对张越微微颔首之后,他便递过了一份公文:“刚刚从交趾送来的通报,虽说此事让别人去也行,但我思来想去,还是你去的好。你走一趟左军都督府,知会一声保定侯。”

听到是交趾送来,又听到是送交保定侯孟瑛,张越顿时觉得心中咯噔一下。果然,下一刻,方宾就直截了当地说:“交趾黎利陷政平州,孟贤战死。”

第十卷 燎原火 第005章 幸福和……死

因各都督府素来以勋贵掌总带兵,再加上都是一干天子近臣,每每和兵部打交道都是兵部那些文官上门。于是,无论是兵部四司的哪一位司官,等闲都不愿意往都督府跑,毕竟谁也不乐意看人脸色。而左军都督府辖山东、辽东、浙江都指挥使司,掌三司军旅之事,其衙门位于皇城长安右门一侧的左府胡同,紧挨着前头的中府胡同,后头的后府胡同和前府胡同,和长安左门一侧的六部衙门只隔着两道皇城城墙。

张越以往曾经来过这里几次,因此守门的军士自然认识他,早早的就命人进行通报。进了院子,他恰好看见有几个人从里头出来,打头的赫然是二伯父张攸。此乃公事场合,彼此自然不好说什么,他退避一旁下拜行礼,张攸略一点头也就过去了,根本没有问他缘何到这里来。来到正堂前,张越只等了一会儿功夫,里头便有人出来请他进去。

自打去年腊月京师变乱之后,为了避免两头尴尬,张越就没有去过保定侯府,平日和孟瑛也就是公事往来,只在大姐夫孟俊离京前往宣府的时候亲自去送过。此次虽说也是公事,但实在是没法公事公办的公事,所以呈上公文之后他就没有说话。

尽管早料到了这个结局,但看到那白底黑字,孟瑛仍是不禁为之失神。他自然痛恨这个险些给孟家带来灭顶之灾的庶兄,可如今得知人死了,他却没觉得松一口气,反而有些难言的苦涩。小时候和孟贤一起读书练武,他那个大哥一向比他出色,那时候兄弟俩还算亲密,要真正说疏远,大概就是从他承袭爵位开始。可人死如灯灭,如今还有什么好说的?

眯起眼睛看着张越,他只觉得情绪异常复杂。想当初孟贤曾打算把女儿嫁给他的,他甚至也因为英国公无嗣,动过和张家其他晚辈再联姻的主意,谁知道不过是三四年的功夫,一切就发生了那样的变化?不论怎么说,两个月的那件事终究是梗在两家人心中的刺。

“此事我知道了。”孟瑛面无表情地将文书撂在了桌子上,旋即淡淡地说,“你回去禀告方尚书,就说谢谢他的周到。”

除了兵部的通报之外,通政司和辖交趾都司的右军都督府也得到了交南战报。虽说发往军前效力,但孟贤毕竟是保定侯的庶兄,文书上自然另奏,于是,这个消息很快就传了开来,有和孟家交好的各家勋贵府上不好打发人去丰盛胡同孟家,索性就把赙仪直接送到了保定侯府。顾氏在得知之后摇摇头长叹一声,吩咐了高泉去保定侯府走一趟,旋即到小佛堂念了一个时辰的经,却不知是哀别家,还是为自家祈福。

由于父亲平安过关,放下心头巨石的朱宁下午就陪着朱橚在城里四处转了一圈,等到把人送去公馆安置好了,她一出门就得到了这么一个消息。即便是豁达如她,这会儿也感到心中憋闷,竟也不回宫,一路坐车来到了孟家后门,吩咐随从上去敲门。若是按照她的本心,便该光明正大的从大门进去好好吊祭一回,可如今父亲还是戴罪之身,两个月前的京师变乱风波尚未过去,她自不能由着性子来,也生恐给孟家招惹祸端。

须臾,一个身穿粗布素服,头上戴着白绒花的少女便从后门口出来。挑开车帘的朱宁认出那是孟敏身边的丫头翠墨,不由得讶异了起来。据她所知,自从孟贤获罪,赵王府安阳王府安插在孟家的人应该都一哄而散了,这个丫头怎的还留着?而且知道是她来,孟敏仍然派了这么个丫头出来相见,莫非已经将其当作了真正的心腹?

瞧见后门空空荡荡的巷子,翠墨忍不住想起了从前摆在这里的那些吃食摊杂货摊,想起了那个傍晚在这个热闹喧哗的地方和爹爹最后一次相见的情形。只失神了片刻,她就回过了神,连忙急急忙忙来到了马车前头,屈膝拜了一拜。

“奴婢拜见郡主。小姐本想亲自出来见的,但生怕被人看见给郡主招了麻烦,再说如今全府上下正在披麻戴孝,所以就派了奴婢出来。”

情知如今的孟家禁不得有半点差错,朱宁盯着翠墨看了半晌后,她仍是多问了一句:“孟家如今出了这样的事,你还愿意留在这里?”

翠墨闻言一震,轻轻咬了咬嘴唇便抬起头来:“回禀郡主,奴婢自打当初从安阳王府出来的时候就得了放免文书,如今已经在孟家签了死契。奴婢眼下没了爹娘,了无牵挂,生是孟家的人,死是孟家的鬼,自然会一辈子留在这里。”

朱宁悚然动容,即便她不晓得这丫头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她至少明白孟敏好歹有一个可信的帮手。招手示意翠墨再上前几步,她便轻轻叹了一声:“是我疑错了你,不如你家小姐有眼力,刚刚那句话当我没说,我给你赔礼就是。我不好前去拜祭,这是我的一点心意,里头都是用得上的东西,你捎带给你家小姐就好。”

即使知道这位郡主素来人好,翠墨也没想到朱宁竟然会对自己赔礼,慌忙连道不敢。接过递过来的那个玉色绫子包袱,她又少不得屈膝道谢。因朱宁又问孟敏是如何打算,她踌躇了一会,最终还是说了实话:“老爷走之后,小姐就猜到多半是如此下场,所以陆陆续续预备下了东西,这次丧事开销应该是够了。等办完丧事之后,小姐打算遣散多余的家人,把这座宅子卖了,搬到城外的庄子去住。靠着这笔钱和家里在京畿附近的几百亩地,有小姐料理家务督促几位少爷,等他们出息了,就该考虑他们的婚事了。”

“孟韬孟繁都不小了,此次守孝三年之后,她这个长姊还预备一直当家当下去?”

“老爷当初三品官的诰券已经被追夺了,几位少爷今后都是庶民。小姐说家里不能一直仰仗保定侯,若几位少爷没出息,则家里永世不得翻身。她既然是家中长姊,那么责无旁贷,能做的也就只有勉力督促兄弟成才,其他的如今没工夫考虑。奴婢反正也没其他想头,小姐做什么都随着就是。”

“……”

即使有千言万语想说,但这会儿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