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帝国雄风录 >

第88章

大汉帝国雄风录-第88章

小说: 大汉帝国雄风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坟墓就是草原!

但是如此众多的尸体终究是不雅,再说,那些昨夜战死的高句丽士兵的尸体也需要清理,高句丽人并不与卫青多做争执,因为他们也觉得,十几万具尸体在这块草原上确实是密集了些。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都知道,与高句丽人战斗了几百年的死敌,强大的扶余王庭主力已经不复存在了。他们相拥而泣,欢呼着,跳跃着。

……

“……是战,斩敌首级颇多,胡酋自单于以下或亡于严寒,或战死,此诚吾皇之威,臣仗之以得微功……”这是事后辽东郡守李云给汉天子的奏折,从这份奏折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细节,譬如,李云避口不谈杀了多少敌人,而是用,颇多,形容,哦,伟大的汉文字,真是理解颇多,好,我们回到主题,在这个现在唯一留下的当时历史证据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大家仔细观察就可以知道了,难以想象,这次战斗居然没有俘虏!更没留下一个活口!——某欧州国家的某个电视台的历史学家在一次节目中如是说。

卷五 牧守辽东 

第十八节 全胜而归

远征军对扶余不宣而战的偷袭所带来的战果是辉煌的!

扶余王庭的全部主力精锐不是战死,便是冻死,强烈的血腥味在雪地的空气中蔓延。

扶余人的尸体遍及视线所及的一切地方,当大汉士兵们看到如此多的尸体时,无不呕吐了大半天,毕竟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这次出征时,还未亲手沾过鲜血。

仅仅是根据卫青的保守估计,昨天一夜,至少有十三万以上的扶余人死于冻死,或者极度恐惧,真正战死者不过一万,其中绝大部分是门前的阻击以及被包抄的两队弓手,在远距离射杀。

十三四万具尸体躺满了整个雪地,可以想象这是何等恐怖的一个场面。

此战,远征军也付出了巨大损失,七百多名高句丽战士和五名汉人军官战死沙场,另外尚有一千多名伤者,其中永远丧失战斗力的伤者占去绝大部分。

要知道,在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下受伤,只要伤及血管等重要部位,那么伤口就会迅速被严寒冻死,暴露在外的肌肉组织将受到严重损伤。

而战场上,没有人敢保证自己不受伤,所以很多伤兵在受伤后并未在意,而卫青也缺乏足够的雪地零度作战经验,所以伤员的问题没有被及时重视,等到这些伤员早上起来的时候,大部分发现自己的伤口附近已经彻底的失去知觉。

有的人失去了一只胳膊,有的人失去了一条腿。

当卫青得知此事后,惆怅了好久,此事其实本可以完全避免,他还实在太年轻了,在大胜过后缺乏足够的镇定和冷静。

没有办法,卫青只能在扶余王庭留下二千军队,一方面照顾这些伤兵。另一方面清理尸体。

他则带着远征军的近万主力部队,再次踏上出征的道路。

这一次远征军的食物可以说十分丰富了。扶余王庭中囤积着大量的牛羊,以及马奶酒。几乎每人的干粮袋中都装满了风干的羊肉,牛肉,腰间也挂上了马奶酒袋。

虽然大汉军官喝不惯这种味道很难闻的酒类,但是经过那次伤兵事件后,卫青严令每一个军官都必须挂上两袋马奶酒,不管你喜不喜欢,想不想喝。因为某些时候。特别是当人在战场上受伤的时候。喝上一口这肿难闻的酒,就可帮助伤员加速血液循环,从而保住他身上的重要零件。

获得了新的补给后,在大胜的刺激下,配合远征军独一无二的滑雪板的速度,远征军一路上凯歌高奏,越打越有精神,越打越有感觉,整支部队度过了磨合期开始进入高速成长。

十一月二十四日,高远为首的右路军发现扶余左大将的部落。在结合不断的骚扰以及猎杀后,在主力到来后攻破其寨门,斩首三千级,俘虏四千。

二十五日,高远,纪任。燕小七各领二千奔袭附近三个人数在三千左右的部落,大胜而还。

二十八日,这天太阳终于出现,远征军发现了扶余另一个大部族,大军随即而到,在士气如虹连战连胜的远征军面前,扶余人的一切抵抗都显得那么徒劳。

游走在营地外的弓手,主导着整个战斗,对于如何在有效射程内充分利用自己的射程优势和灵活性。给予敌人最大的杀伤,这个技术远征军上下在这几日的战斗中早已娴熟,战斗持续了三天,远征军方面仅仅付出了十死一百三十伤的微弱代价就彻底的摧毁扶余人的意志,尽管中间他们曾试过夜袭,出骑兵决战等策略。

但是厚厚的积雪在自然环境上造成了扶余人失败的根源,他们出击的部队无不被积雪所羁绊,最后全军覆灭。

尽管他们也知道,太阳出来了,就意味着积雪将迅速消融,但是远征军没有给他们机会,连日的袭击和射杀使得这个部落的青壮大部分死绝,仅剩的战士早已经失去了战斗的意志,最终当高远嗷傲叫着带军冲进其大营时,所有的扶余人放下了武器,他们跪拜着恳请仁慈的汉人饶恕他们的罪责。

是战斩首七千,俘虏两万,对于俘虏,卫青自有打算,他盘算着那条从辽西到辽东的道路,所需要的人力,按照保守估计,这样一条道路,需要至少十万奴隶。

而开战到现在,远征军共计俘虏三万多人,其中老人,妇女等占了绝大部分,青壮不足四千,很显然远远不能满足辽东地需求。

此时冰雪开始消融,卫青也知道是时候见好就收了,于是他押上所有的俘虏,开始从原路返回。

对于众多的老弱俘虏,尽管有许多人进言应该全部坑杀掉,否则押回去势必浪费许多粮食,但卫青终究是卫青,他永远不是屠夫,所以他否决了这些建议。

十二月十一日,远征军顺利的冰雪消融的最后一刻,赶到扶余王庭,与留守部队会合。至此从十一月二十日开始发起的杀戮战争结束,此战扶余人丧失了三分之二的人口,损失了四分之三的主力,其从单于以下的贵族几乎全部死亡,扶余成为了历史的尘沙。

远征军方面,战死一千三百人,伤近两千,加上来时的路中非战斗死亡的四百多人,起初一万四千四百多人出征,到现在回去的仅仅有一万三千不到。

但是战果是辉煌的,由于采取中心开花的战略,远征军第一击就敲掉了扶余王庭,本来计划中应该全部杀掉的牲畜,此时由于冰雪消融的缘故,所以可以在奴隶的驱赶下,徒步回到辽东。

至于远征军的战士,则人人骑上了战马,押着奴隶,赶着数十万头牛羊,战马回家。

在大汉传统的春节除夕之前,他们终于穿越了长白山脉,出现在辽东地域。正在担心着远征军战事的李云得知后,顾不上穿鞋,赤着脚出三十里迎接,胜利的消息被迅速的传播开来。

一月后,辽西雪融,李云立刻将胜利的消息上报中央。

卷五 牧守辽东 

第十九节 形势

得胜归来的大军径直策马进入辽东城,在这传统的春节来临前夕,远征军的胜利就如一把猛烈的大火彻底的点燃了全城。

高句丽大王,大汉国辽东侯,护东将军韩鲍脸上更是挂满了笑容,以一万多人出击,全歼死对头扶余人的王庭主力,并趁势消灭了其余几个大部族,自此长白山以东,高句丽人再无敌手。

韩鲍心中的小九九迅速拨打起来,历来大草原上便是弱肉强食的格局,现在扶余已灭,在整个大漠以南的地方,除却匈奴人,以及盘踞在一边的东胡人,势力最强大的便是高句丽了。

他已下定决心,来年开春,便亲自领军去开疆拓土,扩展高句丽人的势力,单单是扶余人衰落后留下的势力真空,就足够高句丽人的实力增强一倍以上。

那丰盛的水草之地,那天然的优良牧场,韩胞相信,高句丽只要好好经营几十年,努力的发展,日后未尝不是一个不亚于匈奴的大部族。

可是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意舍弃了在辽东的舒适生活,跑到草原上去颠沛流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简单生活。

李云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位目前高句丽全族的实际领袖的态度,对于高句丽人,李云心情很矛盾,一方面他希望这个亲汉的游牧民族成为大汉国的打手,大汉的剑指向那里,他们便作为开路先锋冲向那里,为大汉国的利益战斗,如此一来不仅仅可得到一个相当好的帮手,更可为其他游牧民族村立一个榜样:亲大汉的,可以舒服的生活。称霸草原,从而造成草原上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而另一方面,他又必须警惕着高句丽人,不能让他地实力超出大汉国的控制能力之外,一个好的打手,大汉自然喜欢,可是一实力强大到可单条匈奴的民族,却并非是大汉之福。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道理李云自然明白,所以要想有效的控制高句丽的实力。防止他日后强大到可与大汉国对抗,李云命令卫青加强对高句丽人的洗脑。当然这是治标的策略,要想真正的将高句丽人融入大汉,还是老办法有效。

按照五服体系,高句丽属于要服和荒服之间地诸侯,他仅仅需要向大汉天子每年进贡一些礼品,就可获得天子的承认,并且拥有自己的军队,官僚体系。天子根本不可能越权干涉。

但是这样一来。高句丽人也没有进入天子领地生活的权利,在无特殊情况的前提下,他们不能进入长城内居住。根据李云的观察,高句丽包括韩胞在内的绝大多数贵族,希望进入长安,得到天子赏赐的豪华住宅并定居长安,享受中原舒适生活的想法,远远超过了希望将高句丽打造成为类似匈奴般强大部族的想法。

毕竟在辽东的这段生活中,他们充分的领略到了农耕文明远远超出游牧文明的地方,舒适的房子,温暖的炕塌还有汉人精美的食物,华丽的衣服,这一切都令他们着迷。

但是问题随之而来,按照传统,有资格居住在长安或者大汉国内地的外族人,必须是属于侯服体系以内的民族,从荒服到侯服,这其中需要走过的手续。远不是李云自己的力量可以推动的,而且还必须由韩鲍自己亲自向大汉天子请求,希望可得到天子的承认和封赏,否则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的!

春节过后,冰雪稍一消融,道路可行走之后,李云立刻将这次战争的前后过程以及战果,写成奏折,上奏天子,另外还附上密折一个,将自己的担心和理由充分的写上,令人以八百里加急速报天子,将这个大难题踢给内阁的大臣们去烦恼。

而他则放开手来,清点这次战争俘虏回来的奴隶和战利品,为了不让高句丽人寒心,李云只留下了三千匹战马以及二万多头牛,其余的牲畜统统送给了刚经历了雪灾,还没回过气来的高句丽人。

如此众多的战利品,令韩鲍笑的合不拢嘴,在这大灾过后,高句丽元气大伤,正愁没有足够的牛羊来繁衍,李云的这一大方表现,自然令大汉在高句丽人心中的好感倍增。

更令韩鲍心喜的是,李云主动找他达成了收购协议,按照协议,今后高句丽人多余的全部牲畜,他将以合理的价格全部收购,这对于每年都被迫浪费掉大量牲畜的高句丽人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他们从自可以用那些在他们嘴里吃腻了的牛羊,换来汉人精美的食物,衣服,饰物,铁器等东西。

至于那些只会浪费高句丽人食物的战俘,高句丽人自然是说什么也不要,老人,女人和少年根本就不能给他们做什么事情,再说,草原上什么都缺,惟独不缺奴隶,高句丽人一回到草原,就可立刻获得大量前来投诚的部族人口,更可劫掠大量其他民族的人口,所以韩鲍将之全部无偿送给了李云。

缺少劳动力的李云,自然也不会客气,老人和妇女虽然不适合高强度的劳动。但是辽东的荒芜土地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可以去开垦土地,挖掘整修渠道,更可为大汉国放牧。

而那些少年和青壮则被统一集中到一起,开春之后,辽东城的修筑还得仰仗他们的力量哩!

几日后,迫于传统,高句丽人不得不离开辽东,回到草原上去。贵族们依依不舍的样子,令李云觉得好笑,其实他也舍不得他们离开啊!

不过教导队在补充了军官后,也奉命跟着高句丽人一起离开,将军队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实在的!

韩鲍见了,虽然有些不快,但也只能接受,事实上现在高句丽的军队和长老们其实已经被大汉牢牢的控制住,纵使他韩鲍有野心反对,长老和军队也势必不会答应。

许多早把自己当成汉人的高句丽长老,纷纷将自己的子女留在了辽东,美其名曰:接受天朝教育,其实他们心里全是打着,有朝一日自己老了以后,退回辽东养老的算盘。

至于军队,高句丽其实一向是实行比较松散的军事管理,而这次远征扶余,却给卫青钻了空子,在这一个多月的远征过程中,几乎所有的高句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