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极品少帅 >

第349章

极品少帅-第349章

小说: 极品少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在亡伊、亡所伊的煽动下,起义的烽火再次高涨。

旧历六月,混乱的局势终于有所缓解。在尹麟瞻和杜景升的久攻之下,西京被攻破。除了赵位宠和他的亲信被诛杀之外,大多数叛军还是被赦免无罪了。尹麟瞻的目的很清楚,一是不想搞屠杀造成*人心不安,二是要收编这些叛军让他们和农民军去打。可怜一代宰相尹麟瞻,在与赵位宠两年的相持战中,劳心劳力、身心憔悴,回到开京后不久就去世了。

尹麟瞻死后,杜景升升格为“西北面兵马使”,率领大军直扑亡伊、亡所伊的农民军。亡伊、亡所伊只能投降。杜景升派监察御史金德刚前往安抚,农民军暂时有所安顿,高丽取得了极为短暂的安定时间。

不久,亡伊、亡所伊因为不满朝廷的安抚条件,再次起义。而赵位宠的余党也趁势作乱,与农民军遥相呼应。

但这一次,亡伊、亡所伊犯了个巨大的错误。他们眼馋义州成为四国边贸集散地,每天的交易量都十分巨大,认为义州财富,只要打下义州,义州的财富足够三十多万义军吃穿用好几年了,这样就有足够的基础发展壮大,届时就算打败朝廷也不是难事。

有了这番心思,亡伊、亡所伊便率领大军向义州进发了。结果便是之前徐邵扬获得的战果,亡伊、亡所伊的“二十万大军”被徐邵扬一战打得溃不成军,实力损失大半,若不是徐邵扬当时未接到命令而没有追赶太远,只怕这股高丽西北最大的义军就已经灰飞湮灭了。

连年的征战不仅混乱了高丽国内的局势,也让郑仲夫感到疲惫不堪。尤其是在尹麟瞻、奇卓诚等老将病逝后,将领的空缺不得不让郑仲夫感到头痛。郑仲夫一边继续让李义旻在外征战、不追究他和李义方的关系,另一边又破格提拔了许多人才,弥补职位的空缺。

没平静几天,清州人和与州人又因为移民的问题发生冲突。与州人被清州人击败。清州百姓趁机作乱。郑仲夫派出了刚刚提拔上来的两位将领朴纯弼和庆大升去镇压。庆大升是个年仅二十多岁的青年,可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才能非常优秀。连年过七旬的郑仲夫都佩服不已。果然,庆大升不负众望,很快将清州叛军击败。明宗因此很喜爱庆大升,把他留在了京城保护自己。

明宗是不想做一个傀儡君主,郑仲夫的所作所为和李义方其实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因此,明宗也暗地招揽人才,凡与郑仲夫不睦者或是清廉官员,明宗都竭力拉拢。除了庆大升之外,杜景升、文克谦、韩文俊等文臣武将也深受明宗的信任。他们都是明宗用来对抗郑仲夫的力量。

左枢密院使文克谦、枢密院副使韩文俊都是清廉正直的官员。他们都受到了宋有仁的嫉恨。宋有仁是郑仲夫的女婿,他本已在“重房”出任要职,握有实权。但他出于传统观念还是希望得到国王的嘉许。文克谦、韩文俊都经常职责宋有仁的腐败行径,令宋有仁不满。有一次,宋有仁反对韩文俊选拔的武官,诬告韩文俊和文克谦贪污受贿。明宗相信文韩二人的清廉,没有听信宋有仁的谗言。此举一度令重房和朝廷严重对立,祸乱的种子就此埋下。

庆大升则借着机会出头了。他和文克谦等人一样,对郑仲夫藐视皇室和朝廷、独揽大权的行为非常不满。尤其是后来郑仲夫之子郑筠企图奸污公主的事情又被庆大升发现。在得到明宗的默许之下,庆大升和韩文俊、文克谦等就开始着手计划推翻郑仲夫政权。

九月初,也就是云铮正在日本大杀四方,推出秋宫清子出任摄政关白、代他统治日本的那一天,庆大升得到牵龙勇士许升的相助,准备刺杀郑仲夫。又是利用佛教法会的机会,许升趁着护卫减少的时候,闯入房中杀了郑筠。庆大升得到郑筠已死的消息后,马上率领敢死队冲入皇宫,先杀了郑仲夫的亲信大将军李景伯,又进入了明宗的寝宫。在得到明宗的首肯后,庆大升、许升等人调动禁军,封锁了开京,捉拿郑仲夫及其部属。郑仲夫和宋有仁无奈藏在了普通民宅之内。庆大升率军全城搜捕,抓到郑仲夫和宋有仁之后,将他们斩首于市。一时之间民心大快,庆大升声望空前。当年的三位“壁上功臣”如今全部死去,高丽朝廷一下子落到了庆大升的手中。

庆大升掌权后,毫无疑问要遇到很多反对者。就在庆大升刚刚杀了郑仲夫之后,明宗准备将郑筠生前的官职授予庆大升。吏部侍郎吴光陟向明宗进言表示反对。此举让庆大升不满。庆大升派他的表兄孙硕把吴光陟及其亲友杀死。将军金光英指责孙硕的残暴行径。庆大升又派中郎将宋得秀把金光英杀死。之后,庆大升又借弑君的名义通缉在外征战的李义旻。

不过,重房之中还有很多将领看不起庆大升这个小青年骑在他们头上。许多武官在外面宣传,说郑仲夫一代老将,有铲除腐败文臣,讨平四方叛乱的“丰功伟绩”。庆大升得知后,该杀的杀,该抓的抓,可还是有人忿忿不平。于是,庆大升在重房之外,又设立了“都房”这个政治机构。原先都房是用来管理保镖的寻常机构,后来,都房吸纳了许多庆大升的亲信,权力越来越大,非但很快架空了重房,也很快架空了朝廷。

宋有仁的家臣史石球不满庆大升所为,计划作乱,被庆大升发觉后除去。之后,庆大升派出都房内的特务在整个京城搜捕心怀不满者,并动用酷刑,在京城内制造了恐怖的气氛。一些盗贼也假借都房之名,在京城内欺压良民。明宗大王对此非常害怕,后悔当初轻信了庆大升。

这时,明宗大王最宠爱的两个宫女纯珠、明春相继去世。明宗非常哀痛。庆大升提出要以嫔妃之礼厚葬纯珠和明春,引来了朝中大臣的反对。庆大升则借口弹压。不久,恭睿太后身患重病,明宗把他的弟弟王曦召进皇宫。王曦是毅宗的四弟,早年出家为僧,法号“冲曦”,此时已经封为“元敬国师”。冲曦虽是和尚,但行为很不检点,**后宫,遭到右司谏崔詵的弹劾。庆大升得知后,以干涉皇族内部事务的借口,流放了崔詵。从此言路被阻断。

和庆大升一同推翻郑仲夫的功臣许升,在庆大升掌权后并没有得到重用,此时在太**中担任武官。许升经常在太子面前邀功,希望太子能够提拔自己。庆大升得知后,假意要提拔许升担任都房要职,把他骗到了家中即刻斩杀。之后,庆大升选拔了韩文俊、崔世辅等亲信担任朝廷要职,加大控制力度。

但庆大升马上犯了一个错误:他写信给徐邵扬,希望徐邵扬退出攻占的亡伊、亡所伊叛乱时占据的几座城池。徐邵扬此时正接到云铮的军令,让他挥军向东。庆大升此信一到,徐邵扬立即以此为借口传檄高丽,怒斥庆大升,说北疆半年内支援给高丽的钱足够新建一座高丽京城,而庆大升一旦掌权,就只知道开口要城。殊不知当初为了请北疆军出兵,高丽朝廷曾数次致函请求,如今庆大升此举,正是典型的忘恩负义,于是宣布征讨庆大升。

高丽局势,已经全面混乱。

卷四 海雨天风独往来 第53章 横扫北高丽(下)

云铮率领的鹰扬卫主力在离镜城郡东北四十里的地方第一次“遇敌”。{)遇敌是不假,但其实对方不过是一个征粮小队,一共百来个人,他们奉命在周围的六七个村落里征集到足够他们自己吃三个月的粮食。这一批的起义军现在总数大约有二十五六万,其中原本有三万多人是高丽朝廷的军队叛变的,这三万军队的供给享受优先,而其余军队则需要自己出去“征粮”,至于征粮如果遇到阻碍,那自然不必说,烧杀抢掠都是寻常事。

云铮领兵行军的时候,前锋探马忽然来报,说发现了一支运粮队,人数一百人左右,云铮便派出探马队将他们包围,然后一顿连发手弩过去,根本没有见识过这种兵器的高丽叛军当时就死伤了六十多人,剩下的人魂飞魄散之下直接投降。

经过审问,云铮总算是把附近的位置弄清楚了,而且也知道了叛军如今的窘境,麾下除了最精锐的那三万人以外,其余军队已经要“自行筹措”粮饷了。难怪自己一路走来,是不是就能在路边发现人的尸体,看来这些人要么是拒交粮食被杀的,要么就是交了粮食自己饿死的。不过云铮历来心肠很硬,而且这些饿死的人在他看来属于“非我族类”,死了也就死了,他是完全没有什么狗屁国际人道主义思想的,指望他对这些高丽人起什么慈悲善心,那未免太把云少帅看得菩萨了一点。

云铮召集诸将,连帅帐都没有搭,就在路边临时开了个战前会议:“镜城郡号称集结了大军十五万,听起来是挺多的,不过这十五万人却有十二万是如同刚才这征粮队一样的。这样的贼军有什么能耐,我想诸位清楚得很,我就不多说了。我们先说兵力部署,贼军一共十五万,可以确定有三万主力精锐是肯定一直留守城内的,而其余十二万人据说是轮流外出征粮。我们姑且认为他们每次轮流出去的只有十二万人的三分之一,那么也就是四万。这样的话城内大约还有十一万大军。而我们的目标则是击破这十一万人,夺取镜城。”

云铮说到这里,环视了云逸和四位指挥使一眼,继续道:“我们十二门大炮在日本留下了四门,现在随军还有八门。这八门雷神炮虽然只是武研所的第一批试装产品,但威力大家还是有目共睹的。这八门炮要是拿去打我们燕京城,那当然效果不大,可拿来打这高丽的小城,我想威力应该足够了。”众人一阵大笑。

云铮转过头:“飞扬,火药还够吧?”

云逸点点头道:“回少帅,火药充足。我们原本就是按高强度作战准备的火药,结果在日本根本没有用上雷神炮就已经获胜了,所以火药的总消耗就是在吓唬那小天皇的时候用掉的一点。”

云铮满意地点点头:“诸位,我们得到了一样强大的武器,现在则即将创造一种全新的战法。今天我们要攻陷的,只是一座高丽城池,相对于我大魏的巨型坚城来说不值一提。但科学院和武研所的技术专家会继续改进,我相信终有一日,火炮将会改变战争,城墙将不再是可以信赖的防御工事……”

一阵动员过后,鹰扬卫继续启程,加快行军速度,直奔镜城而来。鹰扬卫的行军速度在这个时代几乎可以用神迹来形容,区区四十里路程对他们来说实在不算什么,才两个多时辰,云铮已经一路击溃和歼灭了十几支运粮队,镜城那不算高大的城墙遥遥在望。

鹰扬卫出现的时候,镜城上的守军很是愣了一愣,高丽朝廷的军队可没有这样红彤彤一片的,这前面的军队至少有一两万人,他们列队整齐,行军有序,一看就是标准的正规军,只是这身军服实在是……

惊奇不已地高丽叛军瞭望手立刻把情况上报了,城门守卫虽然也不知道有哪支军队是这幅打扮,但想想就知道,总不可能是友军。既然不是友军,那就只有敌军了,不管来的是朝廷的军队、女真的军队或者辽国的军队,总之都是敌人,做好战斗准备就是。区区两万人就敢来攻镜城郡,也不怕人笑话,镜城郡可是有十五万大军的!

在火药武器也就是热兵器广泛运用之前,攻城战是最为残忍的战斗。交战双方都尽力避免攻城,而是尽量迅即在野外歼灭敌人。围城战的时候,也是想尽办法引诱敌人出城予以歼灭。如果攻城无法避免,则进攻方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攻占城池。

云铮以前在科教栏目看过一场模拟古代攻城战,攻方的士兵的尸体都堆积到城墙那么高。而就算说穿越到的这个世界,在历史发生变化的唐朝时期,安禄山叛乱,兵锋南下,睢阳刺史张巡率数量占绝对下风的士兵镇守睢阳,安禄山数十万大军竟然数个月无法通过,最后还是城中粮尽,连死人肉都开始作为粮食才被迫城破。但此战毕竟为唐王朝争取了数个月的时间用来调兵遣将剿灭叛乱,也使广大的江南地区免于战火。小小的弹丸之城,数千守军,竟然盯住数十万大军这么长时间,可见那时候战况的激烈和残酷。

古代攻城主要是靠着士兵用云梯和绳索爬城,这样的结果就是伤亡惨重极为残酷,士兵既要努力攀爬数十米高的城墙,还要面对城墙上面飞蝗一般的弓箭和石块,简直就是士兵的噩梦。

云铮在之前就一直想,如果能有个好一点的攻城武器,必然使攻城战更为容易,使我方伤亡会大大减少,也能减少战役时间!但是在火炮出现之前,实在没有什么能有效的对付坚固城墙的好武器,这才使他下决心发展火炮。

事实上,即便现在云铮所带着的雷神炮,其威力在他看来也还完全不够,攻打一些普通城池可能有用,但像燕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