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极品少帅 >

第128章

极品少帅-第128章

小说: 极品少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宫无雨望着云铮那张俊秀得连女子都要羡慕几分的面庞,真想狠狠地蹂躏几把,她在云铮安静的面容前张牙舞爪地比划了几下,终于……轻轻扯过被子给他盖上。

“真的不用去给东方小姐道别吗?”云铮一本正经,面色毫无做作:“这似乎有些不礼貌了吧?”

南宫无雨轻轻摇了摇头:“不用了,无晴姐她今日身子有些不舒服,现在还没起床呢,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一会儿自然会去跟她解释的。”

云铮点点头,道:“那好吧,既然是这样,我也就不打扰东方小姐休息了。”

南宫无雨欲言又止。云少帅自然要知心一些,问道:“小雨儿有话就直说呀,难道还信不过我么?”

南宫无雨看了看他,最后只是小声道:“我在这边安排一下,过几天就去淮安。现在我们跟青龙教的关系已经几乎是挑明了,你自己……要一路保重。”

云铮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会小心的。你放心好了,现在我不会再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了,一会儿我还要去拜别叔父,顺便会让他派兵护送,青龙教再跋扈,也不敢直接跟官军动手的,你就安心在这边处理好了眼下的事务,快些北上吧。”

南宫无雨暗暗咬了咬嘴唇,用力点头。云铮朝她笑了一笑,轻轻地道:“保重,我去了。”然后掉头,策马而去。

孤独地身影消融在春天的朝阳里。

卷二 坐看长空飘乱雪 第67章 扎营有讲究

新军!新军的建立、建设终于开始了!鹰扬卫——铁翼鹰扬!

分割线

云铮与叔父的道别花了整整一个上午。

显然,光是道个别肯定是用不了这么久的,只不过这叔侄二人的确是在密室中谈了整整一上午,然后云铮才在五百骑兵的护送下离开江宁北上,而云岱则一如平日地处理作为钦差该处理的公务。——就好像两人之间只是拉了一上午的家常。

云铮急急忙忙地赶回去,是要处理扎营。扎营并不象后世的人所想的那么简单,即便是行军途中的营寨,起安营也是很有讲究的。

就说大魏军,其军营四周要围起一道临时的木墙。制作方法是先砍两排树干,一排长一排短,把树干底下烧焦以后埋二分之一入土,长树干排成紧密的一排在外,短树干排成一排在内,然后在两排树干之间架上木板,分为上下两层,这样长树干长出的部分就成为护墙,木板上层可以让士兵巡逻放哨,下层可以存放防御武器和让士兵休息。大魏军通常是一百名名士兵再加上百夫长(正副各一,扎营的时候也是如此,大家的营帐两两相对,在营帐的周围和营区之间要挖排水沟。严禁士兵在各个营区之间乱窜,本营区以内也不许各个帐篷乱跑。

每个营区挖一个公共厕所,有意思的是云家军的军规中对于军营卫生特别重视,不厌其烦的强调厕所挖的位置非常重要,要离水源和贮藏粮食的地方远远的,要离营房有一定的距离,但不能太远,以免上厕所的官兵不能及时归队,当然也不能太近。军营还非常重视防疫,比如人和牲口的生活垃圾要及时掩埋焚烧,重病患和传染病患要隔离等。

总而言之,扎营是件大事,万人以上的扎营必须由该军统帅亲自决定,更何况新军的主营位置选定?关于这点,哪怕云逸向来跟云铮关系要好外加胆大包天,也不敢妄下决断,所以他虽然早一天到达扬州,却只是在扬州城外临时安营,并未做长期驻扎的打算,而且婉拒了扬州知府蒋福山让他在扬州府规划好的几块营地中随意挑选一处的好意,表示一定要等云都指亲临才能决定。

云铮知道眼下其他诸军都还未到,自己的鹰扬卫先到正好可以抢先选好一处好地方,所以他在赶到扬州之后,连城都没进,就直接去了鹰扬卫驻地。

驻地的士兵已经接到消息,知道自家少帅今明两天之内会赶到大营,所以在军纪军风上也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所以云铮赶到之时,对自己这次的新军士兵基本上还算满意,尤其是这批人的身体素质看上去很是不错。

这里岔句话,中国古代人的身高基本上还算不错,很可能是在清朝时总体变矮了不少。(资料就不列举了,免得占字数。这一点在看后世的秦始皇兵马俑的时候便可看出,兵马俑的马匹与现在的马匹没有差别,而其中的士兵们的平均身高基本上是180CM,个别军官身高190甚至以上,可见当时的秦军,至少精锐的“中央军”有这样高的标准。当然,这也从侧面反应了秦军的强大。——毕竟七尺男儿就算挺达标的身材了,而在秦汉年间(中间小有差别,七尺也就是一米六几的样子。

然而也不知道是大魏朝这个时代的中原王朝的确比较富有,至少云铮所常见的卫所士兵身高都还算不错,平均水准按他的习惯标准,应该在165CM以上,将领则显然更高,175算正常,180以上的也不是特别少见。当然像云铮这样,十五岁就已经接近190CM的还是极为少见的。不过也不难理解,他可能是因为先天基因太好,后天营养又足——他老子山帅云岚的身高据他目测大概185188CM之间,他的漂亮妈身高估计170172CM,所以云铮绝对是优秀基因的良种结晶……

云铮对士兵的状况基本满意,那么当然他就更要好好的履行他的都指挥使责任了。选择扎营地点,是他的第一件工作。

此次训练属于成军训练,但是按照万昌天子的“放血计划”,云铮认为训练不是短时间内就会结束的,所以这次扎营有两种选择:一是固定军营,长期驻扎的;而是战时军营,也就是野战军营,随时可以开拔的那种。

按说云铮既然知道这次集训肯定费时日久,那么他当然应该选择前者,因为这样的永固型营寨才符合这次集训的时间安排。然而云铮却偏偏选择了按照野战方式扎营,并且他心里已经还有一种想法,就是在训练中找机会让士兵们临时把军营拆掉,然后又重建。这不是吃饱了撑得慌,而是一种近乎实战的预演。他希望这样做的效果能够类似于当初他大学军训时,在累昏头的晚上正睡得香的时候听见教官吹集合哨……

野战军营也可叫做野战筑垒。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的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筑垒设施。古代兵书如《孙膑兵法》、《墨子》、《六韬》、《尉缭子》中,也有筑垒、伪装、障碍、渡河、道路等详细的理论记述,而且这些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指导城池的修筑和防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兵器、战术的变化演进,城池构筑更加合理坚固,并且用于野外作战防护的野战筑垒发展起来。

古代野战筑垒主要是以土、石建筑的临时驻兵点,并结栅、挖壕巩固其外围为其主要形式,但也有以兵车首尾衔接构成环形营垒的;同时还包括一些以野战为目的的土木工程作业,如攻城地道等。

简而言之,野战筑垒就是按照野战环境修筑的以保护己方和攻击敌方为目的的具有临时性或半永久性的军事工程设施。

云铮很幸运,因为他虽然只有一个脑子,但实际上等于拥有两个人的智慧。所以他不仅清楚眼下大魏军队的扎营方法,还略微知道一些后来的经验。

唐朝建立野战军营的办法,是大魏朝的主要借鉴对象。

在营地的选定上,唐朝将帅极为重视。要求选在“左有草泽,右有流泉,背山险,向平易,通达樵采,牧饮相近之地”,以利于警卫、防守和便于人马生活。还提出8种地形“不堪安营”,规定若遇此类地形时,应“急过勿留”。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条:一是不要在山顶或四周水泽的高地以及孤立无险的高地上立营。因为这样虽然符合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原则,但军队机动不便,易被敌军围困,有被断水源粮源的危险。二是不要在低洼之处,特别是附近有高山的低处筑营。因为这样虽然可能获得水草之利及机动之便,但地形不利防守,且有遭到水淹的危险。三是不要在河川山谷要冲之口及柴干草深之处筑营。因为这样虽然有控制要路和牧草丰富之利,但风口及深草之处易遭火攻。

营地选定之后,即具体划分所属各军的营地位置。唐军的战斗偏组,按《李靖兵法辑本注译》记载,通常“诸大将出征,约授兵二万人,区分为七军”。即“中军四千人”,“左右虞候各一军,每军二千八百人”,“左右厢各二军,军各二千六百人”。宿营时,一般中军立一大营,下属6军,每军分立3营。全军以中军大营为中心,按不同的排列方式将18个营垒配置于中军营垒周围。如果地处“平原广泽,无险可恃,即作方营”。即中军营垒居于中央,其余各营筑于其四面。如果有险可恃,一般排为“月营”。中军大营在中间,下属6军各营垒成“单列,面平背险,两翅向险如月初生”。即面对敌方成半圆形。各营相去中间,“亦各容一营”,各营结合部均在远射兵器控制之下,可相互以火力或兵力进行支援。拔营出发时,前卫部队先行,派出“精骑骁勇,搜索数里”,并在险要之处的侧方,派出警戒分队,掩护本队通过。还要派出类似调整哨的“候骑”,在沿途特殊地形处,设置路标和发出调整信号。本队在各军出发之前,要将本部三分之二的战兵,部署在营垒“二三里外,当面布列”,“一如临阵”,以掩护辎重部队做拆除账幕、装载物资等撤营工作。等到撤营工作结束,再收队出发。部队到达宿营地时,同样要派出警戒部队,掩护各军安营筑垒。安营后,各营要派出“外探”“于营四面去营十里外游弈,以备非常,如有警急,奔驰报军”。此外还要派出“外辅”(潜伏哨,三、五人一组,在夜间“于军前或于军侧三、五里外稳便要害之处安置”,携带战鼓,不仅负责监视敌情,还担负当敌军“犯大营”时,“鸣鼓大叫,以击贼后”的任务,主要起心理战的作用。如果在宿营地“拟停三五日”时,则规定要在距营垒“一二百里”范围内“安置爟烽”,还要派出骑兵游弈巡逻。

大魏朝建朝之初几乎照本宣科的接受了这些经验,而后在长期的与辽国、西夏等国的战争中,又总结出了一些新东西。在战争中,大魏军队对于野战筑垒在军事作战中所起的作用的已有深刻认识,所以把以防御为主要目的的野战筑垒用于主动进攻,便出现了对西夏作战时的以垒为攻的“保寨政策”。同时还出现了由野战筑垒发展成的具有大纵深,点面结合的有核心支撑点式的山城防御体系。用云少帅的口气来评价的话就是这样:“堡寨政策”和山城防御体系的出现说明我国古代野战筑垒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保寨政策”是关中军周家的杰作,跟云铮眼下的扎营关系不大,暂且不去说它,且说云家军的主要防御方式。

云家军对抗辽军的两大防御阵势,一前一后,前者是“山城要塞”,后者是“高城巨弩”。高城巨弩,乃是说如燕京这样的大城,不仅城墙修建得高大坚固,而且拥有先进的大型床弩等守城利器。而山城要塞这个一线防御阵地才是关键。——上次云铮击溃辽军前锋后退至檀州,这个檀州就是山城要塞的主要后援基地之一。

这些要塞式的城池构筑的特点是:1、几乎全在环山相围而有峭壁悬崖,拔地而起的高山顶上。2、山顶上有较宽敞的平地,有利筑城,有利屯兵积粮,有利军民教养生息。3、通路少而险,敌方无法攀越。4、各城都在其附近山顶上,设有子城,以求稳固,并分散敌进攻兵力。5、各城多扼山带水,成犄角之势,棋布星分,如臂使指,相互策应。

这些发展成为要塞形式的城塞,主要是依靠山形陡峻,依山傍水,在构筑上远比一般城池简单。一般在高山所筑城寨,以石为主,并不太高。在城墙上设观察、射击设备,准备大批石弹、石块作为兵器。对主要通路则层层设防,因无法同时通过大部队,故防守极易。另在山下以石块构筑外城,主要为警戒和掩护群众耕种之需,限于山地地形,城脚下无法设护城河,但在主要方向上,也有广泛设置壕沟的。

云铮原先那个世界的辽、金、元三代,都出自北方游牧民族,其用兵特点是大规模骑兵集团的运用。由于以骑兵为主,故长于野战,但对野战筑垒不甚重视,往往是能战即战,不战即疾驰而去,如势需停留,为防敌袭击,往往环绕主帅营帐,铺毡立帐而居,其周围再以车环之,一般不另筑木栅或挖掘堑壕。如需攻城,其筑垒方式也大体如此。随着其政权的封建化和汉化的加深,其军事筑垒等大都直接模仿汉军的方法和式样。

所以,云家的办法使得辽军很难突破前线防线,而即使他们突破了前线防线,面对后面的高城巨弩也基本只有望城兴叹的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