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风云火麒麟 >

第79章

风云火麒麟-第79章

小说: 风云火麒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得风云剧情,似乎这绝无神的不灭金身,正是盗来中原少林寺的金钟罩。然后绝无神加以改进。才变成不灭金身的。

“莫非,这上面的注解,正是讲解金钟罩。修成不灭金身的吗?”

断浪扪心自问,“不行。以后一定要给看看那些日文,讲的是什么东西。”收走秘籍。断浪在屋中踱步,为了没有杀拳秘籍而气愤。

走上几步,一拍大腿,断浪猛然醒悟。

“会不会是没有把《杀拳》的秘籍交给我?”

既然想到这里,断浪马上走出屋子,去找拳痴。

打扫战场之后,拳痴自去找个房间休息。断浪记得那个房间的位置,走到时,直接一脚踢开屋门。

拳痴本在屋中打坐炼功,这时一回头,看见了恶狠狠的断浪,有些把他吓到了。

他一骨碌爬起来,矮矮圆圆的身子就像滚皮球一般。

他的一双小眼,也是骨碌碌的盯着断浪:“断帮主,你你有什么事情?”

伸手出去,断浪直接开口要:“把《杀拳》的秘籍给我!”

拳痴小嘴一张,缩手藏在身后,连连摇头:“什么《杀拳》的秘籍,我没有!”

他的动作幽默至及,断浪一息就已经看破他在隐藏什么东西。

“拿来,你的身后有什么东西?”

断浪伸手欲夺,突然间,拳痴的眼中崩出怒火,死死盯着断浪:“这是父亲给我的东西,你别想拿走!”

看他这么急切的样子,只怕还真是拳道神留给儿子的什么宝贝。

这时候,断浪也Zhīdào不能鲁莽。欠身抱拳:“既是这样,那我先出去,你好好休息,待得绝无神回来,我们一起杀他夺钥匙。”

话虽如此说,断浪可不想就这么放弃,离开之后,再次蹑足靠近屋子。捅破窗纸,终于看清了里面的一切。

拳痴手拿一尊巴掌大的木偶,正在小心抚摸。

那木偶雕刻得极其生动,栩栩如生的一名老人,半秃的头顶,飘白的须发。

那人物身上的肌肉线条,也丝丝分明,眉眼之间,更是霸气十足。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拳痴对这东西如此爱慕?”想破了脑袋,断浪也想不出来。

看来这拳痴身上,真的没有《杀拳》秘籍,断浪悻悻离开。

转回主殿时,一路之上,遇见的天下会帮众,全都换成了鬼叉罗的装束。看见他出现,连连开口叫道:“!”

断浪想着那个木偶人的事情,只点头作答,也没有过多的话语。

进了主殿,却发现戚继光等在里面。

看见断浪进来,戚继光迎上去:“断兄弟,我已经见过俞将军,苦劝他跟我一同练兵。他只是不愿意,说是你凭借功力胜他,他心有不服。”

“什么?他不服气,就算不用内力,我也同样干死他。他在哪里?你带我去,我去会会他的剑道高招。”

乍闻这样的话语,断浪起了争斗之心,日间与俞大猷斗剑,确实是凭借内力断他重剑。他那时候就已经发觉,俞大猷的剑招奇特,似乎自成一路。

既然这样,那就去会会他的剑术。

断浪打定心思,步子加快,远远走在前面,害得戚继光小跑着才能赶上。

一会之后,进入一处屋子。

屋外正有十多名帮众把守,他们也是全部换了鬼叉罗的衣服。

断浪斥走帮众,这才扬口叫道:“俞大猷,你给我出来,我要和你!”

“吱呀!”屋门响动,俞大猷虎躯当门,再一跨步,到了院子当中。

断浪叉腰凝立:“你可是不服于我,你以为你的剑术十分了得吗?今天小爷就来挫挫你的锐气!”

俞大猷目光一振:“如今我受了重伤,不比也Zhīdào,自然打不过你。”

他说完话,把头转向一边,似乎不愿意看见断浪。

断浪满心来气,“我不用内力,只凭剑招,同样胜你!戚大哥,还请你帮忙找两把剑来,我和他比试。”

俞大猷扫眼过来:“不用内力,若是你能胜我,我就甘心拜入天下会,否则,请放我离开!”

这家伙说话的语气,还真大得很,更加激起了断浪的争斗之心。他就不信了,凭借自己的剑道,还胜不过一名小小的将军。

第一四六章风雷相薄

(上架首月,求月票,求满赞)

断浪扫眼过去,气势一点不让。“小爷奉陪就是。”

二人各自盯着对方,接下来再不说话,而那冷冷的气氛,已经弥漫全场。

此时已经到了傍晚,微风吹拂,屋瓦上的灰尘飘飘而落,在夕阳的余辉下带起星星点点的红亮。

脚步声响,戚继光已经拿来两把剑,一样的长剑,一样的剑穗,一样的重量。

只不同的是,片刻之后这两把剑就交到了不同的人手里。

断浪与俞大猷,都是血气的男儿。

断浪的身形翩翩,俞大猷虎躯雄壮。

若是单从身形相貌来看,谁也不会认为断浪能赢。

但是,剑术讲究的是剑招精妙,尤其是不使用内力的情况下,谁的剑术高超,谁就能赢得胜利。

断浪手拿长剑,轻吹剑尖,然后斜剑一指,“出手吧!”

俞大猷拿着长剑,却觉有些太轻,他惯使重剑。因为只有重剑,才能发挥“易道八剑”的威风。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剑越轻,使出的剑招Sùdù越快。这一刻,他相信,他将能使出更快的剑招。

俞大猷是征战沙场的将士,从来不懂得什么是谦逊。既然断浪让他先出手,他就起剑一挑,袭向断浪。

Zhīdào对方的剑招奇特,断浪也不敢大意。完美视觉与完美听觉全数运转。一双眼睛死死盯住对方的长剑,同时间,“空速星痕”施展而出。

俞大猷先使一招“坤断六影”。再换一招,“震天雷极”。

两大剑招都是来源于“易道八剑”。剑招隐含易理,似乎一招一式都能洞悉天机。推演万物。

二人双剑一交,都是各自不得讨好。

双剑再分开时,断浪换一次气,又是一招攻去。

“追星赶月”,直接黏着对方长剑出招。

戚继光也是学武之人,但剑术不是他擅长的。可是此时看二人比剑,他也能看出二人的剑招极其精妙。

他的双眼眨也不眨,仔细盯着二人,有时为断浪捏了一口气。有时又为俞大猷担心。

二人剑影来去,或进或退,二三十招过后,俨然把整个院子踏了一遍。

此时间,断浪的额头已经渗出了汗水,不使用内力比剑,果然很累人。再转看俞大猷,他久居军中,力量大许多。这时候,居然还不见冒汗。

“难道,他与我比剑,竟然是游刃有余吗!”断浪扪心自问。“不行,一定要尽快压他势头,否则定然不能让他折服于我。

断浪调整呼吸。加快剑招的穿刺Sùdù。

“叮!叮!”

接连两声脆响,俞大猷险些遇险。若不是他久经沙场。战斗经验十足,只怕刚才就要败在对方剑下。

此时间。由于他先前一直以快剑压制断浪,握剑的手臂已经有些酸。这是肌肉的正常反应,俞大猷剑招开始走位,有时候明明想刺去一个位置,真正刺出去时,总是低了几分。

他的心里泛出迷惑:“难道断浪就不会手酸吗?”

他不Zhīdào断浪的双手双脚乃是经过麒麟血淬炼,又怎么会酸痛。

眼见自己就要落入败局,俞大猷低吼一声,手上加重力道。

又是十数招过去,这时候,断浪已经有些急了,心中暗暗嘀咕:“这家伙怎么这么难打,明明就要输了,却总能凭借一把剑舞得密不透风,根本攻不进去。难道,是我的剑招不够精妙不够快吗?还是因为我对的剑道不熟,不能纯熟施展。”

然而,这是不Kěnéng的,断浪拥有完美悟性,早就领悟天外飞仙剑道剑招,更是凭借麒麟臂的神力,不Kěnéng剑招不到位。

那么,Wèntí是什么?

断浪一面出剑,一面苦思心中疑虑。

而场外的戚继光,看见俞大猷连连遇险,却总能挽回败局,早就深深佩服了。

断浪分神思考,一时间,剑招也不自然的慢了几分。

突在这时,俞大猷爆呼一声,腾身跳起,一剑就向断浪当头斩来。

他这一记来得太过突然,同时,也是他最快最强的剑招。

此剑,唤作“巽断横风”。“易道八剑”由周易八卦中演变而来,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各代表世间八相。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巽断横风”正是其中最凌厉的剑招,风紧处,若有阻挡者,必折之,断其躯杆。

对方的剑招所到,隐有风势跟随,不用内力出剑都能带起这样强的风势,俞大猷的剑术,当真不可小窥。

然而要想凭借此剑杀败断浪,那是绝对不Kěnéng的。

断浪轻抖剑尖,使出“星芒耀目”。

刹那间,其剑影摇摆处,风势无法攻入。

俞大猷半空中变招,又使“震天雷极”。易经有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水火不相射”。原来俞大猷先使“巽断横风”一招,乃是为了引出后面的“震天雷极”。此理,正是取的风雷相薄,两个剑招互生,更能激起强大杀伤力。

双剑一碰,断浪隐觉对方剑身上大力涌至,其间,似乎含有丝丝电劲游走,这时候,他的麒麟臂竟然有些酸麻。

若是硬挡下去,手中的长剑势必折断,断浪急忙变招。

“飞星入宫”,直取俞大猷肩头。

俞大猷横剑一挑,变一招,又是一股风势刮起,断浪手上一送,长剑就要脱手。

说时迟,那时快。长剑将要脱手之际,断浪伸指一弹,弹上剑柄末端。此正是之功,刹时间,断浪弹碎自己的长剑,长剑断作几截,尽数向地面落去。

然而,那尖锐的剑尖,去势不缓,依然飞速前进。

“噗!”

俞大猷肩头一痛,剑尖已经插了进去。

而这个时候,俞大猷的长剑依着势头,就要来到断浪的脖子间。

断浪先伤了他,已经算是胜了。要Zhīdào,若是断浪一开始取的是他的脖子,那么俞大猷此时已死。

断浪左手一动,又是一记弹兵指,快到脖间的长剑,碎做几截。

此时此刻,地面之上,尽是散落的断剑。

夕阳的余辉照在上面,散射着光芒。

俞大猷的脸色,死灰一般,一直以来他都以为自己剑术高绝,可实在想不到,还是败了。

戚继光快步奔近,给他处理肩头的剑伤。

断浪垂手凝立:“俞大猷,你也不必悔恨,方才那一剑,我险些败在你的手上。若不是我震断长剑,先伤了你,那么将是我败在你的剑下。你的剑术独道,我从所未见,若是内功再高些,放眼天下,只怕也没几个对手。”

(关于俞大猷剑术一事,我是参考历史的,不妥之处,还请大大们指出,我一定改正。

俞大猷早期拜王宣、林福、蔡清等为师学习《易》学,后又拜赵本学学习用《易》推演出来的兵法,之后又跟随李良钦学习剑术。

嘉靖十四年,俞大猷中武举人,被任命为千户,守御金门。当时倭寇屡屡作乱,俞大猷于是上书给监司,却反被监司革职。

俞大猷著有《剑经》一书,强调随时以“奇正相生”的变化,以静制动,后发而先至,在敌“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时,施以突击,“打他第二下”,“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戚继光曾称赞《剑经》说:“千古奇秘尽在于此,近用此法教长枪收明效,极妙!极妙!”

俞大猷曾经有一次上河南少林寺指教少林僧人学习棍法,后带回两名僧人随俞大猷到军营里继续学习棍法。由于倭患越来越严重,少林寺开始派僧人下山,帮助俞大猷、戚继光等打击倭寇。少林僧兵的人数也并不多,都是几十人一组,但却能沉重打击倭寇,成为抗击倭寇的中坚力量。

僧兵队伍里的主要将领有天真、天池、天启、月空等,都是擅长棍法的僧人。)

第一四七章剑道境界

说出这样的话,乃是为了安慰俞大猷,其实,这风云世界里的剑道高手满地都是。无名、幕应雄、剑皇、剑圣等等等等,无论哪一个,都是领悟自身剑道的不世高手。

同时,经过这一战,断浪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弱点。

方才,若不是他暗运弹兵指相助,必然要败给俞大猷。

此时此刻,断浪才发现自己的剑术,还差了许多。

毋庸怀疑,剑道来自创派人大剑师的剑道感悟,可以说是极强大的剑术。

断浪一直以为,自己已经领悟了天外飞仙剑道的所有精髓。只到这时他才Zhīdào,自己远远没有领悟,否则又且会在俞大猷手下这般吃力抗战。

回忆在内于长卿的过程,断浪用“莫名剑法”力抗长卿,也是险些败在长卿的“天雷九剑”下。到了后来,若不是凭借着出奇不意,使用天外飞仙剑招,他也不能取胜。

纵观所有一切,是什么原因呢?

断浪已经隐隐想到,那是自己对天外飞仙的剑招不能融会贯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