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圣仙王途 >

第97章

圣仙王途-第97章

小说: 圣仙王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懂个啥?有本事的人不屑用老掉牙的东西充数,看着吧,我早就知道吕公子绝非池中之物,他绝对不屑这么做!”

……

吕杨经过南明湖广场,听到儒生们和书童们议论纷纷,很大一部分是在议论自己,说来也是,六艺院比已经比了礼、御两项,自己已经在院比中胜出,可以进入这礼、御的州比,而且有望摘去初六进行的书艺院比,若是获得三项胜出,自己就打破了三十年来白龙潭书院六艺院比的记录。

“二哥,你太厉害了,大家都很佩服你呢!”吕蒹葭跟在吕杨身边,双眼全都是羡慕的小星星,她也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像吕杨一样让人敬佩和羡慕。

“我吕家的三妹就这点出息?呵呵,院比算得了什么,你二哥我的目标是殿比!”吕杨微笑,拍了一下自己妹妹的脑袋。

“呵呵,殿比好,我听说殿比是在玉京城太书院进行,到时候皇帝和百官翰林都会到场观看呢!”

“没有错,能够在殿比中获得好的名次,将来前途无碍!”吕杨笑着。

“那二哥可要再加把劲儿,一定要通过层层遴选,过院比和州比,直上太书院进行殿比,到时候弄个大好前程!”

“那是一定要的!皇朝仕途乃是一条直通天堑的坦途,走上去,那就是治国治民的道路,有着无量的功德,对修行有着巨大的帮助!”

吕杨早就研究过皇朝的体制,在大匡,上至皇帝百官,下至书院儒生,首先都是读书人,他们掌控整个皇朝,再也没有什么势力能够凌驾在读书人之上了。

大匡的朝堂是皇朝的权力中心,而百圣太庙则是神权中心,皇权和神权虽然对立,但也相互支持,这就是皇朝的两座大山头,或入朝堂,成就一番功业,或证道圣人道业,进入百圣太庙,受万民百世香火。

这两条路,无论是哪一条,都让全皇朝的读书人趋之若鹜。

经过南明湖广场,往寿阳公主下榻的明月楼去,在明月楼外,钱来已经和他的爷爷钱潮在等候了。

“前辈,又见面了!”吕杨上前,朝钱潮揖礼笑着。

“不敢,不敢,老朽不过是一介商人,哪里受得起吕公子的大礼?”钱潮连忙还礼,他已经知道吕杨现在是寿阳殿待诏,正九品官身。这可算是皇朝的官员了,若是身穿官袍的话,没有功名之人是要屈膝下拜的。

在明月楼外寒暄一会儿,侍卫走出来,看看三人,说道:“殿下请三位进去呢!”

吕杨点点头,转头对钱潮道:“前辈,可准备好了!”

“吕公子放心,老朽已经准备好了!”钱潮颔首。

“好吧!”吕杨带着钱家爷孙二人进入明月楼,只见寿阳公主正在楼阁的大书房中阅读《石头记》的手稿,那是第四十回到五十五回的手稿,寿阳公主看得津津有味。

这一本《石头记》还是颇有意思的,初时看过还不觉得,只是看了两遍,便觉得回味无穷,再看第三遍,慢慢品尝出味道来,竟然有一种手不释卷的感觉。

“微臣见过殿下!”吕杨朝寿阳公主施礼,身后的钱家爷孙则俯身就拜。

“嗯,你们来了,起来吧!”寿阳公主挥了挥衣袖,钱家爷孙如蒙大赦,连忙起身,恭立在一旁。

寿阳公主看了钱家爷孙一眼,点点头,对吕杨笑道:“吕待诏,这就是你说的钱家爷孙?”

“回殿下,没有错,他们家是开药堂的!”

“那敢情好,本殿这几天正为种药的事情头疼,钱东家,你家的灵药本殿全都收了,而且本殿还要和你们家合伙,在秣陵府开建两到三个药园,大规模种植各种灵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意向,至于种植出来的灵药,本殿负责收购,怎么样?”寿阳公主开门见山询问。

钱潮大喜,连忙揖礼道:“回殿下的话,这事两全其美,我钱家自然是愿意助殿下开辟药园的,只是不知道具体章程如何?”

“呵呵,你放心,本殿做事一向公道,不会亏了你们钱家的!”寿阳公主摆摆手,上官仪已经将一份开药园的章程递了上来。

钱潮连忙接过,翻开仔细看了一遍,点头:“这章程很详尽,我钱家同意了!”

“那好,既然同意,那就尽快开始运作了,我打算在富阳县、桐庐县和吕丘县各修建一座药园,具体的事宜,我会派人找你们商量的,若是无事,就先这样吧!”寿阳公主挥了一下宽宽的衣袖。

钱潮爷俩连忙跪谢,退出明月楼。

直到走出明月楼,钱来才松了口气,回望明月楼,钱来道:“爷爷,殿下这就同意了,这么简单?”

钱潮笑呵呵:“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若是没有吕公子的引见,殿下不会这么痛快,你看看这一份章程,对我们钱家来说,好处极大,若是帮着殿下将富阳、桐庐和吕丘三座药园修建起来,则奠定了咱们钱家百世基业!”

钱来挠挠头,讪笑:“感觉太顺利了,几句话,咱们就攀上殿下这棵大树了,真是有些不敢相信!”

“殿下是做大事的,平日的大事必然不少,这气魄自然是无与伦比的,我们钱家能够为殿下分忧,那是沾了大光了!”

钱潮说着,和孙儿渐行渐远,这一次觐见寿阳公主,目的算是达到了。

“这《石头记》后劲十足,本殿读了三遍,算是品出一些味儿来了!”寿阳公主笑着。

“殿下喜欢就好,微臣会尽快将后续的手稿送来!”吕杨也是与有荣焉,这石头记便是红楼梦,乃是中国四大奇书之首,自然耐读。

“这个却不着急,这段时间你还要专心六艺院比,呵呵,说起院比,你还真是让本殿吃了一惊,礼、御已经在院比中胜出,接下来的书、数、乐、射可都有把握?”

“把握倒是有的,微臣担心的是殿比,我听说殿比非同小可,大匡皇朝幅员辽阔、物华天宝,诞生的天才的数不胜数,要想在殿比中崭露头角,估计以吕杨现在的道业,十分困难!”

寿阳公主叹息一声:“想要在殿比中胜出谈何容易?你现在的道业确实有些低,不过六艺大比,除开数、乐、射三项,其他都不需要太高的道业,只需要超人一等的智慧便有可能胜出,对于智慧,本殿对你是很有信心的!”

吕杨点点头,礼、御、书三项,都是考校智慧,和道业高低关系不大,至于数、乐、射,则需要实实在在的道业基础,特别是射艺,乃是真刀真枪的在擂台上比斗博弈,定下输赢,道业高的自然优势极大,道业低的自然吃亏不小。

对此,吕杨有自己的底牌,倒也不怕博弈,最多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他就不相信仅仅是一个道业的差距,能有多大的优势?

“初六乃是书艺院比,也没有几天时间了,你可要好好准备!”

“微臣知晓,不知道药园的事情,殿下运作得怎么样了?”

“呵呵,还不错,你估计不知道本殿的能力,本殿已经联合了几位要好的皇弟和皇姐,以及神都中几位铁帽子皇叔,他们已经答应帮着开辟一些药园,至于元石等丹材的事情你也不用担心,绝对不会短缺的!”

“这就好!”吕杨松了口气,只要药材、元石等需要大批量的丹材不缺,灵丹就不难源源不绝地炼制出来。

“六艺大比是皇朝盛事,非同一般,别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现在要专心致志于六艺大比,想办法胜出院比、州比,直到殿比,这比什么都重要!”寿阳公主看了吕杨一眼,淡淡道:“可要本殿给你找几位儒师为你加强一下不足的地方?”

“哪里敢劳殿下出面!”吕杨连忙回应。

“呵呵,不用就好,可是黄儒师已经有了什么计划?”

“每天傍晚以后,老师都会针对六艺悉心传授,现在微臣连书堂的课都停了!”吕杨老师回答。

“这样就好,书堂的课哪里比得上一位大儒的悉心教导,呵呵,书堂不上也罢!”寿阳乐观笑着,衣袖一挥站了起来,“你若是能够在州比中胜出,哪怕是胜出一项,本殿便将你的官身提到从八品!若是在殿比中胜出,便提至正七品,如何?”

“多谢殿下!”吕杨大喜,大有被馅饼砸到脑袋的感觉,自己现在是正九品,若是殿比胜出,能够提至正七品,那可是了不得的提拔,若是按照正常的升迁,估计需要熬十年。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占卜

求收藏和红票,谢谢!

……………

从明月楼出来,吕杨返回纯阳居,傍晚吃过了晚膳,黄宗羲依旧召集吕杨和黄家姐妹到书房传授六艺。

这一次黄道蕴参加的是乐、数二艺,而黄乙乙参加的是射艺,根据黄宗羲的估计,两人都能通过院比进入州比,但是能不能进入殿比,还是未知之数,不过黄道蕴的机会比较大,黄乙乙则机会渺茫。

吕杨也知道师姐在乐和数方面有极高的天赋,这些年又经过黄宗羲的悉心教导,应该有机会进入殿比。

“今日便给你们补一补扶乩之术,且把卦签取出来!”黄宗羲说着。

吕杨取出九根卦签,黄道蕴姐妹也是如此,每人手中的九根卦签均是竹制,黄橙橙,用文气洗炼过,上面镌刻着文字,吕杨手中的卦签镌刻的是锦文,黄道蕴姐妹镌刻的是天地灵文。

“文气的根是天地之气,所以有诸般奥妙,在一定程度上和天地间流动的气运可以相互感应,以人心运之,确实可以洞察天地之玄机,太道圣人因此创出太道扶乩之术,用以占卜先机!”

黄宗羲开始讲述扶乩之术,在大匡皇朝,没有所谓的连山、归藏和周易等占卜著作,只有太道扶乩术这一种占卜方法,占卜方法可谓单一。

华夏文明最初是从部落开始的,祭祀和占卜成为神学的源头,华夏最初拥有三部占卜著作,连山、归藏和周易。其中前面两部已经失传,只有周易得以流传下来。

正是周易,成了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最初是由伏羲作八卦,后来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再后来到了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周易也就成了道儒两家的源头,其深度可想而知。

当然了,殷墟皇朝倒是也有占卜之术,叫做占星术,又称为星相术,只是大匡皇朝的读书人研究不多。殷墟皇朝之前,蛮荒部落时代也多有各种巫术可以进行占卜,但是皇朝读书人也研究不多。

太道扶乩术玄妙得很,以文气和人心意志感应天地气运,从而窥测天地玄机,这确实是一门占卜成功率比较高的占卜之术,这也是文气的奥妙所在,越是道业高,扶乩术就越是灵验,据说圣人的最强占卜术可以准确预测天灾人祸,乃至国运。

就吕杨所知,无论是前朝还是今朝,炼气均是以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为理论根基,倒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天地玄机,但是还远远不如华夏的周易理论。

吕杨是了解过华夏占卜之术的,譬如说紫微斗数、梅花易数等等,华夏的占卜术大都是源于周易。至于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不过吕杨大胆推测,这两部失传的占卜术估计就是以天罡地煞为基础的占卜术,或许和大匡皇朝的太道扶乩术的原理是一样的。

太道扶乩术,是以天地诸气为理论基础衍生出来的。周易则不同,以阴阳八卦理论为基础,也不知道两者哪一种更加玄妙。

吕杨道业低微,现在还没有办法下定论,还需要去琢磨和印证。

“纯阳道业低微,而且还没有凝结灵文的能力,这在扶乩术上很吃亏,要知道灵文是天地灵致之文,锦文远远比不上,想要感应天地玄机,灵文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这一方面,为师不太看好纯阳的术数比试!”黄宗羲略微担忧。

“老师且宽心,弟子就当这是一场历练,能胜出则是大幸,不能胜出,亦不会气馁!”吕杨笑道,心里则有自信,固然自己的道业低微,若是都用太道扶乩之术估计比不得道业高的人,但是占卜之术不独只有太道扶乩之术。

这个世界,没有人了解过周易,更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梅花易数!在术数上,吕杨好歹多了一世见知,到时候是龙是蛇,还要比过方知。

黄宗羲点点头,认可吕杨的心态。

“好吧,先扶乩一下这碗盖下面是什么东西吧!”黄宗羲指了书案上的一个碗,这碗是扣着的,不知道里面放置了什么东西!

吕杨三人点点头,开始运转扶乩之术,手一翻,文气在手上翻滚,九根卦签于是在手上沉沉浮浮,开始进行微妙的排布,卦签上的文字也开始缓缓游动,显示各种匪夷所思的变化。

以心御气,沟通天地,感其玄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不得不说,太道圣人杨易人开创的这中圣道扶乩之术确实玄妙无比,可以占卜准确很多的东西。

黄道蕴手上九根卦签沉浮一会,一个个灵文闪烁浮动,黄乙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