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圣仙王途 >

第324章

圣仙王途-第324章

小说: 圣仙王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吕杨明白,身为圣人,而且还是皇室中人,皇极圣人杨华兮肯定能够将百圣太庙里面的几位圣人喊过来救命才对。

若真有圣人前来救命,说不定可以令自己逃出生天!

事不宜迟,吕杨连忙调动圣殿之力,大殿上,很快立起了八面龙门宝镜,面面对着站在阵法中央的吕杨。

诸神投影之术,吕杨早就学会了,利用它,能够进入龙岛龙墓,也能够穿过大混沌雷霆通道,穿出六芒星图,想来也不是难事。

乍一运转法门。

八面龙门宝镜立刻显化出无数的画面,有崇山峻岭,有繁华城池,也有香火缭绕的圣人圣庙。

吕杨头上破虚神眼张开,往宝镜上看去,各种画面飞速掠过,最后停留在一座千里雄城之上。

那就是大匡皇朝的神都,玉京之城。

……

第四百四十章 圣人出马

画面一转,八面龙门宝镜的画面,落到了百圣太庙的真知求鉴石塔的后花园中。

“诸神意志,无所不至,诸天森罗,百无禁忌!”吕杨念着神咒,身体一晃,一个奇妙无比的影子仿佛实体一样从身上一步跨出来,穿过眼前的一面镜子,竟然走进了镜子里的世界。

杨华兮瞪大了眼睛,她感觉到,刚才那个影子,完全不是吕杨的真形,至于是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非常之诡异。

“到了!”吕杨笑道,手指龙门宝镜,只见宝镜之中,吕杨的投影已经出现在真知求鉴石塔下。

“嗯,这真鉴圣人不就是你的导师吗?你马上去见他!”杨华兮道。

吕杨苦笑道:“圣人一般都在石塔顶层,没有召见,殿下以为这么容易就能见?”

“现在情况紧急,哪里还能管这些?”杨华兮道。吕杨点点头。

远在一万五千里之外的神都太道圣庙,真知求鉴石塔之下,吕杨抬头看着高耸的石塔,一时间感慨万千。

吕杨的诡异出现,神不知鬼不觉。

但是不得已,现在情况紧急,也顾不得什么了。一股浩浩荡荡的太苍浩然气从头上冲起,直上数百丈的天空,浩然正气如龙似蛇,滚滚荡荡,蕴藏着一股不朽的特性。

这种特性的浩然正气,当真是匪夷所思,比时下许许多多儒者的浩然正气大不相同,非常易于辨认。

特别是对于宗师、圣人来说,辨认气息是他们最为拿手的,他们根本不用看人,只要观气,就能大体明白一个人的道业、性格、潜质等等。

这太苍浩然气一出,占地广阔的太道圣庙就有不少宗师和圣人注意到了,若是平时,他们绝对不会去理会,因为这或许是某一个人在正常的修炼而已,但是现在,这是特殊时期,就不能不让他们不注意了。

南方南征前线的不太顺利,最近百圣太庙和朝廷商议了一下,最后派出了大部分的人才前往南方战线。

最主要前往的地区是两河流域,至于焰狱大荒原战区,因为征伐比较顺利,就没有派人过去。

这样一来,百圣太庙的学徒和圣人弟子九成都派出去了,平时百圣太庙里面都是空荡荡的,再也没有以前的热闹。

“这究竟是哪一位儒者?这气息分明已经是浩然正气的巅峰状态,明显领悟一些圣道之气的特质了呀,这样的弟子,怎么没有被派到南方战线?不对啊,这气息很陌生,不像是我百圣太庙的弟子呀……”

太道圣庙各个殿宇之中,不少正在修行的宗师和圣人纷纷抬头,转头看向真知求鉴石塔的方向。

真知求鉴石塔顶层,正坐在书案前研究八八六十四卦的真鉴圣人心神一动,诧异地放下手中书卷,走到塔边,向外看去,只见一道浩然正气正升腾起来,和石塔并立。

这等举动,若是放在平时,便是轻慢和挑衅,不过现在,真鉴圣人可不计较了,因为他看到了吕杨的身影。

前些年,他收了吕杨作为学徒,便一直很用心的观察和栽培吕杨。

当然了,这是悄悄的栽培,并没有大张旗鼓,譬如向吕杨开放了真知求鉴石塔的丰富藏书,并没有对吕杨这个“特殊”的学徒做出限制。

吕杨也没有辜负他的栽培,现在他已经是皇朝的毅勇伯和定南将军,目前正在皇朝南方的焰狱大荒原战区跟随寿阳公主征伐四方。

根据每天从焰狱大荒原传回来的线报,正是因为有了吕杨这样的人物辅佐,寿阳公主才会这么顺利地打下了大片的疆土,目前焰狱大荒原的情形非常乐观。

“看来,寿阳公主遇到麻烦事了!”真鉴圣人心头一动,化一道遁光从石塔上飞下来,落到吕杨的跟前。

“导师!”吕杨也没有想到,这么顺利便引出了真鉴圣人。

在百圣太庙求学的一段时间里,他只见过真鉴圣人几次,能够面对面说话的,只有两次,一次是第一次到百圣太庙,拜入其门下成为学徒。

学徒仅仅只是学徒,而不是圣人的入室弟子。学徒有一种记名弟子的性质,一般都不太受重视,也难以得到圣人的亲自传授。

吕杨在百圣太庙当学徒其间,很低调,很平凡。

“你是吕杨吧?你不在焰狱荒原,跑回来做什么?”真鉴圣人摆摆手,注视吕杨,还没等吕杨说话,真鉴圣人咦了一下,道:“不对啊,你这不是血肉之躯,你的本体还在万里之外?”

“弟子这是奉了皇极圣人的命令前来求救的!”吕杨连忙将事情说了一遍,从占领博湖部落,到陷入六芒星阵,遭到飘渺城三老的打压,然后施展诸神投影之术求援都说了一遍。

“如今弟子和皇极圣人危在旦夕,大公主殿下命弟子前来寻找强援!”

“还有这等事情?”真鉴圣人吃了一惊。

“千真万确!”吕杨摊开手,一团九天月魄神光升腾起来,化为张书信,上面龙飞凤舞书写了杨华兮的“亲笔信”。

真鉴圣人一看,再也淡定不了了,堂堂委派到焰狱荒原的圣人,竟然被人围殴,陷入旦夕之境,这还了得?

杨华兮不是别人,她除了是百圣太庙的女圣人之外,还是当今大匡皇帝的胞妹,这么一个身份非同小可的人,万万不能有闪失,否则百圣太庙和大匡朝廷将颜面不存。

“跟我来!”

真鉴圣人立刻飞起,遁入石塔的塔顶。

石塔的塔顶是一个玄天殿,呈尖形,殿旁立着一口钟,圣人的身影落下来,屈指一弹,大钟震响,钟声响彻天际,整个百圣太庙都被惊动了。

这口钟已经十几年没有响过了,一旦响起,就是大事。

只几个呼吸的功夫,从百圣太庙各个殿堂里遁出十数道身影,飞快电射而来,落到玄天殿中。

连身处于皇宫大内的文帝也被惊动了,他也飞遁前往百圣太庙,落到玄天殿。

“怎么回事,出了什么大事?”前来玄天殿的都是皇朝的宗师、圣人,一眼看去,有十七人,气度森然,其中六人,乃是居于百圣太庙的圣人。

文帝最后遁入殿中,连忙行礼,问道:“几位圣人,出了什么大事?”

众人都看到一旁恭谨而立的吕杨了,虽然好奇,但是谁也没有在意,真鉴圣人手指一弹,将皇极圣人的书信在半空展开,道:“都看看吧,皇极圣人如今被无尽森海飘渺城的三老压入了六芒星图之中,现在危在旦夕,咱们要马上行动,解其危机!”

“什么,吾妹危险,这还了得?”文帝再也淡定不了了。

“圣上请放心,我等会救出皇极圣人的!”真鉴圣人摆手道。

“是,那就有劳几位圣人了!”文帝恭谨道,他身为皇帝,日理万机,修业难免荒废,所以至今道业不过是宗师第三重,以这样的道业,想要救杨华兮,不如让几位圣人出手,他自己就不敢添乱了。

“闲话休提,开启大挪移阵法,我等七位圣人这就联袂走一趟无尽森海,我就不信了,还能让外人打我大匡皇朝的脸?!”

真鉴圣人是一个有决断之人,他一挥衣袖,整个玄天殿地面立刻亮起来,一个庞大复杂的阵法被启动,无数圣道之气和圣道文字开始运转。

吕杨感觉空间微微扭曲,其扭曲的方向,俨然对着南方的远空,似乎正落到无尽森海之上。

“石塔之上竟然还有大挪移阵法?!”吕杨诧异了,有了这种高深复杂的阵法,便能够将人送到大陆任何一个地方,当然了,前提是启动阵法的人修为足够高。

如今玄天殿内圣人、宗师就有十几位,想要将人挪移到天外虚空,估计也足够了!

……

第四百四十一章 丹会

玄天殿内,一共有十八位圣贤合力运转大挪移阵法。

这大挪移阵法吕杨曾经在圣道的经典中看到过,据说是一种可以瞬间挪移千万里的奇妙法术,若施法之人强大,大挪移阵法甚至可以将人挪移到天外。

以十八位圣贤的能力,将其中七位圣人挪移到一万五千余里之外的无尽森海,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这七位圣人,吕杨看了看,大部分都认得,也都见过或者听人说过,只是他们估计都认不得自己。

首先第一位便是自己的导师真鉴圣人,姓崔,名宝,自号真知求鉴居士。

崔氏一族是神都真正的名门望族,可追溯到一千多年殷墟皇朝建朝之前,而且崔氏一族的先人更是在当年殷墟皇朝立朝之时官至宰相,千年而下,乃是真正的千年望族贵胄。

这里就不能不提开朝太祖杨易人了,这是圣道第一位圣人,也是开辟了圣道修行先河的圣贤。

太道圣人原名杨易人,著书《先天五太书》。传闻其真实的身份是殷墟皇朝最后一代皇帝的私生子。他的母亲是弘农杨氏族人,自幼跟了母姓。就是这位私生子,在殷墟皇朝末年,皇朝分崩离析,天下板荡,黎民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际,他应运而起,纵横天下,扫荡群豪,开辟新的修行之路,终于定鼎天下,建立了大匡皇朝。

太道圣人杨易人,便是大匡皇朝之开朝太祖,是一位万世敬仰的圣贤先哲。

真鉴圣人传承的正是太道圣人的先天五太道,同时也是帝师,当今文帝的座师,是以他的地位十分尊崇。

虽然百圣太庙有若干圣人,但是论人望论道业论资历,都以真鉴圣人为首。

像皇极圣人这样的后来者,见了真鉴圣人,都要执弟子之礼。

第二位圣人,乃是杨希夷,兼任太书院的院主,真实的身份是文帝的皇叔,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圣贤,传承的是开国九圣中的第六位圣人王道泰的道统。

王道泰著书《泰皇经》,可惜的是,这本经书的完整本已经失传,杨希夷早年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三页经文,于是将这位圣人的泰皇道继承了下来,这是一位毅力惊人、惊才绝艳的圣人。

第三位是俞晚林,现任白鹿书院的院主,传承的是九圣之中徐翰林的道统。

徐翰林被称为翰林圣人,学识最广博丰富,晚年回乡桐城,著书《臻尚之书》,正是这位圣人,才华经天纬地,代表了博学多才者。使得日后有成就的学问家,都称为翰林。大匡皇朝甚至以“翰林”为名建立了翰林院,聚集皇朝最博学多才之人。

第四位圣人是朱曦,现任嵩阳书院院主,传承的是九圣之中的第八圣人公孙百晓的道统,这位百晓圣人曾经著书《殷墟》,又称为《光阴神照经》。

皇极圣人杨华兮修行的正是这部经书,传承的也是这个道。

第五位圣人安逾时,现任庐山书院院主,传承的是九圣中李玄鱼的道统,玄鱼圣人曾经著述《虚空阴阳经》,是对虚空有无之道理解最深的圣人。

第六位圣人是青城书院院主刘乘鹤,传承自九圣中的第五圣人周礼的道统。礼圣人曾经著书《匡礼》,乃是一位真正高风亮节的道德全真。

第七位圣人是叶昭阳,现任昆山书院院主,传承的是九圣中第七圣楚天宏的道统,天宏圣人著书《宏乐》,创的是圣道中的宏乐天籁之道。

就这七位圣人,随便举出一位,在大匡皇朝都是人人敬仰的圣贤,吕杨看了他们一眼,亦觉得拘谨。至于其他圣人,暂时就不提了,因为今天他们没有在玄天殿内。

今天到玄天殿内的,除了这七位圣人,还有十一位宗师道业第三重的大宗师,吕杨认得的也就几位,其他均没有见过。

吕杨认得的是皇朝的皇帝杨文思,人称文帝。

东海书院的陈述圣、天池书院的叶长眉、敦煌书院的傅天仇、罗浮书院的葛天鸿、嵩陵书院的徐道陵。

这些人,每一位都大名鼎鼎。

真鉴圣人召集到这些圣贤,吕杨松了口气,随着大挪移阵法的运转,七圣步入法阵之中,各种流光和符文在他们身边流转,越来越耀眼。

“纯阳,还不进来?”真鉴圣人看到吕杨有些发呆出神,不禁皱眉道。

“来了!”吕杨回神,惶恐说着,连忙一步踏入阵中,任流光和符文缠绕在身上,吕杨感觉到,一股空间的扭曲之力如同蚕茧一样重重包裹着自己。

一瞬间,吕杨有一种恐惧,这是对未知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