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圣仙王途 >

第25章

圣仙王途-第25章

小说: 圣仙王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个大字,凝聚了吕杨的隽永之气,字字散发出乳白色的淡淡灵光。这就是隽字,立心道业第一重修持的圣道文字。

这种文气的产生很奇妙,最初,一道精气神从体内发出,冲入笔尖上饱蘸的隽永之气,两者本是同源相近,一冲之下,立刻相溶在一起,迅速相互渗透,便转化为吕杨可以控制的隽永之气了。

这是一个炼化的过程,微妙得很,过程就像是一滴清水,被一缕黑墨一冲,清水立刻化为了淡淡墨水。

吕杨将笔一挑,神识微动,正大光明四个字立刻飞起来,在吕杨头顶环绕一圈,纷纷钻入吕杨脑海,入主神庭,环绕在隽永气团四周。吕杨顿时发现,神庭内的隽永气团壮大了一点。

“还真是立竿见影!”吕杨微微吃了一惊,立刻欢喜莫名,心想隽永墨条还真是好东西,辅助修行可不是吹的,怪不得这玩意这么昂贵!若是有足够的墨条,足以保证一个圣道修行者不缺乏文气。

看来还是大富大贵的子弟才有更好的修行条件,无论哪个世道,这侣材法地都是修行的必备要素啊,若是没有财,修行只能慢慢熬了,若是财力充足,修行事半功倍。

吕杨心想着,好一会才定了定神,连写了三百个正大光明,隽永之气化作的文字进入神庭,整个神庭立刻正大光明了许多,当真是有什么样的圣道文字,就有什么样的景象。

吕杨自从脱胎换骨之后,精气神足,身上的气血都化为了生命精气,这种精气和自身的心光缠绕,就会衍生成文气。

至于说心光,那是文人的精神核心,和各种精气相合,则各种文气自生,或隽永、或锦绣,或浩大凛然。

所以吕杨的隽永之气每时每刻都在增长,增长的幅度要超过很多同窗。

直到儒师用玉尺敲了三下讲台,吕杨才停下来,此时他已经感觉到精神已经有些疲惫和困倦,就像是用脑过度,昏昏沉沉的,十分难受。

“原来这就是精气神损耗过度,一个人的精气神毕竟有限,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无限制地凝聚文气,必须张弛有度!”吕杨连忙收摄心神。

“好了,大家都停下来,圣道中人,每天晨昏各养一次气,而后存神冥思或者卧床休息,第二天循环如此,这已经是最好的作息规律,大家一定要牢记了,现在存神冥思吧,只有半个时辰,半个时辰之后,上礼艺课!”

存神冥思,吕杨自然明白这是修炼神识的圣道法门,这个法门是圣道的基础,下面各个县的私塾都会传授给学子们。

吕杨是偷学到的,自从而领悟心光,诞生隽永之气,便踏入了圣道。

意识沉入神庭,观照神庭识海,外界的一切信息仿佛都被切断和屏蔽,神庭识海的一切都被呈现在眼前。

观照神庭,神识自生。

吕杨的神庭比任何时候都要光明,隽永之气聚成一团,越积越厚,散发出乳白灵光,气团不断地翻滚着,似乎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增大。

隽永气团之中,无数的文字翻滚着,甚至隽永气团的外围,也有不少隽永文字环绕着,不少还是刚才写的文字,一个个大放光华。

“正大光明……”

“爱莲说……”

吕杨看到了一个个乳白色的隽永文字,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隽永的意味,蕴含着吕杨对这些文字和文章的理解,让这些文字和文章有了自己的一缕神识意念。

……

第三十一章 散学

吕杨第一天上了书院的早课。这早课是例行课,首先是养气,其次是存神冥思,然后是礼艺课。

圣道六艺之中,礼排在第一位,“礼”指的是律法、礼仪、以及治国韬略,习礼可修身持正,令恶念不起。这是规范一国行为和人心正逆的大事。

圣道修的是正心,这正心也是圣心,圣人之胸怀,圣道中人的梦想就是以圣人的胸怀兼济天下。

欲正心,先习礼。所以这礼艺课乃是六艺之首。

礼课换了一个儒师,不过同样还是一个老头,德高望重,其实但凡是能够在书院教书的,没有一个不是德高望重的老学究。这位老儒师手持戒尺,讲的是《匡礼》,这是大匡皇朝第五位圣人——周礼所著的圣人经典。

周礼,字定邦,正是这位圣人,书写了《匡礼》,奠定了大匡礼法的根基,《匡礼》一书,是国之磐石,是国之根基,开了礼法治国的大道。

在吕杨看来,礼艺课有点像历史和品德教育,十分无聊,不过大匡以礼法治国,没有这门课万万不能。

礼艺课结束,所有圣道弟子都自由了,和吕杨所知的所有学校一样,整个书院也是乱哄哄的,这些书生们涌出书堂,有的三五成群讨论才学,有的谈八卦,有的去书院大饭堂吃饭,还有的直杀书院的商街逛街买东西,更有的在仆从的左拥右护下去钓鱼或者休息。

“兄台,现在早课已散,我等请你到酒楼吃一顿饭,可否赏脸?”顾风、俞明跑到吕杨跟前,十分崇拜地说着。

吕杨露出白牙,咧嘴笑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两位贤弟,请……”顾风、俞明顿时大喜,一左一右跟在吕杨的身边,笑呵呵道:“不知道可否认兄台为兄长?”

“可以,随便你们吧!”吕杨自然点头,他现在是初来乍到,最关键就是在这书院中交上朋友,越多越好,他没有想到自己现在名声初显,就有两个小弟自愿靠上来了,这不正好合自己的意吗?什么是正中下怀,这就是了。

哈哈,发展小弟,在丁科子班左右逢源不成问题。

“兄长这边请……”顾风一脸谄媚笑着,指引吕杨出了书堂。吕杨这个时候才想起什么,连忙退一步,朝书堂内正在收拾东西的李明月主仆二人叫道:“李贤弟,你要不要一起来,有人请客!”

“不去不去,你们去吧!”李明月摇头,皱眉回绝。

“有人请客都不去?古怪!”吕杨无奈摇头,走出书堂。

“小娘子,刚才怎么不去呀,多好的机会,那个顾风和俞明,摆明了就是一对棒槌,咱们不吃白不吃,反正他们家大业大,也不怕咱们吃穷了!”观砚有些幽怨地看了一眼自家的小娘子。

李明月柳眉竖起,微微不悦:“他们是他们,咱们是咱们,为什么我李明月要占别人的便宜?我宁可每天吃馒头喝清水,也不要他们瞧不起!”

“可是咱们已经半个月都在吃馒头了,嘴里边一点儿味道都没有,小婢是没有什么啦,可是小娘子还要修行,顶得住吗?”

“顶不住也要顶,馒头给我!”李明月伸手,观砚连忙从包裹中取出两个馒头,一人一个,然后又倒了一杯水,两人就这么默默的啃起馒头来了。

“下个月,就买下下品隽永墨条好了……”吃完馒头,李明月说道。

“那太好了,这样能节省不少花销,可以让咱们改善伙食了!”观砚大喜。

“你就是废话太多,馒头也吃了,赶快坐下来跟我一起存神冥思,你不是也想要入学院修行吗?修不出隽永之气,我看你怎么入学……”

“呵呵,知道了,还是小娘子心地善良,奴婢若是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圣道弟子,一定会报答小娘子大恩大德的!”

“行了,忒多话!”李明月盘膝坐下来,闭目进入了冥思之中。

书院商街,这是一条很繁华的商业街,熙熙攘攘,地面铺着白石砖,两旁是林立的商铺,有卖笔墨纸砚的,有卖剑、卖扇、买弓、卖尺、卖琴的,还有卖古玩器物的,更有儒衣铺子,酒楼、客栈和驿站。

白龙潭书院上千“学生”,放学后一般都会到商街来吃饭,顾风和俞明带着吕杨上了一家醉人楼,点了四个招牌菜,外加半只羊,三个人一桌子吃得津津有味。

“我说两位贤弟,你说李贤弟为什么不跟咱们来,咱们又不让她花钱!”吕杨好奇。

“嗨,兄长甭管那李明月,她就是那个样,宁肯吃馒头,也不吃嗟来之食!”顾风撅嘴道。

“她们主仆还吃馒头,她家的家境不好吗?”吕杨大吃一惊。

俞明摇摇头道:“兄长,也不是说她们家的家境不好,她们李家可是秣陵府排的上号的大世家,只是李明月的娘是填房,虽然是书香之家,但是每月能供给的钱有限,而且她家兄弟姐妹也不少,所以月钱就更少的,不过不管怎么说,应该不至于要吃馒头,或许是因为最近花销太大吧,估计下个月就好些了……”

吕杨恍然大悟,心想自己家也有几亩田产,只是自家就自己这么一个人读书,花销不太大,若是家中有众多兄弟姐妹,那肯定是供不起到学院来修行的。

“我看两位贤弟衣着光鲜,用的都是上好的宣纸,墨条也是上品,是不是家中殷实?”吕杨道。

“呵呵,兄长说哪里话,这书院之中,大富大贵者多的是,我们家算不上什么,就说俞明家,经营的是书斋,又有造纸坊、印书坊,咱们秣陵府就有不少他们家开的书斋,算得上殷实之家!”顾风笑着。

俞明摆摆手,也呵呵笑道:“我家兄弟姐妹也不少,而且我还不是嫡子,往后继承家业可没有份,所以情况也不太好,倒是顾风兄,手头才是真正的宽裕!”

“顾贤弟,你家是做什么的?”吕杨好奇。

“不瞒兄长,我家是做砚台的,上百年的老字号,家中现在就我一根独苗,所以……嘿嘿……”

“这一顿就顾风你请了,下次换我来请!”俞明顺势笑着。

“应该的!”顾风大笑。

“那两位知道我的情况吧?”吕杨道。

“知道知道,兄长冲撞公主的事情不但是书院,就是秣陵府都传遍了,兄长家的情况咱们也听说了,听说兄长还是黄儒师的弟子?”顾风瞧了吕杨一眼。

“呵呵,真是什么都瞒不住啊,这些消息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传的,怎么一点隐私也不我留呢?”吕杨笑骂。

“呵呵,有钱人家,消息都灵通得很,更何况兄长和公主殿下撞上了,这还不得让那些有钱人家打听清楚?”俞明也笑起来。

“我老吕家也就是贫寒之家,冲撞了公主,那是意外,公主能够不计较,那是公主气量大,今后若是再惹公主不快,只怕再没有这般运气……呵呵,你们还和我称兄道弟,不怕殃及池鱼吗?”

“兄长说的哪里话,兄长能够在公主殿下和院主、院监面前慷慨激昂、七步成诗,这样的壮举可是羡煞旁人了,就冲这个,咱们也要尊您一声兄长不是?”顾风真诚道。

“好,两位贤弟我认下了!”吕杨拍拍两人的肩膀。

“师兄原来在这里,害得我好找!”一个少女走了过来,吕杨转头看去,原来是黄乙乙。

“师妹,你怎么来了,找我有什么事?”吕杨诧异。

黄乙乙有些气喘,定了定神,递上来一个包裹,道:“今天早上太匆忙,现在姐姐让我给你带文房四宝,说是你要用的!”

“文房四宝,我自己买就可以了,不用师姐费心的!”吕杨连忙道。

“哼,我不管了,你拿着就是,反正我已经提来了,可不想再提回去,再说了,这或许是我爹爹吩咐下来的,你确定不要吗?”黄乙乙手叉腰,气鼓鼓地,煞是可爱。

“要,怎么会不要?”俞明连忙笑嘻嘻接过,放在吕杨手上。吕杨无奈,只好道:“那就多谢师妹了,你去帮我转告师姐,就说谢谢啦!”

“这还差不多……”黄乙乙笑呵呵地走了。

吕杨翻开包裹,发现是文房四宝,一样不缺,笔也是书院中特制的狼毫笔,墨条是中品隽永墨条,一共有三根,每一根都有食指粗细,仿佛羊脂白玉一般,至于纸张,是一卷上好宣纸,正好五十张。

“果然是黄儒师的弟子,兄长手里的四宝价值可不菲,啧啧……黄儒师的女儿黄道蕴可是咱们书院有名的才女,而且秀色可餐,被称为秀色、画艺双绝。兄长能够得黄家小娘子这般照顾,真是有福了!”顾风和俞明顿时露出向往之色。

吕杨哭笑不得,看了两人一眼,笑道:“两位贤弟年纪还小,这男女之间的事想必你们也不懂,莫要跟别人乱起哄!”

“谁说我们不懂,兄长太小看我们了,我去年就已经去过一次秣陵府最撩人的青楼了,你怎么能这般小看我们?”顾风拍拍胸脯,向吕杨诉说他的青楼简史。

俞明也不甘落后,插嘴进来,一手握鸡腿,一手执酒壶,眉飞色舞诉说自己将家中美婢“吃”了的事,两人说完,一齐得意地大笑起来。

“你们毛都未必长齐,你们爹娘就让你们这般胡闹了,不怕糟践了身体?”吕杨目瞪口呆!

“切,兄长,这可是韵事,不知道有多风雅,我爹娘才不会管呢,而且事后还给了我银子让我买龙精虎猛汤补补身子呢!”顾风笑着。

吕杨无语了,从这一刻起,他才有些明白这些个读书人,果然有诸般优越之事,怪不得一个个这么有优越感了,原来世道如此啊……

第三十二章 剑器

“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