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

第13章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第13章

小说: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低社会阶层之外的阶层文化,没有什么词似乎能用于所有阶层。

班费尔德是未来导向,并且认为其他人也应该如此。他认为现在导向是穷人的顽症,无可救药,而那些非未来导向的人是异常的。不过,给现在导向者贴上病理学的标签,就否认了可能提高他们教育和技能水平的补救项目的价值。

把未来导向视为“正常”的远不止班费尔德一人,我的同事罗伯特·列文(Robert Levine)在他那令人着迷的著作《地理学的时间》(A Geogrophy of Time)一书中,提出许多生动的例子说明地域对人生目标的影响。近年来,意大利北部发起了一项把意大利划分为南、北两部分的运动(在香格里拉莱加,以翁伯希为首)。分界线把米兰、都灵、热那亚、博洛尼亚和佛罗伦萨这样的繁荣城市划了进来,其余城市——罗马、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被归为“外部”意大利。这种极端的分割是由于勤奋的北部意大利人不愿意为“懒惰”、“自恋”的南部邻居补贴税收。政治组织者们终日高呼“他们享乐,我们买单”以争取投票人。南北冲突的根源明显在于时间观念。北部生产了意大利的大部分财富、大规模的商业和工作机会,并且是德国和奥地利看好的投资场所。

大型贸易企业同样不愿落户南部的大多数地区,那里的黑手党依然强迫商户缴纳或多或少的保护费,并左右工会。缺乏工业导致该地区的高失业率,珍视工作也不再是美德。看看高达50%的失业率对一个西西里小镇意味着什么吧。

年轻人无事可做、自暴自弃,不学技能,也不奢望找份工作。他们终日围坐在广场或酒吧里玩牌,为一杯咖啡开赌。收获季节结束就意味着失业,他们就在镇上闲逛……瞎吹胡侃打发时间……回到家里就是妻子的抱怨。于是,他们干脆还到酒吧去,要是有点钱就赌一把,要是没钱就当看客……他们都想改变这种生活方式,但从哪里开始呢?

以上内容就是西西里作家达尼洛·多尔奇(Danilo Dolci)在其著作《西西里的生活》(Sicilian Lives)中描述的。这种生活也适用于当今全世界的穷人。工作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有序,并且每天都是可预知的小事件,就像在学校里一样。不上学或没有工作就打破了这种平衡,需要一种内部自我效能感才能驾驭每一天。但是现在导向的人没有充分的自我效能感'1'。由于缺乏这种自我效能感,他们就会安于现状,觉得什么也改变不了,不敢创造本可以实现的美好生活。

被忽视的未来价值

重视现在、忽视未来有时候能体现出价值,例如,当出现的情况是现在确定而未来未知的。设想你要从今天拿到100美元和一周后拿到100美元之间做个选择,你会选哪一个呢?大多数穷人都选择了前者,因为能立即使用这笔钱,而未来是无法确定的。接下来一周可能会发生很多阻碍兑现的情况:承诺人可能失业、遭抢、生病、忘记承诺或决定把钱给另一个人。由于这些不确定因素,你可能不像珍视今天的钱那样珍视下周才能拿到的钱。你不重视它,它就不值那么多。如果你对下周拿到钱有八成的把握,那它就相当于今天的80美元。但是你对未来的机会究竟有几分把握呢?

让我们转换一下剧情:你可以在今天拿到100美元和一周后拿到150美元之间做个选择,结果就不一样了。拿着已经到手的钱离开还是等待更多的钱呢?一些人选择前者,因为在他们眼中下周的钱不值那么多。另一些人选择后者,在他们看来,虽然下周的150美元只值今天的125美元或110美元,但仍比100美元多。

一个纯粹现在导向的人会完全忽视未来。即使许诺下周给1 000美元,他仍然会选择今天的100美元。他们觉得下周的1 000美元毫无价值或远不如今天能到手的100美元。而一个未来导向的人则完全相反,如果未来能拿到比今天多的钱,即使可能性很小,他们也愿意等待。当然,大部分人介于两者之间。你是哪类人呢?比今天多多少才能让你选择等待呢?是什么让你为不确定的未来赌一把?

你是哪类现在导向

人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被判定为现在导向:现在享乐主义者、现在宿命主义者和现在整体论者。当我们认为一个人是现在导向的其中一种时,通常指这个人在这三个维度上得分较高(见表3—1)。

表3—1 对现在的态度和心理、行为特征之间的关系

1。玩乐胜过生命:现在享乐主义

当我们谈到活在现在,通常意味着享受现在。现在享乐主义者喜欢一切令其愉悦的事物,逃避一切让人痛苦的事物。不同于被动地享受,现在享乐主义者积极地寻求快乐。他们的生活安排围绕着令人愉快、兴奋、刺激、激动和新奇的活动及人际关系。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能立即得到回报和刺激的事物。这种人躲避乏味的人和工作,需要高度努力和耐心的事物、秩序性强和枯燥的东西。他们的贪玩和感情冲动不受年龄的限制,对玩乐此不疲。

我们的研究发现,享乐主义的大学生同样寻求新奇、刺激的事物,并且精力充沛。他们经常投身于各种不同的运动和活动,直到筋疲力尽。他们表现的消极一面是:失控的自我、不协调的生活、较差的欲望控制能力、责任心和情感稳定性。他们的积极表现是能成为好朋友、好爱人和受欢迎的派对嘉宾。他们是开心果,但他们一般认为老师和老板是无趣的人。

津巴多在现在享乐维度的得分是3。5分,远高于他退休前的分数。博伊德的得分是2。9分(津巴多和博伊德都会在未来更加沉迷于享乐活动)。

2。我的命运不是我做主:现在宿命主义

设想你有一位没受过教育、终日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父亲或母亲;你已经失业,孩子的学业一团糟;儿子吸毒并沦为阶下囚,未成年的女儿怀孕了;房租到期无法支付,你看起来永远也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也会第一个被解雇。你还有什么机会改变和提高自己的生活呢?答案就是没有。设想你是一名在自己国家找不到工作的移民,你不得不在此地从事让人看不起的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像服务生之类。时间长了,你就会开始相信没什么能改变现状。当别人因特权、头衔和人脉关系受益时,你什么也得不到。

宿命主义者一般认为“命运由不得我”,个人的所作所为不能使愿望实现。退缩和愤世嫉俗覆盖了希望和乐观。他们等待着时来运转,等待着幸运之神的眷顾,等待着一夜暴富,却没有任何资本。津巴多的现在宿命主义得分是1。1分,博伊德的是1。7分。

许多人采用的宿命主义时间观念来自于强调万事皆注定的宗教教义。他们认为,如果人们的生活皆是神的旨意,那么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伊斯兰教的许多教派信奉真主是决定信徒来世命运的神灵。这种信念会对日常生活产生特殊的影响,例如,在最近向圣城麦加朝圣的旅途中,几百人在一次踩踏事件中丧命。类似的事件以前也有发生,但人们认为这些人命中注定将在那天死于踩踏,无论身在何处。他们不会想到地方当局的失误,既有前车之鉴,本应提前作好防备,也想不到在狭窄的空间进行安全疏通可以避免灾难的发生。这种宿命主义情感带有实用主义的暗示,正如一句著名的穆斯林谚语所说:“相信真主,但要拴好你的骆驼。”

即使加利福尼亚学院的学生也能成为宿命主义者。现在还不清楚为什么年轻人会如此早地接受这种时间观念,但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越极端的宿命主义者越容易表现出攻击性、焦虑和压抑。相信宿命主义的学生同样较少关注未来的结果,表现出较低的自控能力、活力和自信。令人奇怪的是,这些人同样表现出很高的寻求新奇事物的行为。研究表明他们这样做可能是为了抵消生活中的消极和平庸,或是为了报复社会和表达不快。

2007年4月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布莱克斯堡校园的大屠杀就是现在宿命主义导向的缩影。23岁的韩国学生赵承熙枪杀了32名,重伤了25名师生后自杀。他在屠杀之前自录的短片中表达了自己被同龄人及学校冷落、羞辱和孤立的愤怒。这是一份宿命主义宣言,充满了对自己所受的冷漠和羞辱的愤怒,生动描述了他的痛苦,同时,也说明他不能与别人建立联系并感受不到热情。

你们可知道被啐在脸上、把垃圾塞到你衣领里的滋味?你们了解自掘坟墓的苦楚吗?……你们知道受到羞辱并被钉在十字架上,流血流到死而只为了你们的愉悦,那是什么样的感受?……我不必这样做……我本可以逃离,但是不,我将不再退缩。当时机来临,我选择行动……你们有1 000亿次机会避免今天发生的一切,但你们却要我血花四溅。你们把我逼进角落,只留给我唯一的选择。这是你们的决定。现在你们手上沾满了永远无法洗掉的鲜血。

对那些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内陆城市长大的穷孩子而言,宿命主义无处不在,并且理所当然。毒品和枪支的普及导致这些社区的高犯罪率。一份最新的报告显示,在青少年凶杀案呈上升趋势的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地区,宿命主义很有影响力。“在那些犯罪蔓延的城市中,毒贩和帮派团伙中的年轻人都有一种宿命主义。”缺乏教育以及犯罪记录使好工作与他们无缘,他们除了堕落别无选择。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年轻人说:“他们好像生活在绝望中,大部分滥用药物的人觉得自己活不过35岁。”

3。既是过去,也是未来:整体论的现在

对现在的第三种态度与现在享乐主义和现在宿命主义不同。整体论是完全的现在,它与西方的线性时间观很不同,是一种指向佛教和冥想的概念。这种完全的现在包含过去和未来。现在不是过去的奴隶,也非未来的手段。日常的冥想让冥想者存在于现在这一刻的体验,而这一刻不受过去和未来的影响。

通过完全地关注现在,你不憧憬未来,也不遗憾过去。现在就是你存在的意义,万物合一,万事皆同。这就是我们称之为整体论的现在的原因。在这种视角下,过去、现在、未来、身体、思想和精神元素都与你紧密相连。整体论的现在的信奉者表现出了既不是寻找愉悦的现在享乐主义,也不是愤世嫉俗和退缩的现在宿命主义。

梵语是印度的传统语言,在下面这首古老的梵语格言中记录了对于时间的独特观点。

昨日如梦一场,

明朝似幻影一幅,

但今天过得好,

就会让梦成为美梦,

使幻影充满希望。

尽管整体论的现在不同于西方的观点,但很多西方哲学家和神学家仍将其视为一种理想。当然,伟大的诗人莎士比亚、约翰·多恩和罗伯特·赫里克也表达了,我们有必要留心当下生活中的道德、责任和欢乐。14世纪苏格兰(麦克白的领土)的考德城堡入口上方就雕刻着“留心一切”四个字。这个世界上所有可触摸和真实的事物无可否认地存在于“现在”。在那个长长的、写满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名单上,我们看到威廉·詹姆斯、库尔特·勒温和卡尔·海德格尔无不强调“现在”和人类行为中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归根到底,自由意志是指向现在的信念或想法。现在也包含着对过去时间的重构和对未来时间的构造。过去和未来是抽象体,是容易受到扭曲的心理结构,是一厢情愿的思考,是有关压抑、焦虑和忧虑的心理紊乱。整体论的现在是一种健康的视角。

静止的时间

宗教信念和习惯、地域、文化、经济以及社会动荡的局限能促使你采用现在导向的三种形式。但是还有一个更快捷的途径:毒品。毒品能改变人的认知,使成瘾者只关注现在的感受,过去、未来和理性的思考方式都被搁置,思想只停留在现在。让我们看看博伊德对毒品和时间的不寻常经历。

当津巴多在斯坦福准备一节心理学导论的课程时,收到来自秘鲁大学校长的信,信中说他愿意做一场关于其研究领域——萨满教的心理学的讲演,并在讲演后表演传统的秘鲁茶艺。津巴多接受了这个提议,可他不知道那是有致幻作用的茶。作为首席助教的博伊德同意主持此事并参加茶艺表演,接下来就是博伊德所记述的故事。

茶艺表演于晚上9点在心理系休息室举行。我被要求移走室内的办公用具,熄灭所有光源以营造一种秘鲁热带雨林的氛围。表演开始,院长点燃一支蜡烛照亮房间,30名大学生和他们各自指定的服务人员围坐成一个松散的圈。

当天早些时候,我曾告诉朋友不打算喝那种茶,因为表演结束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然而,当茶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