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

第7章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第7章

小说: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人能悟得命由我造之理,以艰辛奋斗积就的善行功德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是非同凡俗的强者。

自性是真佛,对你的自性叩首吧。

自命者不是凡人。

作茧自缚

在五浊海中有一个小岛,叫无明岛。无明岛上生长着一种茂盛的树,叫功利树,这树的叶子十分鲜嫩。功利树上有一种蚕,这种蚕特别贪谗,它们拼命地吃着树叶,吃得很饱很饱也不肯罢休,因此这种蚕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还没等作茧就“撑”死了。它们并不觉得奇怪,因为大家都这样。

这其中有一只叫大觉的蚕,它一边吃着树叶一边观察,见这些同类生来就这样吃呀吃呀,直吃得绿身子变成了黄身子,还吃,最后都挣扎着死了。它感到很悲哀,觉得蚕生一世,生不知何来,死不知何去,实在可怜。此时大觉的身子也开始变黄了,它觉得肚子里无端生出八万四千烦恼丝,纠缠盘结成一团,堵得难受。它很想找个智者求个解脱法门。

一群自称为“知了”的蝉飞来了,它们刚落到树上便高声大嗓地发表宏论,个个都有棒喝天下教训一切的大师气派,而且各执一词,自鸣得意互不相让。听着蝉们空洞华丽不着边际的鼓噪,大觉不仅无法解脱,反而更加困惑和焦虑。

这时一只蛾子飞来,吓退了这批“大师”。蛾子告诉大觉它们,这种口头禅只会耽误生命。大觉便问:“那么依您说该如何呢?”蛾子说:“快把肚里的丝吐出来,结一个壳把自己封起来,剩下的事随它去就是了。”那些蚕说:“把自己封起来有什么好?这不是作茧自缚么?”蛾子说:“和你们讲了你们也不会懂得其中的微妙道理,听我的就是了。”

那些蚕又说:“你蛾子是飞行动物,我们是爬行动物,凭什么让我们相信你呢?”

蛾子说:“我和你们本是同类,只是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形象不同、觉悟程度不同罢了。你们只要能及时地戒掉贪婪的习气,吐出肚中的淤积,舍弃对功利的执著,抱元守一,闭关自省,最终都是可以羽化飞升的呀!”那些蚕们还是不肯听蛾子的话,它们既无法理解又不愿意相信,它们说:“蚕生短暂,该及时享受才是,就是死也当个饱鬼,傻瓜才听你蛾子的信口胡说呢。”

蛾子说了半天,没起作用,叹一口气,摇摇羽翅飞走了。

大觉想了想,觉得蛾子说得有些道理。再说,它生来就对生命状态有些想法,不甘心浑浑噩噩地生,再浑浑噩噩地死。于是它决定照蛾子说的办法去做,就离群找一个不显眼的地方吐丝去了。

大家劝它不住,眼看着大觉吐着丝把自己一道一道地捆起来,都不住地叹息:“好端端的树叶子不享用,还把好不容易吃到肚里的宝贝吐出来,作茧自缚,真是天下第一傻瓜。”

其中也有一个蚕若有所思,它对大觉说:“你若成功了,可别忘告诉我们一声。”

可这只蚕忽视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它们的生命能等到大觉破壳而出的时节么?再说,当大觉变成蛾子时,再说话它们还相信么?

大觉吐呀吐呀,肚中的丝吐尽了,茧也做好了,它很畅快,便很放松地、静静地呆着,它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惬意,体验到自身的一种微妙不可言状的变化,渐渐地眼耳鼻舌身意都化为乌有,整个生命似乎变成一个椭圆的球体,它变成了蛹。当然这一切只有大觉自己知道,茧外的蚕兄弟们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不仅如此,它们还在指指点点地评论说:“这个圆球中埋葬着一个不思进取、消极厌世的可怜虫。”

大觉处于深深的禅定之中,不知不觉中一个漫长的冬天过去了。

春天到了,和煦的暖气把大觉从禅定中唤醒,它轻轻地蠕动一下身子,一股生命的真气从体内生起,大觉感到身体在膨胀,底气十足地膨胀,同时也感到身上紧绷着一层坚硬的外壳,膨胀的生命之气和这道外壳在交锋,最后轰然一声,那层蛹壳破了。大觉伸出头部又向外层的茧壳发起了冲击,经过了艰苦的努力,生命的力量胜利了,大觉终于破茧而出,它惊喜地发现,自己真的成了一只蛾子,就像它作蚕时见到的那只蛾子一样美丽,一样潇洒。它振起翅膀,翩翩地飞起来,好自在,好轻盈。地心的引力对它来说已经成了若有若无的东西。

解脱了的大觉忽然想起了自己作蚕时的那些可怜的同类,油然生起一种使命感,于是它飞呀飞呀,终于找到了一批蚕,然而这已经不是当时那批兄弟了,那批同类兄弟去年秋天就回归了尘埃。

大觉看到这一代新蚕,仍然在不停地吃树叶,有许多身体已经发黄了,到了该作茧的时节了,大觉就告诉它们别吃了,快抓紧有生之日吐丝作茧。然而这些蚕瞪大眼睛看着它这位天外来客,惶然不解。无论怎么解释,它们就是不肯相信,在大觉快要灰心时,终于有一只蚕爬出来,表示愿意相信它的话。

大觉感到一丝欣慰,它恍然忆起,在它作茧时,曾有一只蚕请求它成功后来告诉它。想必这孩子就是那个兄弟转生的。

明哲保身

明哲保身本来不是贬义词而是褒义词。

哲理是关于宇宙人生的原理,明白哲理的人是不会违背自然规律做事的,因此自然保得身心平安吉祥,故而古文“哲”字由三个“吉”字组成。

不明哲的人虽更想保身,却由于智慧暗昧而常做糊涂事,难免招致恶果,身心不保。因此欲求保身,当先明哲。

无业游民

一个无业的游民,清净、自在、逍遥,悠游于天地之间。这是何等令人向往的人生状态!

这世界上的人都在造业,有善业有恶业,即使善业,当有心去造作时已种下了恶的种子。

囚犯难以造业,但他们正是造业太深太重而被关起来的,没资格做游民。

重病人难以造业,但究其远因仍然是业力所致,没能力做游民。

出家人不肯造业,但不肯不等于不造,微细的身口意业很难避免。

只有佛是真正的无业游民,可以三界六道世出世间自在往来而无碍。

我们还是学佛吧。

愚不可及

聪明可以学得来,愚却学不来,人要达到愚的境界是很难的,这就是愚不可及的本来意思。

老子说“大智若愚”,大智也只能做到“若愚”,好像有那么一点愚的味道了,离真愚还很远。要想达到愚的境界,就要学会舍弃。舍弃贪爱,舍弃执著,舍弃分别,最终连舍弃也舍弃,赤裸裸一丝不挂,才算真愚,这是见道的圣人境界。若再不解,可读读《论语·公冶长》:“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痴人说梦

都道痴人说梦,好像说梦的都是些痴人,可真查查那些以说梦做梦闻名的人,如“梦蝶”的庄周,“黄粱梦”的吕洞宾和汉钟离,“南柯梦”的淳于棼以及整天说“梦幻泡影”的释迦牟尼,好像都不十分愚痴,倒是有很多自以为看破了红尘的人在醉生梦死。

每个人做梦时都以为自己是醒的,梦中的张三李四山河大地乃至大千世界醒来后一无所存,方知全为自心幻化而成。然而我们又怎么敢肯定当下的世界是真实的呢?怎么能证明我们现在是醒着呢?

忍无可忍

可能是心气不平的缘故,现代人都爱讲一个忍字,其实有什么可忍的呢?看不破因果链,忍是很难受的,看破了因果链,也就没有忍的概念了。

你打我一拳,想必我过去曾有意无意伤害过你,打过了,你心气平了,咱便两清了,若我不曾伤害过你,你无端滋事,日后受报不干我事。你喜欢我的什么东西,拿走就是了,若我曾欠你的便算还了,若我不曾欠你,你早晚会用各种方式还我。这样一想开,心气便平了,这叫忍到无可忍。可许多成语传到今天都变了味了,忍无可忍,不该出手却出手,又制造出许多不平,那让你窝心的事还多着呢,慢慢忍吧!

所向无敌

某君相貌威武魁伟,生性暴烈刚猛,习武二十五载,身手高强,打遍大江南北,无人堪与匹敌,遂自称霸王再世,天下无敌。。电子书下载

安康先生闻说,笑道:莽汉而已,何足挂齿?世有真无敌者,首推我师安祥。某君起怒:安祥辈何功?敢和我比?安康道:安祥无功。某君问:无功何以拒敌?安康道:无敌可拒。某君好胜心起:待我前去会他一会,决个雌雄高低。遂抖擞精神,千里去寻安祥比武。

终于在逍遥谷,寻得安祥。但见其银须飘洒,满面清风。某君只觉一股柔柔和气迎面而来,直透肌髓,令其刚猛之气顿消,身心皆化若无形。不禁肃然起敬,叹未曾有。

安祥道:人怀好胜心,难脱刚猛气,说无敌者实乃有敌;人具慈悲力,便生柔忍气,现大安祥,所向者皆兄弟,天下何曾有敌?

某君大悟,五体投地拜师,颂曰:天下真无敌者,惟安祥师也!

杞人忧天

古有杞人者,望天而叹。人问何忧?曰:忧天。人问,天有何忧?曰:吾据天象地理人事推演,千载后世,人欲大于天,天将毁于人手。其时,人类因贪婪而争夺,因资源而征战;江河因污染而毒物,草木因辐射而杀人;天由蓝而灰,由灰而黑;臭氧层由厚而薄,由薄而洞,由洞而消;众生由康而瘟,由瘟而灭。天不覆,地不载,人何以寄身?若早做计较,防患于未然,或可有救,若麻木不觉,听任发展,其时,虽女娲再来,亦无可奈何,焉能无忧乎?

众人闻此,大笑之,一笑千年。

得意忘形

遗貌既能取神,得意何妨忘形。

得其意而忘其形,乃艺术之高境界。不悟此理,难有大成。黄宾虹、齐白石、刘海粟、张大千、崔子范等大师晚年的作品,都达到了得意忘形之化境,笔补造化,妙得天机,主客同化,心手相应,形象变成了气象,从而创造出夺人的境界。

然而为艺难得忘形,为人不得忘形。除非你能人我双泯,得道证果,由诚心正意而得意,修身固形而忘形,最终不得而得,不忘而忘,身心世界,泯同太虚,那才算得上真正的得意忘形。为人能到如此境界,黄宾虹齐白石诸大师见之,亦当自叹弗如,稽首作揖矣!

异想天开

人贵有异想,有异想,天就开了。没有异想,天永远也开不了。

善于发明创造的人,都是些敢于异想的人。一个苹果掉到牛顿面前,牛顿产生了异想,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个苹果若掉在一个没有异想的人头上,砸出脑浆来也不会砸出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如果不是产生异想,也不可能提出相对论。相对论不能在实验室中搞出来,也不能单靠计算搞出来。电脑在这里完全无能为力。

异想不是一般性的逻辑、推理、计算和举一反三。异想是不离逻辑的非逻辑思维,是非线性思维,是非常规思维。异想就是要跳出经验的圈子。因此一般习惯于常规线性思维的人和执著于经验、执著于身体器官感知和仪器感知的人,就不容易接受异想。因此古人“异想天开”这把开天钥匙,就成了现代人打杀创造性思维的棒子,成了不可能、没道理的代名词。

大海中的鱼类,不见得知道水为何物,它们生来就在水里,它们看自己和同类是在空中飞的。水对于鱼,就像空气对于人类,常常被视而不见。用它们的常规思维,即使认识了水,也不可能想到水外还能存在不靠水生存的生命。这就像我们人类,跑到火星上也要看看是否有水和空气,来推测是否会有生命。我们肚子里的细菌,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它们这个世界竟然在一个巨大的灵性生物的肠胃里。如果它们泛滥到令我们不舒服时,我们会吃抗生素抑制和消灭它们。然而它们面临一场无端降临的瘟疫,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是由于自己破坏了生态,而招致了人类这个上帝的惩罚报复。如果有哪个细菌这样想了,这样说了,其它同类会做何反应呢,它们会骂这个细菌“荒唐透顶”!“一派胡言”!“异想天开”!异想天开,无意间说出了真谛,却做了相反的理解,刚开了一道缝的天门,又关闭了。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

智者永远是被常人嘲笑的。智者是异想者,异想必不是一般想,故而稀有,故而不被常识理解。必须要经过很多很多的年头,等多数人的理解能力终于达到了智者的程度,这些怪谈才成了常识,成了经验,被广泛接受。然而,凡属能传授,能说得出来的真理,必不是绝对真理,而只是相对真理。一个相对真理到了大多数人都懂得时,便意味着该超越了。当另一个智者提出更超越上一个智者的理论时,又会被视为奇谈怪论,视为异端,被群而攻之,嘲而笑之。伟人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愚下看来,岂止“往往”,应该说“永远”才是。即使这个“往往”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