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帝王野史 >

第132章

帝王野史-第132章

小说: 帝王野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小小的粉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显然对我如此痛快地相信她的话感到有些吃惊。 
  但她毕竟也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很快便领会了我真正的涵义,粉脸色变叹息道:“大将军果然是非常之人,胸襟气度令人敬佩!奴家定要修书向家兄陈明利害,劝他莫要和大将军作对,为了苏家的未来,为了江东的父老,我相信家兄定会采纳奴家之言。” 
  我微微一笑,欣然道:“苏小姐如此深明大义,真可谓帮了在下一个大忙也。” 
  苏小小嫣然一笑,娇靥上已经恢复了万种风情的媚态,笑道:“那大将军应该如何感谢奴家呢?” 
  我嘿嘿一笑,向苏小小挤了挤眉,将暧昧的神色展露到淋漓尽致,便是站在浴桶边的两名使女也霎时羞红了粉脸,不堪我如此直露的挑逗…… 


  那一天,我一直在双香阁待到午后,这才心满意足地返回了大将军府,至于在双香阁做了些什么?好像没必要向大家明言吧。 
  汴梁的局势似乎平稳了下来。 
  文治方面,有了伯爵的大力整顿,又有了蔡京的配合,很快便控制了局面,各衙各司都各尽其职,效率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在冷酷的压力和诱人的美景双重驱使下,这些懒惰了几千年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家伙都开始紧张忙碌起来,京师的官场风气很快便焕然一新。 
  武备方面,我将控制在手里的四十万禁军进行重新整编,组建为一支庞大的禁卫军团,驻防区域上则打破了东西大营和四门驻军的传统风格,改而将四十万禁军一分为四,分别驻扎于汴梁城外的四座卫星城堡,每座城堡驻扎十万大军。 
  分别任命关胜、张清、花荣、史文恭为四支禁军的统领!同时关胜出任禁卫军团大统领,节制其余三位统领。 
  而京畿的防备则全部交给刚刚组建的御林军,一支由岳飞统率的新军,新军也配备上了凌振全力赶造出来的火枪。虽然这支御林军目前还只有五千人的规模,火枪也只有一千支,但岳飞的统兵能力已经崭露头角,相信假以时日,岳飞定能一鸣惊人,成长为我麾下得力大将,其成就甚至有可能超越李纲! 
  梁山的五万正规军也被我重新改编,成立梁山军团,由燕青出任大统领,经过补充和扩充的五千神机军则被我抽调到了汴梁,这支拥有现代化武器的精锐之师,将是我踏上征服之途的主要武力,自然要善加利用。 
  北边的晁盖仍然和林冲杀得难分难解,由于有了北方辽兵的牵制,林冲始终不敢将全部兵力投入到和晁盖的战场上,因此也就始终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将晁盖彻底击溃!而且,尤其令人不快的是,晁盖所部大有越战越强之势,借着和林冲大军交锋的时机迅速成长为一支精锐的百战之师! 
  以至于后来,我让燕青率领梁山军团加入战场,也没能彻底扭转战场的态势。 
  大名府的梁师成仍是那么暧昧,既没有发兵救援林冲,也没有公然背叛悍然进攻山东,让人搞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 
  鉴于不利的局面,我已经命令童贯兵退河内,暂时停息和晁盖的战争,至于河间以西以北的区域只能任由晁盖猖獗了。 
  南面的方腊,却颇有些出乎我的预料。 
  我不清楚方腊已经和李纲达成了怎样的协议,但两人并没有出现我预期的明争暗斗,似乎还合作得很愉快,方腊也在大丞相的职位上干得有声有色,极力协助李纲扩充新军,整军备战,短短的半年之间,便依仗江南的富饶屯职了大量战略物资,李纲更是拼尽全力,训练了一支达五十万人的大军,其野心昭然若揭。 
  也许过不了多久,赵构便要迫不及待地打出“光复河山”的旗帜了。 
  周边的局势虽然不稳,但汴梁城至少已经被我牢牢地控制在了手里,有了稳固的基地,便有了对外用兵的倚仗!而且我手里还有一支近万人的神机军,我还是有足够的信心挫败四方豪强,一统华夏并建立庞大的帝国的。 
  不过,我似乎还是小看了那些“没用”的文人。 
  既便是吴用和朱武,也没有准确的预见到这些文人的威力,只有薛涛趁着我和她亲热的时候隐隐约约地提起过,我却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直到这些文人最终施放出他们的力量时,我才真正地体会了一番,什么才是“书生之怒”。 
  大概是在我对官场进行清洗后的半个月,那些不甘于失势的贵族高官再度勾结在一起,并且这次他们学乖了很多,时迁居然事先没有觉察到任何风声,只在他们起事前一天,才隐隐听到了一些消息。 
  我不能不佩服这些书生的学习能力,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便总结出反侦察的有效手段,委实难能可贵!也就在这时,更坚定了我以武立国,以文治国的决心!一个国家要想强大,一定要依靠武力,而一个国家要想长久却一定需要文人治理。 
  昨天晚上,我刚刚接到时迁的密报,声称这几天汴梁周围可能有不稳的迹象。 
  所以一大早,我便将吴用、朱武,以及关胜诸将叫来商议对策,众人刚刚坐下,屁股还没有坐热,叛乱的告急文书便已经雪片似地飞进了我的大将军府。 
  南阳刘得标率领族中三千子弟偷袭南阳县,杀死县官及都头,劫掠了县府的钱粮,并打出旗号,宣称拥护伪南宋赵构的统治…… 
  瑯琊孔尚文,纠集族中青壮年子弟八百余人,驱逐了本地县令占据县府自立为王…… 
  曹州知州陈友谅举兵叛乱,自立为曹州王…… 
  郑州大族诸葛明,挑唆郑州都尉晏楚发动叛乱,杀死郑州知州…… 
  …… 
  二十余封告急文书几乎是同时被送进了我的大将军府,似乎是一夜之间,这京畿地区便匪患众生,盗贼遍地,叛乱四起!还好这只是些零星的小叛乱,并未危急我的统治!不过若是不能及时扑灭,让他们连成一片或者最终被有心人所利用,亦可能成为我的心头大患。 
  待所有人都看过这些告急文书,我才轻轻地将这些告急文书像废纸般扔在地下,不屑一顾地转头望着吴用,脸上装出平静至极的神色问道:“军师,你怎么看这些叛乱?” 
  吴用略一沉吟,便捻着胡子分析道:“这些叛乱虽然规模不大,声势最为浩大的陈友谅也不过区区五千兵马,但他们的分布地域却颇为耐人寻味,都是散布在京畿地区周围相隔不远,如果说他们起兵叛乱之前没有事先约定,很难令人相信。” 
  朱武也不适时机地插话道:“军师所言极是,这些贼寇定然事先有约定,或者都是受了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挑唆亦未可知!以属下愚见,大将军当派出得力大将率重兵四面出击,以泰山压顶之势,将这些芥癣之疾瓦解于无形,如若不然,时日一久难免不会再生变故。” 

()
  我又将目光投关胜、张清、花荣和史文恭四员武将,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看见我的目光望向自己,关胜立即长身而起,郎声道:“末将赞同副军师的意见,兵来将挡水来圭淹,末将愿率一支兵马替大将军平息这场看似来势汹汹的叛乱。” 
  其余三人眸子里亦露出森然的杀机,显然也是赞同了关胜的意见。 
  我最后才将目光投向岳飞,让岳飞出席这样高规格的军事会议,明眼人都知道我是在刻意培养岳飞。岳飞显出少有的老成,稚气未脱的面上显出冷然的神色,如古井不波,竟如一员久经战阵的老将! 
  我看得暗暗点头,看来有些人的大将气质是与生俱来的! 
  “岳飞,你怎么看这次叛乱?”我淡淡地问了一句。 
  “这二十几处叛乱除去曹州陈友谅还算有些实力,其余的不过都是些跳梁小丑!”岳飞一挑眉毛,冷然道,“但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些举兵叛乱之力,无一不是大家士族,并非草莽豪杰,更非流民山贼,因此,以末将看来,此事定系有人蓄意策划,绝非巧合!大将军真正需要留意的,却是这幕后指使之人。” 
  吴用嘶了一声,森然道:“让岳小将军这么一说,属下也突然留意到,这些举兵叛乱之人果然身分有异,大家请看,这曹州陈友谅乃是枢密院转运使李野朋之女婿,素来便是曹州一霸,府上聚集了数千人的食客,据说久有不臣之心!再看南阳刘得标,乃是户部右侍郎杨刚妻弟,依仗其姐夫之势力,刘家在南阳也蔚然大族,人口过万……如此看来,这些举兵叛乱之人,无一不是被大将军斩杀之乱臣贼子,或者失势的京官亲属,这定然不是巧合那么简单。” 
  我心中隐隐一动,似乎抓住了些什么,微偏着头望着吴用道:“那以军师之见,这次看似来势汹汹的叛乱,应该如何对付?” 
  “平叛是必需的。”吴用点了点头,森然道,“但同样不能忽略了这次大叛乱的幕后势力,如果不能根险这幕后势力,必然留下隐患,一旦大将军有朝一日率大军离京外出征战,这伙人再阴谋叛乱,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直直地望着吴用,接着问道:“那以军师之见,这幕后势力会是何方神圣?隐匿京师的文官残余势力?还是四周藩王的指使?或者纯粹是李纲起兵北伐前甩出的烟雾弹?” 
  吴用蹙眉思索片刻,凝声道:“属下觉得,除了四方藩王的指使,前后两种可能都不能排除!一时间难以确定。” 
  我略一思忖,便长身而起断然道:“那好,关胜、张清、花荣、史文恭听令。” 
  四将立时长身而起,神情一冷,都将冷森森的目光向我望来,我一清嗓子,下令:“尔等可各率一万人马,出卫星城堡,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游击前进,平定所属方向的叛乱,对于暴民流寇休要刀下留情,立斩无赦。” 
  四将暴诺一声,扬长而去。 
  我这才将目光投向岳飞,森然道:“岳飞听令。” 
  “末将在。”刚刚脸上还稍有失落之色的岳飞霎时长身而起,满脸兴奋。我心中轻轻一叹,这岳飞终究还是少年心性,虽然比起同龄人已经老成持重了不少,但一接触真正的战事,还是显得有些兴奋。 
  但我正是要利用他的这股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心态。 
  “你可率领三千御林军,星夜奔袭曹州,定要将陈友谅所部一举全歼,打出御林军的气势来,令天下人都知道,我西门庆有一支百战百胜的无敌御林,听清楚了吗?” 
  “末将明白!”岳飞厉声应允,向我投来坚定不移的一瞥,然后扬长而去。 
  老实说,岳飞的三千御林军已经足以歼灭三万人的大军了,当初我只靠两千神机军还拖住了薛涛的十万大军呢!不过陈友谅可是元末的绝代枭雄,明太祖朱元璋的死对头,这错乱时空跑到北宋来了,我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待诸将分派已定,我才舒了口气,问吴用道:“军师,火枪的制造方法已然成熟,炼钢的高炉也已经建了十余座,为何这火枪的产量仍是上不去?爆膛的概率还较之梁山产的火枪高了不少?” 
  “这个……”吴用蹙紧眉头,摇了摇头道,“属下也是不知,或者汴梁的铁质太差罢……” 
  第七卷 坐拥江山 第四章 叛乱四起(中) 
  可恨我以前读书时从未认真记过在哪里有优质的铁矿,对吴用的难题也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只好转换话题问道:“军师刚刚说到这次大叛乱的幕后指使可能是残余的文官势力,也可能是李纲刻意挑起,现在我们再好好地议一议,谁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朱武忽然叹息道:“王爷,只怕很判断,因为我们对临安的情况一无所知,方腊和李纲将临安城经营得铁桶一般,我们派出去的暗探不是下落不明就是空手而返,根本就无法探听到任何实质性的消息。” 
  “一点消息也探不到?”我有些不信地望着朱武。 
  朱武凝重地点了点头。 
  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暗忖这方腊果然厉害,反间谍的功夫居然如此老到!我的心思忽然间转到了双香阁的苏小小身上,如果我也有像苏小小这般一个女人替我潜伏刺探,应该比时迁派出去的探子管用得多吧? 
  “王爷,现在局势已经十分严峻再不能拖了!汴梁的局势也基本安定下来,是时候出兵了。”吴用灼灼地盯着我,眸子里露出期待已久的渴望来,“至于究竟应该兵出何方?或者兵分几路,属下这里有上中下三策供王爷选择。” 


  “哦!?”我听得心里一动,欣然道,“军师先说下策。” 
  “所谓下策,就是分兵四路,大举进攻!”吴用脸色一凝说道,“分别对王辅、苏轼、李纲、张郎以及河间晁盖同时开战,一战以平天下!这样一来如果能够成功自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平定天下,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