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推理电子书 > 十大传奇疑案全记录 >

第10章

十大传奇疑案全记录-第10章

小说: 十大传奇疑案全记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决心追查到底直至水落石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科尼朋伯格约到了那名女子——而这位名叫纳丁·吉尔斯的女子后来成为帮助破案的关键人物,因为她和那个名叫阿莱恩·高蒂尔的法国珠宝商住在同一幢公寓里。 
  “你好。谢谢你来见我。能告诉我一些关于阿莱恩·高蒂尔的事情吗?” 科尼朋伯格主动询问纳丁。 
  “他说他叫阿莱恩·高蒂尔,妻子名叫玛丽·勒克莱尔。几个月前,我结识了玛丽·勒克莱尔,她是一个法籍加拿大人,她是和丈夫阿莱恩·高蒂尔一起搬到这幢公寓的。”纳丁·吉尔斯向外交官科尼朋伯格讲述起这个非同寻常的故事和自己的神秘邻居。 
  “玛丽告诉我,高蒂尔是一个占有欲极强的男人,如果自己离开他,可能会遭到他的毒手。”纳丁回忆说。纳丁听到这些感到不可思议,可是当她进一步表示关切时,玛丽又声称自己只是在开玩笑。可纳丁很快发觉其实不然,因为她在这对邻居身上发现了许多奇怪的事情。 
  “你都发现了什么奇怪的事?” 
  “高蒂尔是一个极端危险的人物。”纳丁·吉尔斯这样对科尼朋伯格说。“他这人很有魅力,?常将外国人引诱到自己的房间。一位患病的游客跟高蒂尔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纳丁·吉尔斯还发现,人们似乎能从阿莱恩·高蒂尔的房间里蒸发掉。他们会突然出去旅游,然后就一去不返,可是他们的珠宝、皮包、护照都留在了高蒂尔那儿。纳丁感到此事颇为蹊跷,她便开始处处留心,以防有什么不测发生。 
  纳丁很快得知阿莱恩·高蒂尔有两名忠实的帮凶。其中,艾简·考德哈里这个名字就足以让人胆寒。“考德哈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杀手,他以向人展示自己的屠刀为荣。”听完纳丁的描述,科尼朋伯格感到他是个十分可怕的危险人物,而玛丽·勒克莱尔的手段更加阴险。这个女人对制药法异常精通。她会给瞅准的目标注射药物。她是三个人当中的“施毒者”。 
  纳丁告诉科尼朋伯格一个更加令人振奋的消息:纳丁见过失踪的荷兰夫妇——卡尔·加塞尔和艾达·博施。这对夫妇在向阿莱恩·高蒂尔购买珠宝时,突然之间就病倒了。不久之后,阿莱恩·高蒂尔和艾简·考德哈里就除掉了这对患病的夫妻。   
  四、柳暗花明(2)   
  随后,高蒂尔的一位客人让纳丁看了“曼谷邮报”上的一张照片。从那份报纸上的照片可以看出,这两人都被非常残忍地杀害了。死者身上的衣物表明,他们正是那对荷兰夫妇。 
  照片上是一对在帕塔亚郊外发现的面部烧焦的夫妇——纳丁现在确信他们正是卡尔·加塞尔和艾达·博施。 
  她觉得有必要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危险邻居。 
  趁着高蒂尔和两位帮凶去尼泊尔的时机,纳丁潜进了他们家里。在一个保险箱中,她发现了日记本、护照、和珠宝。在旁边的一个旅行箱里,她还看到了注射器和药物,以及那位颇有魅力的主人阿莱恩·高蒂尔谋害他的客人、窃取他人身份时所需的一切器具。 
  因为担心自己也面临危险,纳丁想办法联系了使馆的一位朋友,那位朋友又与科尼朋伯格取得联系,他们同意为纳丁安排安全的去处。 
  纳丁从高蒂尔的寓所里拿走了艾达·博施的日记作为证据。她把日记以及一些有关凶手和失踪案件的剪报,都交给了科尼朋伯格。 
  科尼朋伯格仔细阅读了这些文章。在看到有关曼谷郊外的谋杀案的报道时,他又回忆起一些事情。他突然想起,那位遇害女子身穿的T恤上有一处商标,上面写着“荷兰制造”。 
  尽管科尼朋伯格并不是一位警员,但是他和许多调查人员都很熟。他通过间接证据得出了结论,可是缺乏说服力。随后,他从卡尔·加塞尔以及艾达·博施的牙科报告中得到了想要的证据。 
  科尼朋伯格委托医生前来作鉴定。他刚刚走进停尸房,就突然听见从房间的一个角落里传来了惊喜的叫声??有人在大喊:“科尼朋伯格先生??我找到了。正是他们。”就在那一刻,科尼朋伯格明白大家最担心的事情终于成为了事实;遇害人正是那对年轻的荷兰夫妇。 
  当泰国警方搜寻查尔斯·索布哈吉的时候,这名凶手正在尼泊尔境内假冒卡尔·加塞尔和阿莱恩·高蒂尔之名,逃脱自己犯下的谋杀罪行。但是,两国警方依旧未能就此案取得联系。国际刑警组织不得不将这些零碎的信息拼凑在一起,以追查凶犯的行踪。 
  在泰国,荷兰外交官赫尔曼·科尼朋伯格怀疑珠宝商阿莱恩·高蒂尔谋杀了一对年轻的荷兰夫妇,但是他也并不知道,这位珠宝商就是连环杀手查尔斯·索布哈吉。但他却产生了一种极为强烈的感觉,可能有其他年龄相仿、背景相似的年轻人也和这对荷兰夫妇一样在相似的情形下遇害了。 
  科尼朋伯格将所有证据汇编到一起,好仔细研究凶手在泰国犯下的罪行。他将两位身份不明的女子的死以及荷兰夫妇的死联系起来,由此揭开了加德满都的谋杀案之谜。 
  科尼朋伯格在看到了尼泊尔媒体的相关报道后发现,他们描述的作案手法与泰国境内的完全一致。在尼泊尔,凶犯也是在杀人之后,浇上汽油焚烧。 
  科尼朋伯格将自己的报告呈交给泰国警方。他们对他的研究结果非常重视,决定展开抓捕行动。   
  五、再次脱逃(1)   
  泰国警方和一支秘密小分队突然进入了阿莱恩·高蒂尔的住所。里面有两男一女,警察的到来让他们感到有些突然,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惊异。 
  “请出示你们的证件。”中年警官说。 
  “等等,我来拿吧。”青年女子打开保险柜。这位女子名叫玛丽·勒克莱尔,持有有效护照。 
  “好的。”警察没有发现证件上的明显破绽。和玛丽一样,艾简·考德哈里的证件也很齐全。 
  “阿莱恩·高蒂尔。”警官转向另一位中年男子。 
  “我是史蒂夫·沃é。?是阿莱恩·高蒂尔?”索布哈吉出示了一份美国护照。他否认自己是阿莱恩·高蒂尔,自称是美国公民史蒂夫·沃é。 
  “请你们去一趟警察局,D助我们调查。”面对这个惯于变换身份的杀手,警官没有显露出诧异。 
  警察将这三人带到警察局进行问讯。与此同时,他们还没收了房间里的保险箱,带回警局检验。 
  令人惊奇的是,索布哈吉竟然一再声称自己真是美国公民史蒂夫·沃é。警方无法当场揭穿他的假护照。国际刑警组织美国分部负责人约翰·伊姆霍夫解释了其中的?因:“如果罪犯的手段足够高明,或者他知道找哪位高手能帮自己造出以假乱真的美国护照,那么他就能复制出任何档案。泰国警方当然没办法。”索布哈吉是一个犯罪高手,他懂得用各种假身份和假护照来为自己掩护,这一次也不例外。 
  纳丁?来发现保险箱里满是偷来的护照,但是现在保险箱里除了几张收据之外别无他物。证据都不见了,与此案相关的一切都不见了。此时警方别无选择。他们扣留了这三个人的护照,但是不得不释放他们。 
  当警方告知科尼朋伯格,说他们找不到这些人从事犯罪活动的任何证据时,他几乎惊呆了。他不想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一群无辜的年轻人惨遭毒手。凶犯阴险狡猾,一点痕迹都不会留下。 
  科尼朋伯格将收集的材料交给了设在曼谷的国际刑警组织国家中心局,国际刑警组织负责人索姆弗尔·苏赛麦愈发肯定自己最初的判断,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个凶手绝不可能在犯下一个罪行后就罢手。在他看来,这个凶手是一个天生的杀人狂,根本就不在意他人,眼里只有自己。 
  此时在泰国无人知晓这个杀手的真实姓名,但是国际刑警组织已?逐渐掌握了他的行踪,法网也在逐渐收紧。不久,国际刑警揭开了杀手的真面目。 
  在加拿大,侦探叩响了玛丽·勒克莱尔母亲的家门。 
  “?呀?” 
  “我是警察。请您配合我们的调查,能和我们谈谈您的女儿吗?” 
  “她给我来过电话,留下过一个电话号码,是巴黎的。就是这个号码。她还说,打电话找她时要说找索布哈吉夫人。 
  警方得到了有价值的信息,他们仔细研究过后,立刻将资料传送给法国里昂的国际刑警总部。 
  在法国的国际刑警组织总部,侦探将索布哈吉的名字归入国际资料库,将他列为“重罪犯”。最后,他们追查到化名为阿莱恩·高蒂尔的男子正是通缉的杀手——查尔斯·索布哈吉。警方将他列为“头号通缉要犯”,并向各成员国发出了“红色通缉令”。 
  “我们必须具备这样一种能力,就是能够立刻向世界上181个国家发布有关某个罪犯的信息。每天都有大量的人过境,如果能及时散发这样的信息,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凶犯外逃。”曾任国际刑警组织美国分部负责人的约翰·伊姆霍夫如此解释。 
  索布哈吉在印度已?被列为通缉犯,在那里,他还有一个臭名昭著的绰号——“毒蛇”,因为他具有超强的逃离法网的本领。 
  接连在泰国和尼泊尔杀害6名年轻的西方人之后,查尔斯·索布哈吉——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杀手“毒蛇”,在亚洲境内流窜。国际刑警组织已?发布了追捕这名逃犯的“红色通缉令”,并且将他列为组织的“头号通缉要犯”。 
  尽管在印度境内受到通缉,但索布哈吉还是混进了印度,不久之后,他再次作案。在新德里,有人发现一位年轻的西方人在旅馆被谋杀,死者的钱物及护照均不见了。验尸官认为此人是中毒而亡。3天之后,50多名旅客在新德里的一家旅馆集体中毒。一群法国学生告诉警方,投毒者是他们的导游。警方认出假冒的导游正是索布哈吉,于是拘留了他。 
  杀手索布哈吉自负而狂妄,他认为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妄想通过投毒来向警方显示自己的强大。但是从那天开始,他的好日子就走到头了。 
  警方逮捕了索布哈吉以及玛丽·勒克莱尔,指控他俩涉嫌毒害学生。这次,帮凶艾简·考德哈里没有随同他们作案,而且此后再也没有露过面。 
  印度一家法院判定二人罪名成立。勒克莱尔被判入狱8年,而索布哈吉被判12年监禁。但是,铁窗未能束缚住“毒蛇”,警方当局低估了他的狡猾。 
  索布哈吉和玛丽都被监禁在笛哈监狱。但是,神通广大的索布哈吉设法获得了某些特殊待遇。他利用媒体来捉弄泰国警方,流露出狂妄自大而又老奸巨滑的性格特征。   
  五、再次脱逃(2)   
  记者阿兰·道é曾?对索布哈吉进行过多次采访,“我跟他谈起那一系列谋杀案。他说自己跟那些遇害者非常熟悉,他知道他们遭遇的一切,他直言不讳地说自己参与过那些谋杀案!” 
  阿兰·道é惊讶于杀手的自信和嚣张。 
  在一次采访中,索布哈吉对阿兰·道é透露了一条令人不安的信息。“他给我绘出了帕塔亚某地的地图,并说标有“X”的地方掩埋有一具尸体。我回到泰国,将这张地图交给了警方,他们在标示着“X”的地方果真挖出了一具死尸。泰国警方非常希望能够将查尔斯·索布哈吉引渡到泰国,让他接受应有的审判,最好能判他有罪,对他执行枪决。” 
  然而,事情却远非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容易。 
  泰国警方竭尽全力想将索布哈吉带回国内——引渡行动开始了。他们必须在1995年之前,诉讼“毒蛇”犯有数宗谋杀罪,否则,“法定时效”就会过期。 
  泰国警方当即赶往印度重申了引渡请求。印度警方带他们去监狱看了查尔斯·索布哈吉。他知道一旦泰国警方的请求获准,他就会被送回泰国接受审判。他会立刻被判处死刑,因为泰国警方已?掌握了大量的证据。凶犯查尔斯·索布哈吉就怕一件事,那就是被引渡回泰国。 
  对“毒蛇”查尔斯·索布哈吉来说,印度政府拒绝在刑期未满的情况下引渡他简直堪称幸运。为了避免在12年服刑期满后被引渡回泰国,“毒蛇”又开始计划他的下一步行动。他千方百计地策划出一条计谋——在他入狱10周年的那天,以前和他待在同一间牢房的囚犯回来探望这位朋友。来访者带来了一些糖果。索布哈吉慷慨地将糖果分给周围所有人。而不到1个小时,囚犯及看守全都昏死过去。 
  索布哈吉逃出了监狱,凶残杀手再次逍遥法外。令人不寒而栗的是,?也不知道“毒蛇”下次会在哪里作案。   
  六、自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