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赶坟 >

第286章

赶坟-第286章

小说: 赶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他们都穿着公安制服,所以说话比较容易,随便敲开一户人家的房门,就能以走访的名义进屋去坐着,那老乡都赶紧上茶水伺候,生怕怠慢了这公家人。
  他们在天黑前进了一户老两口家中,看模样家里头挺穷的,就是靠种地的老实人,见公安来了都有些战战兢兢的。老唐进屋之后就笑着那老两口说:“大叔大娘,我们是四平公安局的,来这查个案子,跟你们没有关系,只是这天黑了想在你家落个脚歇息一晚上,随便给个能睡觉的地方就成,麻烦了啊!”
  那老两口估计得有快七十岁,两个人加在一块牙齿估计都没老唐一排多,在昏暗的屋中用那两双浑浊的眼睛看着老唐和吴七,赶紧点头说:“成!成!这没多大事,住吧住吧!”
  吴七抬头看着屋内低矮的房梁,跟着老唐就往里头走,随便找了两个小凳子就坐下来,见那老两口有些局促的站在一边,那老爷子过了一会才想起来,要给他们倒水喝,吴七就想站起身拦住他,不想折腾老爷子。但却被老唐抬手给挡住了,低声对他说:“不用说什么,他们这样才能自然点。”
  吴七想想之后就没动,等着接过水后,老唐开口问道:“大叔,正好我们暂住一夜,我想问你点事行不?”
  “行,啥事?我知道的都告诉你。”老爷子蹲下来点着头。
  老唐接着说:“那什么,你们知道雾乡吗?”
  没想到这句话让老两口都是一愣,老爷子皱着脸说:“你们是不是来查那菜刀团的案?都这多少年了,还有啥用啊?”
  “菜刀团?哦!底儿摸天!”老唐赶紧给小本掏出来,翻开了几页之后就明白了。
  老爷子有些惊讶的看着老唐说:“哎!你咋知道那底儿摸天的?我都好几十年没听过了,从哪些胡子被雾里头东西杀了之后,就没人在提过!”(未完待续。。)


 第九十七章 雾乡

  东北的土匪就叫做胡子,之前提到过大部分的胡子都是太穷了被逼上倭寇的,不是说人家就想当胡子打家劫舍,没有这样的,可这话却又不能说的这么绝对,因为有些胡子那心是真黑手是真狠,拦路劫财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不光劫那些走商的尖头,还去抢原本就多少口粮的鸡毛店。这鸡毛店是乡下村屯的意思,这句黑话就形容的很妙。
  扒头林是一片原始森林,森林环绕在湖泊和大沼泽地周围生长,犹如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更是一个绿色的死亡警告。穿越过森林之后那看见的就是无边无际的沼泽地,虽然动物种类比较多,但人迹罕至,附近的人从来都不随便进入那沼泽地中,因为这片被森林环绕包围的大沼泽地有个外号,叫做雾乡。
  乡咱们都知道,有乡下乡村乡镇这些意思,可这个雾乡先前提过好几次,却并不是乡镇的意思。说每年开春的当头月,有那么十几天时间这扒头林中间的大沼泽地就会被一阵浓雾所笼罩,雾气不会穿过森林,最远也只会出现在林子边缘,再往外到那平坦的地势后就会消失掉。
  附近的水土不错,适合作物的生长,那扒头林周围有不少的村子,大规模的开垦出农田种植庄稼,那大沼泽地中的雾气也就是开春的意思了,最开始就是这样,直到有一年两个孩子在扒头林附近失踪之后,这个沼泽地才开始展露它的恐怖。
  那是很平常的一年,具体是什么时候那没人能记得清了。只是大概是清朝末期快要到民国的时候。前一年年雨水多,冬天的雪又大。开春之后扒头林里照常就起了雾,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雨水太多了。这雾气居然透过了扒头林一直扩散到周围的村子中,雾气浓厚的几乎站在对面都看不清楚人,出了村子基本上就迷路了,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而且这雾气浓厚的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所以那些天附近村子中的人都躲在自己家里不出门,都管这叫做“避头祸”。
  可孩子他哪懂这里头的事,年纪小贪玩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雾,那些孩子都疯个不行。要出去玩但大人不让也就算了。可有的孩子太调皮了,家里头的人一时没看到,那就自己偷偷跑出去了,三两结伙在村中浓雾里玩躲猫,那家伙玩的都不亦乐乎,最后不知是哪个孩子说看见了个黑兔子跑过去,大耳朵看起来好玩,孩子小就追过去瞧热闹,结果他们离开了村子在雾中迷路了。到处都是一片白色,脚下地势平坦根本就无法分辨方向,竟就这么一直的走进了扒头林中。
  那孩子没了家里头大人肯定得出来找,就在那扒头林附近把几个人孩子给找到了。但有两个孩子没了,据其他小孩说那两个孩子追大兔子进了扒头林中,其他孩子胆小就没敢进去。就在原地坐着哭,等到大人来了就给接走了。但那几个走进扒头林中的孩子再就没出来过。
  因为雾越往林中就越大,就算是想进去找孩子那也是不太可能的。当时的人心比较齐,为了一个孩子可以动员全村的人,大家伙就自制了不少火把,本想在雾中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没想到刚拿着火把进入扒头林浓雾中,就立刻的熄灭掉了,伸手去摸火把头都湿漉漉的,这雾气实在是太大了,进去之后呼吸都困难,简直就是进入湖水之中。
  就这么一直等到几天后,雾气到一定时间就会消散,村里人才敢结伙进入扒头林中去找,结果一直走到大沼泽地中也没发现那两个孩子哪去了,周围太过于宽广而且潮湿异常,地面都湿乎乎烂泥,没法找寻足迹,没搜到人也就不了了之了。
  那时候世道不好,人命值不了多少钱,一年病死饿死的孩子都无数,丢几个算不上什么事,再说乡下之时少有城里官爷过问,去找也没用,就自认倒霉长个记性看好其他孩子别在进雾里就行。
  但这孩子不管丑赖那都是自己的骨肉,不可能说丢了就丢了,那就不管了。有一个丢了孩子的爹天天都在扒头林外面找,有时候也往里面走一些,但都是趁着大中午或者是天亮的时候,那黑下来之后可不敢进去了,那里面邪性着附近的人都能看出来。
  这个当爹的有心,但老天爷似乎不会那么仁慈,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也没发现他孩子半点踪影,村里人都劝他说,孩子一定是进了沼泽地被水泡子给吞了,那怎么可能找到呢?是不是?所以还是算了吧。
  可这个当地的心里头总是觉得他孩子还活着,还在扒头林中等着他呢。第二年开春的时候,那雾气又一次出现了,将整片扒头林完全笼罩住,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当爹的看到雾气又想起自己孩子,不知不觉走到了扒头林边缘,冷不丁的就看到林中雾气里有两个黑色的小身影跑过去,看起来特别就像是他孩子,这当爹的就疯了,一头窜进了林子中,但随即被雾气眯了眼睛都看不到东西,每吸入一口气都感觉肺里进了水,呛的他直咳嗽,却努力的睁开眼睛到处去寻找自己孩子的踪影。
  在林中闷着头跑起来,结果居然跑进扒头林深处,但眼前雾气小了很多,可却不在是那些荒凉的沼泽水泡子,而是一片乡村景象。附近的土路被压的很平整,周围都用石头码好,看起来特别规矩整齐,两侧则有很多田地,一片片都是开春刚种上的作物小苗,最中间则是许多房子,不是东北的平头民房,而是那种特别古风古韵的宅子,都很大很高,离的老远就能看见那大门垛子,还有门口蹲着的两尊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石兽。
  这可就奇怪了,从来也没听说过这扒头林中还有村子啊,而且还有这种感觉很繁荣的乡村,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是他眼花看错了?
  那当爹的揉了揉眼睛,抬眼又看还是个村子,但回头却发现充满雾气的林子,让他都有些摸不清头脑,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跑到什么地方来了。
  正纳闷自己跑哪来了的时候,忽然他发现远处有人影在动,似乎是个孩子,这当爹的本能就寻过去了。结果他沿着路一直跑到那人影附近之后才看到根本就不是孩子,而是一个在挖坑的人,他的腿踩在坑里,只有上半身露在外面,所以看起来挺小像是个孩子一样。
  这个当爹的慢慢凑了过去,但听见那人“噌噌”挖土的动静,有些奇怪的问他说:“你干啥呢?”
  “挖人!”那人声音低沉,就这么冰冷冷的回了一句。
  还没容那当爹的反应过来,那个人就忽然弯下腰把手伸进刚挖开的地方,一用力就从脚下拽出什么东西。但这拽出来之后,那个当爹的顿时就吓的脸白了,那人手里拿着的居然是个小孩的脑袋,脖子以下还带着好几节颈骨皮肉,似乎是硬生生的从肩膀上给拽下来的。
  “咚!”的一声,那人随手把脑袋扔在身后,结果就掉在当爹的脚前面,刚才离的还有些远光看见是个小孩的头,但等扔在自己脚边完全看清楚之后,那居然是他的孩子的脑袋。
  “啊!”惨叫声划破了雾气,那个当爹的被吓的瘫坐在地上,可战战兢兢一抬眼发现那个挖坑的人没了,光剩下个洞,周围也异常平静没有任何动静。他就哆嗦的爬起来,探头往洞里一瞧,那里面居然层层叠叠压着好多人,衣服款式都是各式各样的,可都没有了脑袋。
  当的人因为迷信思想重,那遇到怪事必然往鬼怪上面扯,这个当爹就觉得自己不是来了阴曹地府,那就是进了**,一股从未有过的寒冷席卷了他的全身,恐惧透过了毛孔进入了身体内部,把他给吓的魂都要飞了,什么东西都不敢看,一咬牙弯腰把他孩子的头捡起来抱在怀里,闷头就朝林子冲过去。
  林中雾气浓厚,什么东西都看不见,那种厚密的感觉就像是周围有软乎乎潮湿的东西贴在自己身上,最可怕的还是当后背充满那种感觉的时候,把这当爹的给吓的头发都炸起来,一路的闷头狂奔好不容易才从扒头林里跑出来,当跑回到他自己的家门口时候,天色已经昏暗了,他的媳妇正好就在门口等他,冒冒失失跑回来一进门差点没把他媳妇给撞翻过去。
  媳妇就问怎么了?让狼撵了?跑什么玩意啊?
  这当爹的就坐在地上大口喘气,忽然想到自己怀里还有东西,就战战兢兢掀开衣服拿了出来,他的媳妇当看到自己孩子脑袋的一瞬间就晕过去了。事后经过仔细辨认,那当爹的从扒头林中带出来的的确是他孩子的脑袋,但奇怪的就是那颗脑袋的皮肉都很新鲜,感觉就像是刚死的,再经过这当爹的对扒头林大雾中乡村的描述,和那种诡异恐怖的景象联系起来,雾乡就这么在周围传开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 踩窑

  扒头林因为特殊的森林结构得名,中心是一大片浅湖泊和荒凉沼泽地,环绕一圈的则是那高耸密集的树木,有点像谢顶的人,中间溜冰场周围铁丝网,扒头又可以叫扒头发,就是这么个讲究。
  旧时年头乱,那没几个人结伙还真是不敢走山路,不是怕遇到野兽,而是怕那些黑了心的胡子。
  民间的胡子都是农民放下手里头的农具拿起砍刀就上了山,一开始还比较零散,靠打劫过往的尖头为生,尖头就是商人,那时候商人能有几个钱,也就是随身带着一点吃饭的零钱,但那些胡子也不嫌弃毛分的都要,有时候还要抢人家的货,然后去框子低价卖掉。框子就是黑话县城的意思,要是他们说推框子、赶集一类的,那就是攻打县城。
  当年吉林出了个大胡子名叫李德胜,他应该就是吴七之前要找的那个一锅烂。那一年李德胜年岁不大也就刚三十,但他上山之前就是那种混子,手下兄弟也有几十号,都是那种面带凶相手上沾血的主,所以这个李德胜那就成了一霸,在林中抢了猎户的屋子住,将附近零散的胡子也都吸收过来,收为己用。因为后来人太多了,他们就自己在林中就地取材盖了几间木屋,渐渐的随着人越来越多,那势力也就越来越大,不光是打劫过往尖头,甚至还去袭扰有驻军的城镇,抢了不少钱粮女人,因为人太多了那地方军队都不敢贸然去剿灭,也是如此就把这李德胜给养起来了。
  李德胜他们一开始用的都是各种各样刀具。只要能抬起来剁死人的家伙事都行,这也是为什么附近人管他们叫菜刀团的原因。但李德胜则管自己叫一脚天。他们这伙人则是底儿摸天,那些年着实是霍霍了不少老百姓和富商。让人提起来就害怕但却恨的牙根痒痒。
  但这群胡子日后却没落得好下场,这事还跟那传说中的雾乡有关系。
  冬天胡子们就躲在山中自己搭建的木屋中过冬,等天气暖和之后才出来,就跟那狗熊冬眠似得。但由于前一年这伙胡子抢的东西多,那整整一冬天都没出去也够吃,所以就有点不务正业了。一直到快要开春了,这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