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笑语天上人间 >

第86章

笑语天上人间-第86章

小说: 笑语天上人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西水又问道:“他有子孙吗?”

小吏回答说道:“有个贾某,是他的后裔,先因拖欠税款,被押在监狱里。”

听到这,周西水便下令放出了贾某,自己代他交了拖欠的税款。

当年秋天,周西水又调到平谷县做县令,上任的当天,他便出去勘察田亩。夜晚,他住在山村古庙,等到早晨天亮时,他起来看那祠庙的匾额,竟是邹衍的仙祠。

至此,周西水才悟出宝蕊和尚在“元夕灯前寻贾子,秋风台下拜邹生”这句诗中,早已预言了自己的未来。后来,周西水记述了宝蕊所传授的知识,撰写出《三才儒要》三十卷。

从这则历史记载中,就可看出古人所说的轮回之事,实乃千真万确,人绝非只活这一世,“无神论”只不过是无知者的诳语疯言罢了。

可悲的是,在现代科技文明下的魔性文明下,邪恶势力以“无神论”这种邪门歪理之说,大行其道,欺骗世人,认为没有神的存在,也没有来生,没有报应存在,人从而变得是无恶不作了。

邪恶势力破坏了古老的神传文化,败坏了人类的传统道德,更诽谤了宇宙的正法,迫害正法弟子,这都是如山的大罪业,一切都等待着神对其最后的清算。

从异僧宝蕊预言改朝换代,以及周西水在清朝时期为官的两件事,就可知万事早有定数,人力是根本就无法抗衡的。现在“天灭邪恶”的各种预兆已经出现了,也是此时的定数,邪恶势力灭亡的命运早已注定。

最后凡是给邪恶势力打上兽的印记的人,而没有清除掉的,都是罪恶的一份子,都将作为邪恶势力的陪葬与它一起给神所淘汰。

而声明清除掉邪恶兽印的人,则是选择退出了邪恶的阵营,拥有美好未来的人。这就是宇宙的真相,告诉世人,也是为了从魔鬼的谎言中拯救世人。

接着说一个差不多的故事,那是清朝历史上的明臣,他也可以清楚记得自己的前世,都证明了转世轮回是真实不虚的法理。

在清朝初年有一位记的前世经历,深受顺治、康熙俩位皇帝赏识的大官,他名叫李霨,字景霱,号坦园,直隶高阳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五年(西元1625),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享年六十岁。

李霨7岁时,父亲早逝,从此就担负起了家庭的重任,21岁中進士,28岁被顺治皇帝选为身边工作人员,负责接待和审查奏章,30岁提拔为秘书院学士,担任给皇帝讲解经典知识等工作。

李霨在33岁即做了清初朝廷要员,先任秘书院大学士,继任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一品高官,史书上说李霨“老成持重,风度端凝,出言谨慎,内介外和”。

然而谁又能知道,李霨之所以能做到“老成持重”,这与他能记得自己前世的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据古籍《三冈识略》中记载,李霨能忆前世,他记得自己的前生是一个读书人,博通经史,可惜历次参加科举都没有考中。

一天读书人得了病,正在痛苦时,忽然觉的身体变轻了,病痛消失,能快步走路了。于是便起来,不知不觉走到了李家,進了李家也无人阻拦,進入内室见有一群妇女正在伺候一位待产的孕妇。

此时突然只觉的有人推了他一把,登时跌入孕妇腹中,昏昏沉沉了片刻之后,再看自己竟然已经变成了一个婴儿,躺在小床上。

当时外面正在下大雪,刚刚生完小孩的母亲,问室外的情况,刚刚出生的李霨,就开口回答说道:“正在下雪。”

家里人顿时大为惊讶,有的没有什么见识的人,竟然以为他是一个妖怪,准备淹死他。幸亏父李霨的父亲坚决不让,婴儿时的李霨才能活下来,但是经此一事后,李霨不敢再开口说话,众人都以为他是一个哑巴。

七岁时,有亲戚说:“这个小孩是个哑巴,养他有什么用呢?”

此时,李霨忽然笑着开口说话了,众人惊讶。李霨后来上学时,因为记的前世所学,所以被视为神童,李霨后来当了官后,亲自向人叙述了其前世今生的经历。

康熙即位后,李霨继续受到重用,改任弘文院大学士,继任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李霨因为记的前世毕生所学,再加上今生也十分好学,所以知识渊博,具有超常的文字水平,深受皇帝赏识。

当时李霨的文字水平,不仅远远超过满族高级官员,即使在汉族官员中也难有人望其项背。国家许多重要的文字任务,康熙皇帝都要靠李霨来完成。

比如康熙皇帝先后把校订大清律例,重修《太宗实录》的工作交给李霨,之后又让他充任《世祖实录》总裁。在这些书籍完成之后,康熙皇帝十分满意,不仅赐给他金银,鞍马,还两次晋加太子太傅,太子太师衔。

到后来,连康熙皇帝遣兵调将等机密诏书,也均口授由他起草,而且康熙皇帝每每有重大决策,一应军机,方略,谕旨,必找李霨商议。而李霨往往能拿出很有见地的意见,史书记载道:“凡朝廷大典礼,必以属公。出则扈从,入则侍讲幄。”

因为李霨带着前世的记忆,深信轮回转世的道理,所以非常耿直老成,洁身自好,从不利用自己与皇帝亲近的关系来谋私利。

与同僚有不同意见时,李霨都是静心听别人讲话,自己则认真思考,从不争吵。最后别人说完了,李霨才表示自己的意见,他不说则已,一说往往是“片言定是非”,大家心服口服。

因为李霨参与了很多机密诏书的起草,知道不少高层机密,所以也有一些官员想通过他打探高层的情况。

那时候,不少人巴结讨好李霨,与他拉近乎,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地。可李霨头脑非常清醒,不该告诉别人的就是不开口,史书记载道:“所治职务,出未尝告人,忠谨慎密,始终匪懈,有问者,辄默不应”。

正是由于李霨的巨大贡献,康熙皇帝十分感动,对他“眷遇甚厚”。李霨逝世后,康熙帝十分悲痛,命大学士明珠带人前去吊唁,并赐祭葬之大礼,规格很高。

之后,康熙皇帝又授其三子以教习知县,晋员外郎,又超擢其孙李敏启为太常寺少卿,以示优待之意。还指示有关方面让李霨“入祀乡贤”,并谥“文勤”,此号有“文”有“勤”,恰如其分,颇有深意。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大部分的人都不记得自己的前世,只有个别人才能记得自己的某一世。

因为人间界是一个迷的世界,在每一次转生前,都会有神负责把人那前世的记忆给封存起来。这就是传说中“一喝孟婆茶,生死两茫茫”,就是前世的记忆都不记得了。

否则,每一个人都能记得自己所有前世的话,人人都会有大智慧,人间界也许就将不会存在了,变成一个神的世界。

人间界是神为了将来宇宙根本的大法在人间界洪扬,法正乾坤时而创造出来,不存在了,可还不行。所以说,众神都在维护着人间界的法理,维持着一个充满苦难,有缺陷不完美,一个可以在迷中修炼的底层世界。

个别的人可以记得自己的前世,其实也都是神有意的安排,就是留下一段可以证实轮回是真实不虚的文化,起到一种启迪众生智慧的作用。

但是,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别人不知道,最后信不信,为善为恶,还是每一个生命的选择,所以说人间界众生,都还是依然在迷中。

通过佛法修炼,就可以打开生命中那尘封的记忆,明悟到生命的意义所在,这就是修炼人的大智慧,也是一种可以知道过去未来,明了生命宿命的神通,叫做佛法宿命神通。

更多精彩的故事,敬请期待下一章!

第十一章 蒙难在中原

在前面《黄州赤壁》那一章中说到历史上的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事,那么大家一定想知道苏东坡更多前世今生的故事。

正法弟子明远曾经遇到一位跟历史上的苏东坡有关联的同修,现在就把这个同修的转世轮回故事说出来,同时也是对这位坚定同修的怀念。

那是在2001年,明远在魔窟中见到一位同修,他就是历史上曾经的苏东坡,现在的正法弟子。

初次看见这位同修,感觉他的年纪很小,才十五、六岁的样子,灵秀俊美,一脸的机灵像。一问知道,他已经19岁了,真修大法已有5年,是当地的一个小负责人,因4次到邪恶聚集地去证实大法,被非法判刑4年。

因为这位同修的年龄最小,个头也比较单小,在魔窟中的同修都称他为:“小不点”。后来大家经常在一起交流,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小不点坚修大法,大法打开他那尘封的记忆,他就具备着一定的宿命神通,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小不点曾经给明远讲过,他在尘世轮回中的一些经历,其中有一世就曾经是大文豪苏东坡。

在四千多年前,小不点曾经转生成神州历史上的一位圣人——舜,又称虞舜。舜是大德之人,虽然他的父亲,后妈和弟弟,都对他百般刁难,甚至几次欲置他于死地,但舜依然对他们很好。

舜到哪里,他的德行都能感化当地的人,他所到之处,那里的人都会兴起礼让之风。人们都愿意到舜住的地方,来安家乐业,渐渐的人多起来了,一年就聚成村落,二年成城镇,三年就成为一个小城市。

小不点回忆起自己在那一世的情况,看到自己在耕地的时候,大象就会为他犁田,小鸟就会为他播种。鉴于舜的这种德行,当时的天子——尧,就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后来把帝位也传给了他。

舜即位后天下大治,四海宾服,在家庭中,舜与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也是非常的恩爱。后来舜死于九嶷山,娥皇和女英闻讯后,悲痛欲绝,一直哭了几天几夜,眼泪流干了,流出了血泪来,最后投湘江殉情而死。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上,竹子上便呈现出斑斑泪痕,后世的人们称之为“湘妃竹”。

在唐代中期,小不点转生成唐明皇,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辉煌的“开元盛世”。唐明皇的前期,政治清明,经济,文化和艺术达到空前繁荣,一时万国来朝,各国都派使者前来求学。

后来唐明皇用不正当的手段,娶到了儿媳妇杨贵妃,因此而失德,唐朝也从此走向了衰落,一蹶不起。

再后来,小不点转生成南唐李后主——李煜,李煜先后有两位皇后,是两姐妹,史称大周后和小周后。后来的人,也许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大周后和小周后的名字,和舜帝二妃的名字是一样,也叫娥皇和女英?

其实她们本来就是先前的娥皇和女英的轮回转世,为什么她们会姓周呢?小不点解释说道:“周,乃周而复始之意也。”

当时在魔窟中,还有一位同修,小不点一看见他,就非常的厌恶。后来小不点明白了自己厌恶这位同修的原因,原来那位同修就是历史上的宋太宗——赵匡义。

当初,李煜在投降宋朝后,赵匡义就多次强幸小周后,李煜当时作为亡国之君,是敢怒而不敢言。后来,李煜在写下了千古名篇《虞美人》后,就被赵匡义用毒酒毒死了。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李后主虽然是治国无能,但在文坛上却是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开宋词豪放派之先河,为以后宋词的辉煌,奠定了文化的基础。

等到小不点转生成苏东坡这一世的时候,他的艺术天赋在李隆基和李煜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都代表了宋代的最高成就,是神州文化史上少有的全才。

苏东坡在朝廷政事上和宰相王安石,因为政见不同,所以有时会戏弄王安石。王安石在所著的《字问》中对“笃”字的解释为:“以竹鞭马为笃”,理由是以竹鞭马,马就老实了,忠诚了,故而笃字从竹从马。

苏东坡当面就戏问王安石,说道:“若以竹鞭马为笃,不知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古时上面竹头,下面犬字通“笑”字)”

王安石当时是一时语塞,很是尴尬,结下了这一点的怨恨恶缘。当在魔窟中,小不点遇到了当年的“王安石”,还被“王安石”小小的报复了一下。

有一天,小不点和一位同修谈到女娲造人的故事,小不点就说道:“女娲的‘娲’字意思,就是一个女神用口对着三界内,吹了一口气,就造出了人。”

那位同修当时就把小不点一阵嘲笑,并接着讲了上面苏东坡曾经嘲笑王安石的故事。小不点后来才明白,原来这位同修就是当年的王安石,现在来回报自己当年嘲笑他的那一段恶缘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