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

第201章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第201章

小说: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凤桐约见大山,谈的竟然是希望他能投资房地产一事?

董洁吃惊之外,更多的是欢喜。她忍不住叫出来,“太好了!”

大山狐疑的重复道:“太好了?”

“我的意思是,我举双手双脚赞同这件事——呃,哥,你的想法呢?”她极力抑止,眉目间仍然盈满喜气。

董洁曾经在北京生活多年,知道房子向来是困扰来京发展的年轻人的最大问题,房价的飞速上涨,使得工薪阶层没办法承受,然而又必须要买。她亲身经历过一事:签买房协议时,房价只是七千元,仅仅两年时间,这房价就翻了一翻。

哥哥被人称为中国首富,的确,先期开放的中国,国人对时装的需求最多也最大,他们因此从中获益匪浅。但,如果仅仅满足于这个行业,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财富上超过他。十余年后,排行榜上的豪富,大多数靠的都是房地产开发致富。

钱挣多少才叫多?哥哥或许并不介意有多少人超过他,风水轮流转,长江后浪推前浪,没有人能永远站在巅峰。但是,童年贫苦的生活留下的印记太深,又做了十多年的生意,董洁明白大山事业心很强。服装行业的春天即将过去,以后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是时候向别的渠道发展了。

房地产呢,虽然她没有从业经历,不像时装设计是她本职工作,了解颇深。不过入行并不需要本人具备多强的专业知识,况且,拜那个房地产最火的年代所赐,通过电视上的一些财富故事和人物专访,她大概知道北京、包括上海、广东等地一些非常有名的建筑。

这些盛名在外的建筑坐落的大体位置和让人津津乐道的模式也知道一些,这就是她足以仰仗地最大优势。而且现在他们再不是十多年开始艰难创业时、那对一无所有的小孩子。现如今,资金、人脉、关系、名气、眼光他们一样不缺,加上她领先的信息优势,一定可以成功,而且一定可以取得比后来那些房地产名家更大的成功!

一边胡思乱想——其实也谈不上胡思乱想。只是想的比较多比较散比较兴奋些——董洁一边仔细听大山讲话。

“我记得,很久很久以前。你跟我说:想挣钱,就得做生意,而做生意,不外乎衣、食、住、行——”

他还是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地孩童时,成为有钱人是他最大的梦想。有了钱就能够填饱肚皮不挨饿。有了钱就可以给年老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瞧病,有钱了还可以出去找妈妈。于是大山就连做梦都想着挣钱,挣很多很多的钱,怎么花都花不完。下地、采药、看护小妹的大山没有时间和村里同龄的孩子玩在一起。年幼的小妹是他唯一可以谈心的对象。到今天大山还能清楚记得。当他大声跟奶奶宣布这个理想时,奶奶她笑呵呵的摸着他的头、或者拍拍他的手点头“嗯哪,我们家大山长大了啊,一定是个能干的孩子,会挣很多钱。”笑容尽管慈祥,但更多的只是一种单纯的附和,像所有疼爱孩子的长辈一样。而那个托着腮认真听他述说梦想的小小女孩。却对他充满十足的信心。并且认真与他筹划该怎么样赚钱。

将相本无种,她说。从古至今许多有钱人都是白手起家,别人能行,他们也一定能行。她说,衣食住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老话讲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中大多数行业都是据此衍生而出,有无本钱、本大本小都可以就此入手……

现在想来,他的小妹,的确是从小就有太多与众不同地地方,单是这份见识,大山就一直觉得疑惑。是,她身体不好,并且在没学会讲话和走路的时候就表示出了对书本的浓厚兴趣,他每每下地做活回来,就看到小小的人捧着书本认真的翻来翻去,拿着树枝在门口的泥地上划来划去。村里人都说,这女娃竟像是天上掉下的仙童,她要是能长大,深山里那可就飞出一只金凤凰来了——但这样的孩子最难养,聪明到老天爷都嫉妒,所以给了她一个常常生病的身体,很容易夭折……

“哥?”董洁碰碰他,“怎么没下文了?”

大山回过神。当年的小小女童如今长成大姑娘了,并且真的成为深山里飞出的金凤凰,其间几次险死活生,到底摆脱了早夭的命运。

他有些感慨,忽然改变了想法,“小洁,现在公司的事已经很多了,我每天都要忙着处理,很少有时间陪你。这要是做投资房地产,以后不得更忙?要不然——”

董洁打断他,“哥,你不会是跟我说,你不打算做房地产开发吧?”

大山犹豫了下,他当然想做,这个行业大有可为。可如果因此要像螺陀一样整天忙个不停,疏于照顾她,两下里比较,他宁愿放弃!生命中总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有钱人的梦想他已实现,剩下的那个好好照顾她的心愿,需要他用一生的时间去实现。

“哥,我知道你是为了我,怕以后忙的没时间陪我。”董洁把头靠过去,轻声叹息道:“有时候我都不敢相信,我的运气会这么好,有事业、有钱、有房子,还有你无微不至的爱护。我常常担心,害怕这只是一场梦,梦里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公主,我怕有人会突然把我推醒,告诉我说这只是一场梦,一场做了很长时间的梦——”就像那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到底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因为太过完美,所以会有这种担忧,会很怕自己在空难中因故成为植物人,然后开始做一个长长的梦。拥有了,然后失去,这种巨大的落差,绝对超过她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外!

“傻瓜!”大山的声音放软,他的视线从桌上的粥碗和点心盘掠过,偏头用脸蹭蹭她的头顶。

“你的运气哪里好了?我偏觉得老天爷从没有厚待你。钱、房子和事业,是我们一点一滴用双手努力打拼出来的,可不是白手捡的现成东西。你从小身体就不好,动不动就生病,拿苦药当饭吃的日子都不记得了?”更何况,她还是罕见的熊猫血型,他一直忧心,恐她意外受伤,还有,将来若做母亲,十月怀胎和生产的苦楚,将给她身体带来极大的负担,而于乐江的表姐生产时险况,也大山忧心的原因,怕历史重演。

大山挥去脑中瞬间闪过的纷杂思绪,低头笑着道:“要说我对你好,这还不是应该的?你可是奶奶从小给我定下来的媳妇,是要在一起过日子的人,一辈子,时间那么长,不好好照顾哪行。你瞅瞅桌上的碗盘,现在可是你照顾我的时候更多些。”

“我长大了嘛。再说,别人眼里,你可是能干的大男人,无所不能似的,公司上下多少人要靠你吃饭,你又不是不会累的铁人,也不过是肉体凡胎的凡人一个,我不为你多想着点,你岂不是活的看似风光、实际上——”

董洁微微摇头,然后伸手刮刮他的鼻梁骨,笑道:“一些小恩小惠就把你收买啦?哥你的要求可真低呀,呵呵,做点吃的就可以得到你的感恩,这笔生意最合算!”

大山轻声笑骂道:“奸商!”

董洁坐起身,拍手笑道:“我是奸商,无奸不商嘛,这说明我是个成功的商人,哥呀,谢谢你的肯定啦!”

随即她笑容一收,正色道:“哥,我们既然是商人,有钱不赚这可不对,房地产开发里面商机无限,如果是没有兴趣也便罢了,如果是因为我——我可不许你白白放过。机会多难得呀,张大哥既然开了口,以后这方面一些事情做起来就方便多了,是不是?”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国有资源,要在城市中拿到地皮搞开发、尤其是北京这样的地界,同政府打交道在所难免,其中牵涉的种种比做服装生意要复杂的多,朝中有人好办事,在政府里有关系当然重要。大山点头,道:“张大哥跟我详细说了些情况,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市内新兴建筑要受到制约。因此制定了很多细致的市政规划条令,比如某些主要干道旁楼高不能超过路宽的几分之几,整个城市建筑以灰色调为主,等等。”

想到这些年的城市印象,以及刚刚坐车观察的情况,他皱眉道:“政府的明例和暗示会使房地产商一夜之间一窝蜂造出大批风格重复、七拼八凑的建筑;大型商业建筑彼此分散,不成气候。张大哥也是有这个顾虑,所以希望我能进入这个行业,趁着现在时间还算早,看是不是能——”他停下来,做了个手势,“做点什么,让城市的未来更美观。”

“哥,你有信心吗?这可不是做衣服,一件衣服做的漂亮很容易,它小,城市可不一样。”

大山扬眉道:“那就做做看好了!”

他,想给未来的北京画眼睛鼻子嘴——给北京一个中心!

第二百九十章 … 城市

1950年2月,在一份题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域位置的建议》的报告中,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写道:“(北京旧城)实际上已是博物院,公园、庆典中心、更不该把它改变为繁杂密集的外国街型的区域。静穆庄严的文物风景,不应被重要的忙碌的工作机关所围绕,被各种川流不息的车辆所侵扰,是很明显的道理。”但是他最终没能保住北京旧城的肃穆祥宁,千奇百怪的“中国仿古建筑”罗列在他心爱的长安街旁。

几十年过去,北京城的规模不断向外扩张,商业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改变了北京城的中心,天安门广场不再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中心了。计划经济下的城市规划已经不合时宜,至少,对生活区、工作区、商业区的划分不再合理。

房地产开发正经历一场变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改革开放使人们的收入大幅提升,富裕后的国民对住房有了更高也更迫切的要求。张凤桐敏感的认识到:未来的几年内,北京城的规模将超过梁思成最可怕的想象,商业区、工作区正在取代昔日的政治中心,成为人们日常关注的对象。

“我小时候的北京给我特别美好的记忆,没有车的街道,人和人生活的接近,不知道什么叫危险、危机、压力,我再也想象不出什么样的社会状态能让我经历这样的生活。我不知道是否因为当时年纪小的缘故。”

张凤桐这样给大山讲。

历史向前发展,北京城旧貌换了新颜。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前人的建筑观念,都已经成为过去。

张凤桐没有能力改变社会经济环境,在面对城市的时候,任何整体规划和描述都显得力不从心。但同时他又希望能把北京城建设的更好,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做为北京市副市长,分管这块工作而带来的责任感,单单从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角度。他也希望北京地明天更美好。

大山背负他的这份期望,仔细调查并了解实际的相关情况后,感觉并不轻松。

老实说,如果单纯从一个商人求财的角度就没有那么多顾虑,找个合适的地角开工,只要楼盘峻工,就一定不愁卖,而且回报相当可观。只是这般东一块西一块。其结果必然有违张凤桐找他的初衷,并且楼盘的高度、外观、配套设施等必然谈不上有整体规划一说。

一个城市,不像一支军队,不管有多少人,分布在多么大的范围里,命令一旦下达,就可以被一丝不苛地执行到位;也不像一个公司,最高管理者发话,所有的政策都可以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大山最大的为难,就是这房地产开发。没有也绝对不会有龚断可言。北京这湾水深且浑,官多官大,其中派系林立,日后有人想参与进来,尽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手段。开发权拿到手,各自有各自的想法。人家当然不会配合你的想法来。

了解的越多,想的越多,大山越觉得棘手。

董洁就没有这份顾虑。“哥,别想那么多。咱们首先是爱国和遵记守法的好公民。其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也尽量做到了帮助别人、回报社会,这已经够啦。我们是商人,商人求利。那些忧国忧民地问题且不去管他,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是这个理,我也知道。”

大山仍然皱眉,“我只是在想,我们自己在做事前,能多从大局想一想总是好的。”有些人就是太缺乏大局观。有了好处理所当然是个人的努力。最不济也归结于运气,有了苦处便都是政府的错。于是怨声载道的埋怨这个那个,惟独撇清自己。

大山从来没有兴起从政的念想。中国人多,人心散地方也大,所谓政府,说白了不过是一些人集中起来处理国家地大小事,这些人没做好,另换一些人,也未必就会做的更好。至于当政的人怎么做老百姓才会更满意,这个问题自从八九事件后,他也不再去想了,所有的政治热情已经全部泯灭在那场风波里。

大山能做地,只是严格些要求自己,做多做少,总是心意,不会强求。再怎么说,从商多年,多方正的性子也便磨的圆滑多了,尤其是纷扰繁复地场面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