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

第165章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第165章

小说: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险多大,利润就有多大!

投入越多。回报就越丰厚!

东方元素公司财物部门的人员最高兴。也最忙碌。

他们运指如飞,加班加点。与国内各服装公司、各大纺织厂进行财务核算,与国外销售公司进行现金结算与转帐。支出去一笔笔开销,源源不断收进更多的营利……

七月,炎炎夏日,暑气逼人。

罗士森已经带着罗伟罗兰回了美国。

不久前,韩父韩母终于办妥了出国探亲的手续,坐上了飞往国外的班机,小小的唐峰,也随外公外婆一道飞去了海的那一边。

经过一轮忙碌,真丝服装的业务走入正轨。国外业务由销售公司负责,国内下单跟单采购面料跑海关装箱出口,诸多事务也各有专门人负责,大山和董洁终于清闲了一些。

董洁最近迷上了盆景。

从前在植物园和朋友家里看过盆景,一直很感兴趣。

小小方寸之间,布置的有花有树有草有水有鱼有山……这是一种情趣。

如今她来做,却是尽情发挥自己地创新力。

单独订购了一些花盆,也从古董市场淘来了几个半新不旧,瞧上去很有视觉效果的陶瓷盆底。

大山一向不反对她与植物打交道。董洁在偏院里摆弄,只说有了结果再请他看,这之前却要保密。

呵呵,像个小孩子,非要弄出个模样来,才会向大人和伙伴献宝等着夸奖。

他要忙公司的事,还要上学,六七月有各种考试要应付,功课比较忙。

天气热了,董洁夜里睡的迟。

兄妹俩就在灯下做事,各忙各的。一个看书备考,或者处理一些公司文件;一个画设计图,或者用笔勾勒盆景的效果图。

大山有时候从安静中抬起头,看她或是含笑刷刷下笔,或是皱眉凝神细思,而屋里燃着夏日驱蚊用的香草,空气中游动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总是忍不住想要微笑。

傍晚的时候,偶尔会落一场阵雨。

水滴敲打着廊下的石板地,发出滴滴答答地脆响,纱穿透过来阵阵清凉,驱走暑气。

董洁会邀请大山,两人打着伞去琴室。

她回国后,仍旧恢复了学琴。教她琴艺的老师,一周来两次,每次两个小时。

董洁学会了数首古曲,常常练习,琴艺大有长进。

大山是外行,除了觉得她弹的更流利些,姿势更优雅外,也听不出与从前相比,曲调细微处的变化。

然而悠悠的琴声,和着屋外地雨声,听入耳里,仿佛有种直击人心地力量,总让他着迷般的想一听再听。

弹琴地董洁,总会披散下一头长发,面上多了一股悠远,仿佛心神随着曲调,一起游离在尘世之外………他喜欢这种娴静的优雅淡然。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无论她的哪一面,都对他有种深深的吸引力。

大夏天的,夜里精神了,早晨就起得迟。

大山起身上学的时候,董洁常常犹自沉浸在香甜的睡梦里。

大山只知道她起床后,有时会让刘大同载着她出门。

他私下里问过刘大同,多半去的是植物园和园艺公司。于是只叮嘱她小心中暑,不去干涉。

数日后,董洁兴冲冲拽了他去欣赏自己的大做。

偏院里一字摆开数个盆景,很漂亮!

小小的草地,小小的沙滩,小小的花和鱼……

皇家园林的气派、苏州园林的精致、欧洲风情的华丽、热带雨林的大气……像是把天南海北,整个大自然浓缩在了小小的庭院中。

有一种草吧,还是树?更像是两者的结合体。叫不出名字来,估且算它是微观世界里的树,也不知她怎么摆弄的,最后在迷你的假山上长的挺精神。水边,也有一般小船,除了没有乘客,该有的都有了,是一艘很漂亮的仿古客船,雕工甚为让人惊叹。

“我专门买了换水的设备,水是每天要换的,否则会有蚊虫在里面下卵。大山的反应很让她满意。

“这样的盆景,摆出去卖,一定价值不菲吧?”

董洁撇撇嘴:“这些出自我的手,我的设计,这个附加值怎么算?”

“呵呵。说笑了,当然不会真的出去卖,只是大家都很喜欢呐。爷爷首先就拗走了两盆,拍下照片,寄给沈阳的两位老人,老人们都很感兴趣,特别是丁爷爷,一天三遍电话追着打,说什么都要给他留下哪盆哪盆。”

这人退休了,好摆弄花花草草,董洁此举,可是对了老人的心思。

第二百三十六章 … 货比货

七月中旬,学校开始放假。

院子里的葡萄爬上竹架,垂下一串串绿翡翠一样的果实,大片的叶子密密重叠,阳光轻易照不下来,营造出一方荫凉。

树下摆一张躺椅,午后躺上去,睡个长长的午觉,倒也惬意。唯一的不足,却是没有风,空间也不够空阔,经历过农场的开阔视野,这种感觉一时间格外深刻。

风扇吹出来的都是热风,闷闷的让人觉得憋气。

哥哥有更多的时间留在家里,本来是件好事,就因为气温太高,为了舒爽,必须保持距离,董洁无端更添郁闷。

大山逐一为有水的盆景,抽走陈水,换上洁净的清水。

迷你假山上浸水的部分,已经生了绿意,应该是一种绿色的苔鲜吧?或者是某种真菌?多了绿意,好似多了一股生气,反正对人体无害,也不需要去管它。

放下取水工具,回头打量,歪在躺椅上的小妹,头一点一点的,随时都能睡过去的样子。

哎!

大山在心里沉沉叹出口气。

天热,她不想动,这两天连摆弄盆景的兴趣也少了,又没有胃口吃饭,倒是睡觉的时间变长了。

白天陆陆续续睡的一阵一阵,晚上就睡不着,如此黑白颠倒的过活,眼瞅着人又清减了许多。虽然她自己说这叫做“苦夏”,就像候鸟到了时间一定要南飞一样,每年到这个时候,雷打不动要来上这么一回,可他仍然做不到习以为常和熟视无睹。

也许,他们该找个山青水秀的地方避暑?

大山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半晌自己摇摇头,否决了。

事情太多。走不开。

今年暑假。丁睿不用下部队,终于可以过一个完整的长假。

他在电话里答应,回家住几天后,就和丁老爷子、陈老爷子来北京。

两位老人家进京,一来与他们相聚、看望这边的老战友。二来也是对盆景非常有兴趣,打算亲自过来讨教一番。

“哥?”

董洁睁开眼睛,掩嘴打个呵欠,略振奋了下精神。问他:“什么时候了?张牧大哥怎么还没到?”

真丝衬衫在国外热销。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有精明的厂家从中看到商机,有意与他们合作,投资做丝绸业的纺织印染厂。

丝绸地终端产品,除了服装,还有家纺市场。而中国是众所周知地丝绸大国,与其进口蚕茧和生丝,在国外进一步深加工,不若就在产地投资建厂,省去一部分中间环节。人工方面也更合算。

他们考查过中国的市场,认为东方元素服装公司有足够的关系和实力,并且生产出来的面料,能自主消化相当大一部分,正是最佳的合作对象。

这个提议得到大山地首肯。

公司以张昊为代表的筹划部。先行一步前往杭州和苏州。和当地政府洽谈投资意向。

有了国外厂家参与,资金和技术都有保障。经过商量。双方准备共同出资,在苏州和杭州各建一个大型纺织印染厂,专门生产各种丝绸面料。

面料问题,对有志于把品牌面向国际做大做强的服装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大山和董洁需要直观了解,目前国内的工艺水平,与国外先进工艺水平地真实差距。

董洁于是提议,分别订做两块丝绸方巾。

一块是在杭州地一家国营工厂,按照中国工序加工。一块派专人去意大利,按照意大利工序加工的同样质地的方巾。

张牧来电话,他已经拿到这两块样品,正专程给他们送来。

“你也没睡多大一会

大山看看表,“应该快到了。别睡了,再睡就黑白颠倒了。洗把脸清醒一下,肚子饿不饿?厨房有西瓜和桃。”

是,不能再睡了。最近她每天用在睡眠上的时间,加到一起平均超过了十二个小时。这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

石凳上是一盆早已接好的清水,旁边放了一块雪白的毛巾。

虽然没有在阳光下暴晒,手伸进去,仍然感觉水是温的,天真的太热了。

董洁拿到水龙头边倒掉,重新接了多半盆水。面孔埋进水里,感受那股直沁肺腑的清凉,好一会儿,才舒适地轻叹一声,用毛巾擦干。这工夫,大山端了一个托盘过来,放到石桌上。

一盘是红艳艳沙瓤的西瓜,一料料黑籽嵌在上面,诱人食欲。一盘是洗净的桃,散发出一种桃子特有的清甜气息。

“哥,我不饿!”

“不是睡了一觉?口不渴吗?这西瓜我提前放到冰箱里了,吃一块,既解渴又解暑。这又不当饭。”

一瓣西瓜没有啃完,前院传来动静。

董洁笑道:“肯定是张大哥来了!”

不多时,田志祥和张牧走了进来。

张牧刚从杭州坐火车赶过来,眉梢眼角,隐隐带一点旅途的疲惫,田志祥开车去火车站接地人。

打过招呼,两个人先凑到水龙头旁用清水抹了两把脸,洗去额角地汗迹。

大山招呼两人吃水果。清凉凉的多汁西瓜,吃进肚里最是舒服。田志祥拿了一块,知道他们要谈正事,先离开了。大山不忘告诉他冰箱里还有,让他自取。吃地方面,他从来都是一视同仁,从不小气计较。

张牧一连吃了两块瓜,重新打水洗净手。

“张昊让我转告你们,建厂的事情,已经和政府相关领导商谈的差不多了。厂房用地批了下来。政府方面答应会配合我们。尽快让厂房落成投产。这次要投资的是大型工厂,每年都要从当地征收大量蚕茧,肯定会拉动当地经济增长,他们很支持。”

即将上马的中外合资企业,是国内服装业首屈一指的龙头企业。与意大利知名纺织厂地合作。双方明确表示,要建造现代化新工厂。

初步计划从国外引进自动缫丝机、无梭织机,完全摒弃现在大多数厂家地落后设备。在生产加工技术上,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印染后整理生产线。

印染后整理技术相对落后。一直是制约中国丝绸业最终端产品发展的最大瓶颈。

目前中国丝绸印染后整理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与意大利等先进国家,而且能加工高档产品的印染后整理生产线,也仅占总生产线的不足百分之十,这严重制约了丝绸最终产品附加值地提高。

DJNO。1做的是国际品牌,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国内目前能满足他们面料质量要求的厂家不多,长此以往,势必要影响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合资工厂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山自然很重视,若不是张昊他们更擅长于政府部门打交道,他就要自己跑一赶苏杭。亲自洽谈投资事宜。

“那两块方巾带来了吗?”

董洁更关心这个问题。

“带来了。”

张牧从随身地手提包里,取出两个独立包装地塑料袋。

他低声道:“我用精确的仪器称过,这两块方巾,大小和重量完全一样,颜色也相同。但是——”

但是。外观上却又有着极明显的差别。

一块僵硬、缺乏光泽。一块却色彩柔美。发出淡淡的光泽,并有着奶油般的质地。两者的差别显而易见。

“差别这么大?”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大山很吃惊。

他翻来覆去的对比。如果单看国内工序加工的方巾,其实质量挺让人满意的。只是与人家地一比较,就让人不由的想泄气。

董洁早有心理准备,也不觉得有多失望。

国外的纺织业,经过上百年的机械化生产,工艺不断改进,早已经把固步自封的国内工艺远远落在身后。

记得从前看过一个电视剧,故事讲地是清朝末年,一位外国商人,拿了一块他们生产地丝绸方巾,向中国人发起挑战。他说:中国虽然从事丝绸产业有上千年的历史,虽然有大量从事丝绸制造地艺人,可是没有人,没有人可以做出比他手里这块方巾更薄的丝绸制品。中国的手工业已经落后了,机械化发展才是主流,是更优秀的!

国内丝绸业的有识之士不服气,他们发动了无数人,走访了许多优秀的老艺人,最后做出一块相同大小、薄如蝉翼的方巾,很自信的回应对方的挑战。两块方巾一起从城楼上松手,任它们自由飘落,国内的方巾以些微差距,先行落地,中国输了。

“哥,像意大利这种工艺,国内一些老艺人也做得出来。”

呃,就是不能进行批量化生产。丝绸是有语言的,懂得丝绸的语言,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一些有祖传手艺、从业近一辈子的老艺人,他们对丝绸的了解,可以达到一个相当深的高度。

他们可以用最原始而简单的生产工具,做出精美到让人赞叹的产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