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

第112章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第112章

小说: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有过一次经验,再参加巴黎时装周。就不会像第一次一般患得患失,到现在为止,董洁甚至连成衣都没有正式做出来。她有考虑是不是请这边的工作室帮着做?面料都已经采购齐全,带了成衣回国更方便。

最后还是放弃了。毕竟员工都是新面孔,保密工作很难做到周全,万一发生新款设计泄露,得不偿失。而国内公司已经有了一个熟练的成衣制做班底,着意监督些,做工一点都不逊色国外的熟练师傅。

大山托房地产找铺面时,顺便也跟他们短租了一套市内地公寓住。

“现在名气有了,又是冲着开店来的,住小酒店有些小里小气,会被人瞧不起,背地里指指点点平白弱了自己的士气。住大酒店,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一天地消费又不是小数目,咱们眼下家底不能与人家的财大气粗比。差不多还要在这里呆上半月二十天,一套公寓虽然不会省下许多钱,可是空间大,住着也方便。”

董洁最喜欢的,是厨房有一整套厨具,可以自己动手做些东西吃。

来美国后,吃地不是西餐就是快餐,顿顿在外面吃,常常吃不到可口地东西。所以想吃自己做地饭了,特别特别的想,口腹之欲未得到满足,那种渴望横在心底,分量却也十足。

董洁采购简单地食材,做了蛋炒饭和菠菜蛋花汤。蛋炒饭最简单,人人会做,做的好不好吃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有时候,越是简单的饭,越考验手艺。

甜玉米粒,青椒胡萝卜火腿切粒,虾仁稍渍一下,两个鸡蛋先摊成蛋饼然后切粒。

把虾仁炒红了盛出来,净锅子,油热后放玉米粒翻炒几下,放白糖,然后是青椒胡萝卜和火腿丁再稍微放点盐,中小火炒米饭,差不多的时候放进蛋丁和虾仁。可惜没有买到新鲜菠箩,如果食材足的话,彩椒营养最好,可以用彩椒切丁,她平时不喜欢吃彩椒,但这样做就会吃很多,还有,炒的时候掌握好火候,不要把食材炒老,那样会不漂亮,营养也会流失。

完了找个漂亮的盘子盛出来,单单是外表就很勾人食欲,旁边配一碗菜蛋花汤,大山吃的那叫一个香。

董洁支着手看他吃,“这几天哥哥的胃口也被外面的饭菜破坏了吧?趁着有厨房,明天早上不吃面包配牛奶,我给你捏馄钝吃。”

“太麻烦了吧?我可不想你太辛苦。”

“不会啊,我会做容易上手又省时间的东西来吃……”

其实真实的感情都是平淡而温馨的,想起他来会觉得很温暖,会觉得有依靠,不孤单。有这么一个人,让你心甘情愿为他洗手做羹汤,那种感觉,很幸福。

在纽约的日子,董洁也会亲近国内的留学生和海外华人的群体。因为时间总是不够,没有认识到可以深交的人。大山却是聘了两个华人学生到店里做工,美国这边一份工一个星期也没有很多个小时,不会耽误他们的学习。

“来自中国的天才时装大师,近日来到纽约。据悉,这位年仅十一岁的设计师,此次应邀为数位好莱坞女星做个人服装设计,并且打算在纽约开办他们在中国之外的第一家时装店……她已经做成两件礼服,一件刚刚上了时尚杂志的封面,好评如潮……她对色彩的把握、面料质地与裁剪的结合,都有着非常精确又独到的见解……”

传媒的追捧,除了造就更多时尚界人士对董洁的关注力度,另一个后果,就是纽约华人华侨组织,专门向兄妹俩个发出郑重的宴会邀请。

“男餐女织”,制衣业与中餐业是美国华人的两大支柱产业。单单是纽约这边,就有几百家华人制衣厂。

华人在海外,一直有成立各种社团的习惯,像同乡会、联席会……其中,因为制衣厂多,就有一个专门的制衣商会。

同在海外创业,同为炎皇子孙,亲切感总是有的,大山与董洁两个应邀前往。

宴会气氛很融洽。纽约的华人制衣厂虽然多,能做大的却是一个都没有。做高端品牌,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心愿,可惜,这首先就要求企业必须要有非常出色或者名气很大的设计师,单单这一项的开销,就不是他们能承受得了,何况,扩大品牌的影响力还需要更多的后期资金投入。所以一直以来,他们不得不像餐饮业一样,走低端路线,甚至仅仅依靠接单做加工生存。

没有人比他们,更为中国出了一位世界级时装大师觉得骄傲和自豪的了。国内暂时并不了解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可他们知道。今天,有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不但挑战高端品牌,而且一举向国际顶极大牌冲击,重新燃起了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人过中年的蔡镇东会长用有些生涩的中国话,表达了在场华人的激动。

大山另有一桩心事,寻了合适的机会,问道:“蔡会长,您在美国经商多年,商场上的华人朋友也多。有没有听说过一位叫罗士森的中国商人?嗯,今年六十多岁,大约是四九年左右来的美国,您听说过吗?”

罗十森是外婆哥哥的名字。据外婆讲,辙离大陆前,哥哥已经开始接手家里的生意。大山想,这么多年过去了,外婆的父母在世的希望不大,如果外婆的哥哥来美国以后继续经商,那么,总会有同样经商的华人听说过他的名字吧?

“四九年?距离现在差不多四十年了。那个时候,蒋介石去了台湾,中国刚刚成立新政府,来美国的中国人很多。罗士森?”蔡镇东皱眉,想了又想,最后摇头道:“没有印象。美国这么大,中国人到了这边,常常会分散开,纽约也不是华人最多的城市。许多中国人来到美国,往往会换个新名字,原本的名字只在很小的圈子里流传。”

“这样啊。”大山有些失望。他真的想为外婆找到亲人,长辈们年纪都大了,又分开了几十年,暮年天伦相聚,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蔡镇东留意到他的黯然,“这个人是你的亲人吗?能不能把他的情况说得再详细些,我托几个老朋友,在华人的圈子里帮你问问……”

第一百六十五章 … 好消息和坏消息

外婆的亲人,直到大山离开美国,都没有得到有用的消息。因为时间的关系,兄妹俩个不得不带着遗憾,踏上回国的飞机。

最后停留的日子里,董洁详细给马丁解释了自己已经完成的设计稿,在实际打版订制时应该注意的细节。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日子,只能靠电话等通讯手段联系沟通,哎,这个时候她就会格外想念电脑信息时代即时沟通的便利。

七月里的第二天,他们回到了北京。

已经错过了宝宝的满月礼。唐家的长子嫡孙,咳咳,也是唯一的宝贝孙子,唐老爷子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名字:唐枫。小名取谐音字唤做小峰,正好与哥哥的名字大山一呼一应。

对这个小弟弟,大山有着血缘天性上的怜惜。在美国就惦记着这事,给他买了许多国内还没得卖的精美玩具,尽管他离能玩玩具还有相当长的日子。

“想想,真的很奇妙,小峰是我们的弟弟,做为哥哥和姐姐的我们俩个,小的时候和他一比,差别可就太大了,就像是新旧社会两重天。人和人真是不能比呀!”

这声感叹,却让董洁想起了后来曾经风行一时的关于七十后和八十后的讨论。她和大山俩个是典型的七十后,生长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到目前为止,都非常传统。西方的思想冲击,因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力到底有限,纵使今后他们走过再多的地方,接触更多的思想和文化洗礼,始终有一种思维不会变。而这个小弟弟,生在八八年,真正是从小就泡在蜜罐里。

“我们小时候吃了很多苦,可是,那个时候出门就有青山和绿水,玩耍的空间非常大。我们可以爬山跃岭的疯跑。雨后的时候去树林里采,秋天就进山里采野果,可以去小溪里戏水捉鱼,赤足踩着青草捉蚂蚱和蜻蜒,可以玩累了就地一躺看着头顶的艳阳天晒太阳……”

回想从前,董洁忍不住细数一些曾经感动过她的点滴,最后总结道:“瞧,我们也有很幸福的时候。对不对?这些小峰永远没有机会尝试,将来有时间你把这些当床边故事讲给他听,说不定他还要反过来羡慕我们呢。”

“呵呵,有道理。”

大山把笑嘻嘻地小弟弟抱在怀里。轻轻的摇啊摇。满月后的婴儿,软软小小的,透着一股甜甜的奶香味儿。是个脾气很好的小伙子,醒着的时候。黑黝黝两只大眼睛滴溜溜转动。“小峰真乖,快长大吧,长大了哥哥陪你玩,给你讲故事听。姐姐说你会羡慕哥哥小时候的生活,是不是真地呀?”

韩盼端过来两盘水果,脸上挂着开心的笑。看着兄弟俩个和睦相处。

“大山。你们刚从国外回来。这几天就留在外婆这边住,好不好?美国的饭菜哪里有家里的合口。你和小洁俩个可都瘦了,妈妈给你们做好吃地好好补补。”

董洁一手拿了一个桃子,递了一个给大山,自己拿了一个咬着吃。吃的眉开眼笑,是血桃呢。

血桃个子不是很大,咬开,里面是血一样的深红,汁液的颜色是很漂亮地鲜红色,吃进嘴里,浓浓的甜味恰到好处裹着一点酸,特别好吃。前两年都没有吃到,应该不是北京本地产的吧?从前她的家乡盛产这种桃,后来慢慢绝迹了,再也吃不到了。

许多好吃地水果就这样越来越少,传统的种类虽然好吃,因为产量不高,就会被追求产量的果农逐渐淘汰掉。重新回到八十年代,可以吃到从前喜欢吃地水果,也是董洁非常得意地一件事。

桃子养人,看到董洁大口吃地开心,大山也不去管她,自己抬头跟母亲说话,“妈,在外边这些日子,我和小洁最想念的就是妈妈和外婆烧地饭菜,国外的中餐,根本就没法比。可是,你也知道,我就要考试了,这些日子落下了很多功课,现在得抓紧时间补课。面料都买回来了,小洁她也得准备下半年时装周的衣服。我也想什么都不做,舒舒服服的赖在外婆这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生活,享受妈妈的关爱呀。可惜,我跟小洁现在还真是只能流着口水想想,实际上却做不到。”

韩盼脸上浮现出浓浓的失望之情,她半是埋怨半是心疼的摸摸儿子的脸,“你们俩个孩子都是有本事的,妈妈也不懂那些,就知道你们生意做的很大,都做到国外去了。可是,已经很成功了,房子车子都有了,就不能偶尔放松一些?瞧你们俩个,不是法国就是美国,在国内的日子,还要去上海啊广东啊东奔西跑的做事。钱是挣不完的,妈妈就希望你不要这么累,大山,你管着公司,还要上学,身体吃不消怎么办?”

“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妈妈不用为我们操心。小峰还小,他才是大家最该关心的那个,哥哥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是不是,小峰?”

大山抱起小婴儿逗弄几下,看他嘴巴咂吧着,头微微转动,“妈,小峰饿了。”

他把孩子抱给韩盼,“妈妈一会儿帮我们跟长辈们好好解释一下,不是我们不想住这边,真的是没有时间。”

看见韩盼要给孩子喂奶,董洁很有眼色的站起身。长辈们都在客厅里,她和大山是进来看孩子的,这时候也该出去了。出去前,除了嘴里刚啃了一半的桃,董洁又多拿了一个放手里握着。

大山却从她那里要过来,自己咬了一口。董洁奇怪道:“盘子里还有啊,干嘛抢我的?”

“我知道啊,”大山开了门,一边走一边吃,“我这是告诉你,不可以再吃桃子了。好吃也不能一下子吃太多,肚子饱了,一会儿就该吃不下午饭了。”

回头见她脸上闷闷的,心中一软,“这么喜欢吃这种桃子?哪,回家的时候,我跟外婆要来打包,回家你慢慢吃。顺便问一下外婆在哪里买的,咱们多买一些放着吃,好不好?”

外婆和唐奶奶在厨房里准备午饭,煎炒炸煮炖,唐援朝跟着忙前忙后打下手,浓浓的肉香在屋子里弥漫。唐春燕单位有事,中午过不来,所以客厅里,只有外公和唐老爷子在,两个人也没有像往常一样摆开棋盘厮杀。

“过来,跟爷爷说说美国的情况,上次打电话,不是说美国华人的那什么组织,噢,对了,华人商会宴请你和小洁俩个?”

唐老爷子招手,让他们坐到身边讲话,“这几年许多人削尖了脑袋往美国挤,爷爷和外公不能出去看看那美国到底有啥好的,你这次去了不少日子,也接触了一些华人华侨,你来给爷爷讲讲这事。”

这几年,美苏争霸,在航天和经济领域展开你来我往的较量,尤其是美国,历来奉行的就是霸权主义作风,肆无忌惮以各种各样的手段和名义干扰别国内政,中国明里暗里也吃了不少亏。身为军队高级将领的唐老爷子对美国可没有一点好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