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水煮清王朝 >

第79章

水煮清王朝-第79章

小说: 水煮清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明清以来长达三个世纪的商业革命中,中国经济卷入了国际化浪潮。在这场国际贸易中,中国的白银货币净流入,这意味着中国的商品净输出。中国商业革命与中国明清各大商帮的关系是密切的,是各大商帮推动了中国商业革命。在明清时代,中国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异地贩运贸易十分活跃,已经形成了许多商帮,如山西帮、徽州帮、陕西帮、广东帮、山东帮、洞庭帮、江右帮、宁波帮、金华帮、绍兴帮、福建帮等等,其中山西帮活动舞台最大,资力最强。山西商品经营资本的发展,分离出来了货币经营资本,其主要组织形式为当铺、钱庄、印局、账庄、票号等金融企业,遍布全国各地乃至亚欧一些国家。外国人把这些金融机构统称山西银行。中国的金融革命与山西票号的关系是密切的,是山西票号或称山西银行推动了中国的金融革命,启动了中国经济国际化的阀门。中国明清商业革命和金融革命与欧洲的商业革命和金融革命是平行发展的。公元1500年以前,欧洲和中国一样还是农业社会,甚至农业水平比中国还低。经过1500年到1750年的商业革命和金融革命,欧洲各国先后发生了工业革命,走进了工业社会,现在进入了后工业经济时代。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曾经创造了世界农业经济时代的辉煌,也曾经创造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商业革命和金融革命的伟大业绩,而工业经济社会的曙光却迟迟不能露出地平线,让欧洲走在了前头,而且距离越拉越大。造成这一历史事实的原因,从戊戌变法到后世的21世纪,已经讨论了一百多年,大家公认的主要有两点:首先,欧洲多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这是一场针对落后的农业社会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对神权的清算,是对人权的张扬,是对科学的祟尚,进而造成人性的解放和技术的进步、保护和推广,加上商业革命和金融革命所带来的国际交流、资本积累和企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工业的进步是不可以阻挡的。而中国的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上的封建伦理和没有经过冲击和升华的传统儒教思想,长期占居主流社会和统治地位,没有得以清算,自然人的解放、社会的开放就很难,天朝帝国居高临下,商人阶层无法进入主流社会。其次,由于上述原因决定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创新,中国始终比欧洲艰难,分散多元的欧洲小国的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显然要比权力高度集中的大国经济社会的制度创新要容易得多。清朝晚期没有可能为中国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提供任何条件。没有人和思想的解放就没有经济社会制度的创新,没有经济社会制度的创新就没有工业革命的环境和条件。

**********************************************************************

晋商中的几大家

乔家:

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由小本生意起家,从闯荡口外的小伙计成长为垄断包头商业的大财东,包头城至今仍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俗语。乔氏家族的产业在第二代创业人乔致庸手中继续发扬光大,达到鼎盛,商行、银号开到了京津、东北、长江流域。徐珂《清稗类钞》中估计乔家共有资产四五百万两,事实上乔家的各类动产、不动产加起来应该有数千万两之巨,大约相当于现代的近百亿资产,这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条件下,是一个难以置信的天文数字。

渠家:

渠家祖先以行走于长治、祁县之间的“货郎挑”起家,到清朝乾嘉年间发展成为晋中八大富户之一。渠家开设的长源川、长裕川两大茶庄,从两湖采办红茶,贩销于西北各地及蒙古、俄国,他们还开设有“三晋源”、“百川通”票号。徐珂《清稗类钞》中估计渠家共有资产三四百万两,事实上远远不止此数,传说,仅“旺财主”渠源浈的一个银窑内就藏有白银三百万两。

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电视连续剧《昌晋源票号》即是根据渠家的故事改编,片中反映了三晋源票号的经营以及渠源浈、渠本翘父子在思想、观念上的激烈冲突。渠源浈是一个杰出的商业天才,但性格古怪,他的曾孙渠川因此将这部小说定名为《金魔》。与父亲终生未能化解矛盾的渠本翘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走科举之路步入仕途,成为著名的爱国商人、教育家。

渠家从渠氏第十七代源字辈进入鼎盛,渠家十七世有著名的三大财主:田喜财主、旺财主、金财主。他们在祁县古城东半城建有十几个大院,千余间房屋,占地三万多平方米,人称“渠半城”。

曹家:

曹家先祖原居太原晋祠,明洪武年间迁至太谷。曹家的兴盛始于明末闯关东的曹三喜,到道光、咸丰年间,达到鼎盛,640余座铺面遍布大江南北,雇员37000余人,资产高达 1200万两白银。从商业业绩而言,曹氏家族在晋商豪门中是较为突出的一家,生意一直做到了俄罗斯、日本、朝鲜。曹家的兴盛历经二三百年而长盛不衰,二十世纪初的乱世,由于国家银行排挤、俄国革命、辛亥革命、蒙古革命、日寇侵华以及子孙吸毒的影响,才走向衰落。

曹家虽然偏居乡间,但生活极为奢侈糜费,常领全省风气之先。早在1920年,曹家就购买了一辆美制汽车,而当时,连山西督军阎锡山都不曾有此待遇。不久,曹家又购买了发电机,安装了电灯电话,均为全省首家。曹家老夫人“喜婆儿”出殡时,耗银十万两,动用64人抬棺。目前仍保存于曹家大院内的“百寿大屏风”、“金火车头钟”等珍品可以让游客感受到曹家过去的豪奢,那座金火车头钟,据说是慈禧太后抵押西行借款之物。

为保护家眷及财产安全,曹家多年来一直聘用当地形意拳高手做为保镖,此后又组建了护院武装,在光绪年间人数多达五百,到了民国初年,曹家仍有家兵三百,武器精良,并配有统一服装,聘请军官教练,每逢三、六、九日,还要进城与官军一起操练。

日寇侵占太谷后,曹氏家族逃亡,日寇动用两辆卡车用四十余天时间将曹家珍宝财产掠夺一空,部分彩绘上的金粉也被刮走。

王家:

静升王氏为太原王氏后裔,元代皇庆年间历经两次迁移之后定居静升,至今已近七百年。静升王氏以耕作和磨制黑豆豆腐开始,由农及商,由商到官,终于在清代中叶发展成为富甲一方、声名显赫、人丁逾千的灵石四大家族之一。

王家传至第十四世王谦受、王谦和兄弟时,清廷因征讨吴三桂叛乱急需军马,已经开始从事牲畜贩卖的王家兄弟献上24匹良马,此举不仅使他们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褒扬,同时受命为清军筹集军马粮草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王谦受还参加过康熙皇帝的千叟宴,御赐龙头拐杖一把。王谦受后来以2000两白银为儿子王梦简捐了一个五品官,王家由此迈出由商而官的第一步。此后,王家通过正途科考、异途捐保和祖德荫袭三种方式,先后有52人被典封官职。

静升王家和许多大家族一样,历经艰苦创业和鼎盛辉煌之后,也逃脱不了兴衰起落的必然规律。王家的衰败始于道光年间,部分王家后人染上鸦片瘾之后,沦落为偷儿、乞丐。王家首先被出卖的是红门堡内的部分宅院,异姓主人迁入之后,堡门门匾上的“合堡同宗”四字也不得不改为“合堡同德”。此后,高家崖以964两纹银易主,孝义祠以2000吊铜钱贱卖。抗战爆发后,王家硕果仅存、资财依旧雄厚的王饮让一支匆匆将各地资产变卖后举家南迁。自此,这个辉煌一时的名门望族,历经600余年的创业与兴盛之后,终于烟消云散,仅仅成为一方土地上的历史话题。

常家:

常氏祖先在明代由太谷迁居车辋,以牧羊为生,八世祖常威身背褡裢远赴张家口走上了经商的道路。先祖的牧羊鞭、常威的褡裢后来供奉于常氏宗祠内,与常万达的名言“视有若无,视盈若虚”一起被常家子孙尊崇了二百年。常威之子常万(王已)、常万达学有所成之后,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兄弟两先后创立了“十大德”、“十大玉”20个商号,开辟了由福建武夷山至俄罗斯的数万里国际贸易通道“茶叶之路”,成为首屈一指的晋商“外贸世家”。常氏家族鼎盛之际,拥有员工千余人,骆驼上万峰,独占中俄茶叶贸易的四成,在乾隆年间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富商。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九十四章 拖考

夜!

大地上被毒日撒播了一天的酷热已经消得干干净净,为了第二天承接同样的热量做着准备。

贡院!

地字第九号考监内。

马德此时早已经把官袍给脱了下来,正极其不雅地赤裸着上半身纳着凉。

他已经在这个可恶的,狭小的,酸臭的,蚊蝇横行的考监里,心不甘、情不愿的呆了足足三天了。可是,即便如此,他还是要继续呆在这里。因为,他的考监里仍然有一个考生没有交卷。

这恐怕是整个贡院,现在唯一的一个还没交卷的家伙了。

就算不能出去,马德依然能够十分清楚的知道,其他考监里的人早在半天,甚至是一天之前就已经把卷子都交上了。就算是没有答完题的,看看时间差不多,也已经放弃了。可是,他所主管的考监里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心比金坚的家伙呢?

“你还真能坚持!”

马德看着对面那个小小的考房里,一个身高足有一米九的大汉用女人式的吃饭方法,细细的啃嚼着饽饽,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

“三道题你小子三天才做了两道,另一道连破题都还没开始,如今离最后交卷的时限还剩下不足两个时辰,你还坚持的哪门子金刚鸟儿?……”

越想心里越气,可是,马德还是保持了几丝理智……这时候的考生不容易啊,既然人家在坚持,老子也坚持一下吧……十年只读了九本书,想出彩太难了,留他一个小小的机会。(清代科考只考四书五经九本书的内容,注解也只用朱熹的)

……

然而,时间又这么着过去了一个时辰,让马德火大的壮汉级考生依然没有动笔。

“喂,时辰快到了,还写不写了,不写就交了吧?”

马德终于忍不住了,示意监卒上前敲了敲那家伙的桌子。

“请大人稍等,稍等……学生正在想。”壮汉考生起身,对监卒弯腰拱手求情道。

“你还有一道题没动笔呢,只剩下一个时辰了,你还能写什么啊?”马德皱着眉头,忍着怒气,质问这个死钻牛角尖的考生。

“十年寒窗,尽在此科,权请大人多给一些时间,学生谢过大人……”这名考生虽然壮硕的出了头,可是,浑身上下实在是找不出半点儿彪悍的气息,话说得苦巴巴的,让马德觉得自己好像是在逼良为娼。

“得得得,你还是快点儿吧……”

……

又过去了半个时辰,壮汉终于动笔了……可是,这个时候,离交卷的时间只剩下了半个时辰。

……

“梆!”

梆子一响!

子时到。

“时辰已到,各房考生交卷啦……”

声音虽然喊的挺响,可是,如今全贡院只剩下了一名考生,这么响的喊声实在是有些多余。

“交卷啦!”

马德穿上官服,走到那壮汉考生的考房间,一本正经地说道。同时,他还朝这考生的桌子上扫视了一下,心中暗暗发爽,“早说放弃了吧,才写半张纸有个屁用……”

“大人还请稍等,学生还没写完……”

“你想写到什么时候?时辰到了……”陪着马德呆在考监里的几个监卒也是十分不悦,虽说这几天饷钱加倍,可是,这日子也实在是难过的很,可如今时间已经到了,居然还有人在拖。

“大人,学生愚鲁,侥幸得以入试京闱,望大人莫要催促,以全学生之功……”壮汉考生又说道。

“我说你这人是怎么回事儿?既然自知愚鲁,难以取得成绩,就早早交卷吧,怎么还拖上瘾了?”马德不悦道。

“大人,皇榜未发,安知何人高中?何人名落孙山?学生不求有他,只求能全力一试,还望大人成全!……”壮汉考生求道。

“少罗嗦!何时交卷都是制度,怎么能因你一人而改?还不快快交卷!”一名监卒喝道,上前就要抢下试卷。

“诸位大人!”壮汉考生并没有护着自己的卷子,只是突然跪倒在地,涕泪横流求情说:“毕生之业,在此一朝,还请诸位大人不要催促,以成鄙人功名。”说完,便深深的叩下了头去。

“你……你长这么大个子,怎么……你还算不算男人?”马等又怒又急,同时也对这个壮汉考生多了一些同情。也是,现在参加科考的还真不是容易,既要走远路到北京来,还要一连呆在考房里好几天,确实挺难的。尤其是这个考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