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水煮清王朝 >

第286章

水煮清王朝-第286章

小说: 水煮清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也是。”莫睛笑了一下,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老大嘛,有这个资格,也有这个实力,只是可惜前几年清理亏空的时候玩了一手临阵退缩,再加上年纪还大过胤礽,所以。虽然有希望,可能性却不是很高;老三只是个书生,名头不小,可实际上却还是文不成武不就,肯定不成;老四胤禩,够执着,可惜脾气太不好,而且又没有什么显著的政绩,尤其是在朝堂上几乎就是一点儿势力也没有,所以,目前应该是没戏;接下来的老五、老七就都不用提了(老六早夭);老八嘛,一没政绩,二来又有前科,三嘛,跟老大一起清理亏空的时候却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显得太过于阴险诡祟,所以,难成大器;老九老十只是老八的应声虫,上不得台面;老十一、老十二都只是凑数的,这么数下来,就应该是老十三和老十四了,老公,你说这两个小子有没有希望?”

“没戏!”于中想都没想,随口就答了出来。

“为什么?就算那十四阿哥没戏,难道你就不想支持胤祥吗?再怎么说,这小子跟咱们关系也是不错地,性格也挺好,支持他,不至于吃亏呀!”莫睛诧异地问道。

“这小子还太年青了,可塑性还很强!所以,目前地一切可能都还只是虚的。而且,这小子还没经过一点儿挫折,虽然号称是文武双全,可是,他一没进过兵营,二没单独出面处理过什么政事,所以,目前的他,还远远不够资格。那个老十四也是一样地道理。”于中一边嚼着花生,一边摇头说道。

“这么说,希望最大的,依然是那位大阿哥喽?”莫睛笑问道。

“不能这么说,康熙还有不短的活头,所以啊,一切都还只是未知数。老大只是目前希望最大,可老四、老八,或者老十三、老十四都比他年轻,所以,也都有希望,甚至于,连那个老三,也可能有戏!“干中答道。

“那你打算怎么应付这个局面?未知,可是代表了不可捉摸与不可把握,一个不好,咱们可就一切玩完儿了!”莫睛把脸靠近于中的面前,吹了一口气,轻轻地问道。

“这个还不简单,一句话就行了!”于中“嘿嘿”一笑,卖起了关子。

“一句话?哼,装什么高深。当我不知道你想的是什么吗?你呀,根本就是没有主意!”莫睛白了于中一眼,不屑地说道。

“哪有这么说的?我就算再差,那也是一家之主呀,怎么可能是没有主意?只不过我的主意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罢了!”于中故作郁闷地说道。

“以不变应万变?”莫睛无奈的笑了一下,又道:“这种感觉可不怎么好。你知道吗,老公?我真的好想亲自动手把这事推上一把,免得等来等去等得心焦!”

“我也想啊!可惜的是。如果我们地手太快了,未来可能就更加不可捉摸了!而且,我们这些年努力所造成地这些结果,也有可能被付诸东流啊!”于中仰靠在椅背上,狠狠地摇了摇头:“你说这叫什么事儿?明明知道某些事情,却不得不去改变,可改变了,却又不得不重新费尽心机去估算,他妈的,这是不是就是自找苦吃呢?”

“本来就是这样!而且。这个苦我们不吃还不行!因为。如果不想吃苦,首先我们自己心里就交待不过去!”莫睛苦笑着说道。

“提台大人,紧急军报!”

“紧急军报?娘的。怎么急了?”

正感叹间却突然又被人打断,于中不耐烦的朝那个来报信的军官吼道。

“大,大人……”于中的府邸是不能乱闯的,后宅就更加不能乱闯,这是整个成都府都知道的规矩。外面地传说是于中爱静,不喜欢在休息的时候被人打扰。不过,更多的人却都认为是于中的“家教”太严的缘故。再怎么说也是朝廷上数得着的大将,如果被人看到在家里受到欺压的景象,岂不是没了威风?这回要不是事情太过紧急,那名军官也不敢就直接闯进来。不过,即便是有理由,听到于中这似乎不怎么友好的吼声,这名军官的心里依然还是颤颤兢兢起来……恶名,有时候比什么都来得管用。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什么紧急军报?”看到那名军官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于中又问了一句。看到有外人过来,莫睛给他面子。已经起身离开了。

“回,回提台大人,西、西藏没了!”那名军官有些紧张,说话都有结不连贯起来。

“没了?……”于中一皱眉,一瞪眼:“你吃啦?”

“没没没,不是小地”,那名军官被瞪得越发紧张,张开嘴巴却是怎么也说不出话来,左看右看,急忙把手里地军报朝于中递了过去。

“真没料儿!”于中接过军报之后,又瞪了一眼这个军官,这才撕开封口观看,只是,这一看,却又让他的眉头皱得更加狠了  原本盘踮在青海西宁一带的准葛尔大策零敦多所部,竟然不顾此时西藏已经是大雪纷飞,严寒难耐,趁着道路尚未被大雪完全封住地时候,悍然率领大军,突破藏军的防守,攻入了西藏,并向拉萨一带进发。

由于数年来一直策划着对青藏用兵,所以,于中一直十分注意收集青藏的各项情报。青藏高原虽然海拔奇高,可是,冬季的时候,除了藏北高地,西藏其余各地,尤其是拉萨、日喀则等人口聚居的城市并不特别冷,甚至比起华北来还要温暖一些。也就是说,这个敦多只要越过了藏北,突破了西藏此时的老大拉藏汗在藏北的防线,到时候,他就再没有任何可以值得惧怕的了。巨大的西藏,将成为准葛尔部的后花园,而清廷,就算有心想去插上一手,最早也得等到来年春暖雪化之后才能进兵,而在这大半年地时间里,向来骁勇善战的准葛尔大军,完全有可能先克拉萨,再占日喀则,将前藏、后藏尽数握于手中。这也就代表着,于中他们的计划的夭折!因为,摆在陕西和四川的两支意图进入青海的军队其实只是虚招,于中他们的打算其实是用这两只军队吸引敦多的注意力,让主力绕道西藏,从背后进行突袭,来一个前后夹击。可现在……西藏已经要改姓了!敦多竟然敢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于雪期进兵,这份胆量,这份自信,当真是非同小可。

“这个敦多倒是个人才,可惜,他这下也给我惹了大麻烦!”于中歪歪嘴,自言自语地说道。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三百零九章 罢官

康熙一言不发地看着御案上的几沓奏折,面色阴沉,良久,才慢慢的舒了一口气,看向了正侍立在下面的三名上书房大臣:

“高士奇怎么说的?”

“回皇上,臣奉命前去问话,高相说……”张廷玉听到康熙的话后站了出来,只不过,与平常的镇定不同,这一次他显得有些犹豫。

“说什么?”康熙又追问道。

“皇上,高相他说,他当时只是路过八阿哥的府邸,一时口渴,便进去讨了杯茶喝,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只是那些官员自己多心猜度,才会引发这件麻烦事!”张廷玉小心地答道。

“讨杯茶喝?哼!真是个好理由啊!他高士奇生就一颗七窍玲珑心,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难道也会不清楚?……居然连朕也敢糊弄?他难道不想活了?”康熙猛然喝道。

“请皇上息怒!”三名上书房大臣急忙上前劝道,同时都暗暗在心里叫苦。

整件事情都怪高士奇。就是那一天,他跑去八阿哥胤禩的府邸,也不知道在里面做了什么,足足过了将近一个时辰才被老八毕恭毕敬的送了出来。而且,据目击者说,胤禩送他出来的时候,满面笑容之中还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这当然是一件大事!高士奇是什么人?上书房大臣!而且还是一个精明到了极点儿家伙。这么一个人在太子被废,满天下的人都在眼睁睁地看着康熙的下一步的动作的时候却突然去拜访了八阿哥,这代表着什么还用得着问吗?于中,第二天,十数本请求康熙立八阿哥胤禩为储君的奏折就被送到了上书房,第二天,这种奏折便增加到了数十本,而由于康熙的不置可否,这种奏折的数量更是飞速上涨。大官的,小官地,京官的,地方官的……本来,在康熙知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便曾下命令让张廷玉去高士奇家降旨,让高士奇“休假”,在家里闭门思过。可是。这种做法却并没有能阻住这股请立储君的风潮,到现在为止,十几天的功夫,上书房接到的这种奏折已经不下数百,光是今天一天的,就有几十本。也正是因为如此,康熙终于火了,再次下令张廷玉去高府训问,可没想到高士奇却给了那么一个不地道地答案,惹得康熙更是火上一层楼。

“息怒息怒……你们除了说这个还会做什么?”康熙怒道:“太子才刚刚被废。你们就想着去拍新主子的马屁了?朕还没死呢!”

“奴才(臣)等不敢!”康熙这话语气太重。三名上书房大臣饶是见识过无数大场面,此时也被骇得急忙跪倒在地。

“够了!”康熙爆喝一声“张廷玉!”

“臣在!”张廷玉急忙应道。

“拟旨:上书房大臣高士奇自恃地位显赫。不遵圣意,行为不检,于太子初废之时,意图谋立储君,行悖逆之举。朕本应将其重惩,然念其从驾多年,亦算劳苦,决意从轻判处。着高士奇……革职去爵,归乡养老,钦此!”

“皇上……”不仅张廷玉。听到康熙的这道旨意,连佟国维和马齐也禁不住叫出了声。高士奇是现在上书房四大臣之中跟随康熙最久的了,虽然权势好像不怎么显赫,可是,因为这家伙脑子灵,见机快,行事谨慎,所以,每每都容易成为其他大臣的风向标。而且。一起在上书房久了,佟国维等人也都清楚,在某些重大的问题上,康熙其实依然是十分倚重高士奇的能力的。可是,现在康熙居然一开口就罢了他……这也太不近人情了!

“你们不用为他求情。”康熙阴冷地盯着面前的三个人,“选立太子,是朕的事情,轮不到别人来管。他高士奇身为上书房大臣,位比宰相!明知太子初废之时人心浮动,却惘顾朕心,擅自结交皇子,意图捞一个推举之功……这是不忠,是悖逆!朕若不是念在他随朕多年,绝不会如此轻饶!你们去三个也是上书房大臣,领袖群臣,最好不要学他,要不然,休怪朕手下不容情!”

“奴才(臣)等不敢!”被康熙如此抢白,佟国维、马齐和张廷玉、三人也只有躬身领命,哪里还敢说什么?

“张廷玉,你去传旨吧!”康熙又下令道。

“臣遵旨!臣告退!”张廷玉躬身行了一礼,倒退着走出了上书房。

…… 2

“还有其他地事吗?”张廷玉退出去之后,康熙又朝佟国维和马齐问道。

“皇上,昨日四川来地军报……不知您可有何旨意?”佟国维小心翼翼地问道。高士奇去拜访胤禩的事他也是在第一时间知道的人物之一,虽然他向来并不怎么愿意拿正眼瞧高士奇,可他却十分信服高士奇地眼光与智力,再加上他本来就对胤禩有好感,所以,也曾经想过来做这个请求立储的第一人!只是在他将这个意愿透露出来的时候,却被汪铭道给阻拦了。按汪铭道的话说,高士奇是个老狐狸,从来两面不沾,哪会如此露形迹的去接近八阿哥?所以,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儿!为了以防万一,这事绝对不能掺和!就算想掺和,也要等事情有了眉目才行。而且高士奇既然已经先行了一步,他佟国维如果紧跟着亦步亦趋岂不是显得差了一筹?所以还是先看看为妙,这样既安全,也还有一股压大轴的气势!他听从了这条建议。虽然已经写好的请求立储的折子,却一直随身放在袖口里没拿出来。后来,康熙罚高士奇在家闭门思过,他也和百官一样,觉得这只是康熙对高士奇泄露了皇帝心思的一种轻微惩罚,所以,并没有放在心上。不过,既然康熙心情不好,他自然不好上折子。可是,现在,康熙居然直接罢了高士奇的官职爵位,更直接在圣旨上添上了“饽逆”二字。这问题可就大了,要知道,这两个字有时候就能毁人一生地。很明显,康熙是真怒,不是假火!所以,此刻他只觉得自己的袖子沉甸甸的,生怕一个不小心,那份写好的奏折掉了出来。那样的话,后果可就严重了。

“阿拉布坦小贼麾下有敦多此等大将,也算是个人物!不过,朕既然已经决意于明年讨伐,就决不会更改。你去告诉飞扬古、萨布素和于中,让他们自行决议该当如何进军,由飞扬古统一调度川、陕、甘肃以及喀尔喀各部军政事务,告诉他们,朕决不允许准葛尔能嚣张到朕登位的第四十七年!”康熙没有注意佟国维,稍稍琢磨了一下之后。便即下令道。

“奴才遵旨!”,应了一声。佟国维拢着袖口退到了一边。

“皇上,如今阿拉布坦屡屡犯我天威,朝廷自当讨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