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漠烽烟 >

第303章

大漠烽烟-第303章

小说: 大漠烽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窝阔台大汗下旨,命令所有参加那达慕的客人大宴三天,所有的饮食都由内府供应,命怯薛军每日宰杀100匹马,400头牛,3000只绵羊,并把酒窖打开将好酒取出供客人享用。

克鲁伦河波光粼粼,河边大敖包,一座新搭起三层祭坛上,树起了凌空飘荡的九脚大纛,白色的旗面上绣一只金色大鹰,是孛儿只斤氏的族徽,旗边狼牙上系九色牦牛尾。

祭坛边,身穿法衣的大神兀图阿,口中吟诵咒语,手击神鼓,忘情地在燃起的火堆边狂舞,那闪着光的铜镜,映着火光,在激越的鼓声中,他本身就像个神祗,在飞旋、在跳跃……百名弟子效仿着虎、豹、熊、等形态或纵、或跳、或盘旋,犹如一群来至于幽冥世界的精灵。

白马、肥羊设酒宴,

金香、银香迎众仙;

天神降喽地神来――

祖宗神灵驾云彩……

孛儿只斤氏有了新主人,

扎咳,快快享受大祭献……

祭坛边,香炉内满插的金香、银香,飘散袅袅青烟,长长的供桌前,摆着萨满大神书写的神牌,每个神灵牌下同样三只银海碗,碗内盛着肉、酒、果品。另外两排长桌上,放着祭神用的羊背子和马背子,使祭坛飘散着肉味的芳香。

随着萨满的歌声,诸神就象征性地降临了,人间的主角也才开始登场。窝阔台大汗带着他的家人踏着铺着红毡的梯路,走上高达数十米的祭坛。他身穿明黄色龙衮,两肩绣着日月,前蟠龙,后方龙,边加龙纹,足蹬红色云头靴。登上祭坛,他将玉带搭在肩上,卷云冠拿在手上,登上祭坛之顶。他的身后跟着新敕封的三大斡儿朵的主人。大哈敦脱列哥娜,穿着石青的龙袍,头戴那顶御赐大红珠串固姑冠,她的脸上带着刚毅和胜利者的自信。二哈敦昂辉穿着粉色的龙袍,头戴银色的固姑冠,她脸苍白玉,面色慈祥;三哈敦则是行过收继礼的木哥,她穿一身雪白的织锦龙袍,头戴满是珠光宝气的固姑冠。三位哈敦身后,是大汗三位年长的殿下。

接着按照次序,诸王铁木格、察合台、拖雷、等诸王一起登上祭坛。

祭天开始。祭台顶,窝阔台大汗眼里闪烁着金子般太阳的光辉,脸上感受到柔和的阳光,他缓慢地率家人、诸王、一起向高天行三跪九叩之礼……

祭坛下,数万参祭军民一起向天神叩拜。

行过礼后,大汗向诸神祈祷。窝阔台以从容,自信,高亢的音节祝词:“万能的天神、地神,祖宗神灵,请你们降临在曲雕阿兰,接受子孙们献上的丰盛祭品。作为你的子民,解下腰间的宝塔搭在脖上,将我们虔诚地敬意献给神;我们摘下帽子,让我们的天灵盖着地,感受天在的大爱、并将我们怀恩的情感献给神;啊哳:愿长生天永远庇护我们这些卑微的草原人。我本人托天皇帝福荫,祖宗的大德,在汗国的大忽邻勒台上,成为了众汗之汗,又奉上帝之命有了“海内大汗”的嘉名。在会议结束之时,作为天子,我向您天神、地神、祖宗列位神灵,向父汗成吉思汗,禀报:蒙古汗国空前团结,叔父和兄弟子侄们亲近无间,我已奉长生天和父汗的旨意,即了大汗位。并将禀承天意,用上帝之鞭鞭挞六合不臣之民,……为了报答上苍的恩典,我们会年年祭祀天地祖宗之神。”

大汗祭祀后,铁木格以年长,跪前祈祷说:“至高无上的天神,长生天之子铁木真哥哥,我依了你的旨意,与众人一起推举窝阔台成为草原上的新大汗,我今后一定会听从大汗的旨意,不背弃誓言,诚心诚意拥戴他以及他的后代,永无二心,如有二心天诛地灭。”

察合台在登上祭坛前,还一直盯着三哈敦木哥,这是大汗归来后他第二次见到这个女人。头一次,是大汗公开举行的收继礼上,头戴着镶满珍宝固姑冠,身穿雪白蒙古袍的木哥那样华丽高贵,她与大汗出现在典礼现场。人们的目光一下都集中在新娘身上,柳叶弯眉,罩着湖水般明净的眸子,鼻如悬胆,樱桃样的小嘴,修长的身材如绿柳迎风,在身穿紫色龙袍英武的大汗映衬下,显得格外靓丽。尽管仪式简单,对于一个先皇的妃子,收继无非是大汗下诏,赐一座新的宫帐,分配些使唤人等。察合台知道木哥被大汗在路上得到的,可眼见这个绝色女人成为大汗的哈敦,还是不能不产生一种失落情绪,因此他在收继礼的庆宴上,几乎喝得大醉。今天这个女人又出现在祭坛顶,使他有些心慌意乱,见铁木格祈祷完,定了定神,好半天才记起了誓词:“洞察一切的长生天,察合台从不敢欺骗自己的心,更不敢违背誓约,现在我实现了自己当初的誓言,辅佐三弟为大汗。今后作为臣子我愿为大汗开疆拓土,一生一世不变心,如违此誓,愿遭万雷轰顶!”

跪在察合台之后的拖雷刚听说大汗在开释他时遇到很大阻力,叩首出血,接着察合台后向天明誓:“天皇帝,该受天谴的拖雷,我做了违誓的事,做了对不先额布、额娘,三额娘也遂哈敦。儿臣本是该死的人,大汗三哥却以兄弟之情包容了我,这样的天恩,拖雷无以为报,我愿上天保佑大汗三哥永远长生,愿长生天保佑三哥的后世子孙永主汗廷,今后我及我的后世子孙若有反心,当受天诛……”

其下宗王一起设誓告天毕。大断事官胡土虎站起身,厉声道:“按照仪式,取出先帝遗诏,请大汗与诸王、诺颜及天下臣民一起聆听《传位诏书》!”

“臣等接旨!”包括大汗,诸王、诺颜,在场军民,外国使者一起匍匐在地。

“天下臣民听清。”胡土虎高声宣读《成吉思汗遗诏》:

长生天庇护下成吉思汗诏书:

朕子、诸兄弟、诸诺颜:

长生天要招朕去了,朕要交待后事,朕经再三揣度,我留下的宝座只能坐一个儿子,在四子中朕选择窝阔台为大汗。在朕四子中,只有他有大智慧、能贯彻朕的《札撒》,有大胸怀,能团结起家族内的所有人。窝阔台接朕位后,办的第一件事,是灭掉大金国,金国是我世仇,朕虽有心灭金,却一直无力,尔即位后,当亲征金国。第二件事,是惩治那样不信长生天的国家,朕一生征战灭国四十,而窝阔台当更胜于父汗,才能将我们的九游大纛飘遍世界。大位传给了你,我子察合台是尔兄长,拖雷是尔弟弟,他们保证过的话,朕都记在心上,朕之子孙决不可食言,更不许违了朕的遗言。你们的后代,也要向你们一样忠于窝阔台汗的后人,这样我们蒙古汗国才不像多头蛇那样,自倒旗袍,自乱家门,才能千秋万代永葆江山。

丁亥猪儿年七月己丑铁木真大汗

儿臣术赤、察合台、拖雷等决不违誓,只要窝阔台家有一个后世子孙,吾等子孙都要辅佐他,如有变心者,天诛之,死后不入天庭,不享后辈子孙之祭。

遗诏宣读已毕,胡土虎命令道“来人,端来酒坛,请大汗与诸王在先大汗遗诏面前歃血盟誓!”

窝阔台大汗用利刀先行破指,将指血滴在酒坛内,紧接着铁木格、察合台、拖雷及宗王都向酒坛滴血。

主祭人胡土虎把滴过血酒,分倒在一张祭桌上的十几只酒碗内,然后道:“请大汗与诸王饮酒”。

大汗站起饮酒,诸王、驸马、诺颜,一起跪在大汗脚下,饮下血酒,向着大汗行三跪九叩之礼,齐声宣誓:“我等孛儿只斤氏子孙,愿遵从成吉思汗旨意,千秋万代奉窝阔台汗一家为大汗,永不背叛誓言,谁要变心,天人共诛……”

盟过誓后,窝阔台汗领头用形如金杯的勺子,将鲜马奶抛向青天,洒向大地,诸王们也紧接过来,将宝日温都尔洒向天上,随着白色的乳汁被抛上天空大地,萨满们随着主祭大神唱起赞词:

向那统辖一切的

至高无上之苍天,

将这九十九匹白骏之鲜乳,

作九个九的洒祭。

……

愿慈祥的光,

欣喜地关照,

可汗、哈敦的全体国民。

……

随着祭祀的结束,阿里黑与四大怯薛带着数万怯薛一齐跪倒,向着站在祭坛顶的大汗,山呼:“大汗万岁万万岁!”

金帐的闹剧;郭进一直冷眼旁观;到也乐得自在。他这次愤然回去之后,接下来的仪式都没有参加;窝阔台等人也像是遗忘了他和黑龙江似的;对他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

郭进当然心中有数;现在窝阔台也是没办法对他怎么样;要等以后;才会有机会炮制他。可是;郭进会给窝阔台这样的机会吗~~~

 

第二十九章

窝阔台即位后,便着手对蒙古漠北地区的治理,遵循成吉思汗制定的《大札撒》(《成吉思汗大法》),授旨曰:〃成吉思汗原来颁布的法令和敕旨,应予以维护、支持和保卫,不许恶意变动、篡改和混淆〃。并在《大札撒》的基础上,又补充了新的内容。为保证新旧《札撒》的实施,规定〃谁触犯新旧《札撒》,即按罪行之轻重给以惩罚〃,使整个国家纳入了以法治理的轨道。

1229年,制订了赋税法。其中规定,蒙古族中有马牛羊一百者,可抽一;每一群羊中抽一只两岁羯羊作为汤羊;每千户须出骡马、马夫和挤奶人,备诸王、那颜聚会时用。另外,窝阔台还命察乃、畏吾儿台二人到验川勒地方,凿井取水,以迁牧民前去居住;并设置仓库,储备金帛器械,应付对外战争的需要。窝阔台所以实施这些措施,原因是〃成吉思汗艰难创立国家,如今可让百姓安定生活,勿再辛苦。〃

建立驿站制度。规定各千户须自备人和马,每隔五程设一站赤,人员20名,以供来往使臣使用,〃盖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和林至汉地设三十七站赤,敦煌至玉门关有驿站相连,可通往西域。同时鼓励商旅到漠北经商,在价格方面给予优惠。1236年初又开始印制货币,供商品流通使用。

修筑大汗国都城哈剌和林(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额尔德尼召北)。蒙古族人称哈剌合林为斡尔朵八里,始建于1235年。城内有宏伟壮观的宫殿,2个商业区,12座佛教寺庙,2座清真寺,1座基督教教堂。全城设东西南北4个城门。窝阔台喜欢围猎,便命回回工匠在和林以北35千米的迦坚茶寒湖畔,建造了春季游猎的行宫,称作扫邻城。在和林以东15千米的山腰上建造了迎驾殿。在原封地建造了叶密立城。

窝阔台即位期间,漠北已形成了与畜牧业相分离的独立手工业。手工业者主要是被俘的外族人,他们一般都在被监控状态之下,在工局里制作武器和生活用品。除此,手工业者也从事农业生产,以做到粮食和菜蔬的自给。土拉河、克鲁伦河上游、谦谦州(今叶尼塞河上游以南)等地出现了定居的农业区。

1229年窝阔台即位后,遣克烈亦惕人速哥出使金国,劝谕金哀宗向蒙古纳〃岁贡〃,遭金哀宗拒绝。1230年七月,窝阔台汗命斡勒答合儿豁儿赤留守和林,亲率大军伐金。由雁门关入据黄河以东地区,攻占了天城等城堡,然后西渡黄河与陕西蒙古军会合,攻打凤翔府。

次年春,蒙古军攻取凤翔、洛阳及河中诸城。潼关以西、黄河以北尽为蒙古所据。窝阔台汗为了一举灭金,于1231年夏,在官山九十九泉(今灰腾梁,集宁市北)与诸王商议攻金之策。托雷向窝阔台提议说:〃金主迁汴,所恃者黄河、潼关之险尔。若出宝鸡,入汉中,不一月可达唐、邓。金人闻之,宁不谓我师从天而下乎。

窝阔台汗同意托雷的意见,决定分三路进攻。窝阔台汗统中路军,由碗子城(太行山之隘)南下渡河,由洛阳进攻;斡惕赤斤那颜统左路军,由济南进攻;托雷统右路军自凤翔渡渭水,过宝鸡,过宋境,沿汉水而下,达唐、邓二州。期以次年春,三路军会师汴京。

同年十月,窝阔台汗围攻河中府城(今山西永济西),经两月战斗,于十二月克之。次年正月,由白坡渡黄河,攻郑州,守将马伯坚降,郑州陷落。金黄河防线瓦解。

托雷出宝鸡,遣使南宋,要求借道并出兵援助。南宋杀死使者,引起蒙、宋交战。托雷分兵攻宋诸城堡,入汉中,进袭四川,陷阆州(今四川阆中)而还。蒙古军进而由金州(今陕西安康)取房州,前锋3000余人在武当山破金兵10余万,取均州,渡汉水,于1231年末进入邓州境内,金大将合达以20万大军设伏于邓州西之禹山,据险以待,而托雷兵不足4万人,十二月以轻骑与金兵战于禹山,佯败诱敌,金兵则按兵不动。托雷又举火夜行,直奔邓州城,合达急忙回兵保邓州,使托雷攻城三日不能克,只好向北攻打汴京。合达统15万大军尾追不舍。托雷令蒙古军:〃毋令彼得休息,宜夜鼓噪以扰之〃,遂一路袭击金兵。

1232年正月,金兵到达钧州(今河南禹县),托雷派抄思统领精锐部队予以阻击,金兵至钧州南三峰山,被抄思部阻截。当时恰值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