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漠烽烟 >

第28章

大漠烽烟-第28章

小说: 大漠烽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木真欣慰地哈哈大笑道:“不愧是我铁木真的儿子,小小年纪就有此大志向,真像为父如你这般年纪的豪情。那我就特别封你为百户,进儿就在你手下听令,封为百夫长,你两人携手统领少年军团,所需物资到折麦里那边领取!至于那一百个手下,要不要我帮你们在帐下选人?”说到最后一句话,铁木真似乎另有深意。

 

第五十二章  布置(下)

“不用了父汗,既然是我们要组练少年军团,手下我们会自己挑选,而且是在所有部族中选人!”拖雷按郭进说好的回话到。铁木真点头算是同意这件事由他们自己操办。虽说要在十万多人的大部落里选一百个人,又是两个小孩子在操办,就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也会误以为是两个小孩子在玩闹,想来要几个小孩子,那些人也不会拒绝的。

“等我们选好了人手,父汗能不能将失吉忽图忽借给我们一段时间。”察觉到拖雷语气里少了一点热切,铁木真猜到这可能是郭进的要求,只是他不理解郭进借用失吉忽图忽有什么意图。失吉忽图忽是月额伦夫人的养子,人聪明是聪明,但除了难得一见的书生意气,骑射武艺可没一样行的,一般的少年十三岁就能出外作战,已经十五岁的失吉忽图忽却只能充当留守部落的差事。铁木真现在当然不知道这文弱少年的本事,只有郭进才知道这失吉忽图忽可是蒙古国的第一任大断事官(等同丞相,主刑法、行政),制定了元朝的第一部律法,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生都极为反对蒙古铁骑在中原的烧杀劫掠行为,拒收任何抢来的财产。郭进是想利用他的正义和法治才能,打造一支完全不一样的蒙古铁骑出来。

选人的事进行得颇为顺利,在郭进之前买人调查的基础上,对于哪些人比较有才能,已经有了差不多的认识。只不过郭进上次是以潜力为标准,这次除了潜力标准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人选范围务求每个中小部族都有几个,最好还是平民或奴隶,阿勒坦那一方更是一个也不能少。当然,郭大他们几个也被他安插了进去当士官。

有了铁木真的旨意,老头子又是军械总监。专门为少年军团设计了一百套作战装备自是不难:缩小版的弯刀、铁弓、硬甲一应具全。几天下来,与失吉忽图忽交流探讨,结合铁木真颁布的军令和郭进有意透露后世治军、民法思想,也研究出了一套少年军团特有的“札撒”(规章或公共法典),法典条文极为严厉:谋杀、盗窃、密谋、通奸、不遵军令、以幻术惑人、受脏物者等死。当然一开始比较简陋,也是怕手下们不理解,等上了轨道再漫漫改善也不为晚。

至于特意规定了以幻术惑人者死的条律。是基于草原人认知上的原因,对神鬼一类极为恐惧和尊崇,像萨满在部落里的超然地位就以可说明一斑。后世科学那么发达,照样有个姓李的家伙,利用FL功控制了那么多人为其生死。郭进可不希望有人装神弄鬼控制住军团,但凡神棍一类人作法就总会利用到幻术诈骗,他这个后世人揭穿他们的鬼把式应该不难,到时神棍成了骗子,生杀予夺还不是他一句话。

实际上“札撒”带有很重的民法典和行政法意味,违令行为不论军、民都按公共法典与犯罪同样论罪。不管怎么说,拖雷现在亦正式被封为小奴隶贵主了(户与夫的差别),拥用了自己的属民不过是时间问题。郭进虽未被册封,但倒也有两百个手下(依部落的叫法,他们都是他的奴隶),未雨绸缪地制定一部适合管理社会的实用律法,倒也一举两得。

一直以来,沉溺于书中,特别是律法一类的书籍,兵法、骑射都无长处的失吉忽图忽,向被人轻视为白脸书生,在武风蔚然的部落亦不受重用。在郭进的提议下,他被拖雷任命为掌管军团、部族刑法、审判的断事官,颇有士为知已者死的感怀,做起事来风生水起,很快就以铁律将少年军团管理得法度森严、军令如山。除了训练百人骑射、刀法、排兵、布阵外,待事情进展稳定下来后,郭进逐步渗透整个部落的抽薪计划也开始慢慢展开。

草原上征战频繁,成年男子死伤率很高,为了种族繁衍,失去丈夫的女人必须选偶再行改嫁,而生下来的孩子全部归母亲抚养。但是如果这个部族被另一个部族吞并,女人被人重新纳为侍妾,这些女人的孩子就不会再被认养,于是便成了实际上的“孤儿”,将会被重新分散整编成奴隶入册到各个小部族,这也是为了防止遭吞并的部落再次凝聚在一起后,会起兵叛乱。

几年下来,铁木真部落的强大,是靠着吞并了好多个小部族,相应的,“孤儿”便多了起来。而这些孤儿虽然算作新部族的一员,却是地位最为低下地奴隶成员,生活条件恶劣,对于某些习惯以贵族奴隶主自居的宗主来说,他们甚至连被奴役的牲畜一类都不如,直到他们长大后,冲锋在前侥幸不死、立下大功,被宗主看重才可能有所改变。

郭进想要收买的便是这些人,虽然现在郭进还没有能力助他们脱离苦海。但他有钱啊,在他们衣不蔽体时送上一件皮袄;在他们饥饿难挡时送上一份烤肉;在他们生病受伤或遭受毒打时请医送药,在他们的亲人丧失劳动力被主人弃如敝履时,郭进都尽所能收留他们,哪怕只是让他们不会饿死。虽说郭进银钱不缺,可这是水磨工夫,也是个不小的挑战。他暂时还没有打算将铁谷的所有资源都转移到蒙古部落。

当然,郭进能及时得知他人的困难,百人小队自是他最好的耳目,草原人素有受人点滴、报之所有的传统,出于对他的感恩,百人小队在各自部落穷苦少年的眼中,地位自是也跟着崇敬起来,仿如百人小队就是郭进的代言人一般。

在卖这些人情时,出面的是郭进和拖雷两人,但拖雷王子的身份摆在那里,做为奴隶或是平民,要从心里与王子亲近是很难的。而郭进则是拖雷的结义安答,平民的身份摆在那里,先不说部落内将他夸得神乎其乎的流言,就帮助他们的物质也大多是他提供的,虽然年纪小了点,但并不防碍他们将郭进当作可以生死相托的兄弟。所以到后来,打听到谁有困难需要帮助,百人小队第一时间通知的定是郭进,比拖雷更懂得人情世故的他,更是表现出了一番急公好义的模样来,就差个及时鱼的头衔了。事急从权,有时也会有意忘请拖雷同去。当然,有时遇到比较棘手的状况,还是需要拖雷出面的。

 

第五十三章  拉练(上)

除了例常军事训练外,郭进也时常抽空,带领小弟们帮那些生活穷困的孤寡妇孺(平民)提提水、扫扫地、清理畜圈、送上几件衣服、补上一些家具。百人小队也是穷苦出身,对于这些善举亦是积极响应,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有时令他这刻意表现的人也自叹不如。经由这些活动之后,手下一众小弟们之间也团结友爱了许多,训练中也更加刻苦自觉,只因郭进的有意引导,让他们明白:唯有自己变得更强,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家人,帮助更多的人。当然,郭进的那二百名小弟也没有逃过这一劫!

买回的那些手下们不可能空闲着吃白饭,现在也让他们尝尝作先生的滋味。对于很多草原人来讲,懂得放牧、骑射就好,至于识不识字,与他们生存或是建功立业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但郭进教他们简体汉字,还要将简体汉字在部落里推广开来却是别有用意的。

用后世愤青的观点来看,汉人最厉害的是文化侵蚀。君不见匈奴、羯、鲜卑、氐、羌、突厥、契丹、党项(西夏)、女真、蒙古、后真(满清),哪个在入主中原之时不是意气风发、铁骑无敌,但做了汉人的主子之后,才过几十年,那一个不是全腐败成一堆酒禳饭袋,最终被后来人轻推就倒,反改头换面,成了汉家兄弟。

可见汉文化的厉害,丝毫不亚于毒品、生化、核弹一类的终极武器。可惜当年小日本在中国盘踞的时间太短了,要不这汉人文化再润雨细无声地施展个几十年,保不准中华民族就有了五十七个兄弟姐妹了。

只是现在头疼的是郭进愿意教也有人教,但别人无意学,对待其他人又不能像对待自己买回来的奴隶那般:大棒加萝卜就可以轻松搞定。当务之急是怎么吸引别人主动要求学习。还好小孩子毕竟比较好骗,这时代,又是草原上长大的孩子就更好骗了。凡是小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奇闻妙趣、传说故事的吸引力更是不可抵挡。选择合适的故事素材自然不会难倒他这个后世之人。一部通俗儿童版的三国演义,郭进讲了一小段开头,掉足了别人味口后就不讲了,只是将后续情节写成文字。你们要知道后续情节,可以啊,自己看;看不懂吗?那就学简体汉字呗!有了先期的学习动力,接下来怎么利用后世的素质教育方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可能是郭进最近所做的事的确颇为引人注意一点,刚过了十五,第一天上岗,铁木真便拿着他写的几章《三国通俗演义》,询问了他一些问题,旁边还有一个木华黎也目透着兴趣地盯着他。

“进儿,你写的这些汉字很奇特啊,依木华黎讲,这些你命名为简体字的汉文,很多字比原来的繁体字少了很多笔画,书写、记忆起来方便许多,简繁比较之下,这简体字却简化得甚为巧妙,除了一些创新字外,不少字仍是禀承了繁体字象形的特色。”铁木真并不识字,他会这样说,多半是木华黎的见解没错。

“还有这二十六个‘罗马’字母,拖雷说你将之组合成拼音字母,做成简体字的注音。”铁木真接着拿出几张声母、韵母问到:“我跟拖雷学了一点,还蛮有意思的!”铁木真说完,铺纸提笔,口中念着,手也不停,略为生涩地将“一”到“十”写了一遍。

看到郭进惊讶的表情,铁木真自得地笑道:“本以为这辈子双手只能挥刀射箭,没想到人到中年还有机会提笔写字!进儿你是怎么想出简化字和字母拼音的呢?”

这简化字和字母拼音是后世中华建国后,为便利在全国各族推广普通话,而集合几百位语言专家学者,历时七年才研究出来,又经后来几十年的发展、修订才逐步完善的。不过郭进可不能坦白交代,要不下一刻他的脑袋准会被弯刀砍下,谁想放一个可以轻易左右自己未来的人在身边呢。没法,他也只好将发明简化汉字和字母拼音的伟大成就归功到自己的身上了。后人评价“诸葛亮之智近乎妖”,也许他的表现在铁木真等人眼中,身上的神秘色彩并不会比妖少多少吧。但不管怎么说也要先过了眼前这关再说。

“回义父,孩儿曾在市集听南来北往的客商说过,从草原往西万里诸国,最多人用的是这罗马字母。往南诸国最多人用的是繁体汉字。孩儿思索,这两种文字有那么多人用,必有其广为流传的原由,便试想能不能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出一种适合亿万人使用的语言。只是那繁体字笔画众多,书写不便,不像畏兀儿文字那般笔画简单,孩儿苦思之下,就对较着畏兀儿文字,将繁体字大为简化了一遍。也不知教授起来适不适合,就找人试验了一番。”郭进急中生智、扯了一个似模似样的理由出来。

“哦!没想到进儿竟是这般了不起。”对于他的解释,铁木真、木华黎也想不到该如何置疑,只能赞叹他是天赋睿智,这就是文化认知上差异千年的距离。也许用天神转世来解释郭进身上发生的奇异之事更为适合,但铁木真显然不会从心里这般认同,他可是怀抱创造历史的雄心壮志,天神、天命之类的东西只有在他身上发生才是合理的。

“我们蒙古部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说的语言与女真、契丹、党项、吐番人都极为相似。要改变几百年来延续的语言习惯实属不易。不过进儿发明的简体字确实不错,若能在部落里推广开来,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到西边或南边牧马,用这简体字与他族之人交流倒也方便。”铁木真笑着说到。不明所以的人,定会以为铁木真多半是在开玩笑,在这一点的看法上木华黎也不例外。

毕竟就草原的几大势力而言,铁木真部也才算中等,能不能统一漠北草原尚停留在豪言壮志中;牧马草原之外,在心里想想倒也罢了,说出来那只能是酒醉后的胡话。也许在这草原上,只有郭进才能从铁木真那豪迈的语气、隐晦的话语,精光四溢的双目中,了解这具平凡的皮瓤下到底隐藏着多大的野心。

 

第五十四章  拉练(下)

“我们不如仿进儿的做法,把部落里的将领集中起来,由进儿向他们讲说《三国演义》,说来这《三国演义》内藏着一部厉害的兵法,应该很容易调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