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漠烽烟 >

第191章

大漠烽烟-第191章

小说: 大漠烽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末剿匪第一雷人妙招是由创意天才术虎高琪大师灵感突发提出的神来妙计:反贼占山据险,不如征发数万民工日夜加班争取在三五年内修建一堵高墙把他们围起来,那些贼人被困在山上,用不了多久就乖乖地投降了。

对这条滥用民力、砍伐森林、破坏环境、聪明绝顶的剿匪妙计,完颜承晖坚决反对,并上书奏道:“泰山是五岳之首,称为岱宗。君王在这里祭天,承应天命,封禅告代,咱们目前没有封禅泰山的能力,但也不至于把山上的树木全都砍伐光吧?这不相当于把泰斗名士脑袋上的头毛全都镐光吗?就算将泰山上的树木全都伐秃,强盗也会流窜到其他山里去。天下的山那么多,难道全要剃成秃子吗?”于是这条妙计胎死腹中。

贞佑初年(1213年),召入朝中拜为尚书右臣。接到诏令后,他当天启程入朝,把老婆孩子留在沧州。不料不久之后沧州城被蒙古军攻破,他的老婆孩子都不幸罹难了。

完颜承晖生于富贵之家,平时却像贫寒百姓一样过着艰苦朴素的日子。他喜欢在书房里悬挂司马光和苏轼的画像(注意:宋、金可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并对人说:“司马先生是我的老师,苏东坡先生是我的朋友。”

在金宣宗决议抛弃中都南迁后,由赵肪牵头的几十名太学生联名上书请愿。

签押房内,完颜承晖劝慰赵肪等人说:“皇上御览了诸位的奏章,对尔等忧国忧民之心十分赞赏。”

书生天真地问:“那么,国都不再南迁了吗?”

完颜承晖:“啊,皇上南巡,命太子阂等留守,并不是要放弃中都嘛!”

赵肪等人质问道:“既然皇上不想放弃中都,为什么还要南迁?”

一学生冲动地揭露说:“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耳!”

另一学生情绪激动地反问道:“皇上的命是命,百姓的命是粪土吗?”

“大胆!反了你们?”抹然尽忠拍案而起,威胁道:“奉劝你们这些书呆子赶快让百姓都给我散去!否则,我的兵士打不过蒙古人,还打得过你们?”

赵肪慷慨激昂地说道:“你好威风啊?抹然尽忠大人,既敢上书皇上,我等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完颜承晖劝解道:“诸位冷静!大家都是为国为民,何必剑拔弩张?!赵肪,此事大计已定难于更改了,诸君就遵从圣意吧!“

赵肪反驳:“事关国家存亡,焉能听之任之!”

完颜承晖好言相劝:“君等大义凛然,承晖十分敬重。在下奉旨留守中都,尚需诸位鼎力相助。若执意对抗,惹怒龙颜,岂不……”

太学生亢奋地嚷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完颜承晖站起来,情绪激动地说:“我等生死何足挂齿,社稷存亡却事关万民安危。徒单丞相因反对迁都已经忧愤而死,假若我等再无谓牺牲,谁来守卫中都啊?!我完颜承晖之所以隐忍不言,绝不是为了苟延残喘。苍天明鉴:为中都百万黎民耳!”

赵肪等人热泪盈眶,低声说道:“走吧!”为国请愿的热血太学生们缓步走出大堂。

完颜承晖以手掩面,浑身颤抖。

深秋大大草原一片萧瑟,草木枯黄。

一对满载着战利品的车对缓慢的行进在这枯黄的草原中。这是一只隶属于黑龙江万户区的运输车队,他们正要返回黑龙江,把从前线将士们手中换来的战利品运回黑龙江,车队总共有十两大车,百十来个青壮护卫,又一个百户统领。

车队的护卫都是由普通青壮民夫组成,单看他们身上那各式各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些端倪出来了,他们手上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只有带队百户身上的披甲尚算齐整,有一股百战沙场老将的风采,身上的气势极其惊人。

只不过此时的队伍有些歪歪斜斜,各个有气无力的摸样,懒洋洋的任凭着马匹向前移动,一点也没有一个正行。带队的百户也不理会这些,也是懒洋洋的骑在马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呼喝两声。

也是,这里可是蒙古的腹地,以现在蒙古军队的赫赫声威,有谁敢来这里打主意,活得不耐烦了吗。

可是,外敌是没有了,可内鬼呢,这个可是防不胜防啊!

正当车队百户无精打采之际,在他身后不远处,几个壮丁正有意无意的奏在一起,神色有些诡异的窃窃私语。

“大哥,这样做不太好吧,要是被抓住了,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一个满脸落腮胡子的大汉有些畏缩的说道。

“胆小鬼,怕什么。”被一群手下有意无意围在中间的一刀疤炼大汉低声怒斥了一句,转脸由阴阴的冷笑了一声:“怕什么,富贵险中求,何况小王爷早已经答应了~~~~~”

半夜,在车队驻扎的营帐里,百户长的大帐外面,几条黑影慢慢的摸进~~~~~

“什么人~~~~~啊~~~~~”

金宣宗拖家带口稀里哗啦地往汴京搬家,走到涿州良乡时,害怕从驾护卫的契丹仭坎蛔。罱确⒎鸥堑恼铰怼⒈鳌㈩淄惩成辖桑缓蟠幽母鼍吹墓怨缘鼗啬母鼍槐吡箍熳湃グ桑∑醯ぞ逄欤芫葱忻睿┍淦鹄瓷绷吮揪晡龋ㄖ富庸伲祈酱鸬热宋В岫颖被怪敝钢卸肌

负责留守中都的完颜承晖接到事变的消息后,火速派兵扼守卢沟桥,企图防止叛军北渡。斫答同塔塔儿部联合,派1千人从渡口渡河,绕道守军后边,前后夹击,守军大败。契丹仭檬ぷ坊鳎雷吡耸厍沤鹁穆砥ァ⑽淦骱土甘场9藕螅智雷吡朔拍猎谥卸汲墙嫉穆砣骸⒀蛉骸K堑故峭τ凶灾髅挥腥スゴ蛑卸迹桥沙隽讲θ朔直鹑ハ虺杉己骨虢岛屯闪舾纾ǜ罹萘啥木В┝纭

大草原上,怯薛歹向成吉思汗禀告说:“大汗,我们派往宋朝的和亲使节,被金国扣留了。”

“哦?金国皇帝的胆子大起来了嘛!”

怯薛歹补充道:“金国的新皇帝迁都到南京了。”

成吉思汗索了片刻,说:“有这两条就足够了!我要用马刀教训教训那个不讲信义的金国皇帝,敢忽悠我?是要流血的!”

1214年六月,回家休息了不到半年的蒙古军第二次讨伐金国,由古北口进攻景州、蓟州、檀州、顺州等地。

金宣宗听说蒙古军再度攻打中都的消息后,立即派人召太子南逃。应奉翰林文字完颜素兰反对召回太子,术虎高琪:“不把太子召回来,你敢保证他的安全吗?”完颜素赖:“不敢保证!但有太子坐镇中都,守军和百姓心里踏实,万众一心固守中都。安史之乱,唐明皇幸蜀,太子留在灵武鼓舞军心,指导全天下抗战,最终平定了叛乱。”金宣宗不顾天下得失,只顾及骨肉之情,执意将太子召回身边。

七月,金太子完颜守忠逃离中都回到汴京。皇帝、太子先后逃离中都,被抛弃的城中百姓人心惶惶,中都陷落在所难免。

当时,蒙古军攻城掠地的目的基本上还是抢劫人、财、物。一旦遇到抵抗,攻陷城镇后,就毫不留情地血腥屠城。(当然烈度不如历史上那么大)

在一个小县城的广场上,数千嚎哭的村民被叫嚣的蒙古兵驱赶过来。

成吉思汗斜倚在胡床上看着自己的军队驱赶这些惊慌失措的俘虏,露出饶有兴致的表情,四个儿子站在他的身后。这回他还特邀一位嘉宾——明安将军前来观摩。明安就是那位在野狐岭之战前夕被派去给蒙古军泄密的契丹人。

成吉思汗兴致勃勃地说:“来来,明安将军,你来看一看我怎么处置这些奸民。”

明安困惑地问:“这些人好像是城中的百姓?”

成吉思汗说:“不错,可他们在金兵逃跑之后竟敢拿起锄头镰刀擀面杖对抗我蒙古大军!那他们就是军人。”

纳牙阿的骑兵已经把百姓赶到小广场中心包围起来。

纳牙阿驱马到他们面前高声宣布:“听着!凡是木匠、铁匠、瓦匠、小炉匠、银匠、瓷器匠、篾匠、箍桶匠,总之,会手艺的都站到这边来!”

百姓们犹豫了,站错队可是要掉脑袋的啊!纳牙阿又重新宣布一遍。

明安问耶律阿海:“阿海兄,这是要干什么?”

耶律阿海压低声音说:“除了工匠送回蒙古草原之外,其余的一律杀掉!”

今天天气不错,成吉思汗心情也不错,他问四个儿子和周围的将领:“你们兜说,人生最大的乐趣是什么?”众人都不吭气,成吉思汗点将道:“镇海,你以为呢?”

镇海回答:“我从前是个商人,信足遨游,饱览天下美景奇观,流连忘返,倒是人生一大乐事。”

成吉思汗问:“术赤,你觉得呢?”

术赤回答:“儿臣以为,在春草萌发和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擎着鹰,驱着狗,纵马飞奔,满载猎物而归的时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成吉思汗摆手摇头。明安问:“大汗以为呢?”

成吉思汗站起,豪放地笑着说:“人生之乐,莫过于战胜曾经压迫过、欺凌过、蔑视过、羞辱过却又比你强大得多的敌人。抢走他的老婆孩子,夺取他的财物,看着他们痛不欲生,以泪洗面,这才是一个草原英雄最大的快乐!”

术赤和察合台佩服地赞叹道:“父汗高见!”

明安莞尔一笑,心想:这哥们儿亟需要去找个心理医生做做心理治疗。

帐外,俘虏们已经有一部分人与大队分开。

纳牙阿又问:“还有没有会手艺的了?”

纳牙阿一摆手,四列骑兵将工匠和百姓分开。一队骑兵押着工匠走了(你瞅瞅,掌握一门儿手艺有多重要!),小广场上死一般地沉寂下来。步兵将百姓包围起来,开弓搭箭。眼看着无辜百姓就要在枪林弹雨中倒下去了。

幸好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明安大声制止道:“等一等!”

成吉思汗眉头一颦,生气地问道:“明安将军,你有话要说吗?”

明安出乎意料地说:“我也想谈谈对人生最大乐事的看法。”

成吉思汗好奇地问:“哦,你说吧!”

明安侃侃而谈:“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所以我认为,能够效命一个用长生天赐给的气力打败敌人,却又能宽容放下武器者——这样的贤明国君,是人生一大乐事。”

成吉思汗怔了一下:“你的意思是我不该杀这些敌人。”

“他们是你敌人压迫下的百姓。”“可他们杀了我的人,很多很多人!”

 

第三十章   怒火与攻城

“可是你杀了他们,就会有更多的金国百姓拿起锄头镰刀擀面杖,更多地杀你的人!”

成吉思汗怒道:“那我就再杀死他们,直到他们不敢再反抗为止。”

“金国有多少人你知道吗?他们二十个人换一个蒙古人的生命,你就得亡国灭种!”

成吉思汗怔住了,不相信地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大汗,你知道这些百姓大多是汉人和契丹人,他们并不愿意帮助女真人。只是他们不了解蒙古人,不了解大汗的到来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才铤而走险。如果大汗宽恕了他们,这消息就会一传十,十传百,也许将来你会看到百姓们纷纷自发地组织起来响应大汗,帮你反抗金军。”

耶律阿海帮腔:“大汗,明安的话是至理明言。请大汗三思!”

开明的胡丞相也劝道:“不是三思,而是要立即做出决断。”

成吉思汗转向小胡询问道:“他们两个都是契丹人。我想听听你这个蒙古人的意见。”

胡丞相:“他们说得那玩意儿——那家伙——那是相当的正确。”

木华黎这时也声援道:“大汗,我也以为放了这些该杀的百姓是上策。”

成吉思汗虎目一瞪,不怒而威:“难道我的成命可以随便收回吗?窝阔台,你是怎么想的?”

窝阔台答道:“父汗,塔塔统阿老师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说过,不因人而废言,能从谏如流也是帝王的英明之举。”

成吉思汗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大家莫名其妙。成吉思汗止住笑后叹息说:“我很高兴我的儿子和将领之中也有这样高明的见解。”而后他又对众将说:“你们之中难道真的没有人想过要纠正我的作法吗?我想一定会有!可是你们不敢说。大家不像我还没有称为成吉思汗的时候那么随便了;不像我们一起喝班朱尼混水的时候那样推心置腹了!我很生气!”他对小胡说,“胡丞相,你去让纳牙阿放了那些百姓吧!”说罢又冲那些不乐意放过百姓的将领们摆了摆手,毫不客气地说:“你们都给我退下,我不愿意看到你们板着脸的苦瓜相!”

众人灰溜溜地退下去了。

从此以后,蒙古侵金战争逐渐变杀掠为招降。

啪,郭进猛的一拍桌台,恼怒的问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郭七满头大汗的站在蒙古黑龙江万户区郭进的官署里,身子都有些哆嗦了,本来以他和郭进亲密的关系,(从小一起长大)本不该如此不堪的,可谁叫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