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漠烽烟 >

第151章

大漠烽烟-第151章

小说: 大漠烽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臣首位站的是郭进的老熟人失吉忽图忽。

失吉忽秃忽,又译忽都虎、胡士虎等,幼年时他被铁木真(成吉思汗)母月仑收养。成年后,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他现在是大蒙古国断事官。

他是塔塔尔部人。参与制定大札撒(《成吉思汗大法》)。1204年,成吉思汗建国后封为千户、大札鲁忽赤(大断事官),主持刑罚词讼及民户分封等事。他决狱公正,办案中反复对犯人说:〃不要因为恐惧而招认〃,〃不要害怕,说实话〃(拉施特《史集》)。

这家伙和郭进的关系很好,郭进当年在黑龙江开荒,他就帮了不少的忙。

与他站在同一排的是左丞相塔塔统阿这老小子。他和郭进的关系就不怎么样了,僵硬得很,每什么别的原因,文人相轻,更是和郭进有文统之争。郭进提前布局,将检体汉字早早的就在蒙古部落里流传开来,让它成为了蒙古王国的官方文字。

以知识渊博自诩的西辽大学者塔塔统阿同志自然是很不服气了,凭什么郭进这样的小娃子所创出来的文字能成为蒙古王国的官方文字,而他就不能创出来捏。于是,塔塔统阿同志就根据畏儿畏文字,再加上自己的摸索,也创出来了一套文字来,现在正处于推广阶段,不过有郭进的检体汉字在前,优游有配套的汉语拼音,方便得很,塔塔统阿同志所创文字的前景不妙得很,所以他能给郭进好脸色看才怪了。

当年蒙古灭了乃蛮,有一位名叫塔塔统阿的畏兀儿人,性聪慧,善言论,深通本国文字,太阳汗尊他为国傅,并封他为掌玺官,掌管金印和钱谷。乃蛮灭亡时,这哥们儿怀揣金印想溜走。蒙古军人瞅见这家伙鬼鬼祟祟的,叫过来一看怀里揣着个宝贝,于是推推搡搡地把他押送去见可汗。

可汗不解地问:“太阳汗的人民和疆土都属于我了,你这老小子怀里揣着个大印想往哪儿跑?”

知识分子回答道:“我也不知道该往哪跑。反正只知道这是为臣的职责,我想寻找故主将大印交还给他。”

可汗先称赞了这个文化人是个实在人,忠于所事很好,然后又不解地问:“那么这颗大印到底有什么用途呢?”哎呀,没文化真可怕,看来大汗亟需扫扫盲喽!(晕,乃蛮文字铁木真看得懂才怪)

塔专家解答道:“出纳钱谷,委任人才,一切事皆用之,以为信验耳。”

可汗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就把这个文化人留在了自己身边继续负责掌玺。此后,凡有制旨,始用印章。

可汗又示意塔塔统阿开了一个扫盲班,强令蒙古贵族和高级将领跟着这位有学问的老师学畏兀儿文字。甚至连铁木真四兄弟也当过他的学生。通过开展高层扫盲运动,黄金家族的人就成了有文化、有知识的人。

倒不是郭进创造的文字不能用,相反,很好用,只是放眼蒙古周边,还是以当年辽国的文字位主,也就是这个惟儿勿文字,以后要和别国打交道,这个不学都不行啊!

这老小子投靠铁木真的时间太晚,不然的话,以他左丞相之尊,原来的位置肯定是在失吉忽图忽之前的,可是他的根基太浅薄,不像大断事官阁下,朋友手下满蒙古都是,所以在行政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郭进最关注的就是文官就是这两人,至于其他文官么,那就不要说了,实在是说不出口啊,其中有很多都是由武将在兼职,再加上郭进和塔塔统阿在蒙古推广文字时间太短,他们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帐内这么多人,全都拖去文盲这定大帽子,已经很不错了!

接下来就是武将了,武将大多是郭进的老熟人,就是有几张新面孔,那也是几位不起眼的小武将,排在最后面的位置上,现在还不值得郭进费心思在他们身上。

武将首位当然是铁木真手下的头号军师,现在的呼伦贝尔万户木华黎。

木华黎(Muqali,1170—???),又作木合黎、模合里,蒙古札剌亦儿部人,世居阿难水(即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以东,世代为蒙古孛儿只斤氏贵族的臣仆。其父孔温窟哇,从铁木真平定蔑儿乞部,出征乃蛮部,屡立战功。在乃蛮军队追赶之下,铁木真马毙,孔温窟哇以坐马接济铁木真,以身阻挡追骑而死。

孔温窟哇有子五人,木华黎为其第三子。木华黎“虎首虬须,黑面”,“沉毅多智略,猿臂善射,挽弓二石强”(《元史?木华黎传》)。约在1197年,孔温窟哇将木华黎和不合两个儿子送给铁木真做“梯己奴隶”。后来,他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一起,以忠勇辅佐铁木真,号称“掇里班?曲律”(dorben…kuluhud),意为“四杰”。/f〃k)g)N。u(k/Q

铁木真有一次与塔塔儿部对阵失利,适逢大雪,丢失牙帐,卧草泽中,木华黎与博尔术站在雪中整夜张毡遮蔽。又有一次,铁木真等三十余骑行经溪谷,遇寇突袭,箭下如雨,木华黎引弓,三发射中三人,并解马鞍屏卫,终于将寇击退。

 

第九十三章  名将如云

为声援克烈部王罕。铁木真派木华黎等肽寺空剑袷ぁ?203年,铁木真与王罕分裂,双方大战,铁木真先败后胜,反击时,木华黎奉命选精骑夜袭王罕营盘,王罕败逃,后被乃蛮部人杀死。

在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各部的战争中,木华黎已经战功卓著。1204年,铁木真建大蒙古国,称成吉思汗,分封九十五个千户,木华黎名列第三,他的封地可能在后来的上都(在今内蒙正蓝旗)一带。

成吉思汗对有殊勋的伴当给予殊赏,他对木华黎降旨说:“忽图剌合汗即位,在豁儿豁纳黑主不儿地方的繁茂的树下欢舞时,你预告了上天的神示,如今果然应验,我已即了大位。”封木华黎为国王,并为左手万户,即管辖东边直至哈剌温只都山(今大兴安岭)地方的万户。

成吉思汗对木华黎等受封功臣们说:“国内平定,汝等之力居多。我与汝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也。汝等切宜体此,勿替初心。”(《元史。木华黎传》)

传说木华黎出生时有一股白气从帐中冲出,神巫非常惊异,认为此人日后必成大器。果然,木华黎长到十多岁时,就才智超人、气宇不凡。他仪状雄伟,猿臂善射,挽弓二石强(二石即240斤力)。

他器宏识远,莫测其蕴,胸藏百万兵。他的组织领导能力以及言谈举止,欣然出于千百人间。札答阑有两句话评价他:没有木华黎训不服的烈马,没有木华黎射不中的鹰隼。这些天赋决定了他一生必成大事业。元初四杰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首推木华黎为杰中之杰。

一次,元太祖帖木真在不儿罕山时被蔑尔乞人突袭,大军失败,军帐全被敌人裹走,在逃跑途中路经答阑捏木尔格地方,又与塔塔尔人不期遭遇,边战边走。晚上北风呼啸,大雪飘飘,帖木真只好卧在草泽中度夜,为了警卫帖木真的安全,木华黎与博尔术手执防风灯顶雪巡视防线,一阵狂风吹来,睡梦中帖木真打个寒颤,他们俩赶快手擎皮毡当作帐篷遮蔽太祖,彻夜不移动一步,而自己身上仅披一件羊皮毡站在深雪中。

翌日醒来,帖木真看见二人冰雕雪塑,大雪没膝,顿觉咽喉梗塞,百感交集。三十余骑匆忙赶路,帖木真问:“这地方贼寇多,如果遇着该怎么办?”木华黎说:“我愿一身抵挡!”话音未落,一伙贼寇蜂拥而出,箭如雨下。

木华黎冲上前去,一边挥舞银枪拨飞敌人射来如蝗一般的箭矢,一边趁机拔出筒中羽箭,嗖、嗖、嗖连发三箭,贼寇三个靠前的头领应声倒下。贼寇主帅问:“这是谁发的三只箭?”回答说:“木华黎也”,贼寇早闻木华黎的威名,赶快鸣金收兵,鼠窜逃跑,太祖才得逃出困境。

克列王可汗与乃蛮部发生仇战,向帖木真求援,木华黎奉命领兵救援,挥戈南下,所向披靡,乃蛮部大批将士被斩,获甲仗马匹无数,而可烈王可汗将恩不报,反而谋袭木华黎.木华黎发现后领精兵夜斫其营,王可汗逃走后又惊又吓,疲于奔命而死于路上,其余全部人马缴械投降。

太祖帖木真打败塔塔尔人后纳其首领女儿也速干,也遂姊妹为侧妃。帖木真深感对发妻孛尔帖有愧,想选一位大将回大营去疏通疏通孛尔帖,身边的大将博尔术、苏不台对这一棘手问题个个退缩,木华黎自告奋勇,愿解除这一危机,大汗欣然应允。

木华黎风尘扑扑,星夜赶回大营,毕恭毕敬地对大妃行了礼“大妃殿下安好!”但却一言不发。

孛儿帖吃惊地询问:“木华黎不是说有什么紧急事情么?”木沉思良久说:“我有一件好事要告诉大妃,还有一件坏事也要告诉大妃,我是没有想好,先说好事,还是先说坏事。”孛儿帖一时间就怔住了。

她想了想说:“好事让人欢喜,坏事让人忧愁,如果先听了好事,一定是先喜后忧。先听坏事,那就是先忧后喜。你就先说坏事吧。”

木华黎说:“大汗没有听从诸将的忠告,被两个塔塔儿美女迷住了眼睛,收她们为第二、第三侧妃了。”

孛儿帖如雷轰顶,闭上了眼睛半晌才缓缓地说:“那件喜事呢?”

木华黎说道:“大汗没有听从诸将的忠告,被两个塔塔儿美女迷住了眼睛,收她们为第二、第三侧妃了。”孛儿帖说:“这件坏事你已经说过了。”木说:“不。这件喜事同那件坏事,是同一件事。”

孛儿帖急了,说:“你说什么?我不明白。”木华黎缓口气说:“可汗以前只爱您一个女人,现在他又同时爱上了两个女人,这对您是坏事;从前只有你一个女人关心可汗,现在又有两个女人像您那样替您关心可汗,这当然应该算是好事。”

孛儿帖气冲冲地说:“我不愿意有别人像我一样地关心可汗!”木华黎庄重地说:“此事木已成舟,不可挽回了。大妃如果做个顺水人情,可汗定会为您的宽宏而更加敬重您,您的大妃地位永远也不会改变,这就是好事。如果您公然反对可汗纳这两个侧妃,即使你能阻止可汗,可汗也一定会因为要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而怨恨你,那么对您来说,就是坏事,坏到不能再坏的坏事了。”

孛儿帖无奈地说:“你为什么要揽这件差事呢?”木华黎说:“因为您是可汗四个儿子的母亲,我不愿意看到您与可汗失和。那样不只是您和可汗的不幸,也是蒙古人的不幸。”

孛儿帖委屈地说道:“这么说,我不管是愿意不愿意,已经无可改变了?”木华黎摇摇头。

孛儿帖扑在床上哭了起来。哭得越来越伤心。木华黎说:“大妃,有什么委屈,您只管倒出来吧!”

孛儿帖说:“我从九岁起就跟他订亲了。那时他还是一见狗就害怕的小孩儿,跟在我后边形影不离。我们一起剪羊毛,一起套马,一起在湖边嘻戏。那时,我不知道男女之爱是什么。只是我同他之间,两小无猜,相互依恋,一刻也不可离开。后来,他父亲出事了,他一走就是八年。这八年里我无日无夜不在想念他。是我父亲耐不住我一再要求,没有按着草原的规矩,让铁木真去弘吉剌部成亲,而是我的一双父母把我送到斡难河边,跟他完婚的。可喜庆的酒香还没有散尽,他的仇敌便把我抢去了九个月,使我在思念和痛苦之中煎熬了九个月呀!他是把我救出来了。可是他对我少了从前那样的无忌无猜,多了夫妻之间不必要的过分的尊重。我一边给他一个个地生儿子,一边把失意的眼泪流在肚子里,我不苦么?!这回可好,他又找了女人,而且一下子找了两个!大概在不久的将来,我就像被他穿破了的皮袍子一样,扔掉了吧?”

孛儿帖又哭。木华黎就站在那里,既不解劝,也不走动。半晌,孛儿帖擦擦眼泪说:“你回去告诉他--”木华黎说:“我知道应该告诉可汗什么了。”

孛儿帖怔住。木华黎冷静地说:“我将告诉可汗,大妃说:‘当年我们的父亲也速该不过是个部落首领,还有一个别妻呢,帖木真是可汗,自然应该有更多的妻子。帖木真可汗派人先来告知这事,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妻妇服从丈夫,部民服从可汗,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作为最敬最爱他的大妃,很高兴可汗找到了中意的侧妃;我正在为可汗的新人准备新的斡儿朵(宫帐)。’”

孛儿帖睁大了眼睛看着睿智的木华黎。木华黎恭恭敬敬地问:“大妃,我没有领会错您的意思吧?”孛儿帖叹息了一声说:“你说得不错,就这么告诉可汗好了。”

木华黎看孛尔帖接受了自己的意见,补充说:“大汗在前方打仗,如果没有人关照他的生活,温暖他冰冷的营房,他高昂的精神就会消钝。再说,我们和塔塔尔人结为姻亲,过去的恩怨一笔勾消,全部人马归我成吉思汗所有,世代相好,于国有利。古往今来,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