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漠烽烟 >

第11章

大漠烽烟-第11章

小说: 大漠烽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儿,欧老,你们辛苦了。”李萍急步走上前来,看了看马车后面的成堆羊毛和跟着的牛羊,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激动,很是将家里的两大功臣夸赞了一番,她这番话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确实是出自本心,要知道,家里一下子多了十一张嘴吃饭,粮食消耗的速度是很惊人的,原本她打算吃半年的粮食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见底了。幸亏欧老爷子所制的“暗器”威力惊人,可以到河里炸出很多鱼来,给家里带来了大量的鱼肉,帮着支持了一段日子,要不然家里早就揭不开锅了。

有时候李萍的心里太过焦急,也暗自埋怨了孩儿郭进几回,怨孩儿太过胡闹,可此时木已成舟,而且看着郭大(小孩中年纪最大的男童)他们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听着孩子们稚嫩的笑闹声,她实在是狠不下心来赶孩子们走,也只能在心中暗暗焦急不已。

现在可就好了,她心中的一块大石已去,怎能不兴奋异常,而且有了羊毛的即时供应,相信以后也不用再为粮食发愁了,看看孩儿和欧老这次的收获就可知羊绒衫的受欢迎程度了,她坚信,只要羊毛不缺,家里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此时,李萍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这一整天对孩儿安全的担忧,她此时的心里头只剩下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进哥,今天的收获好大呀!”郭大一边帮着从马车上搬运一捆捆羊毛,一边满脸敬佩的对着郭进赞叹,虽然郭大是幼童中年龄最大的一个,现在已经六岁半了,而且身高也要比快满周岁的郭进高出一头,但以郭进此时的武力和前世带小弟的手腕,哪能震不住这些小屁孩们?这不,郭大已经喊起“进哥”来拉。

虽然身心俱疲,但郭进此时的精神却很亢奋,连对着从来都没给过好脸色(没办法,这样做才有威势)的郭大,也露出了一丝笑容来:“嗯,还不错吧。”说完,他又转头对着正牵赶羊的郭五他们大声喊道:“小五,照料好这些牛羊,记得多拿些草料出来,大家的动作都快点,干完后今晚吃顿好的。”

“哦,有好吃的了‘‘‘‘‘‘”正在干活的孩童们闻言一阵欢呼,笑着,跳着,高兴不已,也难怪,为了省粮,他们已经喝了近十天的野菜糊糊拉,闻听今晚可以吃顿好的,哪还能不兴奋。

这孩子,李萍嗔怪的瞪了孩儿郭进一眼,但也没有要出言反对的意思,最近大家肚子里的油水确实少了一点,今晚上补一补也不错,打定主意后,李萍就去地窖取了一些鱼干出来,准备晚上做一顿好的,地窖中的鱼干有不少,但那些都是准备在危急的时候换杂粮用的,现在粮食危机已经解除,再已用不着这些准备了。

欧冶子看着和周围孩子们闪奋得满脸红光的郭进,不禁摇头苦笑了一声,在心中喟叹一句:还是个小娃娃嘛!他有些感慨的回到了自己的毡包,准备休息一番再出来吃晚饭,他的年纪毕竟大了,可没有什么精力再去和孩子们玩闹了。

有了这次的大丰收之后,下次的出行就没什么阻碍了,晚上,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鱼肉大餐,在孩子们都去休息之后,欧冶子老头和李萍母子就商量了一下日后的安排,也好有个规代不是。

“欧老,以后就全靠你了,还得多担待一些啊!”李萍产先打开了话题,她满脸诚恳的看向了欧冶子,虽说孩儿的实力令人讶异,但做交易的主力却只能是欧冶子老头,只有等到小孩们和郭进稍长一些,才能分担下部分工作,不然,你一个小屁孩,别人哪里肯正脸相待。

“哪里,哪里,这并算什么,大家都是一家人嘛。”欧冶子自得的捋须一笑,。

“好了,好了,不要再客套了,再不说正事的话,孩儿可是要去休息了。”郭进不满的嚷嚷了起来,大家都这么熟了,还用得着如此的客气么,这老头也真是的,太过虚伪了,难道家里有困难了,老头号就能袖手旁观么?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李萍不满的瞪了孩儿一眼,但她还是很快就转入了正题:“我估算了一下,这次弄回来的羊毛是可以用上十来天了,这几天你们就先歇息一下,等羊毛快用完了再出发不迟。”

看到母亲满脸的喜色,显然她的心情不错,郭进也大受鼓舞,心头的冲劲就更足了,可是他听到母亲后面的话后,心里就有些郁闷啊,小眉头也皱得紧紧的。

欧冶子连连附合,觉得李萍的说法很是合他的心意,可是在不经意之间,他发现徒儿有点闷闷不乐,心中一动,欧冶子就没再附合反而扭头问道:“徒儿,怎么了?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嘛?”

李萍一愣,也把目光转向了孩儿身上,说实话,对于这个孩儿,她有些看不透,孩儿的惊异的表现总令她在惊诧之余,也有些茫然,她况觉得孩儿的身上有什么秘密,但也不好贸然问,孩儿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了难得的精明干练,她也没太在意,但对于孩儿提出来的建议,她还是很重视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郭进毕竟是她的亲身骨肉,就算孩儿再怎么惊世骇俗,她也是不会太过在意的。

郭进干干的咳嗽了两声,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可一开口却语惊四座:“孩儿认为我们不仅不能停歇下来,反尔还要扩大交易的范围,先是沿着鄂嫩河交易,等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再和其它方向的牧民们收集羊毛,如此,我们才能获得稳定的生活来源。”

什么?

李萍和欧冶子老头惊愕得说不出话来,欧冶子老头更是哀叹道:“徒儿,照你这说去,那以后师父岂不是得活活的累死啊?”

“没那么夸张!”郭进很是不已为然的摇了摇小手,也不理会师父有什么反应,自顾自的接着说了下去:“这不仅仅才刚开始而已,等纺织羊毛上了规模后,我们还要买些青壮奴隶做护卫。”

 

第十八章  规化(中)

“什么?还要买奴隶?”李萍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一脸无辜的孩儿,满脸的怒色道:“家里的条件才有所好转,就又要买奴隶拉?而且还是青壮?你不是说青壮奴隶很危险么?怎么现在又没事?”

郭进哭笑不得的看着正在发彪的母亲,一阵无语,苦着脸解释道:“今时已不同往日嘛,原先咱们家的状况不太好,尽管有师父,但也是底气不足,当时孩儿估摸着买下十个奴隶幼童年已是极限了,但现在就不同了,经过了这次的交易之后,我们也找到一条很不错的财路,到了这个时候,钱财对于我们而言并不是问题,我们所要考虑的将是如何保护这些钱财的办法,所以,购买一些青壮奴隶组成护卫队是誓在必行!”说到这里,郭进的心中涌出一股豪气来,眉宇之间更是充满了一种气势。

李萍被孩儿这番斩钉截铁的语句给惊呆了,欧冶子老头更是连连点头附和,心中兴奋之极,他可是老江湖了,经验丰富至极,怎么能听不出徒儿话语中的深意来?老头忍不住在心中狂喊:前途光明,前途一片光明啊。

也不能怪这两位的反应如此激烈,郭进这段时间以来的表现有目共睹,虽然他的年龄有点小,可做事却很周到,思虑也很深远,再加上他小小年纪就武力惊人,不知不觉间早已成了家里的主心骨。郭进所做的事情有时很令人费解,而李萍也经常以母亲关心孩儿的角度来劝解,但最终的结果却总是顺着郭进的意思来做,这样的就造成了一个令李萍和欧冶子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郭进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在这样的思维主导下,郭进又说得很是直白,让他们怎能不惊诧,兴奋莫名。听听,连护卫队都需要组建了,那得需要多大的财力和物力啊,而护卫队的要保护的财物又有多少啊!真是令他们期待不已。

郭进将母亲和欧冶子老头的表情变化都看在了眼里,心中暗笑不已,这就叫做“若欲取之,必先与之。”虽然他现在所描绘出来的前景还只是一张画饼而已,但以眼下的情况看来,要想达成目的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可他所要考虑的却远远不止这些,他要将因此事而引起的种种变化都考虑到位,并将有可能出现危险的应对措施一一布置妥当。

这可不是个轻松活,还要获得母亲和老头的支持才是,打定主意后,郭进就继续解说了起来:“至于青壮奴隶们的危胁问题,孩儿也早有应对之策,在筹集到足够资金后,我们就要购买一批青壮奴隶,但我们不需要单身的青壮奴隶,一定要买有家室的青壮奴隶,并且将他们一家都买下来。”

“妙,这个主意太好了!”欧冶子点头抚须赞叹了一句,而后他才向满脸不解之色的李萍解释道:“有家室在身的青壮奴隶们由于有家室的牵挂,心中就会多了一分顾忌,而只要他们全家的生活能够安定下来,他们的忠心也是可以保证的,这样他们就和我们形成了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到那时又何必再担心他敢不效死力?而以夫人的为人来看,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并不难。”说完,他还露出了一副很“诸葛”的笑容来,似乎一切都在掌握在心中。

郭进有些诧异的看了“老诸葛”一眼,心中不由得暗骂他太臭屁,但郭进也不得不佩服这老家伙确实有两把刷子,不仅仅会打铁造火器,而且心思也很缜密,有如此本事,也真不知道老头子是怎么混成了孤家寡人的,轻轻摇了摇头,将心头的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去一边,还是正事要紧。

郭进看出了母亲此时已经有些心动了,他需要做的只是让母亲安心而已,并不困难:“母亲,孩儿也不会只挑奴隶的,您放心就是了,到了那时候,以我们的生产规模,肯定也是需要不少人手的,可以将附近的穷困牧民们都招募过来,充当我们的雇工,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毕竟,郭大他们还是太小了,肯定受不住长时间的劳累所带来的疲乏,这对他们的身体不好。”

“还有,我们都把牧民们想得太简单了,所谓财帛动人心,何况羊毛衫的热卖,肯定会惹人眼球的,虽然他们现在不会纺织羊毛,但这不代表以后他们也不会呀!”

“哼,就恁这些蛮夷,做梦去吧。”欧冶子不屑的冷笑了一声。

呀,没想到这老家伙还是个民族主义份子,身在曹营心在汉!郭进很是古怪的看了欧冶子一眼,毫不客气的驳道:“怎么不能?师父您老人家也太小瞧人拉,牧民是不懂这些,可草原上也不只我们三个汉人啊!”

闻言,欧冶子和李萍不由脸色大变!

李萍更是惶急的问道:“进儿,那可该如何是好?”

郭进摆了摆手,很不已为然的回答道:“这个就不用太担心拉,毕竟现在我们卖出去的羊毛衫并不多,想引起他人的注意还需要一段时间,可不管怎么说,效仿者还是会出现的,现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尽量的将羊毛衫卖到周边地区,只要牧民们习惯了买我们的羊毛衫,其他人就很难在这里卖出他们的羊毛衫,只要到时候我们的实力跟得上,我们甚至都可以将付近的牧民们都收拢起来,教他们纺织羊毛的技术,把羊毛衫卖到金国去!”

啊,欧冶子和李萍都是一阵目瞪口呆,低低的惊呼出声,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孩儿(徒儿)的野心竟然如此之大!这八字还没一撇呢,竟然就想将生意做到金国去了?

回过神来,李萍有些哭笑不得的嗔骂道:“你这孩儿,怎么说起胡话来了?”

呃,郭进有些郁闷的撇撇嘴,心道古人就是古人,封建小农意识实在是强得有点离谱,这都来到草原这么久了,怎么着眼光还是这么局限呢,真是郁闷啊。

郁闷归郁闷,该解释的地方还是要解释清楚,只要能迈出第一步,以后的事情也就由不得母亲他们。

生意做大了,保护自家财产的实力就要相应的增强,而实力增强后,做起生意为就更加的方便了,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环,一步接着一步的向前推进,除非碰到什么不可抗拒的原因,否则这个循环想停都难!

 

第十九章  规化(下)

想到妙处,郭进在心中嘿嘿阴笑了几声,这才正色反驳道:“母亲,话可不能这么说,草原上牧民们的境况太差,能买得起多少羊毛衫?况且一件羊毛衫也足够牧民穿上好几年的了,而那些部族的大人物们,是看不上我们的羊毛衫的,他们喜欢的是绸缎,金国毕竟不同混乱的大草原,金国普通百姓可比牧民有钱多了,他们买不起那些昂贵的布料,但买羊毛衫却是绰绰有余的,所以,想要做大做强,金国是个很好的选择,当然宋国的条件要更好一些,但那不太现实。”

听完这话,李萍缓缓的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但她对以后的安全问题还是有些疑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可是深泞的刻在骨子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