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贾宝玉新传 >

第82章

贾宝玉新传-第82章

小说: 贾宝玉新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描述上的方便,王燃将女孩们归纳成了几类。一类是“有名无实“的薛宝钗、李香君,晴雯、袭人等人也应该算在这一类中。一类是”无名有实“的史湘云、宫秀儿、香菱、雪儿以及卞玉京。第三类就是”有名有实“的柳如是、寇媚。

“你这个花心大萝卜!”昭仁公主早就过度透支了自己的内力,使出的龙爪功已经对王燃造不成什么伤害,可女孩还是在持之不懈地努力:“我早就看出你和宫姐姐不清不楚…没想到你连雪儿那么小的女孩也不放过…香菱,你才见了人家两面…还有云妹妹,她可是定过亲的人…最可恨是就是卞姐姐,人家可是道士…”

“好妹妹,情况已经这样了…”王燃此次来就打好了“任打任骂不还口,只当自己二百五”的主意:“现在我该怎么办啊?”

可惜王燃龇牙咧嘴的表情和很底的姿态并没能换取女孩的同情,女孩越说越生气,最后连眼圈都红了起来,推推搡搡地就把王燃赶出房间:“我才不管你怎么办呢…”

“除了上述三类外,还有一类,”王燃被迫使出杀手锏,拉住女孩的手:“就是现在虽然无名无实,但我却非常希望发展成有名有实的…”

王燃说的这一类自然就是指昭仁公主。说实话,对自己和昭仁公主的那份早已变了质的兄妹之情,王燃在内心里倒也持非常欢迎的态度。在山东同生死共患难之中奠定的感情基础早就注定了这是一份爱情,而不是兄妹之情。

本来王燃非常享受这种渐进的感情之路,打算来个水到渠成,不过现在看来显然需要加速一下。王燃可不希望自己或昭仁公主成为韩剧里面的悲情主角,在不断地误会与失望中挑战感情的极限,王燃已经看出女孩真有些伤心了。

至于现在由于两人之间的身份带来的困惑并不在王燃考虑之内,大不了明挑出来,找个接班人接手这个贾家家主罢了。以自己目前的实力,只要处理的好,换个身份照样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昭仁公主先是一怔,随即便明白了王燃的意思,其实两人的心意彼此都已经明白,但这层窗户纸猛然被挑开…女孩眼睛倒是不红了,脸却红的象要滴血,她拼尽全身之力,再次狠狠地掐了王燃一下:“你这个大色狼,三条大船都不够,还要再加一条…淹死你!你给我出去!我才不要管你的事!”

话虽如此,晚饭的时候,当王燃得知香菱随着李香君一起被接进了大观园,就知道昭仁公主还是出手了。因为香菱目前的身份还未公开,按理说是没有理由住进来的。

李香君和香菱此次回来的最快是有原因的。她们并不知道办校一事,更不知道王燃想安排她任教,她们回金陵的名义是协助薛蟠推广开封府的经验,在金陵开办医院。当然这一点与王燃的目的也并不矛盾。

说起薛蟠追求香菱之事,就不得不赞叹薛蟠的恒心与毅力。在香菱随王燃奔赴山东没几天,薛蟠就转移了阵地,将枪口描准另外两个新招的护士。

这次的行动显然非常顺利,薛蟠年少多金,又很有才华,虽然人长得…但女孩看重的还是内在而不是容貌,再加上那两个护士又没有香菱被王燃救美的经历,很快便缴械投降,被薛蟠活捉。这倒省了王燃跟他多费口舌。

可以说,两个女孩的到来得到了大家的充分欢迎。尤其是李香君,与柳如是、寇媚和卞玉京三人本身就是好姐妹,与薛宝钗在河南也有过较深的接触,据说两人在王燃不在的时候还经常在一起谈诗论文。

应该说在秦淮八绝中,李香君的文学功底可是属一属二的,因此才能答的上薛宝钗的考题,两人倒也惺惺相惜。

至于香菱,虽说与大家不熟,但也没有被忽略,尤其是没有被王燃忽略。趁着薛宝钗与李香君等人约定晚上开诗会的机会,王燃偷偷拽了香菱出去要求来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不行,今天大家说好了都去宝姑娘那里…”香菱一面羞红着脸左顾右盼,一面挣脱着王燃的手,一付生怕被别人看见的模样:“我虽然不会作诗,但也不好独自走开…再好,学习怎么写诗也挺好的…明天好不好…”

关于香菱的心情,王燃倒也可以理解,在座的从理论上讲都是和自己有深厚关系的人,再加入正妻也在,香菱自然不好脱离群众。

可是理解归理解,王燃显然不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不好,我就要今天…”

自在玄真观享受了升级版的齐人之福后,王燃着实禁欲了好一段时间。不是自己不想,而是没有机会,柳如是、寇媚与薛宝钗和昭仁公主住在一起,剩下的卞玉京一改观中的妩媚形象,变得非常道士,说是要修身养性,努力钻研练丹之道。

据王燃分析,肯定是这几个女孩觉得在大观园内,背着正妻做这种事很不厚道,会影响姐妹们之间的友情。

“我不管,如果你今天不答应,我就把我们从山东回河南路上发生的事告诉云妹妹她们,”王燃威胁道:“说你背着她们和我…”

“明明是你强迫人家…”听着王燃居然拿这种事威胁自己,香菱又笑又气:“好了,大坏蛋,我答应你了…”香菱其实也颇有些意动,毕竟好几个月了。

看着王燃诡计得逞的模样,香菱禁不住偷学一招昭仁公主的武功:“晚上你在我的房间里等我,我应付一阵儿就回来…千万别让人看见…”

“拜托,我们两人是情投意合,不要搞得跟偷情一样吧…”王燃许诺道:“放心吧,我先去,然后等你回来…肯定不会让别人知道的…”

王燃是个信守承诺的人,很快他就找了一个理由先行跑了出去,并借助自己对地形的了解,闪进了香菱的房间。

而香菱显然不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按王燃的计算,已经过了N个一阵了,还没见她回来。据王燃初步估计,自己是被放鸽子了。

就在王燃实在挺不住,迷迷糊糊地快要入睡之时,他终于听到了开门的声音…作为对女孩不讲信用的处罚,趁着黑夜,王燃掩了过去从后面捂住了女孩的嘴。

等王燃从昏天黑地中醒过来的时候,已是第二天的中午。

说起来王燃还是挺佩服自己的…在他模模糊糊地印象里,女孩刚回来的时候,还很害羞地挣扎着不肯让自己抱着。

而王燃尽管当时尽管由困倦没有几分清醒,但居然还知道威胁她:“不要闹,让别人听见可就不好了…”然后再加上一句甜言蜜语:“宝贝,你好香啊,跟你的名字一样…”,之后女孩很快就软了下来。

……

王燃低头看去,女孩的头正埋在自己的胸前,呼出的气息弄得自己痒痒的,长长的秀发半散在脸上,说不出的慵懒迷人…

王燃轻轻地抚着女孩的后背,嘴角扯出一丝轻笑…女孩虽然已与自己数次共效于欢,但每次都很害羞,如果自己不给她脱衣服,她是怎么也不会自己脱的。

女孩轻轻扭动了几下,好象是在下意识地躲避王燃的抚弄,又象是在寻找一个更舒适的姿势…王燃用胳膊撑起半边身体,缓缓拔开遮在女孩脸上的秀发,伏下头准备去寻找女孩的嘴唇,而恰好女孩这时也睁开了眼晴…

两人目光相遇,王燃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晴,笑容一下子凝固在自己的脸上,手指却还保持着抚弄女孩秀发的姿势…

时间倒回到王燃把女孩横抱到床上的时刻。

“香君妹妹呢?这么长时间还不见回来?”薛宝钗的房间里,寇媚正笑着说道:“我看不是去找诗集,是在那里现写呢吧…”

“恐怕是忘了放哪儿了,”薛宝钗也笑着说道:“我们先接着往下对…香菱姐姐,这次该你起头了…你发什么愣啊…”

第四卷 大观,又见大观 第二十章 我要文斗

随着王燃在朝中地位的确定,南明的局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马士英一党在王燃平了花马刘之后就刻意保持了低调,虽然马士英仍然占据着首辅大臣的位子,但除了城防的一半力量外,已然没有兵权。

马士英不愧字瑶草,墙头草的性格非常突出,而阮大铖也名不副实,根本不具备大胡子常见的硬朗作风,他们已经屡屡在公开及半公开的情况下对王燃及新东林党表示了善意。

以钱谦益为首的一派则随着钱谦益内退兼任金陵军校的语文老师而分崩离析。原有的东林党势力也随之分化成了两派,其中一部分人员加入了陈子龙的新东林党,与以王燃为首的四大家族势力结成了联盟。

但尽管王燃已经掌握的中央的实权,王燃也未能做到军令畅通。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自明朝内乱以来,就已经是军阀割据,拥兵自重的情况,对中央的政令大都是阳奉阴违、或者敷衍了事的态度。

王燃虽然位高权重,军事力量号称南明第一,但想要“以德服人”也还有一定难度…别人的实力虽然比不上你,但要是你一个个打过去,耗费大量时间不说,哪还有时间对付外敌?

第二个原因就是几手是与新东林党同步崛起的“清流”势力。他们的主体是原东林党的部分成员,在新东林党成立后,他们曾一度有点迷失,但随着接任礼部尚书职位的黄道周以及左都御史刘宗周对王燃的强力弹劾而找到了方向。

刘、黄二人。尤其是刘宗周一贯坚持与强权作斗争,他名满天下地起因就是因为参了魏忠贤,从此便将自己的使命与弹劾重臣联在了一起,当然他身为左都御史,也就是现在的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其任务本就是挑大臣们的错。

现在在他们眼里。王燃已经取代马士英成为了新一代的强权,挑王燃的毛病、找王燃的问题就成了他们的权利与义务。

凭借着刘宗周和黄道周在天下士子中地影响。“清流”立刻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不仅包括了原东林党的一些骨干,他们将王燃视为“毁灭”东林党的罪魁祸首,还包括了那些因王燃崛起速度过快而嫉妒地。因手中权力被架空或替代而恨王燃的,都在关注着这些口舌之战。

应该说。刘宗周与黄道周两人均属于那种毕生追求自我完美的人,但追求完美本身就说明了这个人不可能完美。

刘、黄两人虽然身居高位,但都不具备相应的战略眼光。就是这二人一直高举“为君父报仇…”的大旗,引导着朝廷的舆论。屡次堵塞了南明与李闯合作抗清地道路,可以说南明的节节失利是与他们有直接关系的。

同时两人又均属于不通权变之人,不管什么事情,在他们眼里永远就只有“对”、“错”之分,不存在灰色地带。而且这种“对”、错”的判断依据也必须参照他们的标准。否则,你就等着挨参吧。

当然他们参过许多真正的权奸。但也参过许多手握权力地忠臣,比较著名的就是前淮抚路振飞。

在明末江淮诸臣中,路振飞是一位杰出的文官。他以正直、勇敢而著称,在军事上也颇有经验,防御过叛匪,抗击过海盗,打败过大顺军,对明朝而言可谓忠心耿耿。但就是由于路振飞在战前将家小送出城外,就被刘宗周参为倡逃,“可斩也”最终被罢免了官职。

王燃更不用说,在河南的时候就被刘宗周参过几本。王燃回来后消停了一段时间,但在王燃荣任兵部尚书没几天,刘、黄二人就又掀起了一片弹劾王燃的高潮。王燃烧的三把火均被他们批的体无完肤。

在他们眼里,南巡是王燃不务正业,意图公款旅游,顺便收买人心之举。刘宗周已经公然提出现在兵部的最大责任不是南巡,而是应该北进,借解金陵之围之势一路打倒北京。

黄宗周倒没那么激进,只是提出希望能与王燃互换一下职位,由王燃担当“礼”部尚书,与敌人讲“礼”,而自己去当兵部尚书,引领人民迎接北伐的战争浪潮。

对于在军制方面实行的双轨制,则被他们参为会引起军心浮动、尊卑不分之风,而总参、总后等新兴机构的设立则会妨碍正常的办公秩序并降低办公效率,纯属浪费时间与资源。

兴办的金陵军校除了不收钱尚入刘、黄的法眼之外,金陵军校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管理制度等等等等无一不受到他们的攻击。

他们将“抵制强权”的精髓理解的非常到位,只要是王燃及新东林党赞同的,他们必然反对,只要是王燃及新东林党反对的,他们必然赞同。

要不是王燃在宣布这些决定之前均作了大量铺设,估计早就被冠上“培植私人势力,意图不轨”的罪名,“可斩也!”。

饶是如此,王燃也被广大士子强烈提醒“离堕落只有一步,必须悬崖勒马…”

“怎么才能转移这两位精神领袖的注意力呢?”王燃着实有些苦恼…虽然明知这两人对自己造不成什么实质伤害,但每天都要拔出很多时间跟他们打嘴仗也很伤脑筋。

更重要的是,“清流”可说是掌控着全国的舆论导向,新东林党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