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贾宝玉新传 >

第190章

贾宝玉新传-第190章

小说: 贾宝玉新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所言甚是”,姜瓖在一旁也发表自己的见解道:“天津现有庄军长坐镇,清军短时间内肯定过不去,庄军长只凭一座小小的沧州城就挡住了豪格三天,更何况是天津重镇!而即便清军闯过了天津,还要面对素有一夫当关之名的山海关!我军就算在天津追不上他们,在山海关关口也肯定能够将之拦下!”

此番明清两军之战关系实在重大,王燃这一方也是精锐尽出,北京城一线只留下了阎应元、堵胤锡二人坐镇,其余大将全都出动,姜瓖等人便是随同王燃一路南下。

…………

“立刻安排人手即刻动身,想办法通知蒙古、山西即刻起兵牵制明军,通知盛京于山海关处起兵接应……”不出王燃所料,豪格等人果然相中了山海关。

“嗻!”立刻有人领命而出。

“另外,派人快马追上镶红旗本部,要他们不必再管德州之事,立即返回!如遇敌军小股部队骚扰,不必理会!如遇敌军大部队……”豪格稍一迟疑,继续说道:“立刻派人通报并就地阻击!”

既然下定了出关的决心,豪格立即展现出了统帅的杀伐决断之气……镶红旗这万余人马在豪格眼中立刻成为了掩护部队。

“王爷,士兵们的假期怎么办?”正蓝旗统领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动身?”

……………………

“只要清军再在沧州拖上两天……我们就可以北上吞掉豪格派出的镶红旗一部,然后压上去咬住清军主力的尾巴!到时管他是北进、南撤、固守关内还是突出关外都是一样没戏!”德州城内,王燃笑着总结了一句:“就看清军听不听话了……”

虽说王燃认为自己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够YY的了,但有机会,谁不愿意打他个落水狗、彻底平了这股动乱的源头?

正如王燃所说,进关容易出关难,待得豪格及众将一起将原定的北进计划调整完毕已是午夜时分。

“王爷,既然大策已定,依奴才来看,最好立刻安排众军士停止‘放假’,明日一早即刻动身!”沧州城内,何洛会站了出来:“迟恐生变!”

今天是豪格宣布“放假十日”的头一日,严格说来只是半日,不过在何洛会想来,既然已经决定了要走,自然是越早越好。如果还按原来“放假十日”的计划,估计这边“假”还放完,明军已经杀到了跟前。

“算了,这‘放假’才刚刚开始,就让士兵们再休息一下,改放假时间为两天好了!后日清晨准时出发!”豪格稍微沉吟了一下,摇了摇头否决了何洛会的提议。

何洛会怔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

实际上豪格“放假”之举也属无奈…沧州城几经战火再加上明军惯用的“坚壁清野”举措,早不复当年的繁华,相较于清军原来“放假”的欢乐时光是大大不如,也就是说,沧州城并无“放假十日”的必要……不过话说回来,再不繁华,毕竟也还有一些油水,这对于久未尝鲜的清军,尤其是那些入行不久不新丁来说可谓是最好的兴奋剂……其实从十天一下缩水到两天,这落差已经够大的了,若是这两天也不给,已然降到了低谷的部队士气怕是连炸营了的可能性都有。

“王爷体贴下属之意实在是宽厚仁义…”何洛会不再坚持,想想不过只差一天,问题应该不会大。

豪格没有说话,虽然已是午夜。但豪格却明显了无睡意,慢慢步出营帐,众将领自也纷纷随出。

……………………

“可惜了!”豪格眼光有些迷乱地望向南方,喃喃说道。

其他人还有些搞不清楚豪格是在可惜什么,但何洛会跟随豪格多年,自是明白豪格现在的郁闷心情……一件好东西。如果原本就不是自己地,那也没什么想头。可当这件东西得而复失。这心情就不一样了……满清入关后本来已是占据了半个中原,统一天下更是指日可待,可是现在却是损兵折将,要灰溜溜地退回关外。这叫豪格如何甘心!

这种人自然不会去想,这东西原本就不是他的。先前的拥有不过是抢来的,根本就不可能长久,现在失去正是物归原主。

“可惜了!”也许是受豪格影响,一旁的龚鼎孽也低声喃喃了一句。只不过非常轻,没有别人听到,自然也没人明白他在可惜什么。

“何洛会,”豪格突然转身叫过何洛会:“你一定要记着安排人手秘密潜入德州城,告诉我们的族人,叫他们耐心等待。我豪格一定会想办法把他们接回去地!”

何洛会一怔,立刻明白了豪格的意思…说起来,他们既已决断出关,就代表着放弃德州城内地几十万族人,豪格身为满清事实上的统领,不回兵援救也就罢了,怎么也要留个话,以示自己“爱护百姓”之心以及不得已而为之之意,这样也给自己回到盛京后预留一分田地…不过,这些话按道理说应该早讲,在安排好突围的一切后才提出来多少显得有些虚伪和好笑。况且现在这个情况,谁还愿意回德州城?不摆明着自投罗网吗?

“嗻,奴才一定不会忘记…”何洛会肃容拱手应承,然后上前一步做着此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一脸感动地说道:“王爷高义,即便是如此困境也不忘我大清族人之安危,德州城地百姓一定会理解王爷的做法…”

众人也都纷纷上前宽慰着豪格。说起来这些人地家眷大都也留在了德州城,要说他们没有一点牵挂那是绝对不可能。不过值此困境也只能是“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了……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保住了自己,老婆孩子还会有的。

应当指出,在这方面不独是满清权贵表现“冷血”,便是许多汉官大员平常显得孝上慈下、夫妻情深、举案齐眉,但一到生死关头也就变了个模样。不提洪承畴这样的著名汉奸,稍小一些地汉奸也做出了许多离谱之举。象原明朝将领马与进原本也是赫赫名声,当其防区惨遭金兵蹂躏时,人们竟纷纷传说他已英勇战死,其妻赵氏在辽阳听到这一传说后,为表示对丈夫及其为之现身的大明王朝的无限忠诚,竟带领全家老小和家奴40余人集体自杀,并率先怀抱孙女投入井中。然而,这位马与进并没有英勇地战死,而是投降了敌军,其后来之子马鸣佩,数年后成了清朝驻南京的总督。

“唉,都是我等对不起他们……也许当年就不该这么着急地把他们接进关来……”豪格赞许地看了何洛会一眼,并把这一责任顺手扔到了当年决策合族入关的多尔衮身上。

“致使现在有那么多族人落在了贾宝玉那厮的手上,定然要受到万般委屈了!”豪格以已推人,面容悲伤地叹道。

…………

豪格估计地完全错误,此时的德州城满族百姓正沉浸在“分田到户”的巨大喜悦中。用若干年后一个亲身经历者的话来说,“当时在贾大人来之前我们确实是受到了万般委屈,贾大人来之后,我们终于过上了安定日子!”

应当说,豪格没有选择主力回援德州是明智的……王燃敲掉了何洛会九万人马之后,当天便赶到了德州城下,第二天便进驻了这个清军在中原最后一块后方基地,并全数吞掉了驻守德州的清军部队…十万明军对万余的守军,攻打德州城确实没有任何悬念。

说起来,王燃手下这部明军的装备虽然没有庄子固部的精良,但德州城的清军装备显然更差,德州城内的大部分红衣大炮都被豪格所部先一步带走,剩下的几门也由何洛会率军随后携往,而随着东光伏击战的结束,后面的这些重型火器还没来得及使用就已经落在了王燃手中,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仅有少量战车装备的王燃所部理所当然地将这些红衣大炮用到了德州城上。

王燃手中还握有大量俘虏的新兵,而这些人几乎都是城内满族家庭原本的当家人。东光伏击战中,七万新兵甫一接触便四散逃溃,大部分成了俘虏,不过这也是他们好运气的一面。那些保持队形、固守反抗的老兵们成了明军重点照顾的对象,仅有的几量战车与密集火炮铳火力尽数照顾了他们。明军当然明白只要把这股抵抗力量灭了,清军就再也没有抵抗之力。因此一战下来,两万老兵死伤大半,从伤亡数字的比例而言,反倒是新兵更好一些。不过好归好,同样是死伤无算,战斗结束后,九万人也只剩下了六万不到。

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王燃战前拟定的“打疼他、打到他怕”的原则……德州城内全都是满族,不通过一些“残酷”的手段将他们的对抗意志摧垮,将极大的约束明军兵力的运用,不仅无利于加强对满族的统治,更将耽误今后的战争进程。

这些俘虏经过东光之战后对战争确实充满了恐惧,有这些人质在手,搞点传单、叫人喊喊话,怀柔加高压的心理战招数小使几招便搅得德州城内的军心、民心大乱。

本来王燃还打算先实践自己的诺言,在开打之前先归还从北京带回来的最后一批人质,可见此情形谁愿意回去?纷纷叫着要守城的清军与明军谈判,说白了也就是投降。

当然,这也不能全归功于王燃的心理战,豪格等满清权贵自己也造了很多孽。事实上,自这些满清族人“回归”豪格手下后就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天天被抓壮丁、出劳力,有点吃的、用的也被“征”了去。“德州之屠”中,虽然最倒霉的是汉人,可也有许多满族百姓遭了殃。而何洛会的扩大征兵与食物配给更直接将百姓的不满激到了极致,因而当王燃到来这时,生命的威胁再加上原本形成的对王燃的信任与感激汇成了主流。

在守城的清军统领斩杀了一批前来要求与明军谈判的百姓代表之后,德州城内的骚乱演变成了暴动,内困外忧,王燃的大军轻轻松松就打进了德州城。

“贾大人!”王燃正在琢磨下一步的行动,布木布泰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份告示:“你这是何意?”

第七卷 满江红 第二十八章 德州知府

布木布泰手中拿的便是王燃刚刚颁发下去的所谓“安民告示。”每支部队在进占一个新地方后总会搞这一出以表明自己的施政方针。当然任何一份类似的告示都是高压与怀柔政策的结合,王燃这份也不例外。

怀柔方面,应该说王燃对满族普通百姓相当宽厚,完全实现了自己在传单上所列的宣传内容。不仅重申了军队入城后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救济了处于饥饿线上挣扎的百姓一批粮食,同时更实行了诸如分田到户、免费提供种子、免费教授农耕知识等一系列安定民心之举。当然对这些满族百姓,王燃并没有把他们都集中在德州城内内,而是在目前明军控制区内将他们稍事打散到各个村庄安置……土地方面并不用发愁,连年的战乱空置出了大量良田。

应当说,王燃这些怀柔举措开始时遇到了一些阻力,按照一些明军将士之意,就算不还他们一个“德州十日”,也应该把他们驱逐出山海关,“让他们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

当然,这些声音在王燃的威信作用下以及有意识地引导下很快便得以释放。这其中的关键便是大力宣传将普通百姓与满清权贵区别对待。“发动战争的只是一小部分权贵,满族百姓本身也是受害者!”,王燃把原本时空中极流行的一句话改头换面搬了过来。

其实王燃心里也知道这句话纯属瞎扯!……如果没有普通百姓的支持,单凭那些权贵根本无力支撑什么战争!…不说百姓是兵员、后勤、士气的保障者,冲在第一线直接烧杀抢掠地绝大多数就是这些原本的普通百姓!

可话说回来,真要让王燃一口气把这几十万人都灭了却也不符合王燃设定的民族利益。

一则是因为毕竟在王燃原本的时空。汉族、满族已经是亲如兄弟,王燃原本的战友中就有不少满族子弟。不能不说这个“后遗症”对王燃确实有些影响。

二则纵观人类数千年的发展史,那些搞过什么种族大屠杀、大灭亡的家伙基本上都没什么好结果,国家更不可能因此而长久。最著名的例子自然当数成吉思汗,希特勒也算其一。

更重要的是,在王燃看来。对敌人进行肉体毁灭只是下乘手段,“以杀止杀”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上乘作法应该是“改造”敌人。让他们自觉放弃一切对自己不利的信仰、追求,从精神到灵魂都彻底发生变化,这才是真正的征服!

不可否认,当初在东瀛之时。听着那些东瀛战士一路高歌“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时,王燃心中确实颇有成就感…东瀛和满族在王燃心中自是有很大区别。王燃连小鬼子们都没有进行肉体毁灭,更何况是满族?

在王燃看来,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要有博大地胸怀,有了博大的胸怀才能不断地吸引、同化其它的民族共同汇聚于中华民族这面大旗之下。

王燃在这方面的工作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