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贾宝玉新传 >

第122章

贾宝玉新传-第122章

小说: 贾宝玉新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以十万部众大胜数倍与已的丰臣叛将石田三……难道现在我们三十万部众还怕他区区十万人马不曾?!”

德川家光这话显然有往家族脸上贴金的嫌疑。诚然,关原史战的确是德川家族极力宣扬而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一战,德川家光的祖父德川家康正是通过此战大胜石田三成,才确定了德川家族对东瀛全国的统治地位。

不过此战德川家族并不是以少击多,而是十万对八万,以多打少。而且也不是德川家族一直宣传的那样靠实力取胜,而是采取了德川家光口中最不屑的阴谋诡计,事先收买了对方的将领临阵倒戈,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但成王败寇,德川家光的话立刻成他激起了众臣僚的血性,从各地带兵迸来参加被德川家光称之为“最终对决”的大名们纷纷叫嚷了起来。

坐在德川家光对面的柳生十兵卫一如既往的表现出相当的沉稳,但他心里早已乱成一团,上次的京都之战中,已方付出了二十万精锐却只换来对方根本不成比例的损伤,这次的三十万军队又能有多大的作为?

更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自负文滔武略双全,却根本看不透中华志愿军的行动!……明明该野战对决之时,他们却选择迂回等待,明明可以拿下城池固守待援,他们却打了又撒……这次更加离谱,只要中华志愿军有一点耐性,己方这看似庞大的体系便会土崩瓦解。

柳生十兵卫这些天几乎天天失眠,本来他一心筹划的就是如何趁已方士气高昂之时调中华志愿军出来决一死战,他想了许多高招,可没想到还没等自己用上,中华志愿军已经主动跳进了陷阱……他根本就不相信德川家光关于中华志愿军“愚蠢”的论断,以及中华志愿军自己打出的“早日解放江户,救老百姓出水火”的标语。

但这些疑惑柳生十兵卫只能藏在心里,说出来只会影响到部队的士气,而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大家的斗志。

“我们根本不必过于担心,”柳生十兵卫淡淡地说道:“其实我们东瀛也不是头一次和汉人对阵,远的不说,上次的朝鲜战场,我们不也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屡屡大败当时同时配备了大量火铳、火炮明军吗?”

柳生十兵卫虽号称东瀛的第一剑客,但同样沾染上了东瀛从不实事求是的毛病……在那次著名的“抗日援朝”之战中,如果明军真的是屡战屡败,最后的结果怎么可能是东瀛狼狈回撒?当然东瀛的历史中把这个问题归结于丰臣秀吉的突然死亡,纯属内部问题,与他们在朝鲜战场上的失利无关。

不出柳生十兵卫所料,东瀛往日的“辉蝗”更进一步触动了这些大名的野心,一时间,德川幕府上下一心,众志诚诚,誓要与中华志愿军周旋到底。

就好来猜到了柳生十兵卫的话一样,京都城中同样整军待发的王燃也在自语:“上次在朝鲜没打疼你……这次我要彻底断了你们的念头!”

与王燃在战前的预料一样,中华志愿军海陆并进,海军自不用说,第一次战役便给予了德川幕府海上力量毁灭性的打击。而陆军同样势如破竹,自京都到江户未遇一招之敌,用高歌猛进来形容毫不为过。

不过此时中华志愿军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把这些残余兵马尽数赶往了德川幕府在江户的最后大本营。

中华志愿军战士们高昂的士气与德川幕府溃逃之敌形成了显明的对比,行进途中,“向前向前向进,我们的队伍……”、“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等僚亮的歌声此起彼伏。

那些投身军旅不久的东瀛战士们明显也已经融入了这个集体,所有人都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兴高采烈地高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这的确让王燃颇有几分感慨……历史就来是在重演,或者说是提前上演,只不过角色发生了变化,内容也随之有了调整,因此不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大相径庭。

江户城下,近十万中华志愿军包围了有三十余万德川部众驻守的江户城。

从理论上分折,中华志愿军劳师选征,德川家光以已逸待劳,若能凭城坚守,怎么也能消耗掉一些中华志愿军的士气和有生力量。

但不论是德川家光还是柳生十兵卫都明白,经过这些日子的忍耐,德川三十万部众的张力巳经拉到最大,正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再不主动出击,必然是一个弓毁伤身之势……况且,趁中华志愿军立足未稳之机,某中优势兵力重拳出击乃兵家制胜之宝。

更重要的是,如果德川幕府不能快速取胜,一举击溃中华志愿军……陆入胶着拉锯战地后果不是德川幕府能够承受的。

战局当然没有陆入胶着。中华志愿军用自己已经演练得相当熟练的车、步协同作战给德川家光上了一堂很重要的课“兵法是死的,人走活的……实力决定战术……”。经过几次德川幕府号称“纯实力地”野战对抗。德川家光三十余万部众很快锐减至不足二十万的数量,并被迫退守江户城。

目前地情况显然对德川幕府很不利,虽然他们的绝对人数依然占优,各位大名也都依然忠实地团结在以德川家光为核心的德川幕府。“决战本城”、“与江户共存亡”的口号响彻军营。但上至地领军人物德川家光,下至柳生十兵卫及各位大名都已经看出。德川幕府已然走到了尽头,据守江户城不过走苟延残喘而已……其实上,中华志愿

军根本不用攻打,只要围它十天半个月。江户城肯定是不攻自破。

德川幕府也不是没想过议和,甚至投降,但他们根本没有机会选择……中华志愿军进抵江户城下后,便竖起一面大白旗,上书“低级武士自愿接受改造者免死”。这对那些已经士气低迷、极其厌战的低级武士来说,当然是一个好消息。已经有许多满足宽大处理条件地对象开始潜出城投降。

但对高级武士而言,这却等于是要斩断他们的最后希望……事实上,有许多高级武士曾经不只一次地私下派人出城与中华志愿军接洽,希望得到宽大处理,有的人甚至提出愿为内应、将功补过,但得到的答复只有一个……“低级武士自愿接受改造者免死”。

“八嘎!我们这些高级武士怎么这么倒霉?!”一个刚刚高呼完“死战到底、愿与将军共荣辱、愿与江户共存亡”口号地大名懊恼地说道。

王燃这种“赶尽杀绝”的提议当然是基于练兵的考虑……这毕竟是中华志愿军在东瀛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实战机会,如果现在就松口,估计下面就不用打了。

但很显然,王燃低估了诸多东瀛高级武士的智慧。

江户城下静悄悄的,正属于一种大战前地宁静,王燃正与庄子固等人一起布置下一阶段的攻城战术,突然,城中一片杀声震天,而且听动静绝对是万人以上规模的冲突。

看着己方仍是一片那肃然的阵列,王燃等人正疑惑间,江户城门大开,一骑飞奔而出,手举白旗大呼道:“我们是低级武士,正与高级武士决战,希望贵军入城相肋……”

王燃等人面面相觑……低级武士起兵造反?可按理说,这才围了不到三天,压力不可能这么大啊。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低级武士的压力不大,但高级武士却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事实怔明,在逆境下更有助于激发出自身的潜力,对着“低级武士自愿接受改造者免死”一句研究了几天几夜不曾合眼的高级武士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应对之策……只要自己高级武士的资格被剥夺,或是干脆被贬为庶民,不就满足宽大处理的条件了吗?

想通了这一点,这些高级武士立刻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当然不会愚蠢到去请求德川家光,这点技俩,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去求德川家光的结果只会是被勒令剖腹。但这件事又只有德川家光才有资格办理,那么剩下的办法只有一个——实行兵谏,用武力胁迫德川家光答应严重处分自己的要求……这个动乱的原因听上去的确有些可笑,但这就是今日江户城中动乱的原因所在。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王燃对东瀛武士的勇敢与智慧不得不表示由衷的赞叹。

王燃进入江户城时,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

虽然叛军的势力明显比忠于德川地势力庞大,但由于叛军缺乏统一的指挥,双方可说是实力相当。拼的十分辛苦。若不是中华志愿军在最后关头终于出手,双方必定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留不下几个人。

饶而如此,江户城也是一片狼籍,忠于德川家光的势力基本被清剿干净,剩余不多的人在柳生十兵卫地带领下保护着德川家光退进了将军府……叛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只剩下不足两万地人马……单从纯数宇的角度来着,德川幕府的总损伤比起王燃的预期目标还要少了许多。

江户将军府已被重重包围。王燃与庄子固等人走上前去,此时地将军府门前只剩下十几个人横刀拦阻众人。看着面前这些手握武士刀、浑身是血、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兀自恶狠狠盯着自己的武士,王燃等人完全可以感受到那种“走投无路”地悲怆。

王燃不觉轻叹了一口气,向着那些可算是德川家光最后的卫兵说道:“进去告诉你们的将军。放下武器吧……战争巳经结束了……”

的确,东瀛之战应该说已经开始拉上帷幕。

应该说。这是一场毫不对称地战争,不仅表现在装备的不对称上,战略、战术观念的不对称更是此次中华志愿军以后世不可想象的损伤比取得胜利的关键。

东瀛之战应该算是一场较大规模的战争,它讲地是战略上的布局。战术上的兵种配合,而东瀛将领们虽然都是战国混战出来得所谓“名将”,但这只是相对于东瀛这个封闭的小环境而言,日本战国其实绝大多数的战役大都只能算是部落小城邦之间的争斗,战役级作战的经验相当匮乏,这也是他们之所以一败于“抗日救朝”的主帅李如松、再败于中华志愿军之手的主要原因……毕竟。战争指挥艺术并不能朝夕就能学会的,即使学到了,融会贯通也是需要时间和丈化沉淀作铺垫的,而东瀛少得就是这种文化底蕴。

不过,王燃虽然已经有了放德川家光一条生路的意思,但人家并不领情。门口的一个卫士跑进去通报不久,一个独眼的武士走了出来,正是柳生十兵卫,他带来了德川家光剖腹的消息……

“德川将军希望大人可以给德川家族留一条生路……”柳生十兵卫向着王燃说道。

“阶级斗争是纲,德川家族的命运只能由老百姓来决定……”王燃说道:“不过我可以保征孩子和妇孺的生命安全……”

柳生十兵卫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缠,就战败者而言,能够得到这样的承诺已经是很难的了……当年德川家康背版丰臣家,就直接逼死了年纪尚小的丰臣秀赖和他的母亲……柳生十兵卫之所以没有立刻选择殉死,除了替德川家光传这句话外,还有一个想法。

“在下柳生十兵卫,”柳生十兵卫肃容重新报了一遍自己的名字,眼睛里满是绝望的坚定:“希望能与大人一战!”

其实,这是想了好长时间才想出的最后一招,说白了就是想利用自己最为擅长的剑术搏取一个机会……反正柳生十兵卫已经报了必死的决心,如果王燃答应,就有可能将之击杀或重伤于自己的手下,而如果王燃不答应,则会给别人留下怯懦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给将要消亡的武士道种下希望的种子……这比起当初“一刀断魂”的情

况更有几分深意。

王燃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他刚要开口,身后的中华志愿军阵营中传来一声怒喝:“大人,杀鸡焉用宰牛刀,我愿替大人出战!”

众人的眼光一下便落到这个看去肩扛中华志愿官上尉肩牌的青年军官,庄子固嘴角挂起一个笑容:“原来是这小子……”

庄子固口中的“小子“被叫做“兵人”,真名不知道,只知道他参军时间不长,七个月,这在王燃着来显然还还只是一个插的出水的新兵蛋子,不过既然能让庄子固记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又爬到了上尉,自然应该有一手。

“这小子拼刺刀地枝术相当出色……”庄子固笑着说道。

跟柳生十兵卫拼刺刀?太儿戏了吧……王燃张口结舌,看了看正在上刺刀的兵人,又着了看深感被“侮辱”了的柳生十兵卫,再看了看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战士。

场中安静了下来……东瀛高手中的高高手、挑遍四岛六十藩无三合之敌、东瀛人心目中的不败名将、生前就已经成为传奇地东瀛第一剑客、德川幕府的最后一点希望、东瀛武士地最后一面旗帜柳生十兵卫比中华志愿军现投军官兵人……

“请赐教……”柳生十兵卫兵刃出鞘,新阴流的开手式完美地挽了一个剑花。淡淡地杀气罩向兵人。

兵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