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盗宋 >

第494章

盗宋-第494章

小说: 盗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他们就尽全功了,即便是不能如愿继续攻入京东,起码也好好的出一口恶气。

所以受命冲击宋军主阵的那个千夫长鬼叫连连的率领他的麾下兵马,一头便朝着宋军的防线撞了过来。

宋军两翼布置了偏箱车,这东西蒙古人也不是第一次见识到,不过可惜的是他们见到的人却基本上都已经丢在了御河东岸,眼下的蒙古兵将并不知这东西的厉害,但是他们也不傻,一看也知道这东西是用来防御的,而唯有中军阵眼处没有布置这种偏箱车,所以他们选择中央突破的想法也并没有错。

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今天他们冲击的乃是宋军之中战斗力最强,防御力也最强的一支兵马,这支蒙古军的千人队呼啸着在施放了一阵箭支之后,稍微遭遇了宋军一阵箭雨的拦截,便一头撞入了武生营的阵列之中。

前文说过,武生营步军配备的都是一些改良版的步人甲,防御力很是强悍,而且人人手中有一面近一人高的重盾,朝哪儿一排,便是一堵盾墙,而且他们手中还有一杆很长的素木枪,大盾一列,长枪递出,便又在盾墙前面形成一道枪林,任何人都看了会感觉十分头疼。

但是蒙古人眼下却是求胜心切,虽然也看出敌军阻截他们的这支兵马装备不同寻常,但是他们却并不把这些已经被他们刚才杀得人仰马翻的宋军当作对手了,在他们眼中,现在就是他们报当初石卜兵败之仇的最佳时机,所以根本没人去多想什么,便不知利害的在那个千夫长嚎叫声中集体俯身策马穿越了箭雨,凶猛的一头撞在了武生营的阵列上面。

第三百五十七章 两强交锋

长枪乃是骑兵的克星,最前排的蒙古兵许多人当即便被捅死在了锋利的枪尖上面,而他们的牺牲,却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将武生营的这道防线挤压着朝后面开始退却,而在这一轮冲击之中,武生营的兵卒不少人也受了伤,毕竟他们是在以人力对抗敌军的人加上战马的冲击,力量稍弱一点的人,便当即被撞翻在地,口吐鲜血。

武生营的阵线在蒙古军的挤压之下,开始后退,但是因为他们很是强悍,即便是被迫后退,基本的阵列却没有被冲散,只是由于中央受压最大,而呈现出一道弓形朝内侧凹陷了进去。

华岳大声的喝令兵卒顶住,一直紧张的关注着蒙古骑兵的动静,蒙古兵虽然在付出了一些伤亡的代价之后,却并未停止冲击,在为首的千夫长的指挥下,继续冲击着武生营的防线,试图压垮他们,从中央突破杀入宋军主阵之中。

眼看武生营的防线越来越朝内侧凹陷进来之后,华岳当即下令重骑兵冲锋。

两翼早已准备好的那二百武生营的重骑兵当即大声呐喊了一声,纷纷催动了胯下的战马,两股铁流随即冲出兵阵,像两把尖刀一般的狠狠的捅入到了正在中央突击的蒙古骑兵队阵之中。

武生营这些骑兵也同样各个身披重甲,每个人左臂上还配有一面厚实的铜盾,除了眼睛之外,身体几乎所有部位都被甲片覆盖,连战马也都配备了完备的马铠,所以一般兵器很难伤及到他们,故此他们一旦杀入敌军之中,威力也是非常可观的。

二百重骑在各自的军官率领下,如同钢铁怪物一般,根本不去管身边那些朝他们身上招呼过来的兵器,只用左臂抵挡敌军的重兵器比如铁骨朵、斧头等物,对于劈砍过来的刀剑基本上无视,右手各自擎着一把十分厚重而且锋利的马刀,每把马刀重量接近十斤,说是马刀,其实重量甚至超过了手斧,劈砍的威力十分巨大,每一刀劈下去,便立即会有血光迸溅出来,蒙古骑兵虽然各个强悍,但是在他们的攻击下,却当即尽显劣势,被他们杀的纷纷落马,一时间千人队便立即大乱了起来。

而蒙古军队形一乱,冲击力当即锐减,他们不得不掉头过来,去抵御两翼杀来的宋军重骑兵,而面前的武生营步军阵列的压力顿时降低了许多。

杀!华岳在队列之后,怒声大吼道。

刚刚承受着蒙古军冲击的巨大压力的这些武生营步军,当即也跟着大吼了一声,左臂将大盾奋力推出,随即推倒大盾,双手持握住了素木长枪,一起朝前刺去。

在武生营的队列之前,立即又迸溅起了大片的血光,一排蒙古军当即便被他们给捅翻到了马下。

高怀远对于武生营的表现非常非常的满意,关键的时刻,武生营振奋了宋军的士气,以弱势兵力,居然硬抗住了蒙古军的冲击,于是他立即对跟随他的李若虎喝令道:若虎!出削刀手!

李若虎点头答应了一声,飞身朝前奔去,在中军点出了一支三百人的刀斧手,传下了高怀远的命令。

这三百刀斧手得令之后,立即便朝着前方冲去,来到阵前之后,立即接替了武生营的位置,他们的装备有点奇怪,这些人各个身上只穿着轻甲,而左臂上绑着一面直径将近一米的巨大圆盾,右手都有一把锋利的弯刀。

他们在冲入蒙古骑兵队阵之后,迅速的举起了大圆盾,几乎遮挡住了全部身体,根本不管上方蒙古军劈砍下来的刀枪斧槌等物,甚至不管跃起的战马的踩踏,俯身下去,抡圆了手中弯刀,专门找身边出现的马腿下手,一刀过去,一条马腿便立即离开了它们的主人,掉落在了地上,而马腿被砍断之后的战马,不是神马,随即便带着他们的主人,一头撞倒在了地上,马上又有一刀挥去,便了解了倒地的蒙古兵的性命。

遭此连续打击之后的这支蒙古军的千人队,当即便失去了战斗力,惊恐万状的拨马而逃,不多时在宋军阵前,便留下了一地的还在嘶鸣的伤马和满地的尸体。

后面观敌瞭阵的孛鲁突然间看到自己派出的那支千人队,在短暂的冲击之后,迅速的便溃退了下来,而且一眼望去,这支千人队几乎损失过半,令他大吃了一惊。

他很少在阵前遇上这样的情况,宋军仓促迎战,居然扛住了他如此犀利的一击,还给他的先锋军造成了这么大的杀伤,而且宋军主阵可以说是岿然不动。

仔细看过去之后,孛鲁倒吸一口凉气,宋军这支兵马,显然对于如何抵御大股骑兵的冲击非常熟悉,居然还出现了难得一见的重装步骑兵,而且还有专门对付他们轻骑兵的削刀手的队伍,这让他十分震撼。

而蒙古军第一次冲锋,也当即受挫,先锋军灰溜溜的败退了下来,让蒙古大军的攻势随之一遏,不得不开始收拢兵马,在宋军对面列阵。

而宋军的防线也就此稳定了下来,两军暂时形成了对峙的形态,高怀远立马于中军之中,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他最怕的就是在蒙古军突然来袭的时候,宋军会挡不住他们,被他们一击而溃,而眼下他这种担心终于可以放下了,那么接下来的仗也就好对付了一些。

武生营骁勇!记下此功,回头重赏!削刀手阵亡者抚恤加倍,伤者赏钱五十贯,其余人等各赏钱十贯!高怀远大声的下令道。

这削刀手的出现,高怀远还要拜谢百年前的一个伟大的将领,那就是名震天下的岳飞岳鹏举,当年岳飞率军抗金,那可是也同样以步兵对付金军骁勇的骑兵,而岳家军却罕有败绩,说明岳飞是非常重视研究如何以步兵克制敌方骑兵的,所以高怀远专门找了岳琨,索得了岳家留存下来的有关岳飞的兵书,并且在选锋军之中,专门设置了削刀手的编制,训练他们对付敌军骑兵的战法。

而这一战才是他们第一次亮相,而且战果相当不错,三百削刀手起码斩杀了蒙古军近二百人,而己方付出的伤亡代价却只有几十个人,这样的战绩相当不错了。

当然也不能忘记武生营的付出,假如不是他们阻住了蒙古军的冲击的话,降低了他们的速度的话,那么削刀手估计上去之后,即便能取得战绩,估计也会伤亡惨重,毕竟一面藤条盾牌,挡得住刀剑,却挡不住踩踏,被战马撞上踩上都会要了这些削刀手的性命,故此作战之时,各兵种的配合更是尤为重要。

总之这一次接触战,宋军表现的超出了高怀远的预想,武生营的强悍,为宋军稳固防线,争取到了极其不易的时间,同时也让军中兵将们让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有些惊慌的心神稳定了许多,让宋军的士气再次恢复到了高峰。

孛鲁收住了兵马之后,注目朝着宋军望去,现在他终于知道石卜为何会败的那么惨了,这支宋军确实不同凡响,能在突发的情况下,还能顶住他这样犀利的一击,并且造成他的麾下先锋军惨重损失,他们确有资本,和自己一战。

于是他这才仔细观察了一番宋军的大阵,这一看之后,更是对宋军主将暗中赞叹不已,从这个兵阵上来看,宋军摆出的只是比较简单的一个方圆阵,但是结构又不同于普通的方圆阵,外层多了两道防线,显得更为稳固许多,而内层旗幡招展,却又看不出具体的变化。

虽然不能完全看懂这座宋军大阵,但是从一些细节上来看,孛鲁还是看出此阵中央乃是一片树林,只不过这会儿已经被宋军尽数砍去,开拓了宋军的视野,也为宋军弓弩的发扬火力提供了条件,更为他们的防御提供了支持、

而且这些被砍下的树木虽然来不及制成拒马、鹿砦等物,但是还是被移送到了阵外,树冠的枝丫很自然的变成了有效的防御骑兵的鹿砦,甚至处理起来还不如鹿砦方便。

可见宋军虽然事出突然,但是在发觉中计之后,还是极其迅速的进行了布置,构筑起来了有效的防线,如果不是一支精锐之师的话,短时间之内完成这些事情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见这些宋军确实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是他遇上的少有的几支不好对付的兵马。

但是孛鲁对自己的麾下兵马还是很有信心,他们别看兵力上不比宋军多,但是他的兵马都是骑兵,战斗力应该超出步军许多,而宋军之中只有一支不过两三千人的骑兵,其中还包含着那刚才一展身手的二百重骑,根本不必担心他们会威胁到他们蒙古骑兵什么。

所以在看罢了宋军的大阵布置之后,孛鲁立即下令开始攻击,他的战法还是老一套,弓骑兵先行对宋军进行骑射袭扰,反复在宋军外围进行迂回冲击,逼迫宋军不得不停的转换阵型,最终疲劳出现漏洞,然后发动总攻,从宋军的漏洞之中,一举突破宋军的大阵。

第三百五十八章 被围

这样的战法可以说是蒙古军的拿手好戏,虽然简单却非常非常有效,甚至可以说是屡试不爽,不管是对西夏用兵,还是对金国用兵,乃至是西征对西方藩国的用兵,几乎没有出过差错,都让敌军最终溃不成军,成为他们屠杀的对象。

于是蒙古军在孛鲁的指挥下,立即便发动了新的攻势,一队队弓骑兵呼啸着冲近宋军大阵,纷纷扬起了手中的骑弓,朝着宋军开始猛烈放箭。

看着蒙古军的行动,高怀远心知这就是蒙古骑兵最擅长的战术,于是他下令大阵稳住,令黄严率骑兵殿后,掩护住大阵后侧,不得让蒙古军突袭后阵,而两翼弓弩兵则立即展开反击,和蒙古骑兵进行对射,他心知自己不能擅动,否则的话就可能会中了蒙古军的奸计,所以他着令手下兵将,依托现有防御,以不变应万变,展开防御作战。

双方随即便展开了一场骑兵对步兵的弓弩对射,在平坦的平原上,进行了一场非常激烈的弓箭较量。

两军可以说各有优势,宋军手中拥有不少强弩,在射程上全面超越蒙古骑兵手中的角弓,而且他们相对拥有一条比较稳定的防线,就是两翼布置的偏箱车,可以有效的抵御蒙古军的冲击,还可以依托进行反击,但是蒙古骑兵却依靠着高机动性,很不容易被宋军射中,大大降低了他们的伤亡比率,而宋军的劣势在于他们固定阵位,成为蒙古兵很好的目标,可以说两军各有优势,只看谁最先撑不住了。

看着四面不停奔驰而且不停放箭的这些蒙古骑兵,这也是宋军第一次体验到蒙古军的战术,眼睁睁看着蒙古兵朝着宋军阵线冲来,可是不待他们靠近,蒙军便又在宋军面前,划出一道弧线,奔驰而去,留下的只是一丛丛从天而降的飞矢。

现在大部分宋军知道了蒙古人的厉害,这种战术果真是难以对付,宋军除了放箭抵御之外,可以说拿他们没有一点办法,蒙古军在宋军没有发生崩溃之前,根本就不靠近宋军大阵,而只是不停的循环冲击,释放箭支。

如此一来,给宋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在蒙古骑兵精准的骑射之下,不少官兵在这样的打击下,纷纷中箭扑倒在地。

但是在严令之下,宋军阵线却并未发生动摇,不断的有人将伤者抢入阵中位置,安排随军医官进行救治,气的不少宋军破口大骂蒙古军的狡诈,但是却又拿他们无可奈何。

可是孛鲁这边的蒙古人同样也不好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