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盗宋 >

第459章

盗宋-第459章

小说: 盗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可是大事呀!沂王的身份那可是当年的正牌太子,要不是得罪了史弥远的话,现如今当皇帝的可就是他了,这个消息实在是来的太过突然了一些,高怀远得知了此事之后,连连在屋子里面转了几个圈,却未能拿定主意如何处置这个赵竑。

假如他将赵竑献给赵昀的话,不用说绝对是大功一件,赵昀一下就可以放心了,再也不用担心赵竑跳出来找他讨要皇位了,以赵昀的脾气,这个时候一定会立即将赵竑干掉,彻底的绝除后患!

可是高怀远却没有立即作出将赵竑交给赵昀的决定,也许是刚才周俊的无心之语触动了高怀远,高怀远立即便想到,先不能将赵竑这么交出去,这个赵竑在任何人眼中,都是一个宝贝,在他眼中也一样,这是一张王牌,立即交出他变现的话,显然是个不明智的决定。

高怀远内心之中不太愿意交出赵竑,一是因为对于赵昀登基这件事,他其实有些对赵竑心怀愧疚,虽然赵昀登基乃是史弥远主持的事情,但是其中高怀远出力很大,他自己心知肚明,本来人家好好的就要名正言顺的当皇帝了,可是他们蹦出来插了一杠子,愣是把赵竑赶下了台,还赶出了京城,找了个湖州的小地方看押了起来。

虽然赵竑后来兴兵作乱,但是人家那是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努力,本质上没错,他领兵过去嘁哩喀喳的将人家的兵将杀的杀,抓的抓,把赵竑一个王爷追的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落荒逃窜,惶惶不可终日,现在被逼的连宋朝境内都不敢呆,愣是隐姓埋名逃到了京东,可是最终还是被他给抓住了,要是这么送他到临安的话,不用想,赵竑只有死路一条,这么做太过不人道了点。

潜意识之中,高怀远也意识到赵竑还有另外一层重要的价值,那就是他是牵制赵昀的一个法宝,周俊刚才无意中说的话,提醒了他,再好的弟兄,说不定也有反目成仇的时候,赵昀现在虽然对他不错,但是天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作为已经在错综复杂的临安城生活了数年而且身负两世为人的知识的高怀远来说,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赵竑?这不是正是一张不错的王牌吗?

“很好!太好了!周俊,你速速派最可靠之人,去莱芜县,将赵竑带走,然后专门安排一些可靠之人,将他安置在一个只有你我知道的地方,好好善待于他,莫要让他太过受委屈了!至于他身边之人,也要善待,但是却要限制他们的自由!

另外严密封锁这个消息,任何人不得泄露这个消息,对于不能信任的人,必要的时候你知道该怎么办!

同时告诉赵竑,天下已定,让他最好死了夺回皇位的心思,现在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可以平安度过这一生,让他好自为之吧!当年我助当今官家登基,确实对他有些不公,也算是我对他的一点补偿好了!”高怀远在屋子里面来回转了几圈之后,最终还是拿定了主意,立即对周俊说道,其实高怀远没有明说,但是话也说清楚了,告诉周俊这个事情事关重大,必要的时候该灭口就要灭口,毕竟他深知此事的关系,该毒辣的时候还是要毒辣一点的!无毒不丈夫嘛!

周俊看着高怀远楞了一下,但是马上便明白了高怀远的意思,赶紧点头答应,他心知自己这个主人心境非常高,留着这个赵竑一定是有用才是,他作为高怀远的铁杆拥趸者,当为高怀远做好这件事。

“少爷放心,周俊晓得利害,保证不会走露了风声!”周俊立即保证道。

高怀远点了点头,放下了这件事之后,又和周俊聊了起来,将飞虎军的事情详详细细的了解了一番之后,对周俊又说道:

“我还有一点不太放心,飞虎军毕竟乃是付大全一手建立起来的,我有些担心,你来了之后,逐步的开始取代了大全的地位,而且当年大全在卧虎庄乃是跟着你的手下,会心生不服,眼下我没有时间来平衡你们的关系,而且这次你们协助官军讨灭李全,朝廷定会有所封赏才是,趁着这个机会,我想办法平衡一下,让你和大全所封官职尽可能持平,以后你们之间一定要团结才行,万不可因为权利而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周俊笑答道:“这个事情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我和大全亲如手足,都不会计较这些事情的,不管飞虎军是他当首领还是我来当首领,应该不会有事的,请少爷放心好了!”

高怀远虽然有些担心,但是想到卧虎庄出来的人,都很知道团结二字,很少出现过争权夺利的现象,也就不再多说这个事情了,省的让周俊再多想。

两个人谈到了深夜,高怀远才将周俊送出了帅府,要周俊继续保持他们表面上的距离,不要让人看出来他们的关系非比寻常,周俊也记下之后答应了下来。

第三百零九章 投机者

李全兵败身亡的消息立即如同长了翅膀一般的飞向了各处,许多地方还坚持不肯投降的那些李全的残部,在听闻了这个消息之后,要么选择了向宋军投降,要么干脆撂挑子不干了,各自散伙,各寻门路去了。。

一些还在试图坚守城池的李全部索性在宋军到了城下之后,放弃了抵抗,打开城门献城投降,让接下来的清剿行动变得轻松了许多。

半个月时间过去之后,淮东乃至京东一带,原来李全的旧部大部分放弃了和宋军为敌,纷纷投降或者散伙,总之只剩下了少数几个城池的李全残部,还坚持不降,试图和宋军顽抗下去。

最大的两股势力一个是盐城的刘庆福,一个是徐州的陆付同,这两个人各自都拥有一两万兵力,驻守坚城一副要继续顽抗下去的架势。

刘庆福那边好说,这厮当年是发动楚州兵变的主谋,不敢投降,生怕朝廷给他来个秋后算账,所以才铁了心要顽抗到底,不过他也蹦跶不了几天了,刘大勇在结束了楚州的战事之后,受命领兵赶赴盐城,和原来驻防在这里的罗卓合兵一处,连番猛攻盐城。

而刘庆福手下的兵将们在得知李全已经阵亡的消息之后,军心涣散,早已没了拼死抵抗下去的决心了,所以说在罗卓和刘大勇他们的猛攻之下,盐城的陷落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了。

高怀远放手让罗卓和刘大勇去料理盐城的事情,自己则带兵再次朝徐州方向进兵而去。

徐州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向西可以直接威胁到归德府,也就是北宋的南京,可以说是南宋收复中原的必经之路,也是一座坚城,无论是攻还是守,这里的地理位置都十分重要,而李全也是在一年多前,趁着金主完颜守绪刚刚登基,立足未稳之时,将徐州攻克,扩大了他在淮东一带的地盘,这里以前乃是金国的辖地,虽然完颜守绪有心收复徐州,怎奈蒙古人在北方步步紧逼,让他腾不出手来收复徐州,以至于现在徐州城还处于李全的控制之下。

而李全本来有心将徐州经营成他的老巢,但是考虑到这里离金军太近,不知道什么时候金主腾出来手,就会攻打徐州,所以后来还是将楚州当作了他的核心老巢,只是派了陆付同在徐州驻守,防备金军攻打徐州,而当初他对陆付同并非是十分信任,最早的时候他本来是想要李福驻守徐州的,可是后来李福不争气,在打飞虎军的时候连战连败,惹得李全麾下的将领们都瞧不起李福,李全也对李福大为不满,所以后来就换上了陆付同当了这个徐州镇守。

陆付同的出身并非李全的嫡系,当年最早的时候,陆付同乃是当年被贾涉诱杀的季先部下,贾涉以前曾经知淮东制置使,一直奉行分化义军的政策,曾经多次想要吞并忠义军,后来遭到忠义军首领季先的反对,于是便诱杀了季先,结果季先部下们还是不肯降服贾涉,又拥石硅为首领,后来贾涉利用李全压制石硅,石硅结果率众投奔了蒙古人,李全这才趁机吞并了原来驻守在涟水的忠义军。

而涟水忠义军的首领当时就是陆付同,陆付同投靠李全之后,这么多年以来,在李全手下也算是兢兢业业,很少违抗李全的命令,起初李全倒也对陆付同相当信任,所以镇守徐州这么大的事情,李全没有交给别人来做,却让陆付同来镇守徐州,便可见李全对陆付同的信任程度了。

但是让李全没有想到的是陆付同这次在李全被围楚州的时候,居然一反常态,对李全的命令来了个充耳不闻,从头至尾都没有派出援兵,只是趁机将徐州城原来李全的嫡系赶出了徐州,名义上是让他们支援楚州,实质上却等于将徐州城中的异己给排除出了徐州城,而陆付同现在已经彻底掌控了徐州城。

高怀远在邳州城处理过了李全的后事之后,便派人前往徐州招降陆付同,但是陆付同的态度却十分暧昧,对信使很是客气,好吃好喝好招待,然后礼送出城,既不说降,也不说不降,高怀远连派三次信使前往徐州,结果都是一个情况,于是高怀远有点明白过来,觉得陆付同显然没有投降的诚意,他之所以这么做,很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想要以眼下的徐州城作为砝码,换取朝廷让他继续留守徐州城,当他的徐州的土皇帝,另外一个就是陆付同可能不服朝廷,想要拥兵自重和朝廷对抗下去。

不管是什么原因,高怀远都不可能满足陆付同的想法,所以在几次招降无果之后,眼看时间紧迫,高怀远最终下定决心武力解决陆付同这个家伙,像这样的一个投机者,即便是令他降服,迟早也还是会成为祸害,于其让他反复,倒不如彻底解决了他,省的这家伙盘踞在淮北成为一个祸害。

高怀远这次集结了宋军和飞虎军近三万兵马,出邳州朝着徐州方向便开拔了过去,沿途将所有李全遗漏的残部一扫而空,并且沿途振抚那些受到兵祸的地方百姓,尽可能的收拢人心,使当地人归心于朝廷。

虽然这么做会影响到行军的速度,但是高怀远还是要求全军严守军纪,不得扰民祸害百姓,尽可能的对所遇上的百姓进行抚恤,甚至不惜发放军粮来赈济难民,他之所以费心费神的这么干,就是要让大军每过一处,都让当地百姓知道,朝廷是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子民看待的,以此来稳定现在的成果。

如此做来,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这次的宋军让当地百姓们感觉到于以往遇上的各种军队大大的不同,朝廷的兵将们对他们这些北方人很是客气,一点也不将他们视作异类,还处处照顾他们,很令当地百姓们感激,这一带的老百姓日子过的很苦,李全在控制这一带之前,这里是金国的辖地,女真人不把他们这些老百姓当人看,当官的处处欺压盘剥他们,令他们生活十分困顿,加上金国日益衰落,当年金宣宗完颜珣穷兵黩武,四处开战,军资消耗很大,为了弥补军费的缺口,唯一能做的就是向老百姓盘剥,以至于各地百姓被当官的逼得无法生存,这才闹得金国各地民变四起。

可是后来好不容易盼到李全打下了这一带,没成想李全这个家伙也不知道体恤老百姓的疾苦,从不重视农业、商业的发展,只知道抢地盘聚敛财富,老百姓的日子一点也没有改善,以至于这里的老百姓对李全军也深恶痛绝,现在陆付同又大肆在徐州扩兵,不断的派出手下在地方抓丁充军,收拢粮草,更是让老百姓们苦不堪言。

不少老百姓这个时候已经断粮,只能靠着挖野菜维生,而当他们听闻宋军路过的时候,开始的时候十分惊恐,深怕宋军也跟金军和李全军一样,对他们再进行一次洗劫,开始时候躲的很远。

可是后来他们发现,宋军对他们秋毫无犯,发现他们之后,还主动慰问,甚至留下粮食赈济他们,这些老百姓们这才发现,还是朝廷的军队好呀!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将宋军的仁义传扬了出去,于是更多的老百姓得知了消息之后,纷纷翘首企盼宋军的到来,希望赶紧获得宋军的赈济。

如此一来,高怀远想要走的快一点也不可能,沿途到处都是跪在路边欢迎他们的饥民,他们不得不一边走,一边发放赈济,本来可以四五天走完的路,却一下多走了三四天,直到第九天头上,才看到了徐州的城墙。

徐州城的陆付同提前已经得知了宋军发兵来徐州的消息,这一下慌乱了起来,他本来确实打算拥兵自重,以自己的兵马为砝码,换取朝廷封赏,让他继续留在徐州当他的镇守,起码也给他弄个刺史当当。

可是没成想的是宋军这个招讨使大人,居然不吃这套,不但没有封他的官,居然还领兵杀奔了徐州,这一下陆付同岂能不慌呢!

陆付同其实这些年一来,一直都对李全心怀不满,他以前是季先手下的头领,李全配合朝廷威逼他们,实在是不够道义,后来虽然无奈投降了李全,但是陆付同一直都没将自己当成李全的手下看待,一直在找机会独立出来。

现在朝廷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