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盗宋 >

第254章

盗宋-第254章

小说: 盗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分为了两军,其中一支两千人的飞虎军被他作为精锐编成,全部选骁勇青壮之士入军,并且大力进行整训,将以前他所学的练兵之法尽数用于这支军队的训练上面,而且又以弓弩手为此军骨干,组成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骁勇之师,在莒县周边无人敢正迎其锋,金国多次派兵试图剿灭付大全,但是却都败在了他的飞虎军手中。

而剩下的那些相对比较弱的兵卒,则被付大全变为了镇守军和将作军,镇守军主要负责他所占辖地之内的乡镇的驻防,虽然战斗力比飞虎军弱小一些,但是驻守城池倒也堪用,至于将作军则是一支由各种工匠所编成的辅助军,大致不足一千人左右,主要负责修葺他所占的乡镇城池的城墙寨墙,同时负责修造他军队所需的武器,为此张天健干脆将善于制弓的秦虎暗中送到了付大全那里,让他充作付大全将作军的统领,专门组织工匠负责各种武器督造的事情,连带还从铁作的周伯通手下调去了几个铁匠,配合秦虎做事。

第三十六章 京东乱局(下)

而付大全自从到了莒县之后,手头拥有十分充足的资金财力支持,所以发展的速度快的惊人,很快便占据的莒南一带,向东已经攻占了日照镇,夺取了一处出海口,向北势力开始莒县一带,并且正在招兵买马,准备攻占莒县,西北方向已经开始进入到了沂水一带,经常会派兵袭扰在沂水一带的金人,而向南势力更是开始接近了海州。

他这支义军在山东一带开始异军突起,隐隐已经成了一定的气候,不得不引起了山东各地军阀的注意。

于是各个军阀都开始派人到莒南一带,和付大全进行联系,眼下山东的时青、国安用、李全都已经开始和付大全联系。

而付大全按照高怀远的吩咐,和李全开始进行接触,因为他所盘踞的莒南一带,以前就是李全的势力范围,当初红袄军兵败的时候,李全就是在莒南的磨盘山和杨妙真合兵一处,并且结为夫妇,成为红袄军中最大的一股抗金势力。而付大全之所以选在莒南立足,也正是看重了这一点,想不引起李全的注意都难!

而时下的李全的势力已经占领了山东大片土地,而且隐隐已经有了尾大不掉的架势,而负责处理山东事务的贾涉等人,却因为对山东义军的事情处置不当,开始引起义军内部的分裂,将山东的局势搞得一团糟,贾涉已经有些控制不住山东的局势了。

于是在山东一带,形成了宋金蒙三国势力交错的混乱局面,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重大的隐患。

而贾涉等人的作为,也大大加大了李全等人的不满,使他们开始游离于宋金蒙三国之间,一边向宋国索取钱粮,一方面暗中还和金国方面来往不断,甚至开始和蒙古方面也安通款曲,使山东变成了一锅粥,乱的不可开交。

这个时候付大全的崛起,无疑对各方势力来说,都是要争取的一支力量,所以李全对付大全也伸出了橄榄枝,想要收编付大全的这支兵马,归于他的辖内。

李全为此给付大全开出了相当丰厚的条件,让付大全可以继续在莒县一带驻守,并且答应给付大全提供一部分钱粮,将海州划归付大全辖制,反正海州现在也已经是忠义军的辖地了,他干脆做了个顺水人情,将海州送给付大全拉倒,并且许诺付大全,当海州巡检。

了解到了这些情况之后,高怀远铺开了两张京东路和淮南东路的地图,和贾奇进行了一番商讨,最终下令付大全可以和李全进行沟通,归于李全手下,但是要保证他的麾下军队不能被李全彻底吞并,起码要保证他这支兵马的独立性,暗中要继续扩大地盘和实力,增强他们的作战能力。

基于这个指令,付大全于是便答应了李全给他开出的条件,宣布归于李全帐下,但是眼下这还只是名义上的归附,实质上却还是自成一军,并未被李全吞并。

但是这么做带来了一个好处,就是他可以名正言顺的攻打莒县,并且以此为根据地,不用担心青州的李全军会在他背后下手突然攻击他了!接下来他便可以挥师南下,进占海州,如此一来等于在山东就建立起了他的势力范围,不会轻易的再被其他势力吞并了。

这恐怕也是贾涉所没有料到的,因为贾涉这个时候和忠义军的关系已经闹僵,他想将忠义军一分为六,分别屯兵使之不能威胁到南宋的地盘,李全还趁机诱杀了忠义军首领季先,于是贾涉的企图被忠义军的将领们看穿了,忠义军拒不接受李全的收编,在嘉定十五年年末,推举石珪为忠义军统领,开始和李全以及宋军对着干了起来,石硅等人也投降了金国,成了整个忠义军的敌人。

如此一来,山东的局势变得更为混乱了起来,各方势力交错在一起,而付大全正好成了夹在其中的一个重要势力,并且他拒绝了石珪的要求,归附了李全,没有加入忠义军,于是付大全的军队就成了忠义军的敌人。

在嘉定十六年春节刚过不久,付大全便率军发动了对莒县的攻势,莒县城中有大概一千多人的金兵驻守,付大全提前在莒县城中联系了内应,结果短短一天时间,便攻克了莒县,将城中金军主将斩杀,而剩余的那些金兵眼看不能敌过付大全的飞虎军,于是当即全部投降了付大全,被付大全立即收编,以镇守军负责莒县的驻防,让飞虎军稍作休整便开始拔营朝海州方向攻去。

而这一切就是高怀远在临安城暗中布置的,没有人想得到,在山东发生的这些事情,居然会和临安城中沂王府的侍卫总管有任何关联,但是高怀远却在这些天之中十分的兴奋,在他的小院里面大有一种运筹帷幄的感觉,他已经意识到,历史的车轮开始被他扭转了方向,虽然这种改变还不足以影响到历史的发展,但是只要付大全能打下海州,并在海州站住脚跟的话,那么一切都有可能会发生了!

从过完年之后的这些日子,高怀远表面上看上去悠闲地不得了,但是实质上他却非常忙碌,每天从王府出来之后,他便会绕道潜入到贾奇的住所里面,在那里听贾奇收集来的各种消息,然后思索一番,发出他的指令,一只只信鸽不断的在这个毫不起眼的小院里面飞出飞入,将各种讯息带出或者带入到这个小院之中。

旁人最多也就是觉得这一个小院子里面的住户喜欢养鸽罢了,却绝对想不到这里却正在筹措指挥着远在千里之外的一场战争。

为了配合好付大全发动的这场对付忠义军的战争,高怀远不惜动用了他所有的能量,他着令黄真在明州筹措了大批粮食和资金,以海运的方式,走海上的水路运往日照镇,交付给付大全使用,并且着令扬州的王三成,也要想尽办法,从陆路或者水路,为付大全提供尽可能大的帮助,使付大全能尽快攻占海州,只有付大全攻占了海州之后,付大全才能获得海州沿海一带的盐场,以后就不用高怀远经常性的拿出大笔资金,去帮他发展了!

而且这么一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付大全可以拥有一个相当大的地盘,以后到了李全手下之后,也能立即留在李全身边,在李全麾下拥有相当的话语权。

第三十七章 胸无大志(上)

就在付大全答应了李全的条件,归附于李全的时候,贾涉也听闻了付大全的事情,觉得这个付大全可能是他制衡忠义军的一个手段,于是答应了李全的提议,将付大全任命为海州兵马巡检,如此一来,付大全居然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便成为了宋朝官方任命的官员。

这件事让高怀远高兴坏了,因为假如李全单方面任命的话,付大全还脱不了一个义军的名义,但是现在有了贾涉的首肯之后,付大全便算是师出有名了,这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收获。

海州之战终于在付大全的全力准备之下和高怀远暗中的支持之下,在嘉定十六年三月开始打响,付大全总共调动了他麾下四千精锐兵马,开始猛攻海州城,而海州城一带是忠义军裴渊所率两千多忠义军所镇守,而且忠义军受到多方打压,兵力不足不说,装备情况也很差。

双方在海州一带发生了一次激战之后,裴渊的忠义军不是付大全飞虎军的对手,结果是一败涂地,裴渊当场被杀,其余兵将尽数被飞虎军所俘,并且一举夺占了海州。

与此一来,付大全的飞虎军一战成名,成了李全麾下的一支骁勇能战之师,更是夺取了在山东的一处要城。

而此战对于付大全的飞虎军来说所获颇丰,一是他夺占了原来忠义军的海州,获取了海州一带的几座盐场,以此获得了一个能自给自足的买卖途径,另外一个巨大的好处是他获得了一处良港,从此在海上打通了一条水上通道,以后不用再靠陆上通道获取高怀远暗中的支援了,免去了不少不必要的开支。

最大的收获还不是这些,而是付大全在攻占了海州之后,立即控制住了海州码头的不少商船,并且连带将忠义军在海州的水军也给吞并到了他的军中,这对高怀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意外之喜。

要知道这个时代在这一带混,单凭一支陆军是不行的,其他军阀都拥有自己的水军,这样才可以水路配合,而付大全以前缺乏条件,没有能力组建自己的水军,这一次在海州吃掉了忠义军的十几条海船之后,他便可以有自己的水军,以后在山东沿海,进退都会方便的多。

于是高怀远立即传书给付大全,令他在海州立即扩编,一边招兵买马,增强实力,一边利用他手头的力量,尽可能的在沿海收罗一些渔民,成立一支属于他的船队,从海州或者日照出发,来往于明州、扬州之间做水运买卖,并且巩固在海州的势力,大力在海州一带招商,吸引南方的商人到那里经商做买卖,但是千万不可效仿李全那样,坑害商贾,只需收取合理税赋,尽快重新使海州一带繁荣起来。

为了加强付大全的实力,高怀远专门着令贾奇和黄真,再次抽调一批人手,到海州投入付大全帐下听令,帮着付大全做事,尽快在海州站住脚跟。

这件事足足让高怀远暗中忙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算是将付大全的事情做了个了解,剩下的事情就靠付大全自己领着人在海州一带折腾了,具体能发展到什么程度,高怀远暂时也预料不到,反正现在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以付大全手底下的人的能力,他相信要比一般的义军团结得多,而且在练兵方面,他自信像他手下的人,也比一般人要强许多,现在山东一带除了李全之外,其他那些势力想要再吞掉付大全,基本上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于是高怀远这才放下了这个事情,将注意力转回了京城里面。

自从高怀远到临安城之后,除了做该做的事情之外,倒也为他老爹做了一件事情,高建虽然当官时日不短,但是却一直没有干出什么太大的政绩,可以说官评一般,只是做的很稳当罢了,所以十年如一日,一直在绍兴当他的七品通判,而未得什么晋升。

而高怀远到了京城之后,怎么也要给他老爹帮帮忙,毕竟高建多次曾经在书信中提醒他这个事情,想到这些年来,高建为他所做的事情,高怀远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他通过户部那边的人,在花了一大笔钱之后,终于为他老爹高建寻得了一个升迁的机会,那就是扬州知府一职出现了空缺,需要补一个这样的位置,于是高怀远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立即通知了他老爹高建,一方面请高建在京城找人疏通关系,另一方面自己也暗中帮忙,终于在通过了一番运作之后,使高建成为了新任扬州知府。

这一下高建算是也拽了起来,一下子就从七品官,跃升到了五品知府,而此事的成功,居然还是和史弥远没有分开关系,郑清之这一次又给高怀远帮了不小的忙。wωw奇Qìsuu書còm网

事情说起来其实很简单,高怀远在得知了此事之后,便抽空请郑清之吃了一顿饭,看似是在和郑清之攀攀交情,其实经过数月的接触之后,郑清之已经对高怀远不再具有恶感,两个人的关系变得开始相当融洽了,在教导贵诚的事情上,高怀远确实是给郑清之帮了不少忙,往往在贵诚有所懈怠或者是心不在焉的时候,高怀远都能出面,替郑清之说服贵诚,使贵诚重新重视起学业来。

如此一来郑清之便对高怀远产生了好感,觉得他这个人很会做事,为他也减少了不少麻烦,于是在和高怀远吃饭的席间,高怀远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说出了他老爹高建的烦恼,这件事被郑清之记下之后,闲暇的时候专门拜访了一次史弥远,委婉的说出了高怀远的事情。

史弥远听罢之后没当作回事,这段时间他没怎么关注过贵诚身边的这个高怀远,已经相当长时间没听人提起过高怀远的名字了,这天被郑清之再次提起之后,史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