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胡雪岩 >

第245章

胡雪岩-第245章

小说: 胡雪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间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芝麓,娶了秦淮出身的顾眉生,龚芝麓的元配称她为顾太太,仿照这个例子,拿罗四姐的姐字改为太太,有何不可?』于是,『罗四太太』就此叫开了。下人不明其理,只当她娘家住在螺蛳门外的缘故,叫成『螺蛳太太』。

但最为乡党称道,而且使得胡雪岩自觉对螺蛳太太有愧,既爱且敬的是,她有个『大贤大德』的名声,为胡雪岩娶了十一房姨太太。

约莫嫁后一年,螺蛳太太向到杭州三天竺来烧香的七姑奶奶诉苦。原来胡雪岩精力过人,只她一个人『当夕』,有些力不从心,因而也就觉得乐不敌苦了。

于是胡雪岩不免留连花丛;本来欢场中应酬,在胡雪岩几乎上是每天的例课,以前仅止于『吃花酒』渐渐地以勾栏为行馆,经常整夜不归,甚至在『堂子』里接见宾客,料理公呈,这件事就可忧了。

『七姐,』螺蛳太太说∶『他现在正在风头上,这步桃花运走不得,第一,伤身体;第二,耽误正事;第三,名声不好听;还有第四,伙计们看东家的样,个个狂嫖滥赌,怎么得了?就算不学他的样,也会灰心;辛辛苦苦帮他创业,哪知道他是这样子不成材!』七姑奶奶知道最后两句话,是她『夫子自道』。的牢骚;不过,她也有些怀疑,『小爷叔对这个色字看不破,是大家都晓得的。不过,』她问∶『又何至于,「好」到这个程度呢?』『喏,』螺蛳太太不免有怨言,『都是我们那位刘三叔?』

原来胡雪岩决定开办药店。他本早有此心,恰好又受了气—去年夏天胡老太太受暑发痧;土法子是拿铜钱刮痧,刮出一条条鲜红的血痕,病势顿去。胡老太太的痧刮得很透,本来已经不要紧了;只是胡雪岩不放心,请『郎中』来看了以后,开方打药,一再关照下人『要快!』仍旧去了两个时辰才回来,胡雪岩对有关老母的事异常认真,当下大发了一场难得一见的脾气。

下人等他骂完,方始声诉∶原来这年时疫流行,打药的人排着队等,一等等了个把时辰,他忍不住挤上前去,象看病『拔号』似的,要求先配他的方子。

『请你快点。我们老太太等在那里要吃呢!』

『哪家没有老太太?』药店伙计答说∶『你要快,不会自家去开一爿药店?』

挨了骂的那人,一股怨气发泄在药店伙计头上,加油添酱地形容了一番,将胡雪岩的火气挑拨了起来,当时顿一顿足说∶『好!我就开一爿给他看。』

于是刘不才受命筹备,即日北上到直隶去采办药材;顺便带回来几百帖『狗皮膏药』,供胡雪岩试用。

这『狗皮膏药』是『房中药』的一种。刘不才在采买药材时,由于他的豪爽风趣,结识了好些朋友;酒酣耳热之际,少不得谈谈风月。其中有个苏州人,谈起上一科的状元,现任河北学政的洪钧,说他最近写信回苏州,托人买妾,信中说得很坦率,娶妾无非及时行乐,用不着找什么理由,没有儿子,一定说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单身在外,说是没有人照料起居,这些话,无非自欺欺人而已。他说∶及时行乐,这句话,要分做两面来谈,一面是及时,娶妾就要娶得早;人到中年,形渐衰颓,美色当前,力不从心,不但自误,而且误人。一面是行乐,当然要娶美妾,才有乐趣可言。大家听他说得诚恳,亦以诚恳相待,终于替他觅到了一个上海的名妓,国色天香的赛金花作妾。

于是另有一人感叹∶说少年创业,精力过人,就是没有钱;及至创业已成,钱是有了,精力却嫌不足,姬妾满眼,广田自荒,说不定还会戴上绿帽子,人生憾事,莫过于此。

这些话提醒了刘不才,想起胡雪岩或许亦有此憾。因而打听,有没有好春药,只壮阳,不伤身。当时便有人指点,北京鼓楼有一家小药店,可以买到外用的『狗皮膏药』,药性王道,不似内服的春药,竭泽而渔那样霸道。不过这家小药店的主人,颇以制售此药为耻,须有跟他交情很深的人介绍,而且只特制,不零售。刘不才的人缘不错,居然找到了适当的介绍人,出重金订制了一批。胡雪岩试用之下,床第之间,便就此放纵了。

『这是没法子的事。』七姑奶奶说∶『除非你想得开。』

这意思是,螺蛳太太可能容许胡雪岩另外纲妾来分她的宠她心里在想,自己是半正半侧的身分,老太太固然宠信有加,大太太也能相安无事,但做当家人难免为下人憎厌,倘或娶进一房姨太太来,为人厉害,又为下人撺掇。联络大太太,不顾『先进门为大』这个规矩,明枪暗箭,处处作对,虽不见得怕她,但免不了常常生气,这却是不可不虑的事。正在沉吟之时,七姑奶奶又开口了∶『去年秋天,应春生了一场伤寒,病好调养,不能出门,在家也实在无聊不过,请了个说书的「出堂会」来解闷,每天下半天两个钟头;说的一部书叫做「儿女英雄传」,讲女人家吃醋,实在有点道理。』『喔!』螺蛳太太问道∶『说书的怎么说?』

『他说∶吃醋分会吃、不会吃两种,每种又分三等。不会吃醋的,吃得可笑、可怜、可怕,譬如—』『七姐,』螺蛳太太打断她的话说∶『不会吃的,就不要去谈它了。』

『好,讲会吃的,也分三等∶叫做常品、能品、神品。常品,也不必谈;先说能品,譬如说象你,一等一的人材,小爷叔再娶了一个来,就算能胜过你;只要你宽宏大量,声色不动,而且照样处处关心小爷叔的饮食起居,他心里存了个亏欠你的心,依旧是你得宠。这就是会吃醋的能品。』螺蛳太太在想,照此说来,大太太就是个能品。只不知神品又是如何?心里转着念头,口中便问了出来。『你问神品,说穿了也没有啥稀奇,象你这样能干,做起来也不费事,一句话∶恩威并用!她安分守己,是好的,你比小爷叔还要宠她;她有不守规矩的地方,你尽管说她、管她。将来有了儿女,你比她生母还要知痛痒,还要会教训。那一来,上上下下哪个不服你?哪个不说你贤慧?这样子吃醋,真吃得神了!』七姑奶奶的话,句句打入螺蛳太太心坎,而且别有领会。如今一家的主人,第一是『老太太』,第二是『老爷』,第三是『太太』,第四才轮到她,除了下人,只有管她的,而没有她管的,倘或亲自经手挑选,替胡雪岩多娶几房姨太太,照七姑奶奶所说的,拿『恩威并用』四个字来调教,叫她们心服口服,那时才真正显得出当家人的威风气派。

这样想着,不自觉地在脸上绽开了笑容;七姑奶奶便也笑道∶『怎么样?四姐,你也想吃一吃这种看不出来是吃醋的醋?』

『只怕我不会吃。』螺蛳太太说∶『七姐,你也帮我留意、留意。』

一听这话,七姑奶奶知道她决心照她的话去做了。本来是闲谈,即令有为她策划的意思,亦须从长计议,不道她从善如流,立刻就听信了!实在出人意外。

转念到此,她顿感肩头沉重,俗语说的『若要家不和,娶个小老婆』,象螺蛳太太这样的情形,实在少而又少∶再说罗四姐是胡雪岩自己看中的,即令进门以后不如意,也怪不到她头上。现在不同了,意完全象是她出的主意,将来倘有风波,从胡老太太起,都会怨她。

因而不能不好好替螺蛳太太想一想。

『四姐,』她想到就说∶『凡事想得蛮好,做起来不太容易小爷叔如果要讨堂子里的人,你不可以许他;堂子里的人有习气,难管。』『是的。要讨总要讨好人家的女儿。』螺蛳太太又说∶『我要先同大先生说明白,他尽管自己去物色,人一定要让我看过。』她紧接着又说∶『其实用不着他自己去物色,我先托人替他去挑。』螺蛳太太说到做到,三、四年工夫,陆续物色、加上胡雪岩自己选中的,一共娶了十一房姨太太,连她自己在内,恰好凑成十二金钗之数。

眷属一多,又加上生意发达,不断添人,原有的房子虽然一再扩充,始终不敷所需;到后来基地所限,倘非彻底翻造就得另开新居。胡雪岩便与螺蛳太太商量,打算另外觅地建一所住宅,将他的两个胞弟,连同各式办事人等一起迁了出去,空出来的房子拆掉,改做花园,另外要造一座『走马楼』,将『十二金钗』集中一起。

螺蛳太太对造一座走马楼,倒颇赞成,但对另建新宅却有异议。

『请二老爷、三老爷搬出去,会伤老太太的心;亲戚也会说闲话。这件事,老爷还要斟酌。』听说会伤老母之心,胡雪岩立即打消了原议,不过,『房子不够住,总要想法子。』他问∶『你有啥好主意?』『我听说间壁刘家的房子要卖;后门口米店老板死掉了,两个儿子分家争产,米店归哪个管,一直在吵,也想卖了房子分现款,不如拿这两家的地皮买过来,打通围墙,不是可以联在一起?』

这下又激起了胡雪岩好摆排场的意兴,恰好这年丝价大涨;胡雪岩操纵『洋庄』,结算下来三个月的工夫,赚了四十万银子,决定大治园林。

『譬如我没有挣到这笔款子,』他这样对螺蛳太太说∶『我照你的意思来做;不过范围要做得大,前后左右都要临街,方方正正一大片,象王府的气派才好。』这是有面子的事,螺蛳太太当然高兴。于是胡雪岩派人到周围人家去游说,动以厚利;其中除了两家,都愿意迁让,。

这两家一家是酒栈,说存酒搬运不便,无法出让,态度虽然坚决,说话却很客气;另一家就不同了。

这一家是个极小的剃头店,位置恰好在元宝街与望仙桥直街转角之处,为出入所必经,整片房子,在此交通要道上缺了一块,而且是家破破烂烂的剃头店,就象绝色美人,瞎了一只眼那样令人难以忍受。

『她是啥意思?』胡雪岩说∶『她如果想卖好价钱,尽管说,要多少就多少好了。』

她,是指剃头店的『崔老太婆』。老板是她的儿子,脾气虽然也很强,但经不住胡家下人三天两头去说好话,又看在钱的份上,意思倒有些活动了,可是崔老太婆执意不允。原来她是年轻守寡,孤苦无依,好不容易将儿子抚养成人,也只是个剃头匠,她不怨自己当初不该叫儿子去学了这一行,只说老天无眼;慢慢养成了怪僻的脾气,最恨有钱人;越有钱越恨,因此,胡雪岩说到『要多少就多少』这句话,恰恰犯了她的忌。

『你同你们东家去说,他是财神,我们是穷鬼,打不上交道。他发财是他的;他又不是阎王、判官,我也用不着怕他。』去打交道的是胡雪岩门下的一个清客,名叫张子洪,以脾气好出名,此时也忍不住生气,说了一句∶『他虽不是阎王判官,不过也是个道台。』

『道台莫非不讲王法?』崔老太婆答说∶『我们娘儿两个两条命,随便他好了。』

这番话传到胡雪岩耳朵里,气得一天没有吃饭。门下清客、帐房、管事,还有听差打杂的,议论纷纷,而且出了好些主意,有的说请县里的差役来跟她说话;有的说放火烧掉她的房子再说;有的说造张假契约跟她打官司,但胡雪岩终觉不忍,螺蛳太太也怕逼出人命案子来,约束下人,不准胡来。以至于一直到巨宅落成,元宝街也重新翻修过,那家剃头店始终存在。

落成之日,大宴宾客,共分三日,第一天是『三大宪』,杭州府、仁和、钱塘两县,以及候补道;邀约在籍的绅士作陪,入席之前,主人亲自引道游园,曲曲折折,转过假山,只见东南方树木掩映之中,矗起一座高楼,华丽非凡;令人不解的是,四周雕栏,金光闪耀,远远望去,谁也猜不透是何缘故。

『雪翁,』巡抚杨昌浚∶『那里个什么所在?』『是内人所住的一座楼。』

听说是内眷住处,杨昌浚不便再问∶私下打听,才知道那座楼名为『百狮楼』。栏杆柱子上,用紫檀打磨出一百个狮子,突出的狮目,是用黄金铸就,所以映日耀眼,令人不可逼视。

『太太们住的地方,怎么叫百狮楼,莫非「河东狮吼」这句话,他都不懂。』

『不是。因为那位太太称为螺蛳太太,所以胡大先生造了这座楼给她住。』

杨昌浚再问『螺蛳太太』之名如何而起,是何出身。打听清楚了觉得未免过分,便悄悄写了一封信给在肃州的左宗棠,颇有微词。

哪知左宗棠对他的看法,颇不以为然,只是不便明言;恰巧他的长子来信,亦批评了胡雪岩,正好借题发挥,说一个人的享用,求其相称,胡雪岩的功劳,世人不尽了解,他很清楚,西征军事之能有今日,全亏得有胡雪岩,享用稍过,自可无愧。他又提到他的儿女亲家,也是平生第一知己的陶澍,在两江总督任上时,他的女婿胡林翼,以翰林在江宁闲住,每天选歌征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