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04陈赓 >

第44章

04陈赓-第44章

小说: 04陈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到毛主席的复电,陈赓感到心里踏实多了。

7 月27日,陈赓一行终于来到位于越北宣光省山阳县以北十二公里处的越共中央所在地。胡志明等越共中央委员亲自出门迎接。老友相见,倍感亲切。

当晚,两人共叙离情。陈赓与胡志明主席是老熟人了。早在黄埔军校时期,陈赓是黄埔一期学生,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那时胡志明任鲍罗延的秘书,他们两人就有过接触。以后,胡志明曾多次来到中国,成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久别重逢,两位故友感慨万千。随即话题转到边界战役。

胡志明:“你在中国久经沙场,是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这次你到越南来,边界战役的作战方案就交给你了,你看,这个战役该如何打?”

陈赓说:“根据我这几天的调查分析,我认为,越南人民军在越北战场作战的指导方针,主要应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以便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争取主动权。”

听了陈赓的分析,胡志明连连点头。并立即主持召开中央常委会进行讨论。

这天中午,胡志明邀请陈赓吃午饭,备烧乳猪一只。席间,胡志明对陈赓在制定边界战役作战方案时所表现出来的谋略十分赞赏。顺口咏出两句诗来:乱石山中高士卧,茂密林中英雄来。

7 月31日,陈赓要往高平附近的广渊,同越军总部和韦国清率领的中国军事顾问团会合,一起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

8 月14日傍晚,陈赓来到了设在广渊的越军总部。当晚,顾问团师以上干部向陈赓汇报情况。

陈赓一边听着同志们的汇报,一边看着地图。

突然,陈赓的目光盯在了地图上所标志的东溪这个地方。他的眼睛一亮,一个设伏打援的作战方案在他脑中形成。

第二天,陈赓找武元甲商谈战役问题。他说:“我的想法是先打东溪。”

武元甲愣了一下:“为什么不打高平?这不是早就作出的决定吗?”

陈赓:“不先打高平,而先打东溪,可以孤立高平,迫使敌人增援,越军则争取在野外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援兵。这样,在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也锻炼提高了越军的战斗力,围困而不马上攻击高平,则使它原先坚固的据点不能发挥作用,便于以后再攻击。”

听了陈赓的解释和分析,武元甲被说服了,同意了陈赓的意见。

陈赓随即拟定了作战部署:以一七四和二○九团分南北两路进攻东溪,将三○八师放在东溪以南,设置一个口袋阵,准备打从七溪增援之敌。同时派出两个营到七溪以南阻止谅山方面的援兵,再以少量兵力围困和监视高平之敌。打下东溪后,如果七溪之敌出援,三○八师就全力聚歼,如果七溪守敌不出动,就在东溪战斗结束后,挥师南下,集中力量围歼之。最后以全部主力进攻高平,尽可能迫使敌人出逃,在野战中消灭之。整个战役预计三十至四十天完成。这是一个周密的作战部署。

当天陈赓将作战计划呈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

8 月16日,高平。

胡志明正召开高级干部军事会议。陈赓应邀在会上作关于边界战役作战计划的说明和报告。

他说:“边界战役的计划,是根据越北战场的态势和高平、七溪一线的具体敌情以及人民军的实际情况,并考虑了敌方可能的反应和变化而制定的。高平地势险要,三面环江,背靠大山,工事坚固,守敌较多,易守难攻,既要打纵深,还要打增援的伞兵。这对缺乏攻坚作战经验的人民军来说,显然是很困难的,搞不好会打成得不偿失的消耗战。”

对此,有人提出:“应集中兵力消灭高平之敌,这样打虽然可能牺牲较大,但是是值得的。如先打东溪、七溪,再打高平,那时我们的力量已消耗了不少,恐怕不一定能完成解放高平、突破法军封锁线的任务。”

陈赓说:“想解放高平,首先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否则即使能勉强攻下高平,也巩固不了。进攻东溪比进攻高平容易得多,胜利较有把握。首战胜利,对整个战役影响很大,把东溪敌人打痛,七溪、谅山之敌可能来增援,就给我军提供在野战中歼敌的机会。”

有人说:“我们没有连续作战的经验,体力又不好,连打几天仗,恐怕有问题。”

陈赓说:“既然如此,就更不应该先啃硬骨头,而应先打弱敌。”

这样,陈赓就形成了一套作战指导原则,这就是:打歼灭战,不打击溃战,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的,后打强的;围点打援,争取运动中歼灭敌人;不打无把握之仗,争取首战必胜。

听了陈赓的报告、越南人民军总部领导人思想统一了,大家翘起大拇指说:“陈将军给我们上了一堂精辟而生动的军事辩证法课。”

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也诚恳地说:“你的报告对我教育很大。老实说,越南从游击战转向运动战转得太快,干部不能适应,我本人充其量也只能当一个团长'奇·书·网…整。理'提。供'。希望你留在越南,帮助我们取得胜利。”

胡志明也说:“你等到战役取得胜利后再走吧!”陈赓:“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打胜仗主要还是靠越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

面对越共中央和越军领导人的高度信任和重托,陈赓一再提醒自己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我们一定要指挥好这一仗,千万不可疏忽大意出半点差错!

8 月24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名义复电陈赓:“同意你们的作战计划。”接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复电,陈赓的心又踏实下来。随即开始着手战斗准备。

担任主攻的越军一七四团举行攻坚演习。

三○八师开向东溪以南的山谷设伏。担任这个师的顾问的是吴孝闵,可偏偏这个时候,他病倒了。陈赓只得命令王砚泉接替吴孝闵担任这个师的顾问。

一七四团和二○九团到达集结地域。

8 月底,战役所需粮食、弹药从中国境内陆续运进越南。

9 月3 日傍晚,五架法军轰炸机突然袭击广渊。两天后,又一批法国飞机袭击,越军总参谋部遭到扫射,数人伤亡。

难道法军发觉了边界战役的企图了吗?陈赓为此寝食难安。

这时,胡志明、武元甲一起来见陈赓。胡志明郑重地对陈赓说:“请你放手指挥,包下这一战斗的胜利,还包下下一个战役的胜利。”

陈赓说:“我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不过,打胜仗主要靠越南的军队和人民。”

胡志明又说:“我不是军事家,不长于此,你看准了就行。”

9 月16日拂晓,越南人民军向东溪法军据点发起进攻。边界战役的战幕拉开了。

赓的亲自指挥下,经过反复进攻,到18日,越军突破法军阵地,全歼东溪守敌三百多名,活捉敌指挥官。法军横挡在中越边界的一字长蛇阵被拦腰切断。

初战告捷,全军振奋。越南人民欢欣鼓舞。

这时,胡志明又赠诗一首给陈赓:携林登高观阵地,万重山拥万重云。

义兵壮气吞牛斗,誓灭豺狼侵略军。

读了胡志明的诗,陈赓高兴地说:“好,胡主席下了这么大的决心,我看法军一个也跑不了啦!”

高平,越军总部。

东溪前线的枪声停了。陈赓长舒了一口气,带着微笑凝视地图。东溪一战,谅山法军果然出动增援了,而且按他预想的那样朝三○八师设伏地带走去。

此刻印度支那法军总司令卡邦杰将军却满面愁容。在已经拉开了序幕的恶战中,他几乎步步晚了一拍,他不明白的是,越军怎么突然增强了战斗力?

由于越军在中间打入,高平已成一座孤城。陈赓认定,对手决不会丢下一千六百多名守军不顾。只要七溪法军北上,就会钻进三○八师的口袋阵。

可是,狡猾的卡邦杰却改变了部署,他令在河内的五个营的机动兵力,于9 月20日起向印支共中央所在地太原发起进攻。兵锋直指越南党政首脑机关,力图把越军主力从东溪吸引过去,再以七溪的兵力解高平之围。

一连几天、三○八师静静地等在公路两侧的山头。天下起了雨,战士们的衣服湿透了。可是七溪的法军仍然一动不动。

恰在这时,陈赓病倒了。一病就是五天。

胡志明来了,陈赓正在病中昏睡。他轻轻地走到病床前,摸了摸陈赓的额头,又轻轻地走了。

几天后,陈赓战退了病魔。

经过东溪一役,陈赓对越军现状的认识更深刻了。

他在日记中写道:东溪作战算胜利,震惊法帝内部,使之不敢即刻恢复东溪。但从战术上讲,则是一个大败仗。东溪敌实际人数为二百六十七名,我攻击部队人数为一万人,经三日两夜的战斗,中途几乎被迫撤退,我伤亡五百人。敌逃离二十余人,我方兵力火力均居绝对优势,以如此之战斗力,望攻击约二千余人据守之七溪,则不啻缘木求鱼。因此我以为越军仍须求得打小据点,以逐渐锻炼战斗力,特别是改正领导作风,改良组织,加紧干部训练。不然,作战计划都是空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对胡志明说:“从东溪战斗过程看,战士们还是很勇敢的,问题在干部。重视干部的文化素养是必要的,但也可以从有战斗经验的老战士中培养提拔一批,这些人多是解放区的贫苦农民,作风艰苦,基本素质好!”

胡志明:“你说得很对,我们提拔掊养干部的方法确实需要改进!”他很欣赏陈层直率的性格。

“另外,你们不注重妇女工作,就等于将一半以上的人口弃而不用,这不利于全民抗战!”陈赓又说。

胡志明听了点头说:“对此我也有同感。”

按照原定计划,人民军在东溪战斗结束后,如援敌不来,便歼七溪之敌。

可是侦察的结果表明,七溪之守敌已增强了。为了迷惑和调动敌人,陈赓于9 月28日建议人民军前线指挥部,派出第一七四团向七溪以南实施佯动,改使敌人误以为人民军主力南下保卫太原。

9 月30日,法军勒巴热兵团从七溪北犯,企图重占东溪,接应将由高平南撤的萨克东兵团。10月3 日,高平萨克东兵团弃城南逃,企图在勒已热兵团接应下摆脱困境。鉴于上述敌情,陈赓认为当前敌我态势对我十分有利、是难得的歼敌良机。

10月1 日,七溪法军一部进入东溪以南越军的伏击圈。这是送到嘴边的一块肥肉,但是由于越南人民军行动迟缓,失去了歼敌的良机。

鉴于此,10月5 日,陈赓致信胡志明,建议坚持集中兵力在边界战场全歼敌人。

与此同时,陈赓把这一作战计划电报中共中央军委。

10月6 日、毛泽东复电陈赓:先集中主力歼灭东溪西南被包围之敌,然后再看情形围歼高平南逃之敌,此种计划是正确的。如果东溪西南之敌能在几天内就歼,高平之敌又被抓住,谅山之敌又不出援,或虽出援而我军能分出一部分予以阻隔,使之不能防碍我军对东溪、高平两地之作战。则你们可以取得两个胜仗。因此,除对东溪西南之敌必须迅速、坚决、彻底加以歼灭,即使伤亡较大也不要顾惜,不要动摇(要估计到干部中可能发生此种情况)以外,并要对高平逃敌确实抓住,不便逃脱。并要对谅山等处可能出援之敌有所布置。只要上述三点处理恰当,胜利就是你们的。

毛泽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后来,正如毛泽东所料到的那样,在关键时刻,越军司令部却动摇了。他们打来电话说,两股敌人即将会合,还有飞机助战,这一带都是石头山,很难全歼他们,想把部队撤下来。

陈赓一听,火了,愤然说道:“这样的仗再不能打,就无仗可打了。我就卷起铺盖走得了!”

他立即致信胡志明,建议由胡志明亲自鼓励前方指战员,坚持连续战斗,分割包围歼灭这两股敌人。并将毛泽东的复电给胡志明看了。

胡志明看过毛泽东的复电,亲自给前方指战员发出电报,要求他们“忍受疲劳、饥饿,不惜任何牺牲,坚决歼灭敌人”。指战员听了备受鼓舞,英勇抗敌。

此时,法国勒巴热兵团龟缩在山洞里,弹尽粮绝。7 日晨,越军越过背后,突然从上面向下猛攻,7 日下午,全歼勒巴热兵团,活捉参谋部全体人员。

同日,沙东兵团亦全军覆没。此役共歼俘敌军三千多人。这是越南抗战以来越南人民军打的一次规模最大的运动战和歼灭战。

得悉两兵团被歼,法军总指挥部十分震惊,慌忙下令撤出一系列据点。

到11月4 日,人民军收复四十四个据点。至此,法军在中越边界的防御体系完全崩溃,越北边界战役胜利结束。

边界战役战果辉煌,共歼敌八个营,毙俘敌八千余人,收复五个市、十三个县镇,缴获敌大批武器弹药。越北根据地得到扩大和巩固。

战役结束,胡志明派人将缴获的几瓶法国香槟酒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