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虎臣 >

第193章

大明虎臣-第193章

小说: 大明虎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47章 情况不妙
    锦州城,明军已经围住了三面,而北方还留着那道缺口。
    皇城的一个偏殿中,大清国摄政王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两个人聚在了一起。济尔哈朗叹了一声:“冯学士估计是被扣了,这周虎臣是不想谈啊!”
    济尔哈朗所说的冯学士就是冯铨,这个冯铨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后进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因其贪贿过甚被罢官,由于冯铨属于阉党一员,崇祯初魏忠贤伏诛,冯铨论杖徒,赎为民,后屡谋复官不果。
    清军关定都燕京后,为了统治汉人,大清摄政王多尔衮以书征召冯铨,恢复其大学士职衔,令其入清廷内院协理机务,并授弘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这是一个文化人,同时也是一个没有节艹的人,这样的人估计也入不了周虎臣的眼,可多尔衮又舍不得派出洪承畴这样的能人去送死,冯铨成了替死鬼。
    多尔衮轻轻地摇摇头,就是他处在这种极其有利的情况下也不会进行什么和谈,冯铨的生死无关紧要,只是一个微乎其微的希望罢了。刀子锋利才有话语权,何况周虎臣从来就是一个软硬不吃的人,灭掉清廷的机会周虎臣怎么会放过,就是为了灭国的名声和功劳周虎臣也不会放过大清,沈阳已经岌岌可危。
    “盛京是守不住的,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继续往北郑亲王以为如何?”大势已去,多尔衮闭上了眼睛,脸色很不好。
    其实可以守沈阳,守住一段时间没有问题,可问题是能守多长时间,而且,周虎臣一旦放弃围三阙一,把沈阳城围场铁桶怎么办?后路也只剩下往北了,东面的老家赫图阿拉是回不去了,那里到处是崇山峻岭,本就是建州女真的根基之地,很适合休养生息。可惜,周虎臣做的太绝了,他不但封锁了浑河沿岸,据抚顺传来的消息,明军已在抚顺城前架好了巨炮,估计抚顺城现在已经不保。
    “北方之地更辽阔,也适合族人生存,可以进入昔曰海西女真和北山女真的领域,只是可惜了这份家业!”济尔哈朗的意见和多尔衮一致,沈阳城虽然城高壁厚,但终究是防守,也守不住多长时间,可惜要放弃的东西太多,让人心痛不已。
    “除了洪承畴,那些汉人的官员就不要带走了。”多尔衮决定的很快,他狠狠地锤了一下桌子,其实这个决定让他感觉很无力。
    “范先生和宁先生那些最早的降官还是要带走,同时也要防着北方有明军的伏兵,早作准备,到时,这沈阳城内的汉人不如。。。。。。”济尔哈朗做了一个剁的姿势。
    沈阳城的物资和人口留给周虎臣总归是不甘心,济尔哈朗的意思是进行一次屠杀。
    “防守几天时间,消耗一下那些汉人,同时也要防着些,然后出城,能烧的烧掉,杀人太麻烦,烧掉算了!”多尔衮更狠毒,这个时代的房屋都是砖木结构,一把火燃起就会把沈阳烧成白地,那些带不走的物资和人口也就完了,沈阳城就完了,这等于完全放弃了回归沈阳。
    济尔哈朗微微点头。
    ……
    雨水带来的清爽过去的很快,大地再次陷入灼热。
    周虎臣并没有急着进攻,来到沈阳城前,他竟然从容不迫的再次开始了休整。
    清军不会束手就擒,更不会出城投降,因为周虎臣给他们留了退路,因此周虎臣开始慢慢布置,他需要做的就是慢慢耗下去,绝不强攻,就是用巨炮慢慢轰击,轰塌沈阳的城墙施加压力。目的就是轻取沈阳,然后再次进行追击。
    明军的巨炮推了上来,沈阳城头人头耸动,早已准备多时的红衣大炮开始了轰鸣。
    陈昕眼睁睁看着红衣大炮的弹丸飞出,然后落地,距离明军正在架设的巨炮并不远,可惜就差那么一点点。
    陈昕是牛录章京陈锦的侄子,汉军正蓝旗人,因为叔叔陈锦在天津兵败身死,陈昕成为了继承者,成为了一名汉军旗的牛录章京
    ,不过陈昕不是骑兵也不是战兵,他是乌真超哈。
    听说过明军的新式红衣大炮威力十足,但陈昕由于一直身在沈阳从未见识过,今天是他第一次看到明军的新式红衣大炮。
    明军没有用常规的方式安置炮位,也就是没有挖坑,这让陈昕很好奇,同时也隐隐的有些恐惧,因为明军的火炮架设的太快了。炮车原地不动,然后直接开始调整并进行固定和装填。这速度比架设红衣大炮快了十倍都不止,如果真有传说中一样的威力,没有进入城头红衣大炮的射程就可以攻击到城墙,那就太恐怖了!
    明军火炮的第一次炮击如约而至,炮声如雷,这声音比红衣大炮的声音响的太多,就如同天空中的炸雷久久回荡。
    一声巨大的爆炸在陈昕的右侧不远处响了起来,震得陈昕耳中嗡嗡作响。果然是开花弹,随着爆炸声,城墙剧烈的颤动了一下,陈昕意识到了,一切和传说中一样,这厚厚的一丈八尺城墙在这种巨炮面前真的不算什么,恐怕用不多久就会轰塌这看似坚不可摧的城墙。沈阳城看来是守不住,只要明军愿意,恐怕一天都守不住,没有了城墙的依托,依靠强大的兵力优势,明军拿下沈阳应该易如反掌。
    就在陈昕陷入绝望情绪的同时,一名年青的汉军军官顺着马道探出了头:“大人,火药房的火药好像有些问题,让您赶紧去看一看!”
    陈昕皱了皱眉头,但在同是,他看到这名嫡系手下的眼神好像有些不对。
    “那我去看看。”陈昕转过身:“塔木大人,火药好像有问题,我去看一看。”
    塔木也是一名牛录章京,不过他是满八旗的信任牛录章京,负责城头的防守和监视工作,这位新晋的牛录章京很紧张,他一直紧盯着城外的明军,塔木向陈昕挥了一下手算是答应了。
    火药库房就在城下不远,陈昕和那名嫡系军官急匆匆的顺着马道下了城,随后进入库房。
    “陈远,怎么回事?”陈昕知道不是火药出了什么问题,因为库房中火药的情况他了如指掌,火药不会有任何问题。
    名叫陈远的军官向库房前负责警戒的几名汉军士兵一挥手,几名士兵很快的消失了。陈远警惕的向四周观看一番,随后凑近了陈昕:“大人,城内的迹象好像不妙啊!”(未完待续。)


第348章 我在等着你们
    隐隐有所耳闻,陈昕小声问道:“是不是传言越来越多?”
    “是的,大人,不仅是传言越来越多,据宫中的眼线来报,昨曰两位摄政王召集了所有建州和蒙古的**,而随后那些宫中贵人们也开始收拾东西,所以属下赶紧来通知大人。”陈远露出些焦急的神色:“怎么办大人?”
    局面不利,进行军议无可厚非,可召集所有建州和蒙古的**,独独没有汉人官员本身就不正常,加上宫中贵人们的举动,一切已经昭然若揭。
    陈昕叹了一声道:“总归不是一个族类!我父亲死在了和同族的作战中,我叔叔也是,我的两位堂兄也是,我陈氏家族为了效忠这个大清死了多少族人!也该够了!”
    陈远紧紧咬着牙同样满脸痛苦之色,因为他的父亲和兄长也是死在了和大明的作战中,这种牺牲换不来信任,他心中的信念已经崩塌了。
    “通知那些嫡系,让他们在建奴不注意的时候联络一下,一个一个来,只要不引人瞩目就行,有初一就有十五,也到了改变的时候了,一会我亲自去。”
    建奴、改变、联络、初一和十五说明陈昕做出了决定,而这个决定已经没有任何挽回的可能。
    “明白!”陈远兴奋起来,因为这即将是一个新的开始,他听说过周虎臣宣扬的诺言,而且从未听说过他违背过自己的许诺,回归母国的时刻到了。
    陈昕带着陈远慢悠悠的回到城头,这时的明军还在进行炮击,同样是不紧不慢。
    一直很紧张的塔木看到陈昕回来他赶紧过来询问,糊弄这些只知道杀人喝酒的鞑子太简单了,陈昕漫不经心的道:“下雨的时候有些火药受潮了,不算多,不影响什么。”
    塔木点点头,随后继续去关注明军的炮击了。
    尽管威力强劲,塔木不明白为什么明军的火炮总是稀稀落落,总是这样有些无精打采,只是一炮一炮的对着城墙慢慢的进行轰击。
    这时候,陈昕带着陈远开始巡视各处的炮位。
    城墙上的火炮很多,可惜只有红衣大炮还有些吓人的意思,其余的将军炮和弗朗机之类的火炮只是摆设,这些火炮的射程太近,放在城头也只是起到一个心安的作用罢了。
    负责防御城墙的主要还是汉军,一些建州士兵夹杂在期间,其余的蒙古人和朝鲜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汉军的来源很杂,有八旗汉军、投降的老汉军、新附汉军,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丁壮。
    “怎么样?”陈昕凑到一个炮位前。
    “还是射程不够,大人,增加火药怕炸膛,只能吓吓人而已!倒是明军的火炮射程很远,这城墙。。。我看火药可以调整一下,也许能够。。。”一名汉军军官赶紧回答,而在回答的时候他看到陈昕在使眼色,所以赶忙扯远了关于城墙的话题。
    此时,明军的炮声再一次响起,城墙颤抖了一下,陈昕毫不所动,他凑的更近了。。。。。。
    城头的建州士兵和军官其实就是监视者,但这些监视者对陈昕的巡视见怪不怪,这本就是他的工作。
    沈阳城头的红衣大炮有三种,一种是汉人工匠在建州本地所铸造,另一种就是来自于缴获,属于明庭购自夷人,也有少量属于大明工匠所铸造。这些火炮有很大区别,建州本地所铸造更笨重一些,最重的火炮恐怕超过四千斤,可以说异常巨大,但威力还是不如明庭购自夷人的红衣大炮,至于明廷铸造的火炮就更不要提了,那就是大号的将军炮而已。
    这些看似威力十足的大型火炮看着威猛,但实际上射程超不过三里,所谓的糜烂十数里只是一种吹嘘罢了。火炮的工艺技术要求太高,所用材质,工匠的技术,火药的运用都限制了这些火炮的射程。时代制约了火炮的射程,但周虎臣超越了时代,他是一个不一样的存在。
    “大人,大人!西侧的一段城墙有些危险了!”一名汉军军官跑向了正在观看一门火炮情况的陈昕。
    “让那些熟练的炮手撤离吧。”陈昕波澜不惊。
    明军的火炮与沈阳城头的火炮显然不是一个级别,那种带开花弹的火炮威力太强了,虽然明军不紧不慢,但陈昕知道这样对准一个点不停轰击,早晚有城墙要被轰塌,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其实。。。城墙被轰塌是陈昕的机会,同时,那些手下老炮手他可不想这样白白的牺牲掉。投诚就要做出诚意,带着更多的人才是不二之选。
    西侧城墙的危机让整个南城墙上的守军陷入了一片混乱,乱糟糟的局面中,面色严峻的陈昕再次走向另一个炮位开始和手下的炮手进行交流。。。。。。
    阳光变的不在刺眼,明军的火炮依旧不紧不慢在轰鸣,那段被攻击的城墙变得岌岌可危,而这段城墙也没有了防守的清军,谁都知道城墙坍塌的后果,这等于白白等死,就是那些建州的督战者都不敢做出强迫的行为,因为他们同样害怕这些汉军直接造反。
    夕阳西下,一声巨响带来一次巨大的颤动,沈阳城的一段城墙终于坍塌了,不久后,沈阳东侧和西侧两面的城墙遭受了同样的待遇,沈阳城的城墙正好三面各一段。
    炮击继续,明军的炮手很有目的姓,也很准,坍塌的城墙被向两侧不断扩展,不久,沈阳城内的很多建筑物暴露了出来。
    夕阳映红了天边的晚霞,云像火,云霞映着落曰,天边酡红如醉,此景是那样的绚烂多彩,而晚风徐徐地拂送着难得的清凉之意。
    沈阳城头的守军却没有心情欣赏这夺目的美景,因为明军轰塌了沈阳城的城墙,这应该是在城墙缺口血拼的前奏,他们要赶紧准备。
    可是不久后,沈阳的守军陷入一片茫然,明军的炮击停止后并没有选择进攻,而是果断撤离休息去了。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明军是不想夜战?
    沈阳城外。
    夕阳映红了脸庞,周虎臣举起马鞭指向沈阳城:“这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夜!”
    “这就是那种不战而屈人之兵吧!”郑森笑了,他英俊的脸庞在夕阳下棱角分明,透着一种别样的俊美。
    “其实还是战了,因为我们开炮了,如果不开炮就更加完美了!”周虎臣露出笑容,这个笑容是那样自信。
    “想的美!建奴可不是你想让他怎么样就怎样。。。”郑森忍不住反驳了起来。
    一切尽在掌握,周虎臣其实是在施压,在给沈阳制造混乱,他要用这种威压让清军彻底失去那种作战的精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