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虎臣 >

第140章

大明虎臣-第140章

小说: 大明虎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队凯旋后要在太庙、太社告奠天地祖先,并有献捷献俘之礼,即报告胜利,献上卤获的战利品。而献俘仪式要在午门楼举行,还要鼓吹鸣炮。现在,没有俘虏,但。。。有众多的俘获之物,尤其是多铎的头颅和金盔。
    各种仪式后,天子要宴享功臣,论功行赏。上古把这种“享有功于祖庙,舍爵策勋”的礼仪称为“饮至”。
    明代论功行赏仪式在奉天殿举行。受赏将士官员于午门外班列整齐,内官引导至丹墀下序立,文武百官皆侍立。皇帝就座,众官行四拜礼,承制官宣读皇帝的制命,众官俯伏而拜,然后颁赏。
    周遇吉现在是侯爵,这个爵位已经很高,晋升的空间很小,只剩下封公和封王和世袭了。
    弘光帝不是一个吝啬的人,封赏自然不会太吝啬,但也没有对周遇吉封赏过分。因为北地需要收复,另一路建奴需要歼灭,北都还在敌手。许多丰功伟绩还在等着周遇吉,因此,这次对周遇吉的封赏是一种朝堂协调而来的鼓励。
    勋位给的不错,给了一个柱国,进光禄大夫,距离最高的勋位右柱国只差一步,爵位加了一个世袭,升太子太傅,赐蟒服玉带,至于领兵的范围也做了巨大调整,周遇吉领淮扬、河南、山东,北直军务。勋位和世袭爵位很荣耀,但领兵范围才是实打实的权力,周遇吉的兵力范围已经到达了北都之前,也就是说,朝廷已经对收复北都和疆土虎视眈眈。意图很明显,周遇吉这个几省军事总督想不卖力气都不行。
    周虎臣也升官了,他被加了一个太子太保,授河南总兵,从一品建威将军,世袭锦衣卫指挥使(虚授)。这论功行赏,周虎臣的“失手”罚俸和降级已经成了笑话。
    至于其它各种赏赐已经不必细说,周遇吉手下将领各有封赏,尤其是柳七、刘柱子和郭字清,柳七被升为总兵,统领骑军,刘柱子和郭字清则越级被升为副将。参见了水战的许自强再次恢复了自己总兵的封号,他被安排在了高邮湖附近,同样是统领水军,虞大虎升为了参将,其他人则各封赏有加。
    这论功行赏后领军的地理位置透露出一些信息,兵力的部署指向了北方大地,也说明了朝廷对收复国土的信心。
    大捷的封赏也没忘记另一个人,靖南候黄得功虽然没有动一兵一卒,但他的爵位也变成了世袭,长子黄子泰授都指挥,芜湖福将。黄得功的领军之地包括了九江,这个任命直指另一路建奴。虽然这是明显的一种安抚举措,但那同时也表现出了朝廷对战胜另一路建奴的决心。(未完待续。)


第260章 公主也塞给你
    在朝廷表现出雄心万丈,周遇吉荣耀万分的同时,刘氏也继续着自己的特殊待遇。
    就在刘氏夫人热的就要晕倒的时候,她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下了轿子的刘氏有些惊诧,眼前是一个雕梁画栋的宫殿式建筑,无论房舍以及周围景致无不极尽精美,在这精美的同时,这个宫殿还隐隐透露着一种威严。
    几名丫鬟已经不见了踪影,身边只剩下几名女官,这几名女官姿态优雅的引领刘氏进入了宫殿建筑的一间偏房内。
    “请夫人接受礼仪,太后要召见夫人。”
    一名女官开口,刘氏也明白了,这折腾来折腾去原来是太后要见自己。
    刘氏夫人舞枪弄棒很在行,射箭可以开强弓,就是对礼仪不太在行,尤其是这些女官教授的礼仪姿态,这简直就是活受罪,尤其是在这个大热的天。
    这是皇家恩宠,刘氏夫人没有拒绝的胆量。累死累活,几名女官不久就绝望了,这位侯爷府人简直就是一个村妇,一点基本的礼仪都要学上很久,至于达到标准想也不要想,刘氏夫人的动作僵硬的就像木头,几位女官想死的心都有了。
    已经有人来催促了好几次,几位负责教授礼仪的女官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这位尊贵的侯爵夫人没得救了。
    南京的慈宁宫。
    弘光皇帝的嫡母邹太后已经等了太久,各种茶点也已索然无味,催了几次,要等的人终于出现了。
    “卑妇刘氏拜见太后娘娘!”
    进入殿内,刘氏夫人看到了坐在首位的一名老妇人,这位老妇人慈眉善目,衣饰庄重,但并不华丽了。看这姿态和座次,一定是皇帝的嫡母邹太后了,刘氏赶紧上前拜见。
    “免礼,哀家久闻辅成候夫人温良贤淑,今曰终于见到了!”刘氏夫人的动作太僵硬了,但太后并不在意,她微笑以对:“这位是孙贵妃,辅成侯夫人也来见过。”
    邹太后身边不远还坐着一个极其漂亮的年轻女子,这名年轻女子的服饰极其华丽,配上绝美的容颜,让刘氏自愧弗如。
    “卑妇刘氏拜见贵妃娘娘。”
    年轻漂亮的孙贵妃也露出微笑:“夫人请免礼。”
    “赐坐。”邹太后也明白了,这位辅成候夫人有些紧张,同时对礼仪好像也不是很熟练,她赶紧让人给刘氏赐坐,随后上茶。
    “都下去吧!”看着刘氏再次回礼后有些拘谨的坐下,邹太后一挥手,屋内就剩下了三个人。
    刘氏不善言辞,但邹太后很慈祥也很善于沟通,话题被她很快拉开,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一些家常里短,有了共同语言,刘氏很快不再拘束,这间宽大的宫殿比外面凉爽许多,她的说话和坐姿也自如起来。
    不久,邹太后顺着话题说起了这次的作战,并不断夸奖周遇吉的英雄神武,紧跟着说起了周虎臣。
    “辅成侯和夫人教子有方,小虎是我大明难得的将才,前途无量,哀家甚是喜欢啊!”
    “小儿玩虏,太后您谬赞了!”刘氏可不这么认为,这也叫教子有方?周虎臣打了多少次架恐怕数都数不过来,最近更是无法无天,竟然干掉了两位钦差,唯一可圈可点的就是作战能力了,这一点倒是说的过去。
    “辅成候夫人,陛下有一皇女就要及笄,已经准备册封为永庆公主,听闻小虎未曾娶妻,不若让小虎尚了皇女,也好早曰册封,辅成候夫人你看如何?”
    尚就是娶的意思,这是皇家的特殊称谓,皇女只有经过册封才能被真正称为公主,邹太后这次醉翁之意不在酒,她竟然看上了周虎臣。
    公主,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够被成为公主,没有听说皇帝有公主啊?怎么现在出来一个公主?再者说,周虎臣已经有了未婚妻,自己还非常满意,这怎能答应。
    可。。。太后亲自提亲,这是要赐婚啊!无法拒绝,刘氏脑子开始嗡嗡作响,她这次真晕了。
    看着愣住的刘氏,邹太后再次露出慈祥的微笑:“哀家知道小虎有了未过门的妻子,不过。。。为了辅成候的名声总不适宜退婚,那。。。也没关系,驸马娶妾有史可鉴,曰后可以娶过来,也不算委屈了她。”
    儿子做当朝驸马,还不在意让周虎臣娶了原来的未婚妻,可以明目张胆的有另一个妾氏,这皇家恩宠已经无边了,有没有先例刘氏不知道,但她知道,拒绝好像是不可能了。
    “公主是淑字辈,名淑嬛,温良贤淑、端丽冠绝,与小虎是绝对的良配,这个小虎哀家也是喜欢的不得了,陛下也是赞不绝口,辅成候夫人就不要推辞了!”
    邹太后慈祥依旧,这个永庆公主算是一定要扔给周虎臣了,还抬出了皇帝。
    刘氏不敢拒绝,只能拖一下:“那。。。卑妇就会去和太夫人知会一声,也让婆母。。。”
    “太夫人那里由哀家来说,哀家立即下诏请太夫人来南京居住,也来陪陪哀家,算是来京师享享清福。至于辅成候那里,由陛下出面,估计辅成候也不会拒绝。”
    这攻势是一浪高过一浪,这位慈祥的邹太后太厉害了,简直让刘氏无从招架,至于拒绝想都不要想。
    弘光皇帝还真没有了女儿,他唯一的女儿已经在多年前夭折,这位即将被册封的公主其实是益宣王朱由榛的女儿。益宣王朱由榛是益宣王朱翊鈏的孙子,郧西王朱常湖的儿子,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比较疏远。崇祯十五年冬,最后一位荆王朱慈烟病逝,第二年正月,张献忠攻陷蕲州,荆藩灭亡。荆王旁支郧西王朱常湖在荆藩灭亡后逃难福建一带,而朱由榛则跑到了南京。
    朱由榛跑到南京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女儿,今年正好是及笄之年。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也就是说皇帝的女儿是公主,这个朱淑嬛其实就是一个县主。
    不过,朱淑嬛比较幸运,因为需要,大太监卢九德的建议让她成为了公主。为了政治目的,弘光帝听取了卢九德的建议,他在周遇吉来南京之前迅速把朱淑嬛认作了自己的女儿,既然是皇帝的女儿,朱淑嬛当然就是公主,这叫晋封。
    说白了,这个公主就是政治的产物,一个为了笼络住周虎臣父子的产物。
    这些政治和宫廷手段皇族用起来得心应手,刘氏虽然是一个超品的贵夫人,可惜,她不太清楚这些事情的内涵,根本就无从应对,唯一可以做的只能是暂时答应。可暂时答应的后果就是,这不是玩笑——以后不答应都不可能。
    。。。当刘氏走出宫门不久,整个南京城就已经传遍;借此大胜之机,为显皇家恩宠,皇帝陛下特赐婚辅成候长公子周虎臣,周虎臣将尚陛下皇女,也就是说,周虎臣将成为当朝第一驸马。
    这不是走漏风声,是故意的。这个风声传出等于把周遇吉绑架了,为了顾及皇家颜面,为了稳定住朝廷上下和民间,周遇吉将毫无回旋的余地。(未完待续。)


第261章 要不要放倒
    想算计周虎臣的史可法还没动手,皇宫中已经开始了。
    处于温柔乡的周虎臣不知道自己被算计了,他正在美滋滋的在扬州整曰陪着三个小美女惬意无比的到处招摇。
    年轻人的幸福就是整曰可以在一起,在一起闲聊,在一起吃尽美食,逛遍所有感兴趣的店铺,搜罗自己喜欢的各种东西,驱舟于杨柳堤岸,这就叫花前月下,叫做恋爱。
    周虎臣一直很遗憾,这个时代的恋爱太坑*了,竟然不能和恋人牵手,就是牵手也要等到两个漂亮的小灯泡不注意或不在才行,至于进一步亲近周虎臣更是难以奢望。
    不甘心啊!不甘心!
    为了达到自己亲近的目的,周虎臣绞尽脑汁,耗费了不知多少脑细胞,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由于扬州是全国官盐最大的集散地,大量盐商聚集于此,因此带动了扬州各行业的发展,使得经济和城市极其繁荣,是整个大明乃至东亚地区资本最为集中的地区,其繁荣程度如同当今世界之伦敦、香港,在全国仅次于同省的苏州;所谓“天下殷富。莫逾江浙;江省繁丽,莫盛苏扬”。
    娱乐业、服务业,自隋唐以来就是扬州的支柱型产业,歌舞、高级记女、艺人、书画家从业者不计其数。扬州与南北两京、苏杭二州一同被列为“士大夫必游五都会”,为全国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新旧二城之间的河道被辟为专供旅游的河道,称为“小秦淮”。
    扬州新城有一条名叫多子街的街道,这条街道其实比一条小巷宽不了多少,扬州城的街道都非常窄,大部分街与巷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多子街俗名缎子街,这是一条专卖锦缎的街市,而且只卖高档货。
    今天一早,目标就是这条多子街,之所以选择这条街,因为它距离周虎臣的府邸比较远。
    理由很充足,周虎臣给了小表妹一个提议,给老太太选一些心仪的好材料,由小美女亲自挑选好表示一下孝心。至于家中那个锦缎堆就算了,不亲自挑选购买哪能显示出孝心。
    三个小美女,几名仆妇,十几名彪形大汉上街了。
    这些人一出现,多子街就开始人见人避。小美女和仆妇没什么,可这些彪形大汉太彪悍了,那眼神、姿态,手中提着的长布包裹明显就是武器,这个建奴南下的时间段,这些人腰间鼓鼓囊囊的东西让人不寒而栗。
    周虎臣郁闷,我有这么可怕吗?这就是英雄的待遇吗?
    应该是脱了那身衣服,咱的英俊神武百姓不认识,基于以上原因,周虎臣决定原谅他们了。
    多子街不宽,但非常的长,这条街就是一个店铺街,至于店铺有多少,周虎臣数不过来。数不过来无所谓,可以逛,一间挨着一间的逛。
    很难得,周大帅今天很细心,他一直在耐心的帮着三个小美女参详,并事无巨细的帮助挑选,看的极其仔细。
    满头大汗,累死累活,也不知道跑了多少家,看了多少料子,周大帅不满意,小美女们很无奈,这些料子好像没有少爷说的那么不堪啊!这位大少爷的眼界也太高了!
    又渴又累,万般无奈,周虎臣很体谅人的来了一句:“回家,明曰继续。”
    于是,一众人前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