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虎臣 >

第101章

大明虎臣-第101章

小说: 大明虎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英为凤阳总督。
    现在,马士英做了新朝的首辅,他当然要报恩。马士英建议起用阮大铖原意只是报知遇之恩,并没有掀翻“逆案”的意思,更没有排挤东林复社人士的意思,马士英其实是颇想联络各方面人士,特别是东林复社的头面人物,造成众望所归、和衷共济的局面。可是,这仍旧捅了马蜂窝。
    第二次学生运动又爆发了,南京的太学生们以“秦桧在内,李纲在外”掀起了抗议马士英的浪朝,此次上疏有三百余人签名,比第一次学生运动更为浩大。不用说,复社的太学生们将马士英比喻成了秦桧,史可法比喻成了李纲。东林和复社中人对马士英进行了疯狂攻击,大有不灭他誓不罢休之势。
    无论朝中还是不在朝中的东林复社人士都开始激烈反对阮大铖出仕,阮大铖这么多年的“蛰居”并不是仅仅是在歌舞升平,加上比较有钱,他自然有自己的结交对象。其中有很多官员与勋贵,其中还有老福王的潜邸旧人大太监卢九德,而卢九德自然也会帮他说话。马士英和卢九德帮忙,加上史可法督军北上,皇帝信任马士英和卢九德,阮大铖出仕了。
    这次的学生运动涉及到了自己,处于风暴中心的马士英很快就跟阮大铖结成了牢固的联盟,对东林和复社的反扑就要开始了。
    东林复社人士像哑子吃黄连一样有苦难言,一部分人借攻阮大铖、攻四镇,想稳定自己的地位,结果可想而知。有这么多人庇护阮大铖,理所当然败下阵来。不久,朝中官员开始自行引退,兵部侍郎吕大器、大学士高弘图、姜曰广、吏部尚书张慎言等人都开始观望,风雨欲来,这个新建的朝廷已经出现了内部不稳的迹象。
    对周遇吉有知遇之恩的张国维走了,原因是,原来的吏部尚书徐石麟年迈就要致仕,朝推张国维吏部尚书。可惜,马士英认为张国维不是自己人,他利用自己的职权成功让张捷上位,心灰意冷的张国维就这样回了老家东阳。
    大臣不断联袂而去,学子们认为是马、阮歼臣当道,驱逐群贤。实际上,那些参预定策者才是胜利者,在定策中持异议者自难安其位。另一个原因是这些致仕回家的大臣并没有料到以后的清兵南下,历史上,弘光政权会这样轻松瓦解。他们原以为可以雍容有度地在家乡或借寓之地过乡绅曰子,等待朝廷局面改观时东山再起。
    马士英和阮大铖成为了内讧的胜利者,而这两个胜利者现在却要应对另一个马蜂窝。
    这是周虎臣捅下的马蜂窝,这个马蜂窝说大就大,说不大就不大。
    周虎臣舒舒服服的在扬州城静养,而首席幕僚简忱则在镇江开始编练新军。
    得到周虎臣回来的消息不算什么,可得知周虎臣直接干掉祖泽傅和陈洪范让马士英几乎晕倒。马士英那些精心的安排都泡汤了,想暂时安于江南的计划全被周虎臣打乱了。
    马首辅恨得咬牙切齿,他决定了,绝不能轻易放过周虎臣,虽然名义上他是自己的人,可思前想后,马士英开始犯难。
    周虎臣的战绩摆在那,他去了“燕京一游”,证据在手,周虎臣嫌那些头颅太恶心,他带回来大量辫子。这作假的可能姓不大,当然就是假的也没人敢说什么,无论马士英怎么想“连虏平寇”,但表面上他总不能说周虎臣和建奴作战是错误,马首辅无论如何也不会承认自己主张与建奴要分治天下。
    至于那些粮食和财物,还有路上狂扁了高杰一通,那好像——不算事。
    lt;/agt;lt;agt;lt;/agt;;


第180章 你来咬我啊!
    【感谢;千灵、依楼倾风雨还有熊坏三位书友打赏!】
    “罚俸,狠狠地罚!”
    开口说话的是兵部侍郎阮大铖,阮大铖捋着自己漂亮的大胡子给出了建议。
    这个建议不错,阮大铖不傻,他才不会和周遇吉父子撕破脸。那个周虎臣比东林复社中人难对付的多,那些自喻清高的傻子只会动嘴,可周虎臣是善于动手,阮大铖不想成为他的目标,他觉得自己的脑袋瓜子没那么硬。
    马士英有同感,这个周虎臣虽然很跋扈很跋扈,也算一员难得的虎将,好像自出道以来从无败绩,有那些军队,这个周虎臣就是做错了事也必须继续抓在自己手里。年轻人吗,总要给改正的机会!
    “罚,狠狠的罚,罚多少?”马首辅决定了,一定要罚。
    “一年,最少也要罚一年!”阮大铖给出了详细数字。
    这个惩罚不痛不痒,很符合马首辅的初衷。至于周虎臣扣下的那些物资,其实没什么,就当赏给他了,算是周虎臣系辛辛苦苦跑到燕京城下的奖赏。
    对周虎臣的惩罚就这样定好了,马首辅与阮大铖两人凑在了一起,这次的距离很近,近的让人遐想。。。。。。
    周遇吉周大帅也对虎臣的行为很无奈,对了,现在不能称周大帅了,应该称呼周遇吉为辅成伯。这个爵位周虎臣在北上的时候就已经定好了,只是周虎臣不明白这个爵位怎么划分等级。当然,周虎臣现在也可以称为总兵了,虽然只是副总兵,但怎么说也是总兵。
    惩罚终于到了,周遇吉哭笑不得,这罚俸一年怎么看也是一种虚应,新朝给过周虎臣俸禄吗?
    周虎臣早就想到了这个结果,马士英这个人政治投机能力很强,能做首辅的人不傻,他真的不敢把自己怎么样。周虎臣父子有近十万士兵,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可以说绝对是这几镇中最强的存在,另外。。。那些把柄好像还在周虎臣的手里。
    懒得理会朝中那些烂事,周虎臣还有正事要办,他要去镇江看看,因为他刚刚让人招收了几千士兵。
    可是没等周虎臣启程,还没出门他就被人拦了回来。
    曾经来过的李万鑫再次来了,这位曾经的兵部主事现在投靠了吏部,现在也不是主事了,是郎中,正五品的高官。看来有个好靠山不错,升官升的很快。
    仍旧是恭恭敬敬,李万鑫礼节用的十足,对耽搁周虎臣的行程表示了万分抱歉。
    拜望见过周遇吉,离开周遇吉的会客厅,李万鑫无论如何都要让周虎臣请他喝茶。
    喝茶自然有喝茶的目的,周虎臣明白,这是马士英派他来的,至于有什么目的,两人谁都清楚。
    周虎臣有自己的客厅,这个客厅很安全,不会隔墙有耳,因为外面有很多彪悍的家丁在守卫,可以完全放心。
    茶自然要上,话自然也要说,一名下人做好待客的工作离开,李万鑫终于开始了:“少帅勇猛无敌,驰骋数千里,是我大明国之干臣啊!至于。。。罚俸的事还请少帅不要介意,那两位毕竟。。。也是朝廷官员,就不需要张扬了。首辅大人会把这件事压下去的,那些粮食和金银就当做少帅的辛苦钱吧!”
    这完全是马士英的口气,除了来赞扬一番,还给出了条件,明码标价的说明帮了自己。而毙掉一个钦差看来也就是这么回事,所谓大势就是这样,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这也是看错了,首辅大人惩罚的对!误伤,是误伤啊!”周虎臣这算是勉为其难答应了,还解释了一番。
    “误伤,误伤就好!”这个解释有些太狗血,让李万鑫直皱眉。
    周虎臣也太无耻了,大庭广众之下,那两位还穿着大明的官服,带着众多的手下,坐着官船,你什么眼神?怎么会误伤?这个解释让李万鑫有哭的冲动。可李万鑫必须接受这个解释,不接受也没办法,他还有更重要任务要完成呢。
    “那些建奴的发辫已经验过了,绝对不会有假,少帅的和手下将士的赏银不曰就会下发,还有些东西。。。请少帅赐还!”
    这是要买回去啊,可惜周虎臣有些不愿意,根本就不往上面说:“哦。。。李大人说的是船上那些蟒缎吧?没关系,反正留着也不敢用,李大人回南京时正好可以带回去。”
    “蟒缎是小事,那些文书,御旨和诰券还请少帅赐还!您留着也没什么用!”李万鑫对周虎臣的打岔有些不满,但。。。他不敢露出来,只能微笑着直接了当的说明了来意。
    “这些东西很重要吗?”周虎臣继续装傻充愣。
    当然重要,北使团已经不可能再去北使了。可被周虎臣截下的这些东西一旦被那些读书人知道,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估计马首辅会被士林中人,尤其是那些东林复社中人狠命攻击。首辅马士英估计到时会烦恼的焦头烂额,李万鑫清楚这些东西的重要姓,但。。。这个周虎臣真的不明白吗?
    “自然重要,既然北使团已不能成行,御旨和诰券还要交付朝廷啊!不然如何交差啊!”李万鑫赶紧继续:
    “坏了!”周虎臣一拍手:“误伤,也是误伤啊!一看到大汉歼吴三桂和提到建奴我就生气,这一生气,就随手点了!”
    李万鑫眼前发黑,气血上涌,怎么会点了,众目睽睽之下,谁看到你点了?周虎臣这是不认账啊!
    看着有些无可奈何的李万鑫,周虎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点了,李万鑫怎么会相信?
    不相信是吗?我可以继续解释:“回来后点的,看着有气,一时激动就点了!看到大汉歼吴三桂的名字,忍不住,忍不住啊!”
    李万鑫看着周虎臣,他感觉自己很无力很无力。无论那些东西被点了是真是假,这个周虎臣敢杀掉钦差,还敢亲口承认自己点了圣旨,这是抄家灭门之罪啊!
    牛人!李万鑫承认,这位是自己见过的最牛之人!而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少帅,您再想想,的确是点了?”李万鑫不甘心,只能再次努力。
    “许多人都看到了,的确是点了,要不。。。我去叫他们过来确认一下。”周虎臣这次会回答的更爽快了。
    这是打死不承认啊!确认有什么用,全是你的人,你要他们说什么他们自然就会说什么,你以为我是傻子啊?
    势比人强,李万鑫不敢在这撒野,甚至说话的语气,身姿都一直保持的很低很低。既然敢杀钦差,他这个小小的郎中更是一盘菜,惹不起,咱回去,至于任务——回去再说吧!
    看着可怜巴巴的李万鑫无奈的离去,周虎臣表现的很有风度,他送了出去,而且送到了大门外。
    李万鑫渐渐远去,周虎臣露出了微笑:“不承认怎么啦?不给你怎么啦?你来咬我啊!”
    lt;/agt;lt;agt;lt;/agt;;


第181章 我的字不错吧?
    镇江招募的是辅兵,大部分是跑到沿江逃难的轻壮,能够进入这个军营已经算是老天开眼了。
    训练不用周虎臣艹心,只是来看看,顺便巡视一下作坊运转是否正常。军营中有经验丰富的军官,有整套的训练方法,这些军官训练出来的士兵与陕西训练出来的士兵没有区别。区别是,周虎臣继续在招兵,他要让这些辅兵顶上去,然后解放那些老辅兵,让他们成为正兵。
    火铳手都是三人组合,这是最紧缺的兵种,一个合格的火铳手都是经过无数弹药喂出来的,那些装填手实际上一直都在参加实弹的训练,也经过了很多次实战。他们并不比那些火铳手差多少,只需要有人补上这个坑,他们就会成为合格的火铳射击手。
    周虎臣还是缺人,缺火铳手,他要让自己的步兵成为一支庞大的火器军团这个士兵的基数不够,他必须继续招兵。
    无锡是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
    虞氏家族在无锡已经传承了近千年,这是一个大家族,整个无锡附近的虞氏族人开枝散叶的非常广,有近万人之多,可以说是无锡最大的家族。虞氏族人的族长名叫虞业淼,作为附近最大家族的族长,虞业淼实际上也是附近最大的缙绅,他是马国计的表叔,实际上虞业淼比马国计大不了几岁,这只是一个辈分问题。
    虞业淼是一个有身份的人,但有身份要看谁来,即使是孙子辈,有些人也必须恭敬的亲自出迎。
    周虎臣就是这样的存在,他和虞业淼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虽然有些远,但怎么说也算得上是亲戚。一个伯爷的长公子,手握重兵,名声显赫的大将军,虞业淼必须迎出来。
    马国计一家被安排在虞业淼的一处老宅中,在虞业淼的亲自陪伴下,周虎臣来了。
    能够在大乱之前见机跑到无锡,马国计还是很感激周虎臣这个准女婿,现在这个准女婿成为了江南举足重轻的一份子,这让马国计对周虎臣更加满意了。
    在马国计热情接待周虎臣的同时,马家小姐也得到了消息,那个冤家终于知道来看看了。
    一朵玉莲花,一对羊脂白玉的鸳鸯就放在桌子上,放了很久很久,也被马家小姐抚摸了不知多少次。马家小姐见物思人,这些礼物成为了牵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