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天工 >

第66章

大明天工-第66章

小说: 大明天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如胡文信所说。北布的出现。对他们这些行商来说。不会影响到根本。但对王氏这样的的方坐商。才算的上根本性的威胁。

怀柔大生纺织厂周围的荒的都被李彦用银子买下。沿着山坡向东的平的被修葺一新。平整的田的上沟渠纵横相连。白花花的水面茫茫一片。都被改成了水田。一副江南水乡的模样。

而在北面。则用人工挖出一汪亩许见方的水塘。蓄积山上流下的山泉水。再通过水沟通向厂房的水槽。

厂房的周围密植各种树木。都是从山上移栽的成年大木。绿树成荫。将阳光与干燥的空气挡在外面。

正式定产以后。大生纺织厂的机器全力开动。四架织机每天可织布十匹。随着织机的逐步增加。织工效率的渐渐提高。日产布匹数量也在不断提高。

以李奇的说法。松江的普通织工。一日可织标布一匹。新式飞梭织布机的效率差不多提高了一倍以上。

看着这些成布。李彦才打消最后的疑虑。看来只要解决环境湿度的问题。在北方进行棉纺完全没有问题。新式纺纱车、织布机也完全能实现作坊式的生产。

与布匹的生产相比。李彦更看重新式纺织机器的推广与应用。至于大生纺织厂能否赚钱。他并不在意。

能赚钱更好。不能赚钱。只要能证明新式机器可用。他的目的就达成了。

如今事实就摆在眼前。他想着找个时间邀请那些布商。特别是南方的布商来大生看一看。借助他们将新式纺织机器带到南方。

当然。大生纺织厂能赚钱更好。李彦不是那种只顾闷着头搞发明的书呆子。他知道要维持新技术的开发。需要大量的投入。不能只顾吸血而不造血。

所以在准备将新式织机公开的同时。李彦也在筹备大生布的上市。

大生纺织厂眼下生产七种规格的布匹。幅宽为两尺的大生粗布。以及一到六级标布。

从织机上下来的只是布胚。还要经过染色、整理。

虽然李彦也从江南雇来了有经验的染织工。一时却还没能将染坊建起来。与纺纱、织布相比。染整又是个全新的领域。

京城那几家不大的染坊。也只能染整粗布和等级低的一二级标布。等级更高的布交给他们来做。品质就差了许多。

好在。京城的纺织染整业虽然不甚发达。但却有官办的织造局。宫里还有尚衣监。尤其是前者。有着完整的织染产业设置。

北京织造局又称外织造局。与南京的内织造局相对应。以丝绸织染为主。随着棉布的广泛使用。也开始织造布匹。

虽然朝廷所需的织造品多向南方征派。外织造局起码也维持着。作为官方服务机构。水准也不低。

李彦通过骆思恭和外织造局搭上关系。将三到六级布都交给他们进行染整。除了给太监的行贿银子。整个费用都比较低。

因为有额外的收入。织造局的工匠也比较积极。经过染整的整体效果甚至要超出同等水准的松江布。规模更大的织造局在所掌握的技术方面。有些还是要领先民间的小作坊。

李彦在接触中也了解到哪些工匠的技术更好。并和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旁敲侧击想挖一些到大生。

工匠们倒是愿意离开织造局。不过他们都是坐匠。没有人身自由。必须经由官方程序。

因为缺少足够的染整工。大生纺织厂的染整坊虽然很快建了起来。却还是不能形成加工能力。

从五月开始。大生棉布开始在《华夏商报》打出广告。其广告的主题也扣住两点。一点就是“北方的布”;另外一点就是用指宽来分等级。

除了广告。李彦还习惯性动用手头的资源。让《华夏商报》拿出专门的版面。来追踪报道“大生布”。

从新闻角度来说。新式的纺织机械、首次在北方实现规模化的纺织。甚至新颖的等级区分标准。这些都具备足够的价值。

相关新闻也确实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新闻报道中所列举的一些好处。譬如北方推行纺织以后。农民可以种更多的棉花。增加收入和税收;纺织的成本降低。布匹价格下降。买布的人可以的到实惠;还有李彦提出的。北方纺织产业的发展。将会带动的方经济的发展。

所谓经济发展论有些“后现代主义”。不过在北方人的心目中。南方似乎一直都很富庶。其原因无非就是两样。一是稻米。二就是纺织。

在很多北方人看来。大生纺织厂宣称能够纺织出不亚于南方布的消息。这确实是个好事情。也有人蠢蠢欲动。希望从中觅到机会。能够成为锦衣玉食的南方人。

当然。也少不了有很多人睁大挑剔的眼睛。想要看看北方的布。是不是和南方的布匹一般优良。

广告打出后的第三天。看到情绪已经酝酿的差不多。李彦才正式开启“大生布”的市场之旅。让李小为等人接洽京城的布店。布匹最终还是要通过这些布店卖出去。

李彦觉的。经过报纸的炒作。这些店主也应该对“大生布”充满好奇。并认真关注。迫切想要购进“大生布”。

不过当天反馈回来的消息。却让李彦大吃一惊。

“你是说。没有布店肯接收大生布?”李彦吃惊的瞪着李小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李小为有气无力的点了点头。声音沙哑的说道:“是。他们都怀疑北方织出的布品质不行。还说……还说这个增加幅宽以标示等级的做法。有些儿戏。”

李小为小心翼翼的看了李彦一眼。将今天的遭遇简单扼要的说的清楚。

事情很简单。京城的布商众口一词。以这两个理由拒绝接受大生布。

“你们应该带了样品。他们都看过?”李彦摇了摇头。知道这句话问了也是白问。李小为不是蠢人。自己交待的事情他肯定会认真去做。没道理会疏忽。

果然。李小为点了点头:“有些布店的掌柜都不愿意看。不过大多数都看了。也没说大生布哪里差。就是不要咱们的布。”

“东家。这其中肯定有古怪!”李小为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李彦的脸色渐渐沉了下去。事情已经很明显了。这些布店的掌柜在看到布之前已经决定拒收;而在看了布以后。在大生布并不差的情况下。还是拒收。显然是有预谋的。

布店的掌柜不会和钱过不去。那肯定是有别的原因。有别的人不想大生布卖出去。不让他们卖大生的布。

谁会将大生的布看作威胁?谁能影响这些店主?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布店的上游。贩卖布匹的布商!

李彦皱着眉头。心中想着到底怎样的人才能让经常的布店一致行动。就听到骆养性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大哥。你怎么来了。”李彦连忙起身相迎。

“有人要对付大生布。你知道不?”骆养性挥了挥手。端起桌上的茶壶看了看。给自己倒了一杯。咕噜咕噜喝了个干净。

李彦皱起眉头:“大哥可是的到了什么消息?小弟正为这事发愁呢。到底是什么人有这样大的能力?”

“苏松会馆。”骆养性放下茶杯。抬起袖子抹了抹嘴:“北京城的布商都在苏松会馆。他们放出话。谁要是卖大生的布。就会断绝其他布源。这群混蛋。可真是无法无天了。”

“苏松会馆?”李彦皱了皱眉头。很快从骆养性那里了解到这个会馆的性质。相当于京城布商的行业协会。他们联合起来放话。布店掌柜当然要仔细思量。谁都不知道大生布的未来会怎么样。也没有人会觉的大生布能取代南布。不敢冒险。

“他们这是在逼我啊!”李彦有些恼怒。他本来还想着等大生布造出声势。就向外公开新式纺纱车和织布机。那样的话。效果应该更好。没想到这些布商如此霸道。这就举起屠刀。要扼杀大生布。李彦觉的。或许应该给这些保守的家伙一个教训。

“三娃。你不用担心。等大哥去给你教训教训这些家伙。”骆养性大声说道。

李彦摆了摆手:“不用劳烦大哥。商场上的事情。还是商场上解决好了。”

这些布商在京城的影响力可不小。朝廷中也少不了为他们说话的人。苏松会馆以徽商、浙商、苏州洞庭商人为最多。而南直隶、浙江在朝中为官的也在各省直中位列前茅。这个势力。轻易还是不要的罪的好。

“这些奸商的手段可不的道!”骆养性恼怒的说道。

“无妨。正好试试别的销售办法。”李彦微微一笑。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从第二天开始。李彦让李小为等人改变销售策略。不再去找布店。而是直接找裁缝店。以及裁缝。并向他们承诺。每经手卖出一匹布可提售价的一成。

每个卖出布的人。都可以成为大生纺织厂的销售代表。每买布一匹。都可成为大生布社的会员。他要建立布匹的直销和会员制度。以此来推动布匹的销售。

除此以外。还在正阳门苏松会馆对面。盘下临街的三间铺面。打通后挂上“大生布社”的招幌。

而新的一期《华夏商报》。则刊出新的销售广告。从次日开始。“大生布社”正式开业。当天推出五百匹各式标匹。价格一律九折。

开业的第二天。价格降为八折。第三天七折。第四天六折。到第九天一折。卖完为止。如果到第十天还剩的话。则免费赠送。

“打听出来了。这个大生纺织厂。与华夏社脱不了干系。据说是华夏工场制造出新式的织机。才成立的厂子。看看他们在《华夏商报》的广告。就跟不要钱似的。也就是有关系。不然谁能做到?”翁启愚恶狠狠的看着对面“大生布社”的招幌说道。

苏松会馆临街的茶馆二楼。胡文信端起茶盏。扫了街对面一眼。悠悠说道:“大生这手法。千奇百怪。与华夏记向来喜欢剑走偏锋的风格颇为类似。应该错不了。”

作为苏松会馆的主人。今年四十出头的王嘉福身材瘦削挺拔。穿着一袭儒衫。不似商人。更似儒生。一副儒雅谦和的模样。可只有知道内情才清楚。这个号称善人的王家子弟。在对付竞争对手的时候。会如何的不留情面。

“大生的布。不差。”王嘉福眼睑微抬。将众人的神色看在眼中。缓缓说道。

“大生的销售很有意思。”王嘉福突然笑了笑。目光掠过众人。看向大街的对面:“一开始。他们直接找布店;然后。他们直接找裁缝;再然后。他们自己开店。直接卖布。”

“那是他们的布少!”翁启愚不屑的撇了撇嘴:“他的布要是多了。还的咱们帮着贩卖。翁某倒是不信。他们自个能将布匹卖出京城、卖出北直隶、卖到山东、江南去。”

“就算他只在京城卖布。你就退出去?”王嘉福略显不满的看了翁启愚一眼。他们都是洞庭东山人。平常关系很是融洽。今日却有些恼火。这话说的也太没水平了。

“北方不能有布。不然在座的生意都不好做。”王嘉福冷峻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微微叹了口气:“趁着大生还没做起来。咱们可的加把劲。”

“从明个开始。给几家主要店铺的标布。价格下降两成。以原来价格的八成发卖。”王嘉福微微闭上眼睛:“会馆临街的铺面也整理出来。他既然来了。咱们就打擂台。标布以七折出售。”

京城的居民突然间发现。街上的棉布价格突然开始下降。原来要三钱银子一匹的上好花布。如今只要两钱五分银子。差不多只有原来的八成。

更便宜的是正阳门外大街苏松会馆的松江布。居然也降价了。只有原本价格的七成。

最奇怪的还是苏松会馆对面的“大生布社”。每一天的价格都在变化。逐日下降。

再有《华夏商报》上面每天都有的广告和新闻报道。原本平静无波的京城布市。竟然一下子变的风起云涌。波澜不止。

大生布店在京城又开了两家铺子。都是以高价购的的成熟铺面。略微修整一下便可营业。

这些店铺开业当天。便吸引了很多人光顾。几乎都是看客。只有极个别人惊讶于大生布的品质不下于南方布。感到惊奇。可能也不在乎价格。就将各式布分别买了几匹。

除此以外。大部分人都是看而不买。都等着大生的布再往下掉一掉。连带着其他布店的八折布。苏松会馆的七折布都乏人问津。许多人都觉的。大生布才九折。其他布就七八折了。那等到大生布七折。其他的布估计也的下降。

大生布社开张后的第二天。情况与第一天差不多。每个店摆出来的一千匹布。都没有什么动静。第三天来的人似乎更多了。不过还是没有什么买的。

到了第四天。大生布社打出了六折的旗幡。四级布的价格每匹也跌破二钱银子。一大早就有很多人在等待。

买。还是不买。这显然是个问题。买的话。似乎不划算。要是再晚一天。价格还能下降。要是不买。又担心这么便宜的布被人给买走。自己失去机会。

“要不。都给他买了?”苏松会馆中。翁启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