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古代育儿宝典 >

第20章

古代育儿宝典-第20章

小说: 古代育儿宝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说:“我送你回去吧!这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个女孩子上路,始终不大妥当。”说完自牵了马与车夫并排走。

到了王府,李月荷之父李忠听守门的报说武状元周大人亲送了郡主回来,忙忙赶出去迎接,接进正厅中喝茶。李月荷自去洗脸更衣,顾不得其它,先去看小荣佳。却见小荣佳在老夫人处,李碧玉拿了一碗羊奶要喂她喝,她却伸过手要从李碧玉手中抢过碗自己喝。李碧玉怕烫着她,不肯把碗给她,只是哄道:“这个热的,会烫着手的,乖啊,长大了才自己喝啊!”小荣佳嘟起嘴巴正要假装哭,一眼看见李月荷进来,忙叫:“我要娘喂!我要娘喂!”李月荷忙接过李碧玉手中的碗,小心的喂给小荣佳喝。

老夫人问道:“刚听说武状元送你回来的,可有此事?”李月荷笑着说:“你们好象都挺紧张这件事,他纯粹是一片好意,并无其它!”话音刚落,李夫人也赶来了,一进门就说:“这文武两位状元公,出了名的心高气傲,饶你爹是王爷,因一向没什么政绩,他们也是不放在眼内的。今日却屈尊送了你回来,令人好生奇怪,不得不防的。”

李月荷见李夫人忧虑,便说:“娘,你不要每日里忧这件,忧那件的。周大人只是见我一个女孩子回来,怕不安全才送我,你们不用多心!”李夫人正待再说,小荣佳已扯了李月荷出去,说要去后花园里捉蟋蟀。自从上次有个小厮捉了一只蟋蟀给小荣佳玩之后,小荣佳就念着也要去后花园捉蟋蟀玩。李月荷陪小荣佳到了后花园,自叫丫鬟陪她去石头缝里看看有没有蟋蟀,自己找个地方坐下纳凉。

在后花园里待了一会,却有丫鬟来说:“郡主,周大人告辞了。王爷令你过去正厅,说有话要跟你说。”李月荷忙叫丫鬟先送了小荣佳回房,这才到正厅去。到了正厅,李忠背着双手,在厅内踱步,见了李月荷便说;“荷儿,‘南明国’保不准什么时候还会来接你回去,这些大人们,你还是避开一些的好,免生闲话。”李月荷只得应了一声说:“是。”

李忠又唠叨了一会,却有老夫人那边的丫鬟来叫李月荷,李月荷忙告退了。

原来老夫人上次听李月荷说起有一种名叫“西施舌”的菜式,极为美味,便叫厨子照李月荷说的做了一道出来,今日是叫李月荷去尝尝味道对不对的。李月荷尝了一下,味道清香鲜甜,有微微的茶香,便问厨子加了何种茶叶,厨子说是加了上等龙井。原来这种名叫“西施舌”的菜式,是一种叫“沙蛤”的海产壳类做成的。这种非蚬非蚌的贝壳类,呈厚实的三角扇形,小小巧巧的,外壳却是淡黄褐色的,顶端有点紫,打开外壳,就有一小截白肉吐出来。因那贝壳被打开时,吐出的白肉象是一条小舌头,不免令人联想多多,故名“西施舌”。

但是中国的美女众多,为什么不叫“昭君舌”、“贵妃舌”、“貂蝉舌”,单单叫“西施舌”?

这里有个传说:春秋时,越王勾践借助美女西施之力,行使美人计灭了吴国,大局既定,越王正想接西施回国,越王的王后怕西施回国会受宠,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叫人绑一巨石于西施背上,沉她于江底。西施死后化为这贝壳类“沙蛤”,期待有人找到她,她便吐出丁香小舌,尽诉冤情!

但是男人在吃这个“沙蛤”时,想的并不是冤情,而是自作多情,很香艳的幻想自己是在与西施的香舌纠缠不休!女人在吃时,却觉得这个贝壳象是有口难言,长得美只能被利用,长得不美又没有传奇!男人要利用她的美色,女人要践灭她的美色。未了化为“沙蛤”,却也逃不过厄运,只成为大众的口腹之欢!

卷二 日暮乡关,何处家园 第三十六章 生病了

可能是“沙蛤”吃多了,老夫人下午就闹起腹泻来,惊动了全家,李忠忙去请大夫。李月荷听丫鬟通报了此事,忙赶往老夫人处探望。到了老夫人处,见大夫还没有到,众人焦急的不得了。老夫人上了年纪,蹲了几回茅房,腿都软了,脸色发青。李月荷见状不妙,急急往厨房走去,寻到厨子说了一个法子。

过了一会儿,厨子往篮子里放了一碗东西送到老夫人处,说是郡主吩咐他做来给老夫人喝的,能止腹泻。众人一看,不过一碗红糖生姜鸡蛋水而已。老夫人听见能止腹泻,顾不得许多,令丫鬟快端过来。丫鬟端过吹了吹,见不是很烫,这才喂老夫人喝了。

过没多久,老夫人果止了腹泻。大夫来看了看,见没什么大碍,只交待说饮食清淡些就走了。至晚,厨子又端来一碗红糖生姜鸡蛋水,老夫人喝下后,气力稍稍恢复了一些,便问这碗东西是如何做出来的,效果倒不错!

厨子忙答:“做法极简单,不过是打了一个鸡蛋放入碗中搅散了备用。先是用六片生姜,半勺红糖,加水烧开再煮一会,然后用这水去冲碗里的鸡蛋,冲出的鸡蛋茸趁热拿来给老夫人喝。看小说最新章节,下全格式电子书就访问…。郡主说这个能止腹泻,我刚心里还嘀咕呢!没想到真的灵验!”

众人听厨子说了老半天,这才发现不见李月荷,忙叫丫鬟去看看她在做何事。丫鬟去了一会来告诉说:“郡主忙着打理小公主呢!小公主也拉肚子了!”众人点头说:“怪不得不见她来请安呢!”又忙问丫鬟刚才来的大夫去看了小公主没有?那个鸡蛋水有效果,厨房送一碗过去没有?不等丫鬟回答,又忙赶过李月荷处探视。

原来小荣佳也是吃了“沙蛤”就闹肚子了。看来这个东西不是谁都能吃的,老人和孩子,肠胃弱的人都承受不了。

话说厨房送来的红糖生姜鸡蛋水,小荣佳却不肯喝,嫌那个水微辣,有姜味。李月荷千哄万哄的,她就是不肯喝,这碗东西热乎乎的,又不能硬灌下。怕烫着她,也怕灌得不得其法,她会呕出来。李月荷无奈,只好另想办法了。隔没多久,厨房送来一碗粥,李月荷喂小荣佳吃下了,至晚,也止住了腹泻,众人打听说好了,这才放下心来。

李夫人问那碗粥有何奥妙之处?厨子抢着答了,原来那碗粥是用生糯米放在铁锅里用小火炒至米发深黄,稍稍有一点焦黄,然后用这种焦黄的米煮粥,煮出来的粥竟然能止泻!这些方法是李月荷在书上看来的,因见材料简单,方法易行,又兼这些食物平时都有吃过,并无害处,值得一试,不想果有效果。  。

见天色不早了,小荣佳也没大碍了,众人也就散了。李月荷哄了小荣佳睡了后,把治腹泻的方法忙记录在本子上,这才上床休息。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头重脚轻,竟是生病了。李月荷苦笑一下,病得真是时候,在娘家生病,自有爹娘等亲人来关心,小病是福啊!丫鬟忙去报了李夫人,请了大夫来,诊脉服药的,闹了老半天。李月荷服完药之后,只觉眼皮沉重,昏昏的又睡了过去。

李夫人赶来探视,见她睡了,忙问李碧玉:“服了药没有?”李碧玉点头说:“服了。”李夫人叹口气道:“能医别人,也不医医自己!”李碧玉帮李月荷掖好被角说:“从那边回到王府,已过了这些时候,她能熬到现在才病,已是了不起了!”李夫人探询的问:“她有话倒和你们说,究竟她有何打算,心底是怎样想的,可有提过?”李碧玉忙答:“她那里会和我们透露这个!一切冤屈只是自己吞下罢了!”李夫人见问不出什么,便说:“这孩子一向心重,有事只藏在心里,并不和人说。这次回来,我瞧她却又不象自暴自弃的样子,是不是那边有什么话搁给她,让她吃了一个定心丸。”李碧玉听见这个猜测,忙摆手说:“这个绝没有!当时事出突然,她好些天没见到皇上,也并没有什么人来通款曲,那里有收到什么话!”李夫人失神了一会方去了。

见李夫人去了,李碧玉叫过一个丫鬟说:“告诉兰兰姐去,等一下把小公主带去夫人处用膳,不要来吵着郡主。”丫鬟刚要走,李碧玉又叫回她说:“吩咐厨房的,只单熬点瘦肉粥给小公主吃,不要吃别的荤菜。”丫鬟应了一声去了。

李月荷此一病,惊动了几个人,先是李复起派了太医来为她诊脉,太医说:“究竟没有大病,只是劳累着了,多多休养就行了。”李复起又御赐了许多珍贵补品,李忠自进宫去谢恩不提。李月荷将养了几日,堪堪病好时,却有刘文和周飞相约来访,说是认识几个名医,郡主的病若是还没好,自当去请了来诊脉。李忠忙说不劳他们费心了,已是好了许多,况且宫里太医来看过了,说是没有什么大碍,刘周两人见如此说,这才告退了。

等刘文和周飞走后,李夫人急急叫过李亚腾细问:“妹妹那天跟你去效游,究竟有何异动没有?怎么周大人和刘大人一听说病了,如此紧张?”李亚腾细想了一遍说:“妹妹一向庄重,并无不妥之处。那天跟我们在一起,也只是略略说了几句话,并没有卖弄什么!”李夫人出神一会说;“要不是妹妹还拖着一个孩子,我倒想为她再寻一头亲事,但是如今这样的身份处境,却要避开是非的好!”李忠点点头说:“怕只怕我们百年之后,她无依无靠,却如何是好?”

李亚腾也说:“论起妹妹的相貌和人品,那是没话说。周大人和刘大人爱慕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她如今的处境,却委实难办!”

一家子正讨论李月荷之事,丫鬟扶进老夫人来。老夫人自往上首坐了,用拐杖顿了顿地说:“荷儿之事,你们要趁早拿主意,不要耽误了她的终身!论理此事不该我来操心,但听传言说周大人和刘大人都对荷儿有意,若真有此事,自当秉了大王,作个定夺!”李夫人陪笑说:“正讨论此事呢!只是难以安顿小荣佳。若是把小荣佳送回‘南明国’她的父皇那里,只怕荷儿不会答应;若留下小荣佳,荷儿却是难嫁!”

卷二 日暮乡关,何处家园 第三十七章 家何处

李月荷的病一好,就忙忙往李忠的书房去,想拿几本医书看。这个时代的大夫医术水平多数不高,自己多看点医书总没坏处。走到角门,想抄个近路,便绕往李亚腾住的小院子前边去。才一走近,就听见大嫂的声音说:“你们讨论了老半天,讨论出结果没有?”李亚腾的声音说:“此事颇为棘手,婚配的人选倒不难,难就难在怎样安顿小荣佳!”

李月荷一听这话,大吃一惊,事关小荣佳,忙停下脚步细听。只听大嫂又说:“王府自不怕养她一辈子,但这里始终只是娘家,长住这里不出阁却于王府面子上不大好看。”李亚腾回道:“可不是这个道理!”李月荷听到这里,便低了头,默默的回转了自己的房间,没了看书的心思。

是呀!这里只是娘家,并不是自己的家,自己怎能长久住在这里呢?“南明国”的皇宫里只是前夫的家,再嫁的话,也是进入另一个夫家,也还不是自己的家。一个女人,三从四德,从的是父夫子这些男人,行的是男人认可的德!未嫁时住的那是父母之家,嫁后住的那是丈夫之家,老了住的那是儿子之家。女人的一辈子,竟没有只属于自己的家!父母在那里,丈夫在那里,儿女在那里,那里就是自己的家,就是自己的根,就是自己的一切。女人的一辈子,没有自我,只依靠着父、夫、子,然后终此一生。

何处家园?女人何时能有自己的家?何时不再仰仗男人?何时能安排自己的未来?想到深处,李月荷凄然泪下!如果小荣佳要被送回“南明国”才能成就自己的终身,自己万不能接受!伤心了一会,忽想到自己是一个现代人,何不想办法改变命运!正思及此,只听房门处传来小荣佳“咯咯”的笑声,李月荷忙试干眼泪,装起一副笑脸。

小荣佳“咚咚”的跑进来说:“娘,你看,舅妈给我的新衣裳!”说完还转了一个身,一副美得冒泡的样子。呵呵,已懂得爱美了!李月荷见小荣佳身上的褂子并不是早上自己给她穿的蛋青色那套,而是换了一套梅红色的,做工很精致。忙夸道:“好漂亮啊!”李兰兰跟在后边进来说:“少夫人看小公主的小褂短了一点,特意为她做的。说起来,小公主的个头窜高了不少,是该多做几件新衣裳了。”

正说着,李碧玉也进来了,后边跟着两个小丫鬟,抬着一匹布。说是宫里赐下的,李夫人叫拿一匹来裁衣裳。李月荷对李碧玉说:“平日的事情就够你忙的,这衣裳让府里的绣娘去做就好了,还抬来作甚?”李碧玉不作声,只管示意两个丫鬟把布放在角落里。待两个丫鬟出去后,李碧玉小声说:“我的郡主,今时不同往日,自己能做的宁可自己做,何必去麻烦别人!况且我做的衣裳手工不比绣娘做的更精致一些?”

李月荷醒觉过来,是呵,嫁出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