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纳妾记 >

第107章

纳妾记-第107章

小说: 纳妾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秋池说:“好好。我起。”见宋芸儿睁着个大眼睛盯着自己,苦笑道:“你让我起床,你得稍稍回避一下吧,我好起来穿裤子啊。”
宋芸儿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拿起凳子上的衣袍扔到杨秋池床上,正要离开。突然咦了一声,指着杨秋池的脑门:“哥,你脑袋上怎么灰不溜秋的?嘻嘻,钻床脚抓老鼠去了吗?”
杨秋池摸了一把。一看,果然,手掌上都是灰。爬起身,看看枕头。也好多灰,说道:“就是啊,怎么回事?”略一沉吟,马上想起来,呵呵笑道:“是昨晚上我把脑袋伸进窗户窟窿里看那白衣女鬼,我记得还把一根窗棂上的横木撞掉了呢,那窗户纸上满是灰尘,我的额头才……”
突然,杨秋池眼前一亮,想到了什么,伸手在耳朵后面摸了一把,看了看,也有灰尘。凝神一想,惊喜地大叫一声,猛地掀开被子,拿过裤子就往腿上套。
宋芸儿顿时羞得满脸通红,啐了一口,扭过脸去:“你干嘛啊!”
“有问题!”杨秋池一边穿衣服一边自言自语。
“我看你脑袋是有问题!”宋芸儿没好气说道。
“别打岔!”杨秋池急急地说道,“我那一撞根本不可能撞断窗棂上地横梁,把脑袋缩回来的时候,也不可能带下那么一大块的窗户纸,除非……”脑袋灵光一闪,便把这个问题想了个八九不离十。拉着宋芸儿的手,“咱们去小阁楼!”
宋芸儿不知道杨秋池又在神神叨叨地发什么癫,问道:“干什么啊?一惊一咋地!那里闹鬼,我才不去呢。”宋芸儿嗔道,嘴上这么说,还是跟着杨秋池跑到了小阁楼。
南宫雄听到杨秋池出门,立即寸步不离紧跟在两人后面。
杨秋池拉着宋芸儿一直来到三姨太郭氏的卧室外面走廊上,仔细观察了一下窗户纸,欣喜地点点头,自言自语道:“原来如此!我真糊涂,这都没发现!”
宋芸儿奇道:“什么没发现?哥,你在说什么啊?”
杨秋池没理她,转身又跑进了房间里,来到窗户后面,从地上拣起那根昨晚上被自己脑袋撞掉的横木。宋芸儿和南宫雄跟了进来,也凑过头来观看。
宋芸儿正要询问,杨秋池已经先吩咐道:“芸儿,你快去将你爹和杨老太爷叫来。”
宋芸儿也没多问,答应了一声跑下阁楼。不一会,杨老太爷和宋同知都来到了小阁楼原来三姨太卧室里。
宋同知问道:“怎么了?贤侄,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杨秋池拿起那根横木倒过来将一头递给杨老太爷等人看:“伯父,你们看,这根窗棂上地横木的一头,被人锯断了,这痕迹陈旧,很明显是以前锯地。”
宋同知接过来仔细一看,果然,这横木的一头的榫头大半截被锯掉了,只剩一小结,有些不解地看着杨秋池。
杨秋池拿回那横木,走到窗户边上,右手将横木一头的插进窗棂一边地凹槽里,左手抓住窗棂另一头竖着的木头,微微用力撑开,将横木另一头塞进了这竖木上的凹槽里。轻轻用手拍了拍,横木好好地横在那里。
这根横木在窗口中间一个四方形方框里,如果取掉这一根,那方框中间就没有了阻碍,大小能穿过一个成人!
这一下,众人都明白了,宋芸儿惊喜地说道:“哥,我知道了,真凶其实从窗户进来地:他先取下这横木,从窗棂里翻进来,勒死三姨太郭氏,然后伪装上吊自杀,再翻窗户出去,然后把横木重新架好!”
“聪明!”杨秋池一挑大拇指,赞道。
宋芸儿嘻嘻一笑,十分得意。宋同知听得捋着山羊胡子笑咪咪连连点头。
宋芸儿正得意间,突然想起一件事,说道:“哥,有点不对!虽然真凶这样能够进出,但窗户纸怎么办?他在屋里糊好窗户纸之后,怎么出去呢?”
杨秋池笑道:“你去好好看看窗户纸,就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宋芸儿有些疑惑地走到窗户边,低头看了看,咦了一声,马上又跑出房间,来到走廊窗户外面,上下左右仔细观瞧。
众人不知道她发现了什么,也都跟着跑了出来。
宋同知问道:“芸儿,你,你咦什么啊?”
“爹,你看,”宋芸儿一指窗棂,“这窗户纸是贴在外面地!”
宋同知一听这话,非常惊讶,上前仔细观察。果然,这窗户纸是从外面贴上去的,但贴得很整齐,所以不注意的话,根本发现不了。
古代的窗户纸大都是贴在里面的,象这种贴到外面的窗户纸,宋同知还真没见过,他疑惑地在走廊上快步走了一转,每一扇窗棂的窗户纸都是从外面贴上去的。
宋同知疑惑地问杨老太爷:“杨兄台,这窗户纸怎么是贴在外面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二卷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审讯大少爷
杨老爷说:“咱们杨家村在半山腰,前面没有山峰阻挡,地势开阔,这风刮起来就不得了。能吹掉房顶上的茅草。所以要将窗户纸糊在外面。”
宋芸儿想起来了,昨天晚上在这走廊上看刮风下大雪的时候,杨老太爷和庞管家就说过,这杨家村雪大风大,尤其是冬春时节,能把地上的石头都刮跑。可这关糊窗户纸什么事啊。
杨秋池见宋芸儿还是一副茫然的样子,笑道:“刚刚夸你聪明,怎么又犯傻了。这窗户纸要糊在窗棂里面,大风吹来,很容易就吹脱落。如果糊在外面,有窗棂挡着,就不会吹脱落了。”
“是啊,”杨老太爷说道,“除了防风,还有热炕和霜雪问题。冬天老百姓家没钱买炭火,就只能躲在暖炕上,这炕头差不多都是在窗户下面,如果窗户纸糊在里面,被暖气一熏,很容易剥落。”
“我们这冬天雪大,很冷,如果窗户纸贴在里面,霜雪会堆积在窗棂横栏上,就会浸湿窗户纸,弄得皱皱的不好看,也容易脱落。所以,咱们杨家村的窗户纸都是糊在外面的。有窗棂保护,这贼人也进不来的。”
宋芸儿和宋同知这下明白了。宋同知问道:“贤侄,这,这么看来,你,你的意思是说,这真凶另,另有其人,而且是从这窗棂进出的吗?”
宋同知对杨秋池侦破案件时发现真凶另有其人已经不觉得如何意外,这样的先例以前就有。现在发现比定了案再发现要好得多。
“是的,”杨秋池指着这一扇窗户纸说道,“你们注意到了吗?这一块窗户纸和别的窗棂上的纸略有不同,应该是另外单独糊上去的。”
这一点宋芸儿也没注意到,她凑上去仔细观察,然后又后退几步远远看。果然,这窗户纸的颜色、新旧与同一个窗户上其他窗棂上地窗户纸是略微不同,不过不仔细看也不会注意到。
杨秋池摸了摸其他窗棂上的窗户纸,说道:“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所以,这小阁楼上的窗户应该是腊月二十五糊的。本案发生在三月二十,相差了三个多月。你们瞧瞧。这窗户纸糊得多结实,揭是揭不下来地。”
“所以,凶手应该是先把旧地撕掉,然后用小锯子锯断窗棂横木榫头。钻进去杀完人,再钻出来,将横木重新架好。然后用新的窗户纸重新贴上。新旧窗户纸只相差三个月,不仔细是看不出新旧来的。”
对啊!说到这里。杨秋池突然想到,既然这凶手重新贴过窗户纸,而案发之后这小阁楼就被锁起来了,没有外人出入,这窗户纸上很可能留有凶手的指纹,也许是在粘了浆糊印在窗户纸上,也许只有陈旧汗垢指纹。
杨秋池小心地吹掉了窗户纸上地表面灰尘,利用光线倾斜着观察,但还是看不清楚,还有一些灰尘蜘蛛网之类的粘在上面。
杨秋池拿了一根矮凳子放在窗户下面,让宋芸儿背靠窗户站在凳子上。宋芸儿虽然不知道杨秋池要做什么,却也乖乖听话照办了。
宋芸儿地头发很长,杨秋池拿起她的秀发,很小心地轻轻扫去窗户纸上粘着的灰尘。
灰尘是扫掉了,可宋芸儿发梢上也粘满了灰尘。杨秋池歉意地说道:“芸儿,不好意思,弄脏了你的头发。”
宋芸儿倒挺大方:“没关系地,等会我去洗。哥,你这是干什么?”
“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以后你就知道了。”杨秋池将头贴在窗户上,斜着仔细观察窗户纸,尤其是窗棂上的粘帖窗户纸的部位。
贴窗户纸地时候,这种地方需要用手或者小扫帚之类的按压平整。凶手作案考虑更多地是隐蔽,所以不大可能专门准备一把小扫帚,最有可能是用手来按压平整,那样的话,就很可能在这上面留下指纹。
果然,在窗户纸边缘部位,杨秋池发现了几枚浅浅的灰色指纹,非常淡,不留意根本发现不了。
一定是糊窗户的时候,凶手的手指粘上浆糊,窗户纸本身或者旁边的墙壁、窗棂之类的部位有一些尘埃,潮湿而粘有尘埃的手指按压窗户纸,留下了这几枚平面加层指纹痕迹。
由于指纹非常淡,根本看不清楚指纹的类型纹路,看来,只有耐心等待冯小雪将自己的法医物证勘察箱拿来,用磁性指纹刷提取,才能清楚地显现。
不过,杨秋池还是尽可能仔细地观察这几枚指纹,希望能从中发现一点什么。
宋芸儿也凑上来在窗户纸上到处乱看,可她不得要领,那几枚指纹又非常淡,要利用一定的光线和角度才能发现,所以,宋芸儿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而且,就算指给她看,她也不知道这指纹对鉴别罪犯有什么意义。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对指纹唯一性的认识。
宋芸儿不知道杨秋池在看什么,见杨秋池正聚精会神地在研究什么东西,不敢乱问,生怕打扰他的思路。
杨秋池看了一会,总觉得这几枚指纹有些奇怪,但又不知道奇怪在哪里。便从上往下一枚一枚仔细观察过去,终于发现奇怪在什么地方了,这些指纹中有几个看不到纹型,可能是这个手指没有粘上浆糊或者尘埃,所以没有留下可见指纹。这种情况下,只有用磁性指纹刷或者金粉、银粉之类的显现剂,才能发现和提取到。
指纹的发现让杨秋池非常的兴奋,这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只要等冯小雪他们将自己的法医物证提取箱拿来,提取到指纹之后,与杨家大院所有的人的指纹进行对比,就很容易发现真凶了。
罗县丞是与宋同知一起到小阁楼来的,此刻两人正在和杨老太爷感叹这凶手计划周密。可谓用心良苦。幸亏杨秋池明察秋毫,发现了凶手进入房间的办法,现在就非常清楚了,原来这所谓地秘室。可以从窗户进出。这样一来。凶手就不限于奶妈和小丫鬟知春两人!
这下子,宋同知自己都怀疑,昨晚上二姨太张氏和奶妈喊冤说没有杀三姨太,说不定还真是冤枉。难怪昨晚上杨秋池不吭气,原来他早就发现这里面有问题。
宋同知看了看杨秋池。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贤侄,那,这,你看该怎么办呢?”
“继续查!”杨秋池回答得很干脆。
这个案子侦破范围相对比较小。案件发生在深夜,杨家大院墙垣高大,又有护院家丁。当时又没有发现外人潜入的痕迹,而且。从凶手撕掉窗户纸,锯断窗棂,翻窗而入,出来后又重新掩饰好出入口,这一系列行为来看,是早已预谋好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而且对现场非常熟悉,很有可能是杨家大院里地人。
这个人肯定是先用迷香之类地将奶妈吕氏和小丫鬟知春迷昏,然后再潜入杀人。
由于大院内宅晚上要关门,案发时间是晚上两点,那时候大门早就从里面关上了,外宅的护院家丁一般仆人是进不来的。所以,侦破范围圈定在当晚住在内宅的人。
杨老太爷将杨秋池和宋同知继续侦破地决定让庞管家通告杨家上下,并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好好配合案件侦破。
听说还要继续侦破,杨家上下所有地人又顿时都紧张了起来。还是老规矩,各自回屋,不许随意走动。宋同知带来了一些捕快,这警戒任务有足够人手进行了。临时大堂还是设在小阁楼上。
宋同知当中坐堂问案,罗县丞和杨秋池一左一右陪审,宋芸儿还是端了张凳子坐在杨秋池身边听审。
宋同知和杨秋池一商量,首先要查的,就是大少爷杨清水。
对如何查这案子,宋同知心里可没底,又向杨秋池求救,杨秋池倒也不推辞,答应由自己来主审。
将杨清水带到临时大堂,杨秋池端了一把椅子给杨清水坐下,毕竟,还没有证据证明他就是凶手,杨秋池可不敢乱来,要不然,就算案子破了,这亲戚也得罪光了,那可没意思。
大堂上坐着五品同知大人,他杨清水又没有功名,按道理是要下跪的。可杨秋池给他端来椅子让他坐,杨清水有些受宠若惊,见宋同知并无二话,这才偏着个屁股坐下。
杨秋池道:“堂兄,我现在身为知县,受宋同知宋大人委托,负责这起案子的侦破。我要问你一些问题,如有得罪地地方,还请堂兄原谅。”
杨清水赶紧站起躬身一礼:“不敢,堂弟,啊不,杨大人言重了。”然后坐下。
杨秋池现在可是升堂问案,那是朝廷大人身份,杨清水还是懂得这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