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第一军阀 >

第257章

民国第一军阀-第257章

小说: 民国第一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爆发的后果只是加速死亡。
    好歹,沉默,还能保住一部分利益。
    当中华民国的傀儡又有什么不好呢?起码有钱拿,宁愿跪着生,也不战着死的白人可是有不少的。
    洪门和黑帮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配合财团的商业扩张。
    财团看上一家澳大利亚大公司的财富,那么黑帮就开始整治这家公司。
    首先财团组建一个包皮公司对这家大公司提出收购,价格压得很低。那家大公司如果不卖,那就让黑帮出马,殴打他们的员工,烧他们的工厂,并制造各种意外事故。
    最后,都得卖。
    澳大利亚zhèng fǔ则完全管不过来。
    自中**阀寡头财团与罗斯柴尔德财团划分了势力范围之后,罗斯柴尔德财团已经将澳大利亚的银行撤销了。
    罗斯柴尔德财团在澳大利亚的金融机构资产,则卖给了中**阀寡头财团。中国寡头财团首先控制了澳大利亚的金融,接着就是全面掌控澳大利亚有价值资产的过程了,其意义也就是垄断澳大利亚各领域。
    这个过程,自然少不了黑帮的配合。
    财团与黑帮,一个靠钱笼络政客,一个靠武力威胁政客,澳大利亚当局的政客相继屈服,财团在澳大利亚已经逐渐全盘掌控了zhèng fǔ力量。
    有黑帮、zhèng fǔ配合,财团又有大量剩余资本,兼并掉澳大利亚的那些商人资产,那就是小菜一碟。
    在澳大利亚,几乎大部分工业商品,都是中华民国出口过来的。
    这个时代的澳大利亚工业还比较落后,之前完全是靠英国出口,但英国忙于战争,这块市场也就被中国给占领了。
    澳大利亚主要还是矿产开发、畜牧业、农业生产这方面有开发,财团兼并的对象就是那些矿产、牧场、农场。
    其中矿产是重点兼并的。
    在财团的这种兼并力度下,澳大利亚很多矿产都被财团弄到手了。
    英国对于澳大利亚的局势发展,也非常关注。但是他们只能……忍气吞声,现在还不是与中华民国翻脸的时候。
    现在英国确实没办法管澳大利亚的破事了,几百万中国人涌入澳大利亚,人口上已经不比澳大利亚白人少了。
    等于说澳大利亚的白澳政策是彻底的破产了,彻底破产的澳大利亚,那么多华人在澳大利亚,说明澳大利亚局势已不可挽回,澳大利亚已经变成华澳了。
    英国已经决定放弃澳大利亚了。
    起码,这样能够暂时与中华民国妥协,如果能够争取到足够时间的话,保住印度应该还是可以的。
    面对崛起得如同庞然大物一般的中华民国,英国现在的想法,也仅仅是为了保住印度。(未完待续……)

第027章:点燃非洲战火
    ps:  第一更到!今天还有一章
    欧洲战场一直未能平静,协约国与同盟国尽管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但是堑壕战却是依旧在进行。
    双方的堑壕距离最短的甚至只有不到百米。
    双方都在疯狂的挖着堑壕。
    各种武器不断的招呼着对方。
    狙击步枪算是让士兵们最为恐惧的东西,也许哪一天不小心冒出脑袋就被上帝点名了。
    不过双方的士兵已经有了很丰富的经验,大多时间都不把头冒出堑壕。
    除了狙击步枪,还有大量的迫击炮,给双方都造成了很大的杀伤。这些迫击炮,很多还是中华民国出口的。
    中华民国的迫击炮,是一种真正具备了迫击炮形态的,有很强实战意义的先进迫击炮,双方都买了不少中国的迫击炮。
    另外,双方还经常把堑壕挖到对方的堑壕里,然后塞满炸药,轰的一声把对方炸上天去。
    双方的堑壕,甚至是互相包围。
    这就是典型的一战模式。
    这场战争已经进行得太久了,双方都已经有些精疲力竭,但偏偏又有中华民国与美国的输血,使战争得以持续。
    这已经是战争的第五个年头了。
    五年的时间,在中华民国已经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五年前开始建设的工程,所有都已经完工了。
    五年,在工业建设当中算是一个周期。
    五年时间可以把一座大型钢铁厂建设起来。也可以把一个大型矿山建设好。
    但是在中华民国,很多钢铁厂、矿山都是两年到三年就建设了起来,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年。中华民国就拥有了很多钱,当时投资建设了大量的工程,此时这些工程基本上都完工了。
    这也是这一年中华民国钢铁产量暴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协约国和同盟国来说,五年的战争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双方打得精疲力竭,而且战争迟迟不能结束,更是耽误了发展。
    如果没有中华民国的崛起。那么这种拖延不算什么,他们依旧是世界最先进的代表,但此时却不一样了。
    他们多拖一年。中华民国与他们的差距就拉大一年,他们一年时间甚至追赶不上此时一年所造成的差距。
    因为双方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开始拉开了。
    欧美国家要想追赶中华民国的发展速度,首先就得把生产力更新换代,同时还得有内部市场啊!
    打没钱了。有个毛的市场啊!
    也就只有美国有比较大的内部市场。但是相比现在中华民国的内部市场来说,还是远远不如的。
    战争过后,还有一大堆的问题。
    欠债总得是要还的是吧!
    本来就没什么钱了,现在又要还钱,那就更没有什么钱拿去发展了。同时战争死了那么多的劳动力,就算是有钱,市场也减少了很多。
    劳动力死了那么多,战后生产也动力不足。
    相比之下。中华民国这五年下来,一直没有陷入战争泥潭。还赚到了大把的钞票,劳动力更是没有减少。
    战后的欧洲,如果没有资金注入的话,那么就只能成为三流国家。
    如果有资金,中华民国也没有崛起的话,倒还是能够重新成为一流国家。但现在,就算是剩余资本注入,他们也只能成为二流国家。
    一流国家,就只有中华民国和美国,这是第一梯队,是欧洲永远都无法追赶上去的。
    因为欧洲打死就那么巴掌的地方,又分成n个国家,那些国家再怎么发展,也受限于版图面积的问题。
    尽管他们有殖民地,但是他们是武力殖民,根本无法让殖民地拥有更高的生产力,殖民地的生产力太低的结果就是没有多少劳动成果可以掠夺,这就是典型的不给马儿草又要马儿跑的模式。
    中华民国却是已经开始到处搞经济殖民了,中华民国的那些附属国,说白了就是中华民国的殖民地。
    先给马而草,再让马儿跑。
    生产出来的劳动成果多了,才能掠夺更多的利益。
    不过,西方人的模式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转变过来的。因此,欧洲撑死也就是那样了。
    他们就算是能够转变过来,但是他们的殖民地是不靠谱的,很容易被中华民国攻陷,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罢了。
    因此欧洲在这场战争过后,已无法争夺世界霸。
    当然,应该看上去现在还是世界老大,但是已经是明日黄花,只是暂时没人把他们踹下去而已。
    战场上,双方也表现出了疲软的态势。
    不过中华民国转而支持协约国,使协约国萌生继续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的希望,而同盟国方面尽管得到的援助少了,但是德国的精密加工产品的出口,规模却是比以往更大了,从中华民国那里获得的物资也依旧不少。
    加上波兰人加入了战争,大量波兰人被动员了起来,弥补了同盟国在兵力上的不足。东线战场也基本上结束了,红色毛熊与白俄政府打得正欢,根本没时间去理会欧洲战场。
    土耳其、奥匈帝国的力量,也开始向西线战场倾斜。
    如此一来,双方在兵力上竟然没有太大的差距,协约国的前线兵力达到了五百万,同盟国也达到了四百万。
    每一天,双方都要消耗大量的军用物资。
    中华民国这时候却依旧在大发战争财,除了出售军用物资外,还出售民用物资,有的通过现金。有的通过贷款。
    就算是贷款不能收回,起码收到的现金已经足够弥补成本了。
    在这场战争当中,中华民国赚钱太容易了。
    在和平时期。普通商品的利润永远只有那么点。但是在战争时期,利润却是几倍,十几倍,甚至是上百倍的飙涨。
    等于说,出口一年,就顶和平时期出口好几年,甚至是十几年。
    这样一来。如何能够不富裕呢?
    富裕起来的中华民国,首先老百姓的工资水平就不断上涨了,尽管现在每个月的普通工资上涨到了30元。在民众看来这已经是很高的工资了。
    但是还是有一定上涨空间的,上涨到每个月40元工资,使一年收入加上半年奖、加班收入,达到500元是容易的。
    这样的收入。已经和英国民众的收入差不多了。要知道英国民众的收入。之前年收入在100英镑是普通水平,但还是有很多英国民众的收入没办法达到100英镑。
    高收入,高福利。
    中华民国在先进生产力的普及下,以及对附属国、海外市场的掠夺,正在向这个目标迈进。
    江渝曾在大学演讲中说过:
    “这个时代,真正的财富已经不再是从同胞身上索取。世界这么大,财富那么多,资源那么丰富。只有我们团结一致。才能真正的获取大量财富。”
    等于说,此时中华民国正在向一个强盗国家发展。从而为国民创造高福利。高收入,将矛盾转移到外部去。
    英国之前能搞得起年收入100英镑,那是因为有大量海外殖民地可以掠夺,但是英国的生产力并不高。
    英国的工业生产力还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很多设备都过时了。
    此时中华民国的工业生产力却很先进,大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被应用到生产过程当中,生产出来的商品就更多得多了。
    加上中华民国的对外掠夺效率更高得多,先是在商品市场取代了英国很大部分的市场,加上对附属国展开高效率掠夺,让附属国生产出更多的成果。
    所以发30元的普通工资还是非常轻松的,本来按照这样的生产力,发个40元工资已不成问题。
    但是中国此时还需要有劳动力去建设那些基础设施,所以要建设的东西比欧美国家多得多。
    很多人去建设基础设施了,那么商品就生产不出那么多了。商品供应目前还不足以让普通工资达到40元的程度。
    如今这种工资水平,一年收入400元还是没问题的,相当于昔日800银元,在、1911年,中华民国很多地区的工资还只有2块银元,经过9年的发展,疯狂上涨了30倍左右。
    生产力的提高实际上不止30倍,只不过很多先进生产力还未彻底普及,因此拖了后腿。
    很多生产力低下的产业,都开始分包给附属国发展了。
    随着分包出去的个人产值较低的产业越来越多,高产值产业的规模扩大,中华民国的生产力是不断提升的。
    在生产力不断提升的状态下,年收入1000元都是不是梦想。
    这一年,中华民国的国民总产值突破了2000亿炎黄币,已经是美国的两倍了,不过中华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版图面积是美国的2。5倍。
    不过相比之下,中华民国的精华版图面积,相比美国来说,只是比美国多一些而已。
    因为中华民国的版图,很多是在寒带地区,而且还是最冷的西伯利亚,美洲因为没有西伯利亚冷风,所以更寒带地区暖和许多。
    另外青藏高原、西北戈壁滩、沙漠,这些地方版图看上去尽管大,但并不适合居住、发展。
    不过相比美国来说,并没有什么劣势,甚至有极大优势。
    因为版图那么大,农业资源已不是那么重要的程度了,因为本国农业资源已经满足了。而居住的地方更是不缺。
    在工业时代拼的是什么?
    资源啊!
    版图大,说明资源丰富。
    就算是寒带不那么适合居住,但是并非不能住人。最冷的勘察加半岛都有人居住呢!因此矿产是可以开采的。
    加上中华民国在印度、澳大利亚、中东、非洲、南美、加拿大都有资源可以获取,因此资源是比美国丰富得多的。
    石油资源更是完爆美国了。
    在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富裕与否就看资源了。特别是能源,能源是先进生产力的基础动力。
    由于军事上的发展,市场的占领。
    此时的中华民国已经从被盘剥,变成了盘剥外部。
    欧美不仅失去了盘剥中国的机会,原先他们盘剥的殖民地也被中华民国攫取了很多,此消彼长之下,差距就这样缩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