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刀1937 >

第208章

刺刀1937-第208章

小说: 刺刀193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人者黎叔!”

“杀人者郑永!”

这是当初郑永在旅顺刺杀日寇的时候,留下的一张纸条,这一事迹已经成为了一份传奇,从担当“铁血锄奸团”团长开始,江湖出身的黎叔就一直非常羡慕这样地举动。当他继续执行刺杀任务的时候,“杀人者黎叔”这几个字,似乎成为了他的招牌,

简直让人难以相信,在日寇去抓捕黎叔的时候,他们的机关长却在戒备森严的指挥部里遭到了可怕地刺杀。

特务们气急败坏。在全城展开了搜捕,但依旧是一无所获,黎叔早就已经不知消失在了什么地方。。。。。。

老百姓们最喜欢在一个个英雄身上增添一些传奇故事,仿佛不这么做就无法解释英雄们身上发生的种种对于百姓们来说难以用语言解释的神奇。

黎叔会隐身术,黎叔精通化装术,黎叔能掐会算,种种神奇的故事都被赋予到了黎叔身上。。。。。。

“辛苦了,你在敌后屡建奇功,杀得倭寇闻风丧胆。这也等于是间接为第三战区做了贡献。”郑永扔给了黎叔一根香烟,微微笑了一下说道。

“总司令过奖了。”黎叔不客气地点燃了烟,将目光投向了一旁默不作声的罗鱼勐:

“其实都是罗处长传递的情报准确,如果没有罗处长的配合,别说刺杀了,只怕我现在已经和我的人在日本的宪兵司令部了,所以如果真正要说有功地话,全是罗处长的功劳。”

“支队长太客气了。”罗鱼勐淡淡地说道。

他从来都不想抢夺别人的功劳,也更加不想出什么风头,他唯一喜欢做的。就是当一个站在郑永身后的人。

最好。永远也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有自己这么一个人的存在。。。。。。

郑永看了两人一眼,坐到了位置上说道:

“说吧。有什么新的情况没有。”

“倭寇在攻击失利之后,开始转变作战思路,他们大量组织甘心为虎作伥的汉奸,编制在了一起成立了特务队,用来刺探情报,扰乱我第三战区军

扔掉了烟屁股,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黎叔抹抹嘴说道:

“我们组织了几次刺杀,但由于最近对方戒备很严,因此都没有能够取得成功,反而还伤了咱们几个兄弟,尤其是一个外号沙壳子阿大,真名叫吴正荣的汉奸最是猖狂。

此人今年已经七十多岁,当过五十多年的警察,对当地情况非常清楚,我曾经派人去警告过他好几次,不要为倭寇卖命,但他表面上答应,可等我们一走后,却当上了倭寇新成立地伪县政府地政务警长。****

这倒也还算了,还在日伪的报纸上刊登了两篇《劝告书》,要所有人立即向皇军效命,不然一律生命难保。。。。。。”

“为什么不干掉他?”打断了黎叔地话,郑永淡淡地问了一句。

黎叔面上杀机一抹而过:

“我们曾经组织过几次刺杀,但显然我们之前的行动已经引起了他们高度警觉,因此他防范得非常严密,加上最近日本特务调拨给了他大批武器,因此更加增加了行动难度,所以这次我回来是为了请求增援的。”

郑永将有转向了罗鱼勐,对他点了点头。

“情况之前我已经大致知道了一些。所以我命人准备了一批武器给你们。”罗鱼勐还是那副宠辱不惊的表情:

“同时。为了增加你们地力量,我特别找了一个人出来协助你更好的完成任务,这个人就在门外等着。”

说着走了出去,不一会就带进了一个人来。

罗鱼勐带进来的人名叫尤国桢。无锡县东北塘钱巷村人,原在无锡城里做事,后来吸纳进罗鱼勐的情报机关之中。

而关于这个人。郑永也知道他,在另一段历史上。这个人在抗日战争期间,在无锡的大名真的可以说无人不知道,无人不晓,一直到了自己那个时代,还在流传着他地种种传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居然亲眼见到了这个人物。

尤国桢穿着一身长袍马褂。鼻子上架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倒,倒更像是在哪个洋行里做事地先生。

“黎队长,久仰了。”尤国桢微微笑着抱了抱拳。

从来也没有人听过这个名字,黎叔稍稍怔了一下,随即按照江湖规矩回了个礼。有些迟疑的对着这个新加入的成员说道:

“说句冒昧的话,看尤先生的样子不太像做我们这一行地。。。。。。”

“是的,在下以前也断然想不到自己会走上这一条路,但倭寇侵我家园,我的家乡虽然因为**将士奋勇作战,尚未遭到侵犯,但若人人只求自保,早晚有一天也会被到倭寇践踏。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也有报效国家之心。所以便自荐到了罗处长的手下。”

尤国桢的语气非常平静:

“我曾经发过誓,每三天要杀一个东洋人,请黎队长成全了我地心愿。”

三天杀一个东洋人?这个人好大的口气,黎叔注视了他一会,心里却还是不太敢相信。

看起来实在是太斯文了,哪里像个会杀人的杀手?

“好了,你要的东西都被你配齐了,现在我以第三战区最高司令长官的名义,委任尤国桢为忠义救**第十支队第一大队副大队长。”

郑永看了几个人一眼,慢悠悠地对他们说道:

“从现在开始情报工作你们不用再负责了。你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刺杀。汉奸,日寇。以及有通敌嫌疑的人,下手绝对不要心慈手软,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只要可杀就坚决杀,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段,我要的,只是那些汉奸们的人头。。。。。。”

“尤队长曾经在你说地那个县城呆过,对当地的情况比较熟悉,有事可多和他商量商量。”

罗鱼勐嘱咐道:

“现在黎叔的名字已经非常响了,所以行动起来会比较困难些,有些你不方便出面的事情,可以交给尤队长去做,有什么紧要的事,都不要自作主张,多听听对方的意见。”

“还有一个和新四军的关系。”郑永忽然说道:

“我听说新四军也派了大量的游击队进入敌后活动,正面战场我们抗着,他们从事游击作战也更加擅长,要是遇到的话,要多多合作,大家都是为了打击日寇,有些情报方面的问题也可以互相通告一下,毕竟你们活动在敌后,多个朋友总好过多个敌人。”

黎叔一一应了下来,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说道:

“新四军游击队倒地确派人来联系过我们,但我当时心里有些顾虑,所以就敷衍了一下,既然总指挥这么说了,那我也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地了,我这次回去后,就派人去找他们。请总指挥尽管放心,我忠义救**第一支队绝不会给你丢脸,绝不会给国人丢脸的。”

“你知道其中地利害关系就好。”

郑永点了点头,站起了身走了几步停下说道:

“对了,我们还有人在新四军那,专门负责联系,这人名字要徐炎,原来也是一名军官,有什么事的话可以直接找他。。。。。。”

“我也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黎叔扰了扰说道:

“好像这人脾气还挺大,不过和新四军关系处得还可以,粟裕还和他谈过话,总指挥,要是真的有必要的话,我一定会去寻求他帮忙的。。。。。。”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合作

“坚决抗日,英勇杀敌;不准依仗铁血锄奸团之名声欺压百姓;不准调戏妇女,不准以铁血锄奸团之名声敲诈勒索……

凡违犯军纪者,严惩不贷!

有通敌者,投靠倭寇者,为外敌通风报信者……限三日内与倭寇脱离干系,洗心革面,超过时限,格杀勿论!”

这是一份张贴在被敌占区大街小巷“铁血锄奸团”的告父老乡亲三十七条。

“铁血锄奸团”威名远镇,神出鬼没击杀倭寇汉奸,一时使敌占区百姓振奋,日伪胆寒。此时三十七条限定一出,敌占区为之震动。

北栅县。

这是最早被倭寇占领的县城,日伪势力相当猖獗,汉奸横行,尤其是在经验丰富的老警察“沙壳子阿大”吴正荣投敌成为汉奸,当上伪县政府政务警长之后,抗日力量在北栅县的几次活动均遭到其破坏而不得不暂时退出县城。

在得到了倭寇的全力援助之后,吴正荣气焰愈发嚣张,在三十七条出来之后,吴正荣一边下令全城展开搜捕,一边召集部下,当着一众大小汉奸的面说道:

“小小的铁血锄奸团,不过一群乌合之众,想要取了我的性命,除非是乘了飞机过来!”

“政务长,听说这一支队的支队长黎叔,当年在满洲也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尤其是来到咱们这儿后,杀了好些个人,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啊。”

吴正荣手下地密探长瘸子崔炳生小心翼翼地说道。

“这是不是满洲,这里是北栅县!”吴正荣吸了两口大烟,提足了精神说道:

“这里到处都是我们的人,保他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崔跛子,周文美。余四宝!”

“到!”他手下的三名干将一起上来应道。

吴正荣看着他们满意地点了点头:“从现在开始全城搜捕,给我把贴传单的抓起来。抓获一个一支队的,赏大洋一千!再通告全城的那些老百姓,有通风报信地,赏大洋一百块!”

吴正荣早已铁了心的要为他地“皇军”效命到底。铁了心的要把北栅县里一切抗日武装全部抓捕归案……又折进去三个兄弟!”

进了这间隐秘的木屋,一支队队员杨凤山面色铁青:“邪门了,我们在哪吴正荣好像都能知道,一上午就被密探队包围了。我们打死他们十多个,自己被打死一个,抓住两个。只有我和顾正冲了出来!”

黎叔捧着个鼻烟壶用力吸了一下,眯着双眼一句话也没有说,一边新上任的副支队长尤国桢皱着眉头说道:

“吴正荣在北栅县呆得时间太长了,到处都是他的门生弟子,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他就能知道。何况咱们大多数都不是县城里地人,面孔生得很,一出去就能被他们盯上。”

“大哥!”这时候出去探风。才刚刚十九岁的夏国良走了进来,一脸怒气地叫了起来:

“***吴正荣,现在正在街上拉着咱们被抓住的兄弟游街呢,还有那个被打死的兄弟,头被割了下来,现在正悬挂在城门口示众,***吴正荣还拿着三枝盒子炮叫嚷着什么多谢铁血锄奸团为他送来武器!”

“我草他妈地!”脾气急躁的杨凤山吼了起来:“大哥,给我几个人,我这就去把老***做了,他现在正在得意的时候。一定不会防范咱们的。大哥!”

“急什么?”黎叔终于睁开了眼睛,慢悠悠地说道:“吴正荣如果真的那么好杀的话。脑袋早被咱们摘掉十几回了。咱们就这么去了,我保证在那早有几十条枪等着咱们了。对了,咱们派出去联络徐营座的人怎么还没有回来?”

正说着,门外响起了几声约定的暗号。

杨凤山快步向前,隔着门缝向外看了一眼,朝黎叔点了点头,打开了门。

进来地是黎叔在东北时候就认识的老相识徐炎,在他边上的却是几个陌生人。“营座。”黎叔站起来招呼了一声。

许久未见的徐炎显得有些清瘦,他朝黎叔点了点头,又指着身边的人说道:

“这位是八路军上海办事处派驻此地的华东人民武装抗日会的陈达,这位是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二路司令吴锟司令员所直接领导的北靳游击支队的政委马开谨。这位是邓本殷游击队的司令邓本殷……”

黎叔一一抱拳见过,心中却是一阵感叹。

国共合作,国共合作,但真正能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地,却没有多少次。

可是在这小小地北栅县城之中,国军、八路军、新四军,加上绿林豪杰的代表邓本殷,却第一次站在了一起。

一次为了抗日大业而在无意中发生地全方面的合作,规模虽然不大,但黎叔坚信在北栅县城的这次见面必定会永远地载入史册……

大合作!

真正意义上的大合作!

“几位远道而来,日伪势力猖狂,没有什么可以招待的,请座。”黎叔动了动手,请徐炎坐到了上首的位置。

他虽然是此地的主人,但徐炎终究是正经的国军中校营长。

那陈达开起来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一坐定就说道:

“黎队长威名赫赫,率领一支队神出鬼没。严惩日伪,百姓拍手称快,日伪闻风丧胆,我代表八路军,新四军向黎队长问好!”

“陈代表客气了,不过是黎某人地分内之事而已!”黎叔淡淡地说道。

“新四军江抗二路司令吴锟司令员让我转告黎队长。为了与日寇战斗到底,我北靳游击支队愿意权力协助一支队展开工作!”马开谨有些严谨地说道。

黎叔抱拳谢了。又听邓本殷游击队的“司令”邓本殷竖了竖大拇指说道:

“早听说黎叔在东北的时候,就是忠义堂大当家的,手下弟子无数,想不到来到了江南,依旧威风八面。兄弟我心里素来对黎叔仰慕得很,这次愿听调遣,火里火里去,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