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 >

第102章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第102章

小说: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袭两冀的两蓝旗骑兵,此时也已突袭到距辽东军二百米的地方,负责守卫两冀的辽东军三、四营,与正面战场如出一撤,先是一轮齐射,随后便是五排轮射。待正面后金驻军冲到距辽东军百米左右的地方时,三万大军已损失了五千余骑。只看得后面的阿敏胆战心惊,不过只要骑兵能冲到辽东军跟前,再大的损失也是值得的,步兵就算再强悍又岂是骑军的对手。更何况眼前这些步兵只是手持火锐,就更不在话下。

谁知这时情况突变。站在前线的各营营长突然下今道:“后两连取弹抛掷。”

只见站在后面的两连辽东军从腰间取出三一式手雷,拉掉引线,猛的向后金骑军抛掷过去。顿时几千枚手雷如暴雨般飞向正在疾驰的后金骑军。有的手雷未等落地便已炸开,轰隆隆的爆炸声不绝于耳,手雷所造成的杀伤力更是惊人,竟然将冲在最前面的几千后金汉军炸得人仰马翻,顿时将这一片平原变成了人间炼狱,同时更给后面的骑兵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后面的骑兵眼着面前四处都是残肢断臂,如同一个个拦路石、拌马索一般横在眼前,不得不勒住缰绳,止住了攻击的脚步。面对这种他们从未见过的攻击方式,他们胆怯了,再说他们本来就是被强征入伍的,对后金根本没有什么忠心可言。他们站在原地迟疑着,不知是该继续进攻还是应该后退。可辽东军却根本没有给他们考虑地时间,火铣一直在发威,片刻间又倒下了近千后金汉军,而第二轮的手雷攻击也已到来,如同一道道晴天霹雳终于将这些后金汉军的最后勇气也打掉了。也不知是谁第一个调转了马头,反正在不到十息的时间内,仅剩的不到两万汉军用比来时更快的速度向来路逃了回去。

面对两万逃兵,又都是骑军,就连阿敏率领的三干督战队也不敢轻易阻拦。而且阿敏也在心中暗想。刚才若是自己冲在最前线。若是侥幸不死,此时是否也会如这些正在狼狈而逃汉军一样。答案是肯定的。两万败军一直后退两里多,阿敏及手下督战队一口气斩了二百余逃兵,才将将把败军拦住。就在阿敏一边整军,一边想要下今撤军时,突袭两冀的两万女真骑兵却同样遭到了灭顶的打击。刚才两冀地后金骑军因眼看中央地三万汉军竟冲在了自己前面,当然不服,却是拼命的打着跨下战马,以求立下战功。当他们看到中央三万汉军被手雷炸得死伤惨重而匆忙撤退时。便知不好,可一万骑兵同时冲锋却不是某一个人可以止住前进的步伐的。就这样,这两万后金骑兵在明知前面便是死亡地狱的情况下。却仍是冲了上去,自然是受到了辽东军的势情款待,千余手雷如雨点般砸向后金骑军,眨眼间后金便死伤数干。等他们掉转马头,第二轮手雷又已攻到。两冀两万女真骑兵竟被辽东军两轮手雷留下近半之多。可这还不算,就在左冀仅剩下的不到六干骑兵想要逃命时,一直在祖大寿身边的团属骑兵营却高喊着:“虎、虎、虎……”的号子,如同猛虎下山般冲向了这支已经被打得胆颤心惊地后金骑兵。

这支原本称雄于白山黑土之间,号称无敌雄狮的后金骑兵此时竟然连回头反抗的勇气都没有,被不到自己一半地辽东骑兵赶得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匆匆而逃。辽东的骑兵营却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用手中的火锐、手雷收割着这些后金军的性命。当被追得无路可逃地后金骑兵看到阿敏的将旗时,如同飞蛾扑火般冲了过去,他们希望可以借助阿敏及那里的几万骑兵拦住后而追击的辽东骑兵营。可未等他们冲到近前,原本就如同惊弓之乌的两万汉军,看到了越来越近的那杆猛虎战旗,这杆战旗在刚才地战斗中给他们留下了终身难望的印象,也不管到底来了多少辽东军,纷纷大喊“辽东军追来了!”“快逃命吧!”

随即这两万汉军竟然炸营了,也不管什么督战队,还是什么贝勒,个个都只知打马向咸京城飞奔。

阿敏眼见这一切,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任凭他喊破喉咙也无人理他,就连那三千督战队也跑了大半,眼见辽东军越来越近,阿敏当然不会以为自己可以凭一人之力扭转乾坤,只能被迫撤往威京城。急于逃命的这支后金军一看竟然连阿敏都跑了,这根救稻草也不见了,当然还是逃命要紧,只要自己比其他人跑得快,生还的机率便要大些。几万后金军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竟没有人想到过要反身一击,任由三干辽东骑兵赶着逃向威京城。一路上因自相践踏而死伤无数。站在城上观战的皇太极眼见自己出城五万大军,未等冲到敌军跟前便已死伤近半,随后竟被不到他们十分之一的敌军赶得只硕逃命,简直是犯后金的脸都丢尽了。转头对城上守城将领下今道:“命令所有火炮给我轰,狠狠的轰……”“可是、可是咱们的人还在,阿敏大人也在其中……”负责守城的将领小声的道,他生怕一个不慎惹恼了皇太极,更怕那个不长眼的火炮手误伤了阿敏,那自己这一辈子恐怕是生不如死了。皇太极咬牙切齿的怒骂道:“那里还管得了那么许多,这仗打到这个份上,竟还未伤敌军一兵一卒,他们还有什么脸回来见我,给我轰,轰死了便当是为国尽忠那守城将领不敢再说,事到如今只能自求多神速,反复吩咐手下火炮手一定要瞄准了再打,不然就算皇太极不找他们算帐,那些被误伤了的将士或是他们的家属也要找他们拼命。

只是盛京城上的火炮却不是说打便能打的,过了半柱香时间,第一发炮弹终于带着尖啸声向城下辽东军骑兵营飞了过去。辽东骑兵营却是早就经过了这种训练,马上全军分散开来,人人之间相距七八米之多,更何况此时后金的大炮太过落后,竟是些实心弹,所造成的杀伤实在有限。反而后金军因为急于逃命,阵形极为密集,那些误射入后金军的炮弹却是发挥了其巨大的威力,每发炮弹都要带走十几二十余骑兵的性命,气得后金军破口大骂。站在后方的祖大寿眼见辽东军骑兵营一直追赶至距盛京城不过两里左右时,才命人挥动令旗,命骑兵营撤退。而此时后金军仅因自相践踏便已死伤近五千人。辽东军经过三年休整,第一次亮相便以几乎完美的表现震惊了后金全国。

战后统计,辽东军步兵五个营只有百余死伤,骑兵营阵亡三十九人,伤不到百人。而后金军出城的五万大军,只逃回去一半,死伤竟达两万五千余人,这一切几乎如同神话一般,由此也可见辽东军的战力之强。第一场大战便以完胜而告终,辽东军当然有庆祝的资格,只是这却是在前线,敌军随时有可能出现,战争随时有可能暴发,祖大寿只能命人将今天各营表现一一记录在案,并命各炊事班排今晚加菜,以示表彰。与辽东军营中的喜悦气氛相比,后金大殿中却是死气沉沉。皇太极高坐在大殿之上,一只手狠抓着龙椅,青筋暴出,看着殿中大小官员,曾几何时,称雄于这黑山白水间的女真铁骑竟已落败到今天这个地步,竟被两万人围着尚有五万余大军的盛京城,却不敢派军出城反击。“怎么了?怎么都不说话了?你们平时的本事都到那里去了?如个辽东贼军围城。难道咱们就如此束手待毙?”殿中众人却无人敢回应。皇太极只得点名道:“阿敏,你刚刚与辽东贼军交过手,以五万铁骑竟被两万贼军打得丢盔卸甲,折损了两万多人,最后竟还被三千贼军追得落荒而逃,那可是两万余人啊!竟然被你不到一个时辰便葬送敌手!你倒是给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阿敏此时却是狼狈不堪,城上的火炮不长眼睛,有一枚就落在阿敏十几米之外,阿敏头上被一块飞起的弹片划伤。可他不敢去养伤,只是命人简单包扎了一下便来到大殿。他也知道,自己此次出城迎敌,却落得个大败而归,恐怕皇太极是不会轻饶自己。此时听到皇太极责难,忙扑倒在地,口中高声道:“请大汗恕罪,此战非是我等不出死力,实是敌军太过强大。我等冒死冲锋,先是一阵弹雨。我军便死伤近万人,随后敌军抛出的武器却是我等见所未见,而且那东西竟还会爆炸,一炸就是一片,只在短短一刻钟,我们便损失了万余人,而且爆炸的巨大声响,更是惊了战马,不论我等如何驱赶。战马却是止步不前,我等也实是无奈。”“哼,这便是你的理由?当年在义州城下,辽东贼军又何尝不是无所不用其极,且有火炮助阵,还不是被我等攻下,若不是他吴三桂回来地快,恐怕此时义州城已是我后金所有。说到底。还是你贪生怕死,只留在后面压阵,却不敢冲在最前,如此以来部下如何会效死力?因为你的懦弱。竟使我后金损失两万多铁骑,如今全城只剩不到五万将士,如何还能全歼敌军?我要你还有何用?来人,将他给我拉下去斩首示众,以警后人!”

殿中众人没想到皇太极竟会忽然下令要斩杀阿敏,都已被惊呆。眼看着殿外走进来的武士已将阿敏两臂擒住,阿敏大声呼救:“大汗,饶命啊!”这才惊醒众人。

可众人也都明白此时皇太极正在盛怒之中,无人敢上前为阿敏求情,生怕再惹恼了皇太极,牵累到自己。不过这些人当中却有人心中明了,皇太极此次要杀阿敏,根本不仅仅是因为阿敏此次出征作战不利的原因,这人便是向来在朝堂之上装聋做哑的代善。若是要说到作战不利,当年阿敏被吴三桂伏击时,不但损失了几万军卒,更被抢去几十万石粮草,损失比此次还要大,使后金面临着没顶之灾,可那时皇太极却不但没有责怪于阿敏,反而亲自过府安慰阿敏。眼看阿敏手下两蓝旗损失惨重,竟还从自己手下抽调许多精兵强将补充其中,当年从后金选出的女真勇士,也是优先拨给了阿敏,感动得阿敏泣不成声,人前人后从不忘皇太极的大恩。可这两年,两蓝旗实力已经恢复,这阿敏便又固态重生,早已将皇太极的大恩抛之脑后。又因盛京城中女真四旗中,除了皇太极亲领的两黄旗,便只有他地两蓝旗,所以阿敏在城中已是嚣张得不得了,除了皇太极,便从未将其他人放在眼中。可这天下那有白吃的午餐,他皇太极便如草原上地恶狼,那会有如此好心。代善早已看清了其中利害关系,皇太极主动将自己部下抽调给阿敏,却是在阿敏的两蓝旗中安下了钉子,打下了埋伏,可怜阿敏不但未曾查觉,反而沾沾自喜。此次出城作战又落得个大败而归,终于被皇太极找到借口,看来皇太极是不喜自己和阿敏对其牵制,这是要借此机会对自己两人动手了。

好在自己早已看穿了皇太极阴谋,才将自己的两红旗分置辽阳、开原,让皇太极投鼠忌器,不敢对自己下手。不过代善却也不敢眼看皇太极对阿敏下此毒手,一旦去了阿敏,恐怕下一个便要轮到自己了,救人便是救己。代善只得为阿敏出头,上前一步道:“大汗,请息怒。阿敏这些年为我后金出生入死,就算没有功劳也是有些苦劳,再说此时辽东贼军正在围城,若在此时斩杀大将,怕是要影响我军士气,望大汗饶他死罪,让其戴罪立功。”皇太极一看求情的竟是代善,只恨得牙根直痒,自己苦心布置这些年,才将两蓝旗中大部分军卒掌握在手中,只要处死了阿敏便可将两蓝旗收归己有,这代善却不知好歹,竟跑出来求情。

虽然皇太极对代善及他的两蓝旗还有所顾忌,可事已至此,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是此次不能将阿敏处死,这阿敏也必会记恨自己,与自己反目成仇,到时阿敏与代善合力,自己则更难处置,反不如当机立断,斩杀了阿敏,到时自己手握两黄、两蓝四旗,还怕他代善做何?可当皇太极刚想回绝代善时,殿中其余众臣却因见皇太极久久不出声,也未一口回绝代善,还以为他要斩阿敏是一时气话,只是想给阿敖一个教训。众臣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既讨好皇太极又讨好代善、阿敏的好机会,竟是齐齐跪倒在地,口中齐呼道:“望大汗饶贝勒爷死罪!”

只气得皇太极半天没有开口,暗骂下面这些朝臣不知好歹,竟敢为阿敏求情。可面对朝堂上这百余文武大臣,皇太极却也不敢轻易驳了众人的面子,看来处死阿敏已是不可能了,也只能顺水推舟,道:“既然众臣都为其求情,念在阿敏往功劳的份上,这死罪便是免了,不过活罪难逃。来人,将阿敏拉下去重打二十大板,除去其两蓝旗旗主之名,由副旗主暂代旗主之位。”皇太极话音刚落,早已有待卫上前将阿敏拉出大殿,随即殿外传来棍棒声及阿敏的撕心裂肺的惨叫声。直到此时,朝堂之上的这些文武大臣才知自己竟是表错了情,看来皇太极刚才是真的想要处死阿敏,不然也不会轻易除去其两蓝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