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09王树声 >

第39章

09王树声-第39章

小说: 09王树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一匹快马火速来到,一个八路军战士飞速下马:“报告,国民党军队沿陇海路正向我后方前进,王首长命令速撤拦截,不让国民党军队通过我根据地。”

八路军迅速从偃师回撤到一个山边,国民党军队也到达了。只见黑压压的一片,人数众多。

两军对垒,国民党军指挥官发现八路军人数不多,便狂叫道:“让开,我们要通过此路接受日伪投降。”

八路军战士骂道:“你从前干什么去了?现在日本投降了,你们马上就过来了,还妄想通过我根据地去受降。”

国民党军官嚎道:“再不让开,别怪我不客气。”空气骤然紧张起来。

突然,王树声率两个旅飞兵赶到,八路军实力大增,国民党军指挥官脸上变了颜色。忙说:“对不起,我们想借条路过去打击日寇!”

王树声义正词严地说:“你们打日本鬼子,这很好,但绝对禁止从我根据地走!”

国民党军队看形势对己不利,灰溜溜地撤回了。随后,王树声率部不断打击日伪残留据点,扩大自己的根据地。

石的军队当时在西北、西南大后方,一时之间难以调到前线,他对中共军队的四面出击非常眼红。因此,他又耍起了手腕。

1945年8 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进行谈判。毛泽东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去了重庆。在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军队向上党、邯郸发动的进攻,都遭到可耻的失败。

蒋介石觉得自己准备不足,便与中共签订了停战协定,并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同时,他在积蓄力量,等待战机,准备内战。在会议期间及会后,国民党特务就不断地捣乱,制造了一系列惨案。像“校场口血案”、“下关惨案”等。

一切迹象表明,蒋介石随时都准备挑起内战。在党中央号召下,各根据地都开展了练兵、生产等运动,准备自卫战争。

王树声所属的部队也进行了调整,组成了第一纵队。按照重庆谈判协定,中共将撤出南方的几个根据地。所以,王树声率领的第一纵队计划北渡黄河,向华北挺进。

正当王树声等人作好准备的时候,形势突然变了。国民党沿陇海路调集重兵,专等八路军在渡河时予以打击。如果王树声部前往的话,无疑自投罗网。国民党军队又南下京汉线,对豫西根据地形成挤压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命令王树声部南下桐柏山,与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部和原八路军南下支队王震部会合。

于是,王树声率第一纵队由登封出发,长趋直下。一天,走到遂平牛蹄镇,忽然听到前边传来了枪声。王树声派人打探,不久得知是一股几百人的国民党地方武装,妄图阻止一纵南下。八路军发起冲锋,那支武装被打得溃不成军,仓皇四散。

10月间,一纵先后与新四军第五师以及王震的南下支队会师于桐柏山区。一时,八路军军威大振,人数达四万余人。

根据中央指示,成立了新的中原军区:李先念任军区司令员,王树声为第一纵队司令员,王震为第二纵队司令员。

王树声将第一纵队司令部驻扎在桐柏县城。然后派兵四出活动,发动群众。但由于桐柏一带,驻有国民党重兵,再加上又临近鄂西北重镇襄樊,故一直活动不开。

王树声在桐柏驻下不久,就同国民党军队在鄂豫交界的双沟交了火。战斗处于胶着状态。最后,王树声从大局着眼率部撤出战斗。

一天,侦察员来报告王树声,在唐、白河之间的陈家河,驻有敌军一个团。王树声召开干部会议,大家一致提出吃掉国民党军这个团。夜里,一纵悄悄到了陈家河,前面的部队在行走中,无意中踢了路边的废铁桶,“咣……”

一响,陈家河的敌军惊了,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由于地形于我方不利,战斗打得比较吃力。正酣战的时候,敌从襄樊出动了一个整师向陈家河靠拢。

于是,王树声又率军撤退,此战未能达到全歼守敌的目的。

从襄樊出来的敌整编师赶到陈家河,扑了一个空,于是就顺势在祁仪镇驻扎了下来,修筑防御工事,意图久驻,并监视我军的行动。这对我中原军区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中原军区为此召开会议,决定一纵、二纵乘敌整编师在祁仪镇立足未稳,两纵合攻祁仪镇,歼灭敌军。

在夜色的掩护下,一纵、二纵向祁仪镇发动了进攻。敌军依靠新修建的工事,拼命顽抗。一阵猛烈冲锋,敌一个连被我军包围,缴械投降。

不久,中原军区按中央的部署,分两路向大别山区挺进。

王树声率一纵为一路,通过确山县,越过京汉路, 1945 年底到了河南息县。

息县。王树声正召开干部会议,讨论下一步行动计划。

一位旅长说:“我认为我们总像这样跑也不是回事,我们应打一个漂亮仗,解决目前的问题。”

另一位指挥员也说道:“我主张咱们部队东进安徽,接着去山东,同山东部队汇合。”

王树声说:“我们现在人数不多,在桐柏打了几场仗,都未达到目的。

现在同敌人硬拼怕也不是回事。东进安徽固然好,但需要越过几条淮河支流,假如国民党军队在我军渡河途中,前堵后追,空中又用几架飞机炸,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我认为还是南下大别山区光山一带。一方面我们有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山区地带,敌大部队也不易进入,小部队来追,我们反可以‘吃’掉它!“

最后争论的结果,仍然是南下光山。

1946年元月初,天气还非常寒冷,池塘里都结着冰,第一纵队广大指战员斗志昂扬,前锋直达光山。

当前头部队向光山县城挺进的时候,与敌一个团遭遇。敌这个团非常狡猾,交手不长时间,就溜了。

接着,一纵轻而易举占了光山县城。不久,王震率二纵赶到。两纵会师于光山,准备放手扩大根据地。

光山的父老乡亲们看到共产党的军队又打回来了,他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军民鱼水情深。

突然,一道放弃光山的命令,由延安传来。全军上下一片愕然,不知道中央为什么要这样作?但上级命令,不容违逆。

原来《停战协定》签订。国民党耍赖,硬说我军攻占光山是在《停战协定》签订后发生的。党中央从大局着想,决定撤出光山。

于是,我一、二纵队的广大指战员,满腔悲愤,告别了光山的乡亲父老,又分为两路,继续南下,打算绕道去苏北,同栗裕的新四军会合。

蒋介石国民党看到了我军的意图,不断调集重兵。当王树声等还未走出光山县境,走到光山的泼陂河时,已难以前行。此时王震的二纵和李先念的中原军区司令部在湖北大悟宣化店,距王树声所在的泼陂河仅九十里,在他们的四周集结了三十万国民党军队,我军处境十分险恶。

从王树声被困于泼陂河到中原突围,他在泼陂河呆了半年的时间。

在这半年中虽然被国民党军队所围困,但他毫无惧色。王树声知道,自己不是孤立的,同其它解放区同呼吸共命运,拖住了国民党军队十万人,从而缓解了其它解放区压力!在这半年中,王树声时刻不忘训练。他悉心筹划,制定了练兵方案。在练兵过程中,兵教兵,官教兵,兵教官,多种形式,灵活运用。王树声本人同大家一起操练,他教战士练刺杀,练射击,他有时也当学生,从一些优秀战士那里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

在练兵过程中,既增强了战士们的身体素质,又增强了战士的作战技巧。

此外,王树声又选拔了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指故员给战士们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使许多战士,尤其是新战士有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理解。

在讲解过程中,王树声等尽量联系实际,对中国尤其是农村阶级分析、中国土地革命的必然性等,做到深入浅出。战士们听了之后,又展开自由讨论。这样,都觉得受益非浅。

王树声还注意培养战士们的军事技巧。他让老战士们讲解过去一系列战斗的经过,然后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

王树声自参加革命起,跑遍了大别山区的山山水水。十多年前,他率领红军战士,经常在泼陂河一带杀进杀出,同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思想感情。

所以,王树声一到泼陂河驻扎,一些同他熟识的乡亲父老都纷纷来看望他,问长问短。王树声也喜欢同父老乡亲们拉话。

当时,王树声夫人杨炬怀了孩子,需要营养补充,而部队人马给养困难,又不能打扰老百姓。泼陂河的乡亲们主动给杨炬送水果,送鸡蛋。有的到池塘里抓了鱼虾,都给杨炬送来。

杨炬很不好意思。乡亲们说:“别不好意思,像你现在的身体可不能亏着了。”

一次,一个老大娘提了一只老母鸡要送给杨炬吃,杨炬坚持不收,老大娘却一定要给。王树声看到这种情景,说:“好,我收了,大娘的心意我领了。但是,这点钱大娘你一定收下。”说着,掏出了几块大洋,放到大娘的手上。

老大娘责怪道:“瞧你,我这鸡难道是卖钱的?”

王树声解释说:“大娘,你知道,咱们军队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

坚持到最后,王树声还是给了钱。但那只母鸡他却没给杨炬吃,炖着给伤病员吃了。

一天,司令部门前来了一位穿着长袍马褂的老头,李树林和白金泉问他有什么事,那老头说:“俺想见见你们的首长。”

李树林、白金泉推辞说:“俺们首长现在正忙着,不见外客。”

那老头一听,就写了一张纸条递给李树林说:“只要你把这张纸条交给你首长,你首长准会见我。”

李树林半信半疑,拿着纸条走了进去,交给了王树声。王树声一看,纸条上写着:“我是陈福保长。”王树声马上想起了二十多年前,一个中年保长经常给他们转移伤病员,报告国民党军队的信息。那时王树声常说,作为一个国民党的保长,能成为共产党的朋友很不容易。

想至此,王树声急忙出门,把陈保长迎了进来。两人相隔十余年又见了面,很是亲热,促膝谈心谈了很久。

陈保长临行前,问王树声有没有事要交办?王树声猛然想起一事,说:“我现在离老家这么近,很想回去看看,可这是不可能的,我现在很想见见我的侄子。”

陈保长说:“好,区区小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不几天,王树声的侄子王恩普果然到了泼陂河。叔侄一见,都泣不成声。

王树声离开大别山时还是三十年代初,那时王恩普还年幼、而现在已是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了。王树声仿佛是在梦中。

这王恩普是王树声亲叔伯长兄王幼安的儿子,在王树声革命生涯中,王幼安起了重要作用。王幼安在大革命中英勇牺牲,就留下恩普这个独子。

王树声抹了抹眼泪,问:“我走这么多年,没有人为难你吗?”

“也有也没有。前些日子,我们那里人都知道你被困泼陂河。有个国民党团长扬言说要把我抓起来作为诱饵,勾你回去,准能升官发财。可不久,他又放弃了!”

“为什么?”王树声不解地问。

“当时有人在他面前说,如果他抓了王树声的亲人,同王树声结了仇,却并不能升官发财。因为王树声得知消息,并不一定会来;即使王树声投靠国民党,只能去找官位高的人。所以,团长抓人是吃力不讨好。因此,那国民党团长也就放弃了。”

团聚了几天,王树声才同王恩普依依惜别。

一天,王树声正在司令部看着军用地图,白金泉进来报告说,董必武和周恩来同志来了。

王树声一听,喜出望外,慌忙出迎。这时,董必武和周恩来已来到司令部门口。

周恩来说:“我这次来,是代表党中央、毛主席,专门来慰问你们中原解放区的。”

王树声说:“感谢中央对我们的关怀和支持。”

接着,王树声又陪着周恩来和董必武视察了部队。每到一处,广大指战员都热烈鼓掌欢迎。

在司令部,周恩来说:“这一次,蒋介石国民党虽然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在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后,国民党特务不断制造惨案,看来内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对此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董必武接着说:“有人曾问我,既然中共知道蒋介石国民党欲挑起内战,为什么还同它签订《停战协定》呢?我们这样做,主要是教育全国人民,争取民主党派。这次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议就有利于我们,而不利于国民党。”

王树声点了点头。

周恩来又问:“树声同志,你们现在还有哪些困难吗?”

王树声说:“困难有,主要是粮食问题。由于国民党的围困,现在粮食越来越紧张。”

周恩来说:“过不几天,国民党军队将向你们供应粮食。”

王树声一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