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09王树声 >

第13章

09王树声-第13章

小说: 09王树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士风趣地回答:“红军会神机妙算!”

俘虏兵气得大骂:“我们那些龟儿子长官,真他妈会骗人。他们造谣说红军是老百姓,不会打仗。”

由于俘虏兵比整个红一师的人数还多,把他们都带走,显然不现实。王树声和其他人员就现场对俘虏兵开展教育,讲党的政策、讲革命道理,除留下少数坚决要求参加红军的外,其余的每人发两块白洋,释放回家。这一无声的宽待俘虏政策宣传,深深地打动了这些士兵,进一步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这次胜利,不仅打出了红一师的威风,也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斗争热情。京汉铁路周围的几千农民,在中共应山县委领导下,一夜工夫,就把杨家寨至王家店二十余里铁路扒了个横七竖八,使蒋介石的武汉行营大为震惊。

杨平口战斗后,红一师回师黄柴畈地区,进行第二次扩编。全师编成一、二两个团,每团两个营,每营三个连。部队装备齐全,枪支弹药充足,总兵力进一步增加,达到一千五百多人。王树声战功卓著,荣膺第一团团长。

在扩编会上,徐向前师长系统地总结了作战经验。从战术到技术,从干部到战士,从打仗到保障,一点一滴总结得非常细致具体。王树声拿着笔记本和笔,认真地听着,并把这些一条一条地记到了本子上。

部队接连打了大胜仗,红军干部战士的情绪空前高涨,打仗欲望越来越强,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大。当听说黄陂县城只有夏斗寅的一支小部队驻守时,有人就主张攻打黄陂县城。王树声性子急,也有类似的想法。徐师长摸透了大家的心底,说:“同志们,我们可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哟!路得一步一步地走,打仗也是这样,千万不能不会走就想跑呀!”

同志们听了,都觉得有道理,一个个心服口服。大伙以更大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到第二次练兵热潮中。

7 月下旬。平汉路祁家湾车站。

红军扩编休整后,乘敌守备薄弱之机,第二次出击平汉路,打下祁家湾车站。这时,应山县委送来可靠情报,说现在蒋、冯、阎军阀混战正酣,双方大军正决战于陇海路东段,平汉铁路守备之敌兵力单薄。敌钱大钧教导师第五团新近从武汉开到花园车站。因为初来乍到,情况不明,害怕袭击,一夕数惊。白天挖壕,夜间坐更,赶筑工事,只求保命。

徐向前得到情报后,立即召集王树声等红军干部开会。他们仔细地研究,认真筹划,决定先派特务大队进一步摸清敌人情况,然后夜袭花园车站,攻其不备,消灭敌人。

花园车站的情况很快被弄清。花园驻敌的任务除防守花园外,主要任务是训练敌军军士和下级军官;辖有步兵营、重机枪营、迫击炮营和直属步兵连,另有八十三师一个留守连。

化园镇西傍澴水,镇南及铁路以东湖塘交错,前、后街及南街都有寨墙环绕,墙内筑有射击掩体,铁路东街街口有机枪掩体。敌人平时在街南口地堡内设有值班机枪。这些情况都被红军侦察得清清楚楚。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徐向前师长和王树声等起把敌我情况再作详细分析,得出结论:花园守敌虽然装备较好,但战斗力并不强。我军连打胜仗,士气正旺;又进行了扩编整训,战斗力获得了进一步提高。如出其不意攻击敌人,歼灭花园之敌完全可能。众人都同意:打!

7 月28日。月黑星稀,夜幕低垂。

王树声率队整装从青山口出发,直逼花园。可在他们走了很远一段路后,却发现后卫部队没有跟上,只好坐在路旁等待。部队合兵一处赶到目的地时,天已放亮。(霸气 书库 |。。)

怎么办?按原计划夜袭显然不可能。徐师长立即找来地方同志了解敌情。

地方党组织的同志说,28日晚上,花园南、北街头仓库相继失火,敌人已忙乱了一个通宵,驻南街之敌八十三师留守连,已于午夜后撤离。

听完这些情况后,有的同志主张打,有的主张撤!

徐向前异常镇静,他请来团、营长商议。别看平时王树声性情急躁,火急火燎,关键时他显得很沉着。听完大家发言后,他综合当地党组织提供的新情况以及敌人尚未发觉红军这一事实,主张利用敌人在黎明时分往往疏于戒备、麻痹大意的心理,打它个措手不及。

所以,王树声还是力主“打!”

徐师长和王树声想到了一块,果断下令,按原定计划,攻下花园站!

王树声率部和第三团干部战士如双鹰比翼,沿着铁路两侧,借助庄稼的掩护,迅速扑向花园车站。

花园车站。

敌人救火忙乱了一个晚上,此刻有的刚刚起床,正在洗漱;有的还在被窝里做美梦。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红军会在清晨发动进攻。

红军分路冲进了花园镇。那些还没有洗漱完的敌人一见红军潮水般地涌了进来,立即慌作一团,少数丢掉脸盆想拿枪抵抗,不想枪早被红军拿走了;敌人的几挺重机枪还未来得及发射就成了红军的战利品。敌人的步兵营、机枪营都被消灭殆尽。至此,敌人元气大伤,损失过半,敌团长也只好乖乖举手投降。

唯独驻守李家祠堂的敌迫击炮营在敌副团长的胁迫下,仍在继续顽抗。

徐师长观察到李家祠堂建筑系木质结构,如果强攻必然导致很大伤亡,遂命王树声准备火攻。王树声立即指挥部队搬来很多棉花、柴草,堆在祠堂周围,同时组织部队喊话劝降,瓦解敌军。敌人惊慌一片,无心恋战,打死副团长,缴械投降。

花园车站之战,全歼敌一个整团,毙俘敌团长以下官兵一千四百余名,红军缴获重机枪八挺、迫击炮五门、长短枪八百余支。红军除少数人负伤外,无一牺牲,可谓空前大捷。

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崭新枪、炮,王树声和战士们一样,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大伙围着从未见过的重机枪和迫击炮这摸摸、那弄弄,久久不想离开。

王树声笑着看看大家,说:“以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些新玩意儿消灭更多的反动派!我们必须尽快学会使用这些新式武器。”

战斗刚结束,红军战士立即走上花园镇的街头巷尾开展宣传工作。大街小巷顿时贴满了“反对军阀混战”、“反对苛捐杂税”、“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军阀”、“工农兵联合起来”等标语传单。

红军还将标语贴在一辆火车机车上,然后,找来一个勇敢的司机,将机车开足马力后跳了下来,那机车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轰降隆地向武汉呼啸而去。

红军不进商店,不扰民宅,对旅客秋毫不犯。看到红军纪律严明,人们禁不住一个个竖起了大拇指,赞不绝口。

花园战斗的胜利,使敌人惶恐,使人民高兴,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广大群众。根据地青年农民纷纷报名,争先恐后地要求参军,整连整营的新战士被送到了部队。于是,红一师又在小河溪进行了第三次扩编,除将原有的两个步兵团补齐三个营的建制外,另组建一个机炮混成团,全师兵力猛增一倍,达到三千余人。王树声仍为第一团团长。

这真是:平汉游击五十天,三战三捷三扩编;红军声势震武汉,革命烽人遍地燃!

1930年8 月l 日。小河溪镇。

红一师庆祝建军三周年暨庆祝花园大捷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小河溪的街头扎起了彩门,镇中广场搭起了主席台,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标语口号,房前屋顶红旗飘飘,妇女、小孩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整个小河溪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王树声带领装备一新、精神焕发的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会场,接受党政军领导人和人民群众的检阅。

徐向前师长在庆祝大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盛赞王树声等于部战士为自己的光荣节日——建军节献上了一份十分丰厚的礼物!

王树声平日是一位刚强勇猛的硬汉子,听到表彰后,仿佛变成了一个腼腆害羞的大姑娘,两颊绯红。他暗暗地下定决心,要以此为起点,不骄不躁,不断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

1930年入冬以后,随着蒋冯阎中原混战的结束,国民党反动派又相互勾结起来,齐调枪口,集中对付红军,对各革命根据地汗始进行大规模的残酷“围剿”。王树声率领部队,在徐向前等首长的指挥下,四方征战,八面抗敌、猛攻姚集,夜袭新洲,远战皖西,固守柴山堡、在反围剿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1年春,红一军和由蕲(春)黄(梅)广(济)转战前来的红十五军,会师于麻城长竹园,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邝继勋、徐向前分别担任正、副军长,徐向前还兼任参谋长,下辖两个师、一个独立团。王树声团已发展成为兵强马壮、兵员满额、装备齐全的名副其实的正规团了,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师三十团,王树声任团长。

摆在这位新团长面前的又将是怎样的艰巨任务呢?

就像是只有经过烈火才能炼出真金一样,艰巨的担子压到了王树声身上,他受令攻打重镇新集。

提起新集,大伙都相当熟悉。它是介于鄂豫交界处的一个重要集镇,长期为反动土豪盘踞。在此之前,红军曾两次攻打新集,虽然每次都歼灭了一部分守敌,却都没有能最终攻克。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新集虽然不过一座小小的山城,可在鄂豫皖边区的战略地位却相当重要。它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南下湖北麻城、黄安直通武汉,东经商城进抵六安、合肥,北出淮河之滨,西近京汉铁路,是个重要的交通要道。

它三面依山,一面濒水,地势险要。人圆不过数里的城寨,据说在清末民初就已筑成,以后又不断加固修缮,城墙全部用长方条青石垒起,高六、七米,宽二米多。城墙上架着土炮,枪眼密布。城外挖有护城水沟,环绕四围。

这新集长期以来就一直由恶霸地主曾远卿、刘建甫两家统治。从北伐战争到土地革命,鄂豫皖地区的广大农村纷纷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时,新集便成了当地土豪劣绅的避难所和封建反动余孽的大本营,曾远卿成了统领。

他誓与农民运动为敌,领头对抗和打击农民革命,纠集各地民团和“红枪会”

等反动武装,依仗国民党军的支持,不断“清剿”农民革命武装。后来,曾远卿被红军抓到柴山堡公审镇压了,他侄子曾仲颜扬言要“雪耻复仇”。他自封为团总,竭力招兵买马,扩充反革命武装,勾结国民党军队,四出下乡袭扰,抢掠财物,奸淫烧杀,无恶不作,反动气焰甚嚣尘上。

这伙匪徒凭险固守,阻隔我军事行动,拦截运往苏区的物资,是我根据地的心腹大患。不拔除这颗根据地中间的钉子,人民群众就得不到安宁,根据地的统一和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但是,新集城高墙厚,地势险峻,加之守城的一千多民团和红枪会员的骨干都是地主豪绅搜罗的兵痞、惯匪等亡命之徒,曾仲颜还请来了大土匪陈礼门督阵指挥。拔这颗钉子谈何容易?不然怎么会有二攻不克的事发生呢?

1931年2 月。麻城福田河。

王树声正集合部队,作攻打新集的战前鼓动工作。他情绪高昂地说:“同志们,打新集是军首长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也是对我们每一位于部战士的严峻考验。我们要吸取前两次久攻不克的教训,发扬我们团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用胜利来向军首长汇报,把红旗插上新集城头!……”

他最后语调铿锵地号召:“同志们,我们要打下新集过新年(春节)!”

战士们齐声高呼:“打下新集过新年!打下新集过新年!”

这雄壮的声音带着必胜的信念远震天际,直入云霄。

虽然时下正是严冬腊月,数九寒天,雪花飞舞,但战士们饱满的战斗热情却足以融化冰雪、吹暖寒风。他们挟皖西征战连胜的余威从福田河出发,攀登崎岖小路,绕道黄安,于2 月2 日夜晚从西侧迂回到新集城北,迅速将城团团围住。

此时的新集,东、南、西三个城门因离苏区很近,早被敌人用土石堵死,只留北门白昼通行,天黑就宵禁封闭。

王树声将团指挥所设在城西北山脚下的一座小庙里,担任主攻的一营布置在城北,二营在右翼,三营在城东潢河对岸布设阵地。配合作战的二十九团一部在城南切断通往麻城的通道。

敌人天明发现城被红军包围后,慌忙用土炮轰击。北门城楼上的上炮,每隔几丈一门,多达十几门,打起排炮来杀伤力极大。红军“来而不往非礼也”,毫不客气,王树声命令炮兵在城西北的菩萨石头山上向敌还击,只听着“咣!咣!”一连向城头打了几十发炮弹,但由于城墙坚固,炮弹的摧毁力和杀伤威胁都不大。仅仅依靠这几门炮看来不可能破城杀敌。

以敢打敢拼、作风硬朗著称的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