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第473章

逼上梁山-第473章

小说: 逼上梁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办法,如今李民的境界实在是太高,脑子里的记忆,连小时候四五岁的事都能想起了,这李侗,自然有印象了。

此人,历史上精研儒学,乃儒学大家宗师,与杨时、罗从彦、朱熹并称为“延平四贤”又尊称“闽学四贤”。其门下更教导出了朱熹、罗博文、刘嘉誉等人,那朱熹可是人称“亚圣”整整影响了宋朝以后的所有封建王朝牛人。

当然,李民作为一个红旗下的有为青年,并不认同朱熹的理论绝对正确,可在当代背景下,朱熹的理论,绝对是符合时代的,尤其是有利于封建统治以及天下安定的。

而就这么一个牛逼人物的学问,那也是不过是继承了李侗的学问与教导罢了。

若不是李侗一世精研学问,无意扬名,而这朱熹又不曾入朝为相,以权利推广,加成学术名声,单论学问,这朱熹还不如这个李侗呢。

如此宗师级的人物,而且还是一辈子没入过仕的人物,竟然在他李民新政,以及李纲的邀请下,出山入仕了,这也不禁让李民有些小小的成就感。

尤其是,那李侗的一身的浩然正气,更是让李民认识到,除了道家神通外,这儒家也未必没有神通。中华历来都是儒道释三教齐传,释教也就是佛教,更在儒家的压制下,不得不借鉴儒家经意,部分改变以迎合儒家经意,方得进入中原传播。没道理,道教,佛教都有神通,而压在道教和佛教之上的儒家就一点神通没有。

这李侗显然就是一个精修儒家大义有着类似神通的浩然正气。

不过,李民在欣喜之余,也有小小的顾忌。要知道,这李侗可是理学朱熹的老师,那理学在时代的进步之余,可也是害人不浅,而且适应的更是封建王朝,与他李民意图兴建的共和国,有着根本的不同,那可是一个愚民治国,一个开启民智自行治国的两个大方向啊。

李民沉吟了一下说道:“传李侗觐见。”

外面守门的铁豹听闻了,连忙吩咐了下去。

而这时,李纲虽然还没洞彻李民的心思与远虑,可也是知道李民要亲自观察这李侗一下。李纲对他亲自拜请出来的李侗,那还是很有信心的,当下也不问,嘿嘿一笑的喝口茶,随即向李民问道:“陛下,辽国使臣来了,咱们是不是该动手了?”

李民如今神识分化一心多用,应付李纲绰绰有余,当下点头道:“嗯,就按参谋部的方略办吧,此次我就不管了,全由你内阁提案处置,发布军令。”

李纲当即领令。

不多时,李侗来到,见李纲也在李民这里,稍微一愣,可依旧受礼的先给李民大礼参拜,恭声问道:“臣李侗叩见陛下,不知陛下唤臣来此何事?”

“李卿家请起,赐座。”

可惜,李民这屋谈事,没什么小太监伺候,早在李纲进来时,就都被李民打发走了,李民一句赐座,也没个支应的。

好在,李纲在一旁连忙搬了一个墩子过来,请李侗落座。

李侗很奇怪,即觉得李民这个皇帝,身边怎么一个支应伺候的都没有,又觉得李纲这个首相,在李民这个皇帝面前,有些随意了。可他是李纲拜请出来的,一个跟李民这个皇帝也不过是今天刚见面,心中虽然奇怪,却也不好说些什么。

当下微微欠身,谢过李纲,随即微微把屁股尖挂点那个绣龙墩,身板挺个笔直的等候李民吩咐。

“今日叫卿来此,别无旁事,只是朕今日见卿颇有治国之主见。朕以为,一人智短,两人智长,吸纳百家之长,方可实现理想之国,故请卿来,畅谈政见。”李民很是认真的说道。

李民知道,这等事,表情不能无所谓,必须给予这个人以信心,才能令其吐露真言。而且,李民更知道,虽然他李民原本所处的政治环境远比这个时代先进,可也是同样的不完美,资产阶级的民主都不过是把阶级压迫隐藏在了资本和法律之后,更以庞大的中产阶级存在。稳定了社会,而共产主义,更还只是一个画饼,一个理想,单单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几十年了,都很难跨越。

故此,李民一点也不觉得他的理想国度方案,就真的比这个时代人的设想高,这个时代人,只不过是思维受到时代背景的束缚罢了。而这,却也更加符合当时当代。

而面对李民的真挚,李侗也很欣慰兴奋。刚刚李民朝堂上一番无为而治的君主政见,已是很让李侗眼前一亮,很是脑力激荡的构思,若是君主无为,百官勤政,会有一番什么新得社会景象。

很是触动了李侗的政见,要知道,李侗向来认为:凡遇一事,即当是就此事反复推寻,以究其理。待此一事融释脱落,然后循序渐进,而别穷一事。

现在李民就是给了他新得启迫,新得事理方向。李侗正是想找人辩论,推寻,以究其理的时候,李民就送上门来了。这与他人推演辩论,如何与李民这个事理提出人辩论来的清楚明白。

故此,李侗也很兴奋,当即说道:“回陛下,臣以为:天下宏大,有万事万物,非某人所想,所令而成。故,万事万物之本源,即为天理,万事万物之变化?即为天理之衍化。人存天地之间,顺应天理,耻万丰太平,万物昌盛。然,人皆有欲,故常有勃逆天理之行。逢此,则万事不顺,万物不协,以人祸而衍天灾,国乱之根苗。故,治国,首在治人,务令众人顺天理,克人欲,顺天应事,方可得国泰民安。”

李民当下听得有些晕乎,觉的这个李侗的思想,很有点格物主义,有点存在即是真理的客观存在主义。可是,李侗的那句顺天理,克人欲,又很让李民有些别扭。好在,这个李侗的说法,怎么的也还比朱熹的那句灭人欲要好点。

李民当下质疑道:“顺天理,克人欲,君子之道,圣贤之道也。然,顺天理,何为天理?克人欲,人皆有私欲,如何克之?”

李侗一听,更来精神,当下说道:“天理虽非可见,然,以史为鉴,国泰民安,人之立世,当行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为臣者绝对服从君,为子者绝对服从父、为妻者必须绝对服从夫。同时,为君、父、夫者,也要为为臣、为子、为妻者,作出表率。

而后,奉行仁、义、礼、智、信,以之言行表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皆以此为行为之准,当无差异而其杂心。

如此,国之柱石稳定,则国无动乱。

而人之私欲,虽有。然,天理既知。即可行国之法度,顺天理者赏,逆天理者罚,人性本善,兼好荣而耻辱,当可克己私欲。”

李民一听,暗中皱眉,怎么又转到三纲五常上面来了。不过,李民如今心智大开,少了三魄杂念影响本我判断,高速,推论下,却也觉得三纲五常不是没有道理,换种说法,三纲五常其实也是一种人的行为信仰与准则。

人不能没有信仰,老一辈的布尔什维克,以共产主义为信仰,推翻了一切信仰的存在,可当长时间的共产主义没有实现,共产者的意志传承也发生了变化,整整造就了没有信仰的一代,物欲横流,拜金与权利之私欲充斥了整个社会。

而这三纲五常的人之信仰,虽然不全对,可忠孝之道,却很是应该提倡的。而且,五常更是为人行事的道德标准,破除其糟糠,其精粹,更是数千年实践真理的体现。

故此,李民琢磨了一下,随即通悟。三纲五常,也没什么不好,只要能说的这个儒家大宗师把理念稍微改一改就可以。而这,就需要他李民这个大忽悠的正确引导了。

李民当下也是斗志勃发,只要想想桎梏中华数千年的三纲五常能在他李民的影响下,去除糟糠,留住精华,那就让人兴奋。

李民当下认真的说道:“李卿所言甚是。然,其言却又有所骗扭,可听朕一言否!”

第二十三卷 第九回 我当为圣贤

“敢请陛下指教,臣洗耳恭听。”

李侗研究学问,向来讲究“融释”,即:凡遇一事,即当是就此事反复推寻,以究其理,待此一事融释脱落,然后循序渐进,而别穷一事。绝对是这个时代的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而闻李民要指证他学术偏见,不仅不恼,反倒眼睛冒光,身上浩然之气越发充沛,很是兴奋激动的请求指教。

李民闻言暗自称赞:果然不愧是穷究事理的大学问家。

李民当下也越发的精神振奋,言辞恳切的说道:“如此,卿听我言。朕闻卿言,顺天理,克人欲。甚有所感,皆以为言。然,顺天理之前,更应知天理,克人欲之前,更应明人欲。”

李侗也是大学问家,闻言当然知道李民话中的意思。只是,李侗不明白的是,难道知天理,还有什么天理能比他以史为鉴得出的社会柱石——三纲五常还要重要。明人欲,难道有什么人欲知道了还不应该克己束缚么?

故此,李侗当下秉着学术严谨,一丝不芶的态度,丝毫没拿李民是皇上就应该有所谦让讨好的说说道:“陛下知天理,明人欲何解?”

李民郑重说道:“天道无常,月有圆缺,洱海可变桑田。我人族自上古先民茹毛饮血,至刀耕火种,再至如今轮耕播种。又,上古先民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群睡群出。至圣皇出,方有父氏传族,至女娲方有三媒六证,此皆是天道演变。故,天理非一成不变,实乃日新月异。若顺天理而不知天理变迁,彼时之顺天理,必成日后之逆天理。故,顺天理,必先知天理,更要与时俱进。”

李民一句与时俱进,真的把李侗给唬住了。

这要是旁个有学问,有着几十年的坚定信仰,或者是一个学问不够的,尤其是书本外知识不够的,听了李民这些话,绝对以为李民是胡言乱语。而李侗偏偏是一个大学问家,而且还是那种极度认真,穷究其理的大学问家。这李侗自己没事还给自己设问解答的辩证呢,何况是李民点出了方向。

再加上,李民丝毫没有驳论李侗的政见,而是加以延伸。其所说的,更是自然现象,以及历史人文,以这李侗的学问,自然知道这些自然现象,与中华父氏社会之前,有过女子掌权的女系社会,都是正确无误的。

很简单的顺着李民的话语引导,衍生出天理不是一成不变的想法。这想法,很自然就与李侗几十年的学问养成的天理不可变的观点冲突。

而就在这两种学术思维造成脑力激荡之时,李民一句与时俱进,自然不亚于当头棒喝。

这就是千多年的见识问题啊。

李侗当即长身而起,毕恭毕敬的施弟子礼拜道:“谢陛下指点。”

李民当即也是一愣,没想到这个李侗的反应会这么大。却不知,这李侗乃是儒学宗师,最是讲究这个。授人一字便为师,何况是一种学术思想的指点的,这李侗当然要施弟子礼。

李民当即下意识的一挥手,一道磁力牵引,意图扶起了李侗。可这道磁力波,到了李侗周身的时候,却受李侗的浩然正气一冲,当即中和了李民操控磁力的一缕念头,李民的神通,竟然失效了。

李民当下又是一惊。虽然李民这道下意识的磁力牵引,并没有蕴含李民多少的念头,李民更是早在感知到李侗的浩然正气时,就知道这股浩然正气绝不逊色于他李民的皇气多少。可即使如此,李民也是没想过这股浩然正气的辟邪作用会这么强。要知道,李民如今的神识念头,即使是在万马千军的军魂煞气之中,那也是能支撑一小会的?

这可是李民首次失手啊。

可这一切,李侗却是丝毫皆不自知。施完一礼后,很是诚恳的说道:“臣已知顺天理,当知天理,与时俱进。请教克人欲,明人欲何解?”

李侗这对待学问态度就是严谨,哪怕李民是皇上,哪怕已经接受了李民与时俱进,可有不清楚的,依然还要叫真。

李民对此也不以为恶,也是严谨的说道:“人生而有欲。譬如:婴儿闻铃声而目动,见喜者而争,此皆人之欲也。然,人之欲,非皆恶也。圣人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等欲顺天理,必当知天理法道。

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至虚至妙。天地人万物,皆是大道所生,大道育成,所以大道是天地万物之母。天若不法道,阴阳便不能升降,变化也不能感应。所以大道流行於三才,变化於阖辟,立万物之性,复万物之命,终万物、始万物者,故曰:天法道。

而道,原本未动,无元无终,无前无后,无生无灭;而由这个无生无灭中,本然创造了宇宙天地和万有生命,形成了生生灭灭的自然现象。故曰:道法自然。

连道都效法自然,天理更在自然之下,人欲自然而生,自然不能全然克之。”

李侗被李民一番天法道,道法自然掰唬的的有些晕,可这年头的儒门中人,多少也学道法,对于道法的自然的宇宙论,也是比较认同。

这要是别人,有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