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第405章

逼上梁山-第405章

小说: 逼上梁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李民早就留意着四个大内供奉,又怎么会被这四个太监偷袭成功?哪怕是这四个太监的功夫相当不错,却终归还是高不过独孤求败。

电光火石间,李民的重力域已经加身在这四名太监身上。此时,这四名太监正自平射李民。这平射,虽然速度快,正面受敌的面积也最小,最是速度不过,凌厉不过。可平射,却终究是凌空了。

身法凌空,虽然快,却也失去了随之变化的根本。他们各自又没有什么飞行的神通,李民重力一压,各自当即就好像被一无形大手握住,死命的按向地面。

“噗通通。”一连四声闷响。这四名太监却是摔得狠。不过,这四名太监训练有素。这等重力的摔击,却还是要不了他们性命的。他们当即各自强自用功的站起,依旧不屈不挠的迈步欺向李民,意图与李民来个血溅五步。

只可惜,他们的脚步还没迈出两步。向下的压力,猛然改为向上。这四个人,就如同脚下按了弹簧一般,猛地冲天而起,直起来二十多米,随即猛地向下增加速度的摔落。

这一回,这四个太监哪怕是功夫不错,却也在这等重力加持下,直接摔地昏迷不醒。

不过,这四个太监虽然没立寸功,可那三百武监,却是打了李民军一个意外。

李民常胜之师,尤其是最近更是刚刚以少胜多的连破凶悍的辽军和金军,又怎么会把几百个太监看在眼里。

可这三百个大内武监,一色的盘龙棍,一色的太祖棍法,功夫全都在江湖三流武师之上。单论个体的杀伤力,已是不次于李民手下大部分的精锐了,甚至可以说还要更胜一筹,绝对属于李民手下小队长锋将那一级的。

可这还不算什么,毕竟李民虽然带来的兵卒只有千余人。可因为乃是要护卫李民,那跟随李民而来的,光是锋将,就不下两百多人。这些锋将,那个顶个的功夫,可是比一般的精锐兵丁要高多了。光凭个体实力,对付这些大内武监,绝对不次。

可问题是,这太祖棍法,乃赵匡胤专为军武所创,最擅结阵杀敌。三百武监施展太祖棍法结成的棍阵,当即就让轻敌的李民军吃了一个小亏。

第二十卷 第十一回 受让

“你们这些没鸟的阉人,竟敢伤洒家的儿郎,通通去死!”

三百大内武监,一通太祖棍阵,刚刚打伤了百十人的李民骑军,却是惹恼了一旁压阵的鲁智深等悍将。

原本,只看见一群宫娥太监。鲁智深等人自持身份,却是没准备动手。如今却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吃了这亏,而且还是一帮太监的亏,这如何让鲁智深等忍得。

鲁智深当即冲入这大内武监的太祖棍阵之中。只听一连串的爆响,不知道有多少棍棒,顺应着棍阵的演变,打在了冒然冲入太祖棍阵的鲁智深身上。

只是,鲁智深那一身特制的钢铁铠甲千余斤,那就跟一座钢铁堡垒一般。除了怕无孔不入的热油火烧之外,也就怕零星的流箭射入缝隙,射伤眼睛。似这等棍棒钝击,哪怕力度再大,对上了鲁智深,以及鲁智深这身特制的铠甲,那也跟挠痒痒一般,甚至连挠痒痒都算不上,根本阻不了鲁智深的一丁丁的脚步迟疑。

而冲入棍阵之中的鲁智深,只是一个简单的横扫千军。哪怕巨大的日月连环巨铲只是横着一划拉,原本保持着棍阵结构的大内武监们,当即纷纷被拍飞,立时清出十丈方圆的一块敞亮地。

这赵匡胤留下的太祖棍阵虽然强横,可碰上了绝对的力量,巨大的力量悬殊,还是使其瞬间瓦解。

而有鲁智深冲锋带头,那些吃了亏的李民军,又如何会干看着。立时众多的锋将也纷纷动手,三百多的大内武监,不多时已全被斩杀。

而李民至始至终也没多看这些。哪怕这些大内武监再厉害,有着鲁智深压阵,那也绝对翻不了天。更何况,李民骑军还带着火铳呢,要是真的近战不敌,一通乱枪,这些大内武监,只要没练到传说中金钟罩十三层,刀枪不入的至高境界,那也是一打一个死。

李民对于自家军兵的实力,那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故而,李民在制服那四名偷袭他的大内武监供奉之后,随即迈步向前,直入承乾宫。

只是,在那宫门前,刚刚被眼前异变惊呆了的武进忠,再次惊醒过来,挡在了李民的面前。颤声叫道:“你给咱家站住!不要靠前,下站!下站!”

李民那里会理会他,依旧迈步前进。那武进忠声嘶力竭,眼看李民毫不理会,猛然叫道:“皇上,奴才给您尽忠了。”

说着,就猛地一头撞向李民。

这怎么可能撞得着。连那四名大内供奉的突袭都奈何不了李民,那就更别说是这个根本没什么功夫,原本不过是一个王府的太监总管了。

不过,他这等拼死的忠义,却是让李民有些感触。李民这些日子,接触了不少赵佶重用的大臣,结果一个个都比较识时务。倒是这个太监,却是有绝死尽忠之心,实在难得。

李民感其忠义,倒也没把他漂浮上天,再重重摔下。只是一个重力束缚,将其压爬下就算了。

而此时,却有一人叫道:“叔父大人,难道您要谋我大宋江山不成?”

李民顺音一看,一个身穿皇袍的少年,正自站在承乾宫的门后,惊恐不安的看向这里。

李民看着,好似有些印象。不过有着皇袍在身,那不用问,也应该是如今的傀儡皇帝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傀儡皇帝的替身。不过,李民既然对这少年有些印象,而且其也有些相像赵佶,那就应该是假不了。

两厢一结合,李民却是有些想起这个赵桐。前几年年宴时,赵佶邀请他李民同坐同饮。赵佶一大帮孩子中,却是有着这么一个小孩跟着大伙叫自己叔父。这一晃眼的,都这么大了。不过,应该还不到十五罢。竟然成了蔡京的傀儡皇帝,真是造化弄人。

李民这一想起旧情,不禁感慨良多。

当即和颜悦色说道:“你既叫我叔父,我也不与你见外。实话与你说,自金兵破城入京,你父听信蔡京之言,与金人和议,不等我援兵赶至,以致被金人俘获。这大宋的江山,就已经是名存实亡了。蔡京之所以拥立你继承皇位,金人更把你之兄长尽皆捋去。不过是让你做一个傀儡皇帝,好挟天子以令诸侯,与我分庭抗礼罢了。我今入京,既是铲除蔡京,也是要去了这个傀儡政权。我李民不会任由汉人的江山分裂,更不能看着异族入侵我中原之后,祸害了我中原百姓之后,还能安稳的休养生息,把我中原百姓的财富视为可供收割的稻谷。所以,如今大宋既然亡了,我也不会虚伪的让你成为傀儡统领。我承天应命,当仁不让,自当一统华夏,建立共和大同,自强自息,务必使万邦知晓,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李民一番话,发自肺腑。此时李民军的军兵,已是干掉了那些大内武监,全都是听的清楚。当即也全都是热血沸腾,齐声应和道:“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千人齐喝,内中更有鲁智深这等高手大喝,那真是气憾天地。

“我明白了,叔父大人。这大宋的江山,侄儿就拜托您了。只是,侄儿的父兄,全都被金人捋去,侄儿无力救援,也敢请叔父出力了。”

赵桐这小孩,如今刚刚十五。正是对皇权还没有什么认识和留恋的年纪。再说,赵佶这些孩子里,怎么排,这皇位也没他的事。故此,他更是从小也没惦记过,反倒是经常被提醒要韬光隐晦的避讳皇位,所以这赵桐从小更是没觉的这皇位有什么好来。尤其是最近,意外被蔡京捧成了皇上,朝政之上,那是什么都不懂啊。可还有一大帮老头子盯着他问,盯着他说。可他说话由心了,随即就是一顿不是。说话违心了,更是许多差错。最终还要看着蔡京的颜色行事,这皇上当的可比他当王爷时累多了。

所以,这赵桐听完李民的肺腑之言,很是干脆的把皇权交出,却是真心。

李民盯着赵桐看了一番,见其总算是把麻烦事摆脱了样子。明白其心境,微微一笑。暗自寻思:这些日子,也是难为这孩子了。

李民当即承诺到:“侄儿放心,你父虽与我绝交,可终究与我兄弟一场。况且,他毕竟曾为我汉人之皇,我也不能由着异族人拿去取笑。我早已派人突袭了金国本土,你父之安危,就包在了我身上。”

李民安抚完了赵桐,随即从赵桐那里取了代表天子身份的玉玺印信,并封赵桐为顺天王,随后传令出榜安民。

而此时,京师大营中的三万禁军,全都被林冲带领的一万兵马堵在了营门之中。凭着李民骑军的火铳,以及林冲在禁军中的威望,再加上这京师刚刚被金军攻克一回,正是人心浮动不安之时。在林冲的劝降下,竟然顺利的全体投诚了。

而至于蔡京那一帮人,更是一个都没跑了,全都被堵在了府门里。虽说这些大宋的大臣们,一个个府中养的家丁家将也不少。可这些人,能跟着他们这些臭名昭昭的奸臣,那图的不是权力就是金钱,平常跟着他们威压百姓,那是个顶个的强。可危机关头,又有什么忠义可言,一个个根本不听指挥的就各自散了,却是让李民军拿的轻松之极。

李民计划之外的占据了大宋京师。这麻烦事,可是不少。首先,李民这两万人,就根本不够派发的。其次,李民军此次来是为了打仗的,军中多是武将,文官实在是少的。这么大的一个京师政府机构,根本就支撑不起来。最后,大宋正式灭亡了,李民要正式一统中原各地,名正言顺接管天下,也需要给各地下发檄文。同时派出钦差使臣巡视安抚天下,这也是需要大量的人手。

李民只能紧急传令二龙山的李纲,以及江南的张邦昌,各自带着一帮底班群臣赶到京师支撑起中央政权的架子来。

而暂时的,诸多杂事,也就只能是李民亲劳了。

好在,李民虽然对于具体的事务处理,并不怎么精通。可李民最善于当撒手大掌柜的,这京师也正好还有一个新近投靠李民的李邦彦。

李民只是稍稍暗示了李邦彦一下,准备看看其能力如何,而后好量才重用于他,就激励的这个李邦彦跟打了鸡血一般。

此时的李邦彦,却是还没有当过浪子丞相,还自年轻,正是有些理想和抱负的时候。而李民如今立国的重要位置,也实在是闲置的太多,正是他拼搏奋斗的好机会。

这李邦彦却是给李民举荐拉扯出不少的年少俊才,这些人的品性虽然不好说,可却都是京师中诗词双绝,出口成章,能写会画,会玩的。这能出口成章,并且会玩的,就算别的不行,最少也都是脑子快的,适应规则强的。

而今李民这中央政权,也没过多旁的事务,李民定出规矩来,又招了一帮死板守规矩的人盯着。这帮脑子快,适应力强的年轻俊杰,倒也是转化的快,很快在李民规定的道上,走的有声有色,让李民省心许多。

而更让李民开心的是,这入了京师,这曹淼还就真如约的把曹家道藏,给李民进献来了。

第二十卷 第十二回 后勤很重要

这,这就是曹家的道藏。

李民这会算是开了眼了。正所谓: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这曹家的道藏倒好,连一句话都没有,就是八尊石像,八尊八仙的法相。这倒怪不得曹淼为什么非得等京师城破才能把这道藏献给他李民研究了,这八尊石像是不太好搬运。

不过,李民倒是丝毫没有怀疑曹淼是随便拿这八尊八仙石像来忽悠他李民。没别的,这八尊石像往李民这眼前一摆。

李民的神识立刻就感应到了八种气场。这八尊神态各自不同的八仙法相,竟然每一尊都带着一种近乎活人一般的生命力场不说,每一尊法相更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意境。

吕洞宾的纯阳刚烈,何仙姑的慈祥如母,钟离权的烈火焚天,张果老的清净无为,铁拐李的包容光蓄,蓝采和的不动如山,韩湘子的潇洒如风,曹国舅的律令如雷。

其意境深远,越是李民这般神识强大,对道的领悟高深的,越是对其感受深切。反倒是寻常百姓,神识不能脱离体外,倒是对其根本不会有什么反应,只会将其当作一尊青石雕像罢了。

李民越是观察,神识越是震撼。到后来,那八尊石像都好似活了一般,在李民的神识感应中,各自演绎精妙道法,李民神魂险些迷失其中。

好在,李民尸狗化身温养修复落魄钟已是将近大成。这落魄钟,能撼人神魂,也能定人神魂。危机之中,自生感应,不敲自鸣。

“咚!……”

李民神魂一震,随即惊醒的收拢回来,守住心头灵智,待其安稳。这才暗道一声:“好险!”

不过,李民倒是知道,这倒不是曹淼有意害他,谁让他李民不自量力的同时观看八仙遗留的八尊法相呢。

显然,这八尊法相,那就是八仙的八种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